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肩难产临床分析

2015-01-31周立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难产娩出产科

周立娟

肩难产临床分析

周立娟

目的 观察并探究产妇发生肩难产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准确预测与处理。方法 对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住院头位分娩并发生肩难产的43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 925例行阴道分娩的产妇中,43例发生肩难产,发生率为0.62%;新生儿中,27例为巨大儿,发生率为62.79%。其中,11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10例会阴Ⅲ度裂伤,7例会阴侧切口严重撕裂;新生儿中,28例出现窒息,12例发生锁骨骨折,2例颅内出血。结论 肩难产发生的主要因素即为巨大儿,为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需做好肩难产的早期预测及正确处理工作。

肩难产;临床分析;处理措施

肩难产作为产科中一项严重的分娩并发症,虽然发生率不高,但如果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那么便会使得新生儿出现窒息、臂丛神经损伤、颅内出血等现象,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死亡;而对于产妇而言,则可导致软产道损伤、产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1]。因此,对肩难产展开早期预测,并做好其处理工作意义重大。本文对我院住院头位分娩并发生肩难产的43例产妇展开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共6 925例产妇来我院行阴道分娩术。其中,43例产妇发生肩难产,年龄为22~43岁,平均年龄29.5岁;31例为初产妇,12例为经产妇,孕次分别为1~3次,孕周为38~42周。所有产妇均行阴道分娩,其中18例为自然分娩,25例为产钳助娩。

1.2诊断方法

当产妇娩出较大的胎头后,胎颈出现回缩,使得胎儿的颔部紧压住会阴,造成胎肩娩出困难,排除胎儿畸形外,即可诊断为肩难产[2]。

2 结果

2.1肩难产情况

6 925例行阴道分娩的产妇中,43例发生肩难产,发生率为0.62%;新生儿的体重为3 800~4 700 g,其中27例为巨大儿(体重超过4 000 g),发生率为62.79%。

2.2肩难产对母婴的影响情况

11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10例会阴Ⅲ度裂伤,7例会阴侧切口严重撕裂;新生儿中,28例出现窒息,12例发生锁骨骨折,2例颅内出血。

3 结论

肩难产发生的主要因素即为巨大儿。随着胎儿体重的不断增加,肩难产的危险性也逐渐上升。因此,在产妇分娩前对巨大儿进行及时诊断,并采取科学合理的分娩方式,可有效预防肩难产发生。其一,在产前,对孕产妇进行全面检查,并详细询问其病史,孕妇肥胖、多产,有肩难产分娩史或糖尿病史的话,可为产前预测提供一定的帮助;其二,避免肩难产发生的一项重要环节便是在怀孕期间,对胎儿的体重进行准确估计,通过B超检查,并根据产妇肩径、胸径、双顶径、腹围及股骨长等指数对胎儿体重进行可靠计算。将产科检查宫高为35cm,胸围加上宫高超过140 cm来作为巨大儿的预测方法;其三,分娩过程中,胎头缓慢下降,同时活跃期出现阻滞,头盆不称,第二产程延长并需要进行助产,此为肩难产的预警信号。因此,对产妇产程进行密切观察尤为重要,一旦发现肩难产,因及时施行剖宫产术来结束分娩。

在分娩过程中发生肩难产时,切不可紧张、惊慌,应及时组织麻醉师、产科及儿科医师进产房[3]。临床常采用的肩难产处理措施主要为以下几种:其一,会阴切开术。此项手术的目的便是增加空间为操作人员的手进入产妇阴道进行操作提供帮助;其二,屈大腿法:将产妇的大腿屈向腹部,并联合耻骨向上移动,将骨盆的倾斜度缩小,增加骨盆的入口径。这一方法简单有效,且不会发生并发症,因而是肩难产首选处理措施;其三,压前肩法:孕妇完成屈大腿操作后,产科助手在其耻骨联合的上方向下侧方进行施力,通过作用在胎肩的后部,可缩小胎儿双肩的周径,接产人员则向下将胎头缓慢牵引出来,使其嵌顿的前肩入盆娩出;其四,旋肩法:当胎肩嵌顿在产妇骨盆的入口前后径时,需将胎儿转至骨盆入口的横径或斜径方可娩出。

综上所述,肩难产为一项严重的分娩并发症,倘若未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那么极有可能导致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对肩难产进行快速诊断及熟练处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怀孕期间,应做好孕妇的保健指导工作,注重其合理饮食,充分避免巨大儿的发生;在产程过程中,对产妇及胎儿进行密切观察,并将剖宫产的指征进行放宽,防止出现困难阴道助产,在减少母婴并发症发生的同时,为新生儿的生存质量提供充分保障。

[1] 辛志峰. 肩难产的处理与预防21例分析[J]. 实用诊断和治疗杂志,2012,19(9):699-700.

[2] 唐春艳. 肩难产12例临床分析与处理[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2):225-226.

[3] 何小林. 肩难产45例临床分析[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9):703-705.

Clinical Analysis of Shoulder Dystocia

ZHOU Lijuan, Heilongjiang Province Qinggang Count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Suihua 151600, 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explore maternal shoulder dystocia causes, and accurate prediction and treatment on it.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our hospital from 2012 October to 2014 October in hospital head delivery and 43 cases of shoulder dystoci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Among the 6925 cases of vaginal delivery of maternal, 43 cases of shoulder dystocia, the incidence rate was 0.62%; in 27 cases of newborn, fetal macrosomia, the incidence rate was 62.79%. Among them, 11 cases of maternal postpartum hemorrhage, 10 cases of third degree laceration of Yin, 7 perineal side incision is badly torn; neonatal asphyxia, 28 cases, 12 cases of clavicle fracture, 2 cases of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Conclusion The main factors of the occurrence of shoulder dystocia is macrosomia.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mplication rate, the clinical need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early prediction of shoulder dystocia and correctly handle the work.

Shoulder dystocia, Clinical analysis, Treatment measures

R714.4

B

1674-9308(2015)09-0068-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09.059

151600 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难产娩出产科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先娩后肩法在肩难产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影响荷斯坦牛产犊难易的原因分析
臀位剖宫产改良式臀牵引术的应用
奶牛难产的诊断及助产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130例疗效观察
“土管修法”难产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