APP下载

基于SPOC理念的高职课堂教学改革探讨

2015-01-31潘海燕金珍珍杨利亚

职教通讯 2015年18期
关键词:高职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潘海燕,金珍珍,杨利亚

基于SPOC理念的高职课堂教学改革探讨

潘海燕,金珍珍,杨利亚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融合了实体课堂与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的优势,带来了一种新的混合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室课堂的不足。将SPOC运用于高职课堂教学,以翻转课堂形式融入传统教学,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接受到多样化的教育服务,能够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提升了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探讨了高职教学观念转变、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模式设计等问题,为高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了新的思路。

高职;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模式;SPOC;MOOC

一、从MOOC到SPOC

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和关键,直接关乎人才培养的质量。当前,高职课堂教学仍然无法摆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很难适应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方法变革、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方面均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因此,改革势在必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浙江省教育厅在《浙江省高校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6年)》(浙教高教[2014]102号)中也明确要求:“增强教学互动,建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课堂组织模式,提升学生课堂关注度,引导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术兴趣。”

2012年以来,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和教学方法,得到大规模推广。MOOC利用网络技术,采用一种开放的教育形式,既提供视频、教材、习题集等传统课程材料,也提供交互性论坛,并为学习者、教师和助教建立学习社区,将数以万计的学习者在共同学习目标、学习兴趣和先备知识的驱使下组织起来,将知识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为什么以往的开放教育资源、视频公开课等效果并不理想,而MOOC一经出现就吸引了“大规模”学习者,并引起世界关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MOOC从课程内容到教学模式,都十分重视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学习体验,适应了大规模学习者在线学习的需要,教学模式是MOOC的重要改革创新。[1]但是,MOOC是面向“外行”学习者的,其知识含量和严谨程度还达不到大学水平课程的要求,一个MOOC课程能与现有大学课程的教学对象、课程目标、难度和学生已有知识的积累相匹配,是非常困难的。[2]以大规模的在线学习完全替代传统课堂的想法还是难以实现,MOOC的实践者们一直在探求更多的应用模式。[3]

基于混合学习的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4]创新利用了MOOC,它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校园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其基本形式是在传统校园课堂采用MOOC讲座视频或在线评价等功能辅助课堂教学。它寻求课上学习与课下学习的结合,把传统学习方式和数字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使两者优势互补,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SPOC理念课堂教学改革思路

高职教育迫切要求课堂教与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一个完整的课堂应该包含课上与课下两部分,而不是仅限于课上。[5]SPOC理念下课堂教学基本流程是:教师把传统课堂教学以知识点为单位碎片化,采用3-5分钟的“微视频”、主题讨论、测试等作业形式布置给学生;然后,在实体课堂教学中回答学生们的问题,了解学生已经吸收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没有被吸收,在课上与学生一起处理作业或任务。

在校园课堂中实施SPOC,既利用当前信息网络高速发展带来的技术优势,又结合课上教学活动,形成完整的课上课下融合的教育模式,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而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过程逐步由“教师教学主导”转变为“学生需求主导”。[6]传统的单向传授和课堂学习以及以教师为基础的同步学习将被弱化,教学将以学生需求推动的交互式、合作式的学习和以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异步学习为主要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得教学理念、课程资源、教学模式以及实践教学过程设计等,都应进行相应的转换与创新。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SPOC以学习者为中心,重新定义了教师的作用。课前,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学习者和整合者。他们不必是讲座视频中的主角,也不必准备每节的课程讲座,但是,要能够根据学生需求整合各种实体和网络资源。在课堂上,教师是指导者和促进者,他们组织学生分组研讨,随时为其提供个别化指导,共同解决遇到的难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需求更高,教师的主要教学责任从知识讲授逐步转变为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变为教会学生如何理解知识的推动者。同时,教师将把时间从他们所认为的低价值活动——针对没有多大变化的内容制作和讲授课程,转向投入到直接与学生一起学习材料、共同解决问题这一高价值的活动上。教师的角色将逐渐向导师、合作者、课程设计和开发者、研究者和学习者等转变。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教学环境的变化。

