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2015-01-31师仰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室速器质性持续性

师仰勇

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师仰勇

目的 探讨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20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室性心动过速在2小时内消失6例(30%),12小时内得到控制3例(15%),24小时内得到控制6例(30%),48小时内得到控制4例(20%),72小时内得到控制1例(5%),无1例死亡发生。结论 对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

室性心动过速;诊断;治疗

室性心动过速(VT)简称为室速,是指连续出现3个或3个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形成的异位心律。持续时间不超过30秒,可以自行结束的为非持续性室速;持续时间不短于30秒,应用药物或者电复律才可以结束的是持续性室速。室速多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等,极少数会发生在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正常人。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不显著基础上的室速叫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从2010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20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28~71岁,平均53岁。患者有心悸、胸闷、气促、呼吸困难、黑朦、晕厥、心绞痛等症状。

1.2治疗

器质性心脏病引发的室速属潜在恶性心律失常,比如伴随显著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如低血压、心力衰竭、晕厥、Adams-Stokes综合征等)、左室射血分数降低(<40%)等即为恶性心律失常。恶性心律失常极易发展为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等致命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遵循以下原则:

1.2.1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如果没症状和晕厥发作,不用进行治疗。

1.2.2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常为潜在恶性心律失常,应考虑治疗[1]。先进行病因治疗和去除诱因,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电解质紊乱和药物中毒等;对频繁发作者应选用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有发展为持续性室速倾向(发作时间越来越长)或电生理检查能诱发出持续性室速者,应按持续性室速治疗。

1.2.3持续性室速,多不能自行终止并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无论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均应给予治疗。如因器质性心脏病引发,通常是恶性心律失常。(1)发作期立即终止室速发作: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可静脉应用利多卡因、胺碘酮、普鲁卡因胺、索他洛尔、普罗帕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药物不能终止者,立即同步电复律。洋地黄中毒引发的室速,不适合用电复律,需采取药物治疗。(2)努力进行病因治疗和去除诱因,如冠心病的介入治疗,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2]。(3)发作间歇期治疗:室速复律后应选用或联合应用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索他洛尔、美西律等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复发,其中以胺碘酮疗效最好。(4)对经常反复发作、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药物治疗室速疗效不好者需立刻安装植入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ICD是降低此类患者心律失常病死率的最佳选择。(5)对药物预防室速疗效不满意,又无条件装ICD者,可试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特发性室速患者成功率较高,而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成功率低且易复发。

1.2.4尖端扭转型室速治疗 (1)首先也是病因治疗和去除诱因,停用和禁用一切可引起QT间期延长的药物,纠正低钾血症。(2)补充镁盐,首选硫酸镁2.0~5.0 g稀释后缓慢(3~5分钟),必要时10~15分钟后重复静脉注射,后继以2~20 mg/min静脉滴注维持,即使是血镁正常者也需应用,但须密切观察有无血压下降、心搏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肾功能减退者慎用。硫酸镁无效者可选用静脉注射利多卡因、美西律、苯妥英钠等。Ⅰa、Ⅰc类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使QT间期更加延长,故不宜应用[3]。

1.2.5维拉帕米针对多数室速治疗无效,反而会导致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严重后果,却能使用在“维拉帕米敏感性室速”患者。

2 结果

室性心动过速在2小时内消失6例(30%),12小时内得到控制3例(15%),24小时内得到控制6例(30%),48小时内得到控制4例(20%),72小时内得到控制1例(5%),无1例死亡发生。

3 讨论

与其他类型的快速心律失常不同,室性心动过速易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和心肌缺血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如心悸、胸闷、气促、呼吸困难、黑朦、晕厥、心绞痛等,甚至出现低血压、休克或转变为心室颤动而发生心源性猝死。因此,室速是临床上必须立即有效处理的危重病症之一。室速临床症状的轻重程度与发作时的心室率、持续时间、基础心脏病有关。非持续性室速的患者通常没有症状,持续性室速常伴随明显症状。

终止室速最常用的药物是胺碘酮和利多卡因。预防复发最常用的药物是胺碘酮和β受体阻滞剂,可单独或联合应用。单一药物治疗没有作用时,不要采取单一药物大剂量治疗,可联合应用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各自药量均可减少,以免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约物长期治疗应密切注意各种不良反应。对反复频繁发作、药物控制疗效不好者应及时植入ICD,ICD是降低此类患者心律失常病死率的最佳选择。

[1] 金仲和,初宁,王泽容,等. 小儿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分析[J].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0):778-779.

[2] 李圣水,李春雨,李留东,等. 诊断室性心动过速金标准-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八步鉴别诊断法[J]. 实用心电学杂志,2007,16(3):238.

[3] 程莉红,方淑玲. 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观察与护理[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5,6(8):273-274.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SHI Yangyong, State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Hospital, Shuangyashan 155136,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and therapeutic measure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August 2014 were treated 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Results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disappeared within 2 hours 6 cases (30%), to give controlled three cases ( 15% ) within 12 hours , to obtain control 6 cases ( 30% ) within 24 hours to obtain controlled four cases within 48 hours ( 20% ) , within 72 hours under control one case ( 5% ) , no death occurred.Conclusion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in patients with time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an reduce mortality.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Diagnosis, Treatment

R541.7

B

1674-9308(2015)09-0097-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09.085

155136 国电双鸭山发电有限公司医院

猜你喜欢

室速器质性持续性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脑CT在脑器质性精神病中的应用及有效率分析
2020年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分析
2016年华南地区一次持续性异常降水过程分析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微伏级T波电交替在急性心肌梗死不同再灌注时间中的临床意义
观察运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对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的诊断效果及对心房扑动发生率的影响
五种途径辨别阳痿
一例室速患者床边除颤的护理进展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