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业院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建立初探
2015-01-31闫树刚魏朝俊
闫树刚 魏朝俊
北京农学院 北京 102206
高等农业院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建立初探
闫树刚 魏朝俊
北京农学院 北京 102206
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是高等学校设备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目前我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和管理现状,依据学校定位,转变观念,对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进行初步设想和探索,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提升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逐步增加,高等院校通过各种专项资金购置了大量不同类别、不同应用领域、不同技术规格的大型仪器设备,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以及学科建设等,提升了高校的办学能力和水平[1,2]。仪器设备增加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后续问题,尤其是投资效益问题。由于管理、技术队伍、维修经费、仪器配套、信息沟通等多方面原因,“小而全”的现象比较普遍,造成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利用率较低,甚至完好率相对较低。有研究表明,发达国家大型仪器设备平均利用率超过150%,而我国则低于25%[3,4]。
如何让大型仪器设备更好地为学校发展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提高其投资效益、使用效率以及其利用率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构建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已成为解决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办法[5-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要促进教育资源共享。以下结合农业院校的特点,提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设想,探讨我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的建立。
1 现状分析
据调研,大部分地方普通高等农业院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建设上尚未开始或者处于起步阶段,共享平台尚不普遍,共享机制还未建立或者尚不完善。这些高校不能简单复制重点高校、科研单位大型仪器设备的协同创新、共享开放的发展模式,要根据自身现状、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特点确定适合自身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8]。我校作为北京市市属农林院校,近些年在部委和市财政资金的支持下,通过多渠道加大了对大型高精尖仪器设备的购置,使得各专业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基地的仪器设备实现了跨越式增添,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据统计,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我校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1 122台,总计约3.33亿元,其中10万元(含10万元)以上大型教学科研仪器设备518台,约1.56亿元。对大型仪器设备进行归类,主要有前处理仪器类、色谱光谱类、显微镜类、分子生物学类、食品加工类、动医诊断类、常规仪器类等,服务于植科、动科、生物、食品、园林等学院的教学与科研。通过连续几年对大型仪器使用状况的统计发现,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不高,存在重复购置现象,仪器使用混乱,人员培训有待加强。若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可以进一步提高我校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有效调动大型仪器设备面向全校和社会开放,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对资源共享的需求,解决闲置浪费问题,提高管理水平。
2 建设思路
2.1 转变观念是平台建设的关键
思想转变是开放共享平台建设的首要问题。目前大型仪器设备均归各实验室独立管理,受管理方式、使用方式和传统理念的影响,基本上属于封闭式、自用式管理,不仅造成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还使得设备利用率低下[9]。从“各自为家”观念到共享理念的转变是共享平台建设的关键一步。学校应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和《北京农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拟定单价在人民币10万元(含10万元)以上的(单件或成套)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为学校公有资源,必须实现共享使用。
2.2 管理是平台建设的支撑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体制不健全或缺乏,共享平台建设就会流于形式,缺乏保障。为此,应将我校大型仪器设备进行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分步推进、逐步实施,构建校级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严谨、完善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保证开放共享良性循环。
管理模式:学校对共享平台的仪器设备实行统一管理、专人负责的模式;国资处负责对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活动统筹协调,包括制定管理制度、协调工作关系、解决争议问题及统计发布信息等。可充分利用网络化、信息化技术实施动态管理,静态监控;可充分利用校园网及相关资产管理系统,将现有大型仪器的规格型号、厂商、特点、应用范围、收费标准、使用状态放在信息平台上;充分利用大型仪器信息化系统做好预约、排班工作;发挥大数据时代特点,实现智能化的共享管理体系。
购置纳入制度:应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发展,紧紧围绕学校定位和发展、特色和学科发展,严格进行可行性论证购置制度,论证应具有前瞻性、综合性,避免盲目与重复购置。从2013年起,无论以何种方式购置的大型仪器设备,原则上由国资处管理,购置前需与学校签订共享协议,设备依托单位必须在大型仪器设备完成验收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国资处提出共享申请,保证在完成校内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向社会开放服务。国资处通过共享平台网络系统向校内外用户开放共享信息,提供信息查询、服务推介和网上预约等服务。
人员管理制度: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受依托单位和国资处双重管理,大型仪器设备依托单位可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按照相关要求开展工作,同时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培训工作。定期对使用者、相关教师以及实验室人员进行培训。让每一名相关人员亲自动手操作,达到熟练使用为止,保证共享仪器设备的高质量运行。为调动实验技术人员在实验技术岗位工作的积极性,实施绩效考评制度,可包括开展共享的有效机时及饱和程度;完成的教学任务、科研课题、成果数量和业绩增量等;设备维护、功能利用和新功能的开发等。考评工作可每年进行一次,对考核成绩优秀的单位和个人,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
有偿使用制度:大型仪器设备的维修维护费用相对较高,如若缺乏合理的经费保障体制将导致仪器设备不能及时维修、更新,甚至不能开放,这将大大限制仪器设备的利用。为了保证大型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与维护,共享平台应实行有偿使用制度。收费标准由国资处进行市场比价调查,以市场价格为主,同时兼顾运营成本,即耗材和日常维护费、服务费、设备折旧费、水电费等,必要时进行专家论证,最后由学校审批执行。大型仪器设备使用费的收取可归口学校计财处,国资处进行审核登记。大型仪器设备有偿使用收费价格需要调整时,由所属单位提出书面申请,报国资处,经论证后报请学校审批。收入管理可分为三部分:实际收入的40%作为运行经费,转入相关学院教学经费;实际收入的25%作为维修经费,转入“大型仪器维修基金”;实际收入的35%用于“大型仪器开放基金”或奖励设备管理人员。
3 平台开放模式
构建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实验技术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10]。为此,平台开放模式已初步设定,学科教学科研实验共用平台已尝试运行。学生可以利用平台参与各种学科竞赛,例如北京市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大学生科学研究训练项目等已初见成效。待时机成熟,平台开放模式拟设定为学校分析测试中心,集中所有大型仪器设备及技术人员,形成规模性管理,创造规模效益。
4 结束语
我校通过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立,充分利用大型仪器设备,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及投资效益,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与科研水平。
[1] 李井葵,陈俐.高校大型仪器共用平台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3(2):78-79.
[2] 彭绍春,张继霞,史天贵.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3):210-213.
[3] 王礼贵.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188-190.
[4] 方松,赵红萍.我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研究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11(2):39-41.
[5] 王全喜,常志玲,颉潭成.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研究[J].现代科学仪器,2013(4):244-246.
[6] 杨敏.高等学校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7):45-47.
[7] 周金池,王兰珍.高校大型分析仪器共享平台建设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31(8):183-186.
[8] 袁筱先,丁弘才,刘蜀知.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专管共享的实践与剖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238-241.
[9] 林凤屏,黄飞,唐良华,等.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建设的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5):180-182.
[10] 周俊,李宜祥,洪 霞.仪器设备开放共享 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32(8):478-481.
Explo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Large-scal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Open-sharing Platform in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an Shugang, Wei Chaojun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Beijing, 102206, China
It is a universal problem in university about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instruments. This paper explores a valuable mechanism of largesized instruments’ shared platform from idea change, sound administrant system establishment and the operational mode based on the current management and usage situation for improving the resource serving benefit and the level of the teaching, researching and social serving ability.
large-scal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open-sharing platform
2014-09-12
闫树刚,本科,高级实验师,科长。魏朝俊,硕士,实验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