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换研修实效性提升的综合改革探究
2015-01-31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培训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24)
[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5年年会资料选编]
置换研修实效性提升的综合改革探究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培训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24)
从2010年起,国家启动了旨在提高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素质的“国培计划”,至今已经进行了五年,培训了大批教师,对于促进教师队伍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教师培训实效性也是越来越被关注。教师培训实效性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培训管理模式、方案设计、方式运用、团队建设,特别是如何有效解决“工学矛盾”,让最需要培训的教师得到培训等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实施“国培计划”以来,通过置换研修方式共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13000余人,培训的实效性得到各方面的高度认可。河北师范大学拟以优化培训管理模式为根本、以置换研修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完善培训方案为重点、以创新培训方式为途径、以培训团队建设为抓手、以课程资源开发为核心,通过努力,将河北师范大学建设成国家示范性置换研修基地。
一、制度建设方面
(一)设立专门机构。河北师范大学实施顶岗置换双轮互动措施,专设顶岗支教指导中心、教师教育中心,两个中心合署办公共同负责河北师范大学顶岗置换工作,确保顶岗置换工作的高效性。
(二)建立三位一体置换教师共同培养制度。
建立了由我校牵头、当地政府支持、中小学(幼儿园)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培训模式。目前我市70余所优质中小学(幼儿园)成为我校影子教师培训基地并签订了“影子培训共同体”协议。创立“带教导师制”、“驻校班主任制”和“教学督导进校制等”制度,制定了《“影子教师”研修手册》《“影子教师”研修学员管理规定》《驻校班主任管理规定》《带教导师管理规定》等系列影子研修规范。
(三)制定区域化管理制度。河北师范大学在全省11个地市进一步划分区域,进行区域精细化管理,实现了顶岗置换需求岗位与培训任务对接、学员管理对接、返岗实践对接。
(四)形成了“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实施,实现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制度体制。河北师范大学在顶岗实施九年,置换培训开展四年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多方位的一体化制度。一是制度设计一体化。将顶岗实习与置换研修在时间、岗位、过程上全面对接,并使之常态化、制度化,真正实现“学生下得去,老师出得来”,使职前、职后一体化成为现实;二是内容设置一体化。聚焦农村教师核心品质,合理处理培养、培训内容的衔接、补充、修复、更新及螺旋上升关系,建构基于学员的生成性培训内容,制定完善的配套补血方案和晋级计划;三是实施主体一体化。政府、高等师范院校、优质中小学、县级进修学校、社会力量构成“五位一体”的行政主体,课程专家、专业教师、实践导师、带教导师、特聘名师构成“五位一体”的专业主体,共同参与教师培养;四是实施过程一体化。培养、培训一体贯通,以“课例研修”为载体,将“工作坊”、“靶子教师”等临床研修方式贯穿培养、培训全部过程,实现培训农村教师对实习生的反哺及培训对教师教育的倒逼。
(五)实现了顶岗实习与置换培训的对接。
通过实习支教锻炼学生,并让置换出来的农村教师到河北师范大学接受高水平的培训,是我校多年来的坚守。2010年实施“国培计划”以来,通过置换研修方式共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11700余人,学科涉及初中学段所有学科及小学学段部分学科和幼儿园教师培训,培训的实效性得到各方面的高度认可。
(六)制定了系列影子研修规范。首先,确定“影子教师”研修方案,保证研修过程科学化。根据研修方案,为每位学员量身定做《“影子教师”研修手册》,研修手册完成的数量和质量是考核学员“影子教师”研修的主要依据;其次,召开“带教导师”组长会议。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分配学员的培训名额,同时把培训任务和要求详细地落实到各影子学校;第三,创立“驻校班主任”制,使影子培训责任化。“驻校班主任”负责协调学员研修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负责学员考勤、录课等事项;第四,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如《“影子教师”研修学员管理规定》《驻校班主任管理规定》《带教导师管理规定》等,使影子培训制度化;第五,教学督导进影子学校,督导老师会时刻关注“影子教师”研修方案的落实情况,通过走近学员、走近带教导师、走进学生课堂,了解“影子教师”研修质量和进展情况,及时反馈研修信息。
