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精神及其内涵的当代解读
2015-01-31杨军
杨军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安徽合肥230601)
职业精神及其内涵的当代解读
杨军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安徽合肥230601)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职业的分化与变迁。职业活动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十分重要,但是,抱怨职业却成为职场的普遍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就在于我国社会内部还未形成对于职业精神的统一认识。加强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是回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事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准确理解职业精神的概念,就必须梳理清楚职业精神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表现,自觉遵循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要求。
职业精神;劳动;概念;价值观
概念是人的思维活动的具体表现形态。职业精神是研究职业活动中的基础性概念。存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可以说,职业精神的现实表现与职业精神的理论表达是决定与被决定、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要准确表达职业精神的概念,就必须梳理清楚职业精神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表现。马克思认为,要梳理清楚整个世界的历史,就必须认清劳动的本质。正是以此为基础,马克思逐步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劳动的专业性和技巧性不断增强,分工变得越来越普遍,由此产生了各种各样具有特定业务要求的职业。每种职业都是社会运转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何让职业活动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就需要从业者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要求贯彻到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因此,职业精神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一、职业精神的历史沿革
职业通俗的表述就是劳动。因此,对待劳动的态度理应成为职业精神关注的焦点。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劳动都被轻视。在此之上产生的职业,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因而也是虚无的。“官有职,民有业”。“君子谋道不谋食”,“学而优则仕”,主导着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做官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职业追求,任劳任怨成了普通大众的宿命,奠定了社会统治的思想基础。官与民各守本分,是职业精神的核心要求。在西方,职业最早是在宗教意义上使用的,引导人们把劳动当作天职去完成。早期占统治地位的教义里,劳动是被当作赎罪的方式,人们劳动的目的也只是为了摆脱现世的苦难。
在历次的宗教改革过程中,人们对于劳动的认识开始发生越来越有意义的转变。保罗对劳动进行了高度的赞扬,提出“不劳动者不得食”对于富人和穷人都适用。在路德宗教改革的基础上,加尔文提出,在这个世界上的经济成功,是上帝在未来会给予恩惠的证明。此后,在世俗范围内的教育改革运动中,劳动具有崇高价值的信念进一步深入人心。进入19世纪,启蒙运动将劳动、教育和人的尊严相联系起来。[1]韦伯认为,在任何一项事业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在论述资本主义的发展动力时,他提出,“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以及全部现代文化的一个根本要素,即以天职思想为基础的合理行为,产生于基督教禁欲主义”。[2]
西方通过宗教改革打破了思想的枷锁,迎来了开放自由的启蒙时代。劳动和富裕、幸福的联系被认同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激发了社会内部的活力,带来了政治体制的进步,释放了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空间,从而开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局面。中国的封建统治者面对西方新的思想、理论和技术,基本上无动于衷,使得与西方几乎同步的资本主义萌芽早早被扼杀。生产力发展的不足,使得我国社会内部分工比较简单,职业变迁非常缓慢。人们对于作为职业的劳动的意义缺乏清晰深刻的理解,成熟理性的职业意识也就难以形成。
新中国成立初期,劳动人民的社会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劳动热情。老舍先生曾经这样描述过,“头发梳得光,脸上擦得香,只因不劳动,人人嫌他(她)脏。”而那首《劳动最光荣》用欢快的曲调表达了人们享受劳动、追求幸福的美好情境。此后,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被赋予了越来越丰富的内涵。“大炼钢铁”、“上山下乡”等政治运动,使得工人和农民成为这个国家最受尊重的两类职业。但是,僵化的制度造就了表面火热的劳动场景,劳动产出却十分贫乏。政治动员和过高的道德要求,助长了人们投身职业的盲目性,在人们的价值观念中增添了被强迫的东西。个体的正当合理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最终销蚀了人们对于社会主流价值的自觉认同。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关键,就是要营造鼓励和支持人们“能干事、愿干事、敢干事”的社会氛围。“劳动光荣”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都是光荣的。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利益成为多数人关注的焦点,“发家致富”因此成为时代的最强音。邓小平指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3]但是,先富起来的条件必须和只能是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增加社会财富,才能发挥应有的示范作用。由于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的滞后性,依靠非法手段致富的现象大量出现,导致今天物质很丰富,精神太贫瘠。急功近利主导了人们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大多数人对于职业的认识还是停留在“谋生手段”的认识层面,把职业劳动当作不得不为的“苦差事”。
二、职业精神的当代解读
