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中小学电教资源的配置及思考
2015-01-31曲长得
☆曲长得
(扶余市长春岭镇第二中心小学,吉林扶余131221)
关于农村中小学电教资源的配置及思考
☆曲长得
(扶余市长春岭镇第二中心小学,吉林扶余131221)
现代教育离不开信息化,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广大农村的教育一线电教资源的配置和实际应用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充分利用电教资源提高教学效果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农村中小学;电教资源;教学效果
笔者工作在农村教育第一线,从事小学教育工作30余年,在多年的的教学工作中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正确应用教育技术手段的重要性。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电教设备的配置及相关人员素质的提高,而在吉林省广大的农村中小学电教资源配置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了教学效果,不仅限制了学生成绩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教师对现代技术的应用,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视野的开阔。因此,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及探讨对于当前农村中小学生素质的提高、留住不断流失的生源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农村中小学电教资源配置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电教设备设施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就笔者周围的学校来说,在城镇中小学网络多媒体已普遍使用的今天,相当多农村中小学校的电教设备仍极度缺乏,质量和数量上远远落伍,其电教设备只有两台卡式录音机,勉强可以给学生播放英语听力磁带,由于数量不够,几个班级只能轮换使用;条件好一点的学校能有台老式幻灯片播放器和电视机,但因为幻灯片资源缺乏和没有卫星信号,这些设备基本上也成了摆设。
2.电教设备配置片面追求高大上
有的地方小学经济条件较好,拿出大笔资金购置了较先进的电教设备,但由于人力资源配置不到位,技术培训跟不上,懂操作的人员少,这些高大上的设备便存放在多媒体教室,只有领导来检查的时候使用,浪费了资源。
3.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理念
由于观念导致许多学校的电教设备空置,先进的电教设施似乎成了教学的累赘。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外流现象严重,许多专业师范院校的年轻教师外流,留下来的多是年纪偏大的教师,他们虽然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思想落后,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这些老教师大都不能系统接受电教专门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又或者没有条件开展电化教学,没有机会学习、掌握电教技术,有的还不习惯或者不愿意使用电教技术,其思想上的惰性使得他们不愿意也不想学习和使用现代教育的手段,他们延续着传统的一根粉笔一本教科书的方式,不愿意制作和使用教学PPT课件。
学校对教育资金投入的效益没有明确的认识。有些学校或地区,虽然力求从自身的需求和教学需求出发来考虑电教资源的配置,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造成硬件配置不合理,软件配置也跟不上硬件发展的需求,致使硬、软件脱离,不能获得资源的最佳配置,不同程度地造成了资源浪费或配置不足。
中小学的资金制度改革之后,教育者应该关注:教育资金的使用管理应更加严格,如何使有限的资金投入在不同的学校,且都获得最佳的电教资源配置和使用效果;电化教育资源如何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便既取得教学效果又具有现实的意义。
二、关于电教资源合理配置的几点建议
农村中小学电教资源的配置要根据教育形势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结合农村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配置。从理论的层面上来讲,所谓电教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把电教资源的配置视为一种实体系统,将其合理性界定为电化教育资源诸要素之间的关系达到相对有序的状态,从而在其特定的发展水平上发挥最佳的教育教学效益。据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1.切实转化思想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解决问题应该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二十一世纪,我们要全面实现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脚步必须跟上时代的潮流。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在农村,而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是现代教育必须的也是基本要求,这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事实,因此,必须从这个现实出发转变思想观念。
首先要转变领导的观念,作为主管领导一定要重视电教配置的重要性,从资金安排使用到软硬件配置的合理性应该高屋建瓴,从做出长远的切实安排。要避免资金只使用到面子工程上而忽视电教设备、配置、资源这些隐性的东西上,不仅要重视教学成绩更要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其次要转变教师的观念,要真正认识到只有开展电化教育,才能在未来教育的发展中保持领先地位。严格来说,一个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要求的教师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新时代的学生是思想活跃的崭新生命,他们渴望灵活的教学方式,而农村学生眼界的开阔、思路的开放与电教资源的合理使用是分不开的。在城镇化大发展的今天,我们希望城乡学生资源同享,共同沐浴在现代教育的阳光中茁壮成长。
2.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切实落实相关政策
针对前文提到的问题,制定落实相关政策是重要措施。首先,关于规范的电教资源配置的制度必须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并落实,比如:资金的使用要专款专人监督落实到位;其次,对于设备的使用,各学校要制定长效监督制度,对于克服教师思想上的惰性应定期开展培训,规定使用电教设备的课时数,开展相关竞赛并与绩效挂钩,比如: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电教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工作,举办电教知识、技能培训班,开展电教能手大奖赛等,还可以把培训教师与开展电化教育结合起来,实际效果会更好。用制度督促教师,用奖励引导教师,让教师体会到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优点,自觉使用、常态使用现代化教育手段。
3.因地制宜结合乡土资源
当然,在电教资源的配置上不能采用平均主义一概而论,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比如:资金确实不足,设备不完善的地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发本地的乡土资源,乡土文化资源是每个学生从出生就开始接触熟悉并深刻理解的东西,如果能合理地选择乡土文化必定会对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对于那些电教资源配置不合理,或对设备不会使用而生搬硬套的使用效果要好得多。因此,要求教师创新思路立足实际,只有对教育事业有着责任感,对乡土文化热爱,才能结合现代电教资源更好地把乡土文化应用到课堂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探求合理配置电教资源的方式,探索在当前农村中小学如何配置和合理使用电教资源,不仅对提高有限教育资金的投入效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提高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水平乃至对整个农村基础教育的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1]张萍,浅谈中小学电教资源的合理配置[EB/OL]. http://www.anmai.net/jxzy/zy_20070604-4.htm.
[编辑:闫长松]
G434
A
1671-7503(2015)21-00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