二、基地建设方面
(一)为置换研修项目量身打造了研修基地——“国培大厦”。2014年9月1日,集“研修、住宿、餐饮”为一体的国培大厦正式启用。研修教室、会议室、多功能厅、心理咨询室、多媒体室、专家休息室、班主任室、教务办公室、行政办公室一应俱全。“国培计划”置换教师研修基地文化展厅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培的讲话”、“顶岗实习支教和置换脱产研修的基本情况介绍”以及“国培学员之歌”、“明星学员”等,展厅同时兼具各学科结业成果汇报(幼教、书法、美术等)展示的功能,成为传播国培精神的坚实阵地。
(二)置换研修宣传窗口——金色种子网站成功升级。集“顶岗实习、置换研修、免费师范生、农硕教育”为一体的教师教育云平台2014年9月日正式启用,在完成原宣传功能基础上拓展培训资源、交流、返岗实践、后续追踪等功能。
(三)依托“返岗实践”,建立了河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实践基地。河北师范大学在有效实施顶岗置换双轮互动措施的同时,进一步巩固顶岗置换基地建设,有效地抓住顶岗置换的契合点,让置换培训的第三阶段——返岗实践培训成为置换培训教师与顶岗实习学生教学互动的平台,实现培养培训一体化。河北师范大学联合顶岗实习县共同开展返岗实践培训,现已在全省20个县建立了培训组织机构,并成立了以教育局主管领导和教师教育实践基地学校校长为核心的返岗实践领导小组。培训对象为当年参加置换培训的学员和顶岗实习的大学生。返岗实践培训要求每位置换培训学员完成“四个一”的培训任务,即每位学员需要完成一节公开课、一个主题汇报,主持一个课例研修活动,指导一名顶岗实习学生。大学生在与置换培训学员共同参与返岗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一起评课、议课、同课异构、课例研究、上展示课等研修形式,教育教学能力得到迅速提升。
(四)巩固“影子教师”基地建设,组建了影子共同体。河北师范大学在“影子教师”基地建设中,通过绩效管理进一步巩固基地建设,为“影子研修”进一步提供目标保障。首先,通过制定《“影子教师”研修学员考核办法》,让学员明确了学习目标,找到了努力方向,从而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影子教师”研修活动中;其次,制定了《优秀带教导师评选办法》,通过让学员填写《带教导师评价量表》,计算出每位带教导师的带教成绩,并结合学员和“驻校班主任”的“影子教师”研修汇报结果,评选出优秀“带教导师”。评优结果被送到石家庄市教育局和各影子学校,强烈地激发了“带教导师”工作热情,对“影子教师”研修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三,制定了《影子学校的考核制度》,通过学员评价、驻校班主任评价、督导评价,结合优秀带教导师的评选比例,每期评选出一所“影子名星”学校,从而大大激励了各影子学校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更加扎实、创新地推进“影子教师”研修工作铺垫道路。
三、培训方面
以“国培计划”置换培训项目为基点,通过延伸培训的层次、种类及领域,拓展培训思路;通过改进培训课程、培训形式、学员管理等工作,推进培训的内涵发展。
(一)建立了学分制管理系统,实现了学员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国培计划”——河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培训分院校研修、“影子教师”研修、返岗实践三个阶段。河北师范大学通过制定《学员学分管理办法》和《学员的评优办法》,将培训课程转化为学分,将学员评优量化,学员通过学习课程和完成作业获取相应的学分,学分满足结业条件,学员取得结业证书,促使学员从被动管理转向自主管理。
(二)创设置换研修课程资源,充分体现服务农村教师教育特色。为增强置换研修培训的实效,让培训内容更具农村教育实践特色,河北师范大学“双管齐下”,力争置换研修“顶天立地”:既引领农村教师吸纳教育的前沿理念,同时更能基于农村教师的“地气”。一是遴选农村精英教师,让“土专家”传经送宝;二是集结培训各项资源,创设顶岗置换本土课程资源,(首席专家刘毅玮教授的专著《中小学生学习问题研究》、一套本土化培训教材——《初中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指南》系列丛书,共11册,于2014年1月出版)。
(三)创新培训模式开展多元研修,力争实现置换培训实效最大化。一是变“感知体验式研修”为“参与体验式研修”;二是变“简单体验式研修”为“综合体验式研修”;三是变“输出体验式研修”为“回馈体验式研修”;四是变“传统体验式研修”为“俱进体验式研修”。
(四)积极完善培训过程,实施“重师德、强师能”为主要内容的研修。一是通识课全面实施选修制,真正将研修自主权交给学员老师;二是大力推行学分制,确保研修实效;三是继续扩大“影子”基地,落实“双导师制”,共同指导研修;四是以提升“教师核心能力”为目标,以“课例研修”为研修载体,以“成果展示”验证培训实效,突出培训主题;五是做到置换培训与顶岗实习同步进行,实现了培训制度化、常态化。
(五)不断加强置换培训团队建设。一是不断更新专家团队,吸收有思想有能力的中青年专家加入培训团队;二是建立督导团队,聘请退休中小学教学副校长和学科教学论教师担任督导,全程对培训质量进行监控;三是强化影子阶段带教导师队伍管理,建立带教导师信息库,对带教导师实施动态管理。
我校置换研修项目规模较大,发展态势良好,我们除了承担省内13000余名教师置换研修外,还承担了特殊教育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学、幼儿教师来我校接受置换研修工作,实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