当前,职业精神研究涉及到的人群,主要是专业技术要求高、社会责任重大的群体,比如:公务员、医生、教师、图书馆从业者、新闻媒体从业者等。在此之外,研究者的视角较多地关注到了高职学生。这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研究者对于职业教育规律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把握。事实上,职业是每个具有劳动能力的个体实现自己生存和发展必须从事的活动,关系到个人幸福和社会和谐。因此,从一般意义上说,职业精神培养应涵盖全部人群。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使用“精神”这个词,但是,对于它的内涵却缺乏准确的理解。
读《西游记》时曾有过这样的疑问:唐僧看起来不中用,三个神仙徒弟为什么非要跟着他呢?表面看起来,好像是因为有皇帝的公开赞助和菩萨的暗中保佑。但他为什么会被选中呢?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唐僧有崇高的精神追求。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他宁愿舍身成仁也在所不惜。这个故事生动地给我们解读了精神的力量。对于人而言,我们从事的每一项活动都是和精神因素密不可分的。正是因为有了精神力量的支撑,人的活动才变得有目标、有意义,人也才有了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的能力和勇气。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精神就是职业活动持续健康开展的内部动力。
就个人而言,职业活动是我们获取生活来源的途径;就社会而言,职业活动是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就国家而言,职业活动是国家正常运转的保障。尽管职业活动如此重要,抱怨自己的职业在职场中还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这和我们的文化始终没能滋生出健全的职业精神是息息相关的。[4]在中国传统社会条件下,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制约了社会分工与合作的发展。低下的生产力要满足人的需求,必然要求人们进行超额的劳动,从而给人带来过度的劳累。劳动的社会意义和自我实现功能不突出,必然会制约职业精神的生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企业对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需求越发强烈。“爱岗、敬业、合作、乐群、善学、勤思”等和精神面貌高度相关的要素,已经成为用人单位在选择员工时最看重的素质。一个经过若干年教育,走向社会的人,理应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贯穿各层次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为社会培养人才数量最多的一种教育形式,职业教育理应作出自己的回应。在职业教育中,加强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是回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事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事关职业教育生死存亡的必然要求。
1922年,黄炎培先生就提出,职业教育除了要教会学生技能以促进学生生活和社会生产外,“更注意于共同之大目标,即养成青年自求知识之能力、巩固之意志、优美之感情,不惟以之应用于职业,且能进而协助社会、国家,为其健全优良之分子也。”[5]这里的“意志”、“情感”等表述体现出黄先生对职业教育精神品格的思考。当代,学界从理论层面对职业精神的思考,大概可以追溯到2004年。是年,《光明日报》头版发表了王伟教授的《论职业精神》一文,明确提出职业精神的内涵至少应该体现在“敬业、勤业、创业、立业”四个方面。
众所周知,清晰准确的概念是深刻认识事物本质的关键一环。关于职业精神的内涵,学者们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一是“要素说”。持这种看法的学者大都采取列举的方式,把和职业行为有关的因素等同于职业精神。有的学者将职业精神归纳为:职业认知(职业态度和职业纪律)、职业情操(职业良心和职业责任)、职业使命(职业理想和职业荣誉)。[6]还有的学者提出,职业精神应包括职业情感、职业作风等要素,甚至将职业技能也纳入职业精神的视野。[7]这种界定的突出问题是,背离了精神的基本内涵。“精神”一词,核心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将不属于人的心理活动的因素也纳入职业精神,意义泛化表面上好像更有利于全面理解,但实际上却模糊了事物的本来面目,使得受众不知所云。
二是“情操说”。有学者认为,职业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提炼而成的,并为职业界共同认可的一种职业情操。[8]“情操说”的合理性在于,正确把握了职业精神的主观性特征,但是,缺陷也是明显的。用职业情操代替职业精神,缩小了职业精神的内涵。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是个复杂的系统,包括不同层次的内容,即感性主导的情绪、包含了理性成分的情感和与信念相关的高级情感。情操在人的情感系统中居于最高的位置。从逻辑学的观点出发,概念必须能揭示一事物迥异于他事物的本质属性,也就是要遵循“种差”加“属”的规则进行。职业精神的内涵不仅仅涉及到人的情感,更加关涉理性,要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指引。
三是“素质说”。有学者认为,职业精神是人们从事职业的根基,与人们从事的职业及其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是从业者所必须具备的内在素质。[9]职业精神”和“职业素质”之间是血浓于水的关系:没有水,血会干枯,失去奔腾的动力;没有血,水的流动,就失去了维持生命的意义。职业精神是职业素质的内核,但是,职业素质又不仅局限于职业精神,而是有着更广泛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素质说”模糊了二者的界限,没有揭示出职业精神的本质,但是提供了一个理解职业精神的视角。
四是“区分说”。还有学者提出,职业精神因职业活动的不同,而应该在内容上、形式上及调节范围和功效上都有所不同。[10]这种提法讲了一个基本事实,职业多种多样,每个职业的职责要求是有差异的,因此,职业精神的表现形式应该存在差异性。但是,这种说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只看到了矛盾的特殊性,而忽略了矛盾的普遍性。在现实世界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看起来特殊的事物往往在更宏观的视野里和其他事物发生联系。因此,每一个事物虽然存在着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方面,也就是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但是,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决定了它必然要体现矛盾的普遍性的要求。所以,我们在研究任何事物时,都必须去探寻这两方面及其互相联结。具体到不同的职业活动而言,职业精神的表现形式的差异并不足以否认职业精神实质的一致性。
五是“价值说”。也有学者指出,职业精神是在一定社会环境(或企业文化)影响下,基于一定的专业、技能水平所反映出的员工(或群体)的特有的价值观(宗旨)和精神面貌。[11]该提法的合理性在于,认识到了职业精神应该具有意识形态的特征,更加接近职业精神的本质,但对于个体价值观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联系论述得还不够深入,将职业价值观等同于职业精神也有失偏颇。“价值”是反映事物满足人需要的范畴,因而,“价值观”实际上是侧重于评判事物满足人需要程度的标准,更多的着眼于“实然”。职业精神则不仅强调实际的有用性,也看重对社会发展的“应然”领域的引领和追求。