(二)积极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和改革

SPOC更注重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使他们从兴趣和需求出发,将获取知识的学习欲望转化为主动汲取并同化知识的学习行为,并能按需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自发组织学习圈,随时随地展开学习。与已有的新世纪网络课程、国家精品课程和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只提供授课视频和课件的单向浏览,仍然是强调“教”的过程不同,[7]适合SPOC模式的课程资源,必须注重教学资源的传递过程以及高职学生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它们应具有良好的交互界面,能提供良好的教师教学体验与学生学习体验,关注学生需求,满足他们对某种技能或知识的需求。

1.视频资源应以一个系统连贯、内容完整的微视频链为核心,提供完整的课程结构,而不是仅包含一个或几个无联系的个例。可将视频资源分为知识型和应用型两类,知识型资源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引入、预备知识、课程拓展知识等;应用型资源主要包括课程项目实践过程、案例分析、训练重点分析等。除了提供视频资源、文本材料和在线答疑外,还应为学生提供各种交互性论坛,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布置大量交互性的作业。布置作业的首要目的不是评估学生学习的效果,而更重要的是能够驱动学生学习,从而获得长期的学习效益。[8]碎片化的资源内容要短小精悍,主题突出,围绕一个知识点、一个主题,指向一个目标、解决一个问题;要精心设计,重点清晰,条理清楚,增加互动性,让原本在实体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参与课程中,增强学习乐趣。

3.及时进行学习过程反馈。如:在每一节视频中设置讨论频道和嵌入式问题,穿插小练习、学生互改作业;让学生讨论这一节所学到的内容,并测试所学知识;及时反馈结果,方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测试结果分析学生的掌握程度,检验是否理解所讲内容,并给予个性化的学习反馈和学习资源推荐。[9]

4.课程实施过程要重视学习路径导航。在课程开始前,授课教师应先告知课程开始时间和相应的学习准备,并发布公告。课程材料发布可以以周为单位向前推进,学习资源以学习过程的纵向需求进行分布,使学生很容易找到本单元学习所需要的学习材料、测试内容、讨论内容等。为了方便学生及时获悉课程动态,应将课程的任何动态及时通知学生。

此外,教师应筛选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对于提问集中且意义较大的,以文字整理或视频录制形式进行系统解答,在原有基础上引申出更多内容。要引导学生对课程资源进行注释,分享自己对重点、难点和兴趣点的理解与感悟。这样,就使得原本固定的课程内容持续向更广更深发展,既方便学生复习回顾,也为后续学习者带来有益启发;通过进行课下交流探讨,带来不同认知的碰撞,由此引发学生进行分析性思考,从而有助于进行深层次学习。

(三)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将翻转课堂和整合式教学融入传统课堂

SPOC模式下,要充分考虑课上学习和课下学习的混合性,教学模式设计既要面向传统课堂教学,也应充分考虑课下学习更加频繁的需求。要突出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克服单一的以讲授为主的班级形式,而走向多样化方法嵌入其中的个别形式、小组形式和班级形式。拓展“自主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组织形式方法,如小组学习、个别学习、讨论、问题解决法、发现学习、范例学习、情景教学等;突破教学时空,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扩大教学信息交流范围;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结合信息技术,采用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技术,设计、丰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训教学、现场教学等不同教学内容下的课上课下教学情境。

实现翻转课堂教学,即学生原本必须在课堂完成的任务放在课下完成,进行自主学习,而让需要在课下完成的任务放在课堂里和同学、老师共同完成。这种学习模式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自由,以便在课堂上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交流、讨论与实训。课下,学生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复习或超前学习课堂内容,由于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状态、学习方法各不相同,按自身步调的学习方式将更能够满足他们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这种模式使知识的建构基于理解和亲身实践的主动学习,而非灌输式的被动接受,从而能够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注重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整合。[10]对知识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实现教学内容量的压缩和质的精选,克服知识点的碎片化、片段化和短暂性,解决学生单门专业课程局部认识与职业岗位整体认识的矛盾;以面向“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任务并获得其工作成果所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11]来整合教学过程,要在课程内容中加强跨课程、跨专业之间的交叉渗透,加强对工程实践的关注以及对学生工程思维的培养,克服教学内容的分散性,将课程内容和职业应用进行整合,将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及环节进行相互融合和有效组合,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发展。

