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求中国新型城镇化融资之路
——评《新型城镇化融资与金融改革》

2015-01-31□文|刘

中国出版 2015年18期
关键词:金融体系城镇化融资

□文|刘 暄

寻求中国新型城镇化融资之路
——评《新型城镇化融资与金融改革》

□文|刘暄

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已成为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大战略。为配合国家推进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着眼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部署,厉以宁、艾丰、石军等人在广泛开展专题调研和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诸如认识不同、发展不均衡等相关问题给予了总结和反思。在此基础上,三位主编受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托,组织撰写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丛书》,并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补充,由中国工人出版社于2014年12月出版。丛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实际出发来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能够积极稳妥地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方式。

而其中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华创证券新产业趋势部总经理杨现领博士所著的《新型城镇化融资与金融改革》一书,则是为了应对新型城镇化对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所提出的新需求,探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传统融资方式面临挑战的前提下,直面新型城镇化金融体系构建和改革中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摸索并建立一套能够为新型城镇化模式提供稳健、可持续服务多元化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和税制改革,实现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充分发挥直接融资的突出作用,以满足即将到来的为消除公共服务水平的不均等以及促进新增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的现实要求。可见,该书旨在探讨行之有效的改革之路和相对完善的融资途径,为寻求中国新型城镇化融资体系建设开展了有益的研究。

全书论述数据翔实,脉络清晰,有理有据地表达了新型城镇化形势下融资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在方法论意义上,该书的研究方法呈多元化,学术性与前瞻性并举。实证分析、规范研究并存并各尽其用。作者在论述中对中国城镇化融资及金融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客观分析,得出了具有指向性、规律性、前瞻性的结论。例如作者在谈及农民工的市民化带来的均等化投资需求时,对教育、医疗以及文化等领域的现有流动人口的实际需求所作的测算,体现了通过实践验证来发现、发展理论的实证性。同时,作者参考并列举了大量的数据,预测城镇化金融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例如作者通过数字说明美国劳动力的行业分布比例和GDP的贡献程度的关系,并对比中国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的经验,评估政府对新型城镇化的有关决策,预测、论证中国城镇化的转型及其发展模式,进而定量分析金融机制运行过程,最终客观真实地表达了金融体系的实际情况以及构建新型城镇化融资机制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围绕中国面临什么样的城镇化融资需求,书中逐一陈述为实现目标所应采取的手段,即为建立新型城镇化的融资供给体系所必须开展的改革内容,包括税收体系、财权和事权划分、土地财政、城市基础设施融资和地方债务管理等方面的改革等。针对此类事实问题,可以得出理性的结论,并以此作为制订融资改革政策的依据,描述了城镇化融资改革的应然之路。两种方法的同时运用,使得论证更具学理性与实用性。

该书的另一特点是体现了逻辑性与历史性的统一。作者从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新的投融资需求问题入手,在比较分析中回顾了中国城镇化融资的历史,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周期、金融背景、财税制度、土地制度相互作用的金融逻辑,借鉴了市场化的城镇化融资方式等国际经验,在历史的回顾中兼具批判性和建构性。同时,作者以国际国内的历史经验归纳为依托,以提出财政、金融改革为落脚点,逻辑严谨地完成了对中国新型城镇化投融资方式的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讨论。即以历史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城镇化的转型,在历史发展中总结金融体系的发展思路和发展前景,诠释了构建可持续的债务融资体系、土地改革、构建高效多层次的融资体系、保障性住房融资等融资改革是以历史的经验为前提的,全面展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相辅相成,为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金融体系城镇化融资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融资
融资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7月重要融资事件
The Great Unbanked
5月重要融资事件
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考——农村金融机构化解金融风险、提高资产质量的对策思考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