三、结论
党的十八大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总结既往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凝练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个价值观系统中,“敬业”赫然在目。所谓“敬业”,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从业人员要尊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自觉尽职尽责;另一方面,是指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尊重别人的劳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国家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是完全平等的。这为“敬业”成为社会主流价值奠定了基础。今天,职业既是劳动者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要基础。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无论是实现个人梦,还是中国梦,归根到底要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这体现了党对于人民诉求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在职业精神培养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牢固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职业精神作为人的意识的产物,与人类的生产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职业精神在现实中产生,但不是对现状的简单反映,更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是人们的要求和期望的集中表达,既承载着个人的梦想,也担负着社会发展的使命。不同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有着很大的差异,社会性质和人们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不同,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的程度不同,使职业精神的内涵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在阶级社会中,职业精神和人类的其他意识一样,必然要打上阶级的烙印。综上所述,职业精神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于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从业者遵循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要求,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呈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意志品格和行为规范。
[1]于尔根·科卡,李丽娜.欧洲历史中劳动问题的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6,(9):6.
[2]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彭强,黄晓京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74.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6.
[4]练玉春.高职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职业人[N].光明日报,2014-05-06(14).
[5]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101.
[6]常乐.成人教师职业精神的制度分析探究[J].成人教育,2008,(5):57.
[7]朱佳丽.高职生职业精神的内涵及其培养[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9,(6):34.
[8]陈长生.高职教育内涵之职业精神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7,(11):83.
[9]郭琴.新时期高职人才职业精神培育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1,(24):59.
[10]刘瑾.德育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07,(11):57.
[11]钟建华.高校人才素质教育之职业精神培养[J].前沿,2013,(4):186.
(责任编辑:徐国红)
The Review on the Research of the Concept of Professionalism
YANG Jun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Press,Foundation Department,Hefei 230601,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ity promotes the change of occupation.Although occupation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both individual and society,complaint of occupations exists in everywhere.In part,this is the result of the deficiency of the agreement of professionalism.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professionalism,is not only a response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but also a response to follow the rule of education and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students.To grasp the meaning of professionalism,we must distinguish its various performances in the history and modern age;furthermore,we should follow the requirement of the leading ideology.
Professionalism;Labor;Concept;Values
G47
A
1009-3583(2015)-0090-04
2014-11-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14JDSZ3007);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2013SK011)
杨 军,男,安徽肥东人,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基础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