(四)关注工程应用背景,基于职业视角设计实践教学

“工学结合”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在全国各高职院校普遍推行。在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学目标由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职业能力及其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转向理论与实践并重。因此,在工学结合理念下进行SPOC教学,教师不仅要从“教”与“学”的角度思考,还要加强对“练”与“做”的关注,加强对学生在实践情境中运用知识的指导,要适当地将工程系统与背景知识引入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课下的信息网络技术优势,结合高职教育实习、实训教学的核心特征设计实践教学。如:建设专业课程工学结合模块数据资源库,完整摄录工作程序的每一个细节,用于指导工学结合的全过程,学生通过反复研看,理解工作过程;教学情境的设置以项目应用、工程实践为背景,采取课上与课下教学相结合及现场教学的数字化,利用3G技术、网络直播技术,将生产企业的工作现场传输到服务器,实行课上和课下的实景教学;提高虚拟现实技术与视频链接技术在课件中的运用,通过多媒体课件模拟工程实践环境,增强教学的情境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面临的问题

SPOC的学习内容是随课堂的推进而动态发展的,在课程运行过程中,课程设计团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分析和反馈,对课程设计进行螺旋式的动态调整。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流程,将备课的重点从研究教学内容转移到研究学生及其提出的问题并着重解决问题上来。同时,需要对网络、课堂的学习内容与组织都非常熟悉,否则,将很难突破课堂时空的困境。据国外实行SPOC课程的调查显示[12],授课老师在开课之前平均需要花费100个小时进行课前准备,在开课过程中,每周需要花费8个小时为学生解答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一门精心设计的SPOC课程需要团队化运作方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课程设计团队在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SPOC增强了教与学的互动,它注重知识传授过程的信息反馈,这在无形中也增加了教师教学的难度。因此,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不仅要合理地利用时间,精心设计问题与答案,及时反馈信息,还需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国外SPOC实验显示,相比传统课堂,SPOC教学模式更能吸引学生认真准备,激发其参与度。这对那些学习动机不足的学生而言,尤其如此。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模式的现状看,学生需求为导向、学生主体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未得到真正体现,自主、探究和协作的学习方式尚未形成主流,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和视频互动等学习平台,不分时空开展学习和交流的在线学习刚刚起步,教学手段的单一性状况仍普遍存在。SPOC模式能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和网络技术,分时空开展学习和交流,教师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教学,学生主体性和学生中心地位被进一步突出,个性化、差异化教学逐步成为可能。为此,我们应该抓住机遇,结合SPOC模式开展具体的工作,真正将课堂教育变革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1]袁松鹤,刘选.中国大学MOOC实践现状及共有问题——来自中国大学MOOC实践报告[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130(4):3-12,22.

[2]罗九同,孙梦,顾小清.混合学习视角下MOOC的创新研究:SPOC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 (7):18-25.

[3]杨竹筠,郑奇.MOOC等在线教育模式初探[J].科技与出版,2014(2):9-12.

[4]徐葳,贾永政,阿曼多·福克斯,等.从MOOC到SPOC——基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清华大学MOOC实践的学术对话[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130(4):13-22.

[5]瞿振元.以MOOC发展为契机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14(6):1-4,22.

[6]高涵,唐智彬.信息化时代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13(9):107-110.

[7]张振虹,刘文,韩智.从OCW课堂到MOOC学堂:学习本源的回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123(3): 20-27.

[8]夏收.在线课程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9]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 (4):67-75.

[10]李松林.论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的着力点[J].中国教育学刊,2012(2):28-31.

[11]海莺,郭庆.以促进知识迁移为目标的工科院校基础课程改革探析[J].教育评论,2014(6):33-35.

[12]桑新民.MOOCs热潮中的冷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4(6):5-10.

[责任编辑 盛 艳]

2015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CDIO模式的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015SCG168);台州市2015年度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基于CDIO模式的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GG15028)

潘海燕,男,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技术教学;金珍珍,女,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杨利亚,女,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嵌入式控制技术。

G712

A

1674-7747(2015)18-0044-04

猜你喜欢

高职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