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其芳诗歌与“何其芳现象”

2015-01-31王剑萍

淄博师专论丛 2015年1期
关键词:何其芳诗人诗歌

王剑萍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人文科学系,山东 淄博 255130)



何其芳诗歌与“何其芳现象”

王剑萍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人文科学系,山东 淄博 255130)

何其芳初登诗坛时的诗歌有着赤子般的情怀,用孩子的眼光和心灵写成的诗,没有被“他者”异化,具有重要美学价值。1938年到延安后,诗歌创作发生了变化。1942年后,何其芳转型,却始终绕不开文学的追求,并且在文学艺术上不断进行探索,不断总结反思。分析有着一定普遍性的“何其芳现象”,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简单归结为“思想进步、艺术退步”。

何其芳;诗歌;转型;“何其芳现象”

何其芳(1912—1977),原名何永芳,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文艺评论家。作为“汉园三诗人”之一登上诗坛的何其芳,其诗歌创作明显分为两个时期,界限是他正值而立之年的1942年。在前期诗歌里诗人捧出了赤子般的真诚,追求“纯诗”的艺术观,诗歌有着穿透时代的艺术光芒和理论价值。后期的诗歌创作几乎没有佳作,呈现的是学界所说的“何其芳现象”。

一、何其芳诗歌

在中国20世纪诗歌史中,何其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他的诗歌,于众多名家中独树一帜,卓然而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代表作有诗集《汉园集》(与卞之琳、李广田合著)《预言》《夜歌》《夜歌和白天的歌》(《夜歌》增删本)等,今天读起来仍然会发现那闪动着的魅力。

(一)前期诗歌

1.绘了一幅精致的梦

何其芳感情细腻丰富又早熟,有一种天生的诗人气质。他的前期诗作坚持表现自我,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作为寂寞心灵的歌者,以个体生命和个人情感为中心,多吟咏爱情和自然,格调宁静而柔美,不乏少女般的情怀。他用生花妙笔画出了梦幻的情调(他的第一部散文集就命名为《画梦录》)。他描绘的梦声华茂美、色彩缤纷,具有“纯粹的柔和”“纯粹的美丽”的艺术特色,这种“纯粹”就是一种毫无做作的情感流动。在语言上,把词语变性、变形,造成一种特别的语感;在意境上,多用象征、暗示描绘一个虚拟的“梦中的国土”;在表现形式上,不追求格律严格,诗的韵律靠诗情的抑扬顿挫来表达。

《汉园集》收录了何其芳的《燕泥集》,几乎篇篇精品。单看“燕泥”二字,就有不辞辛苦、自筑诗巢的况味,顺着那绮丽典雅的辞藻绘出的梦里云烟,仿佛嗅到了满园的芬芳。春秋佳日,诗人多情善感的年轻心灵,在用文字和幻想营造的世界里展示了美学情趣:痴迷于唐代绩艳绮缈的风格。

《预言》是《燕泥集》的首篇。1945年诗人出版了自己的第一个诗集,又收入这首诗,并且以此诗作为集子名称,可见作者对此诗的珍爱。全诗共分6节,没有着意刻画“年轻的神”的形象,而是运用了一些在刹那间闪出光芒能直抵心灵的语言,淡淡的哀怨中透出了一些欢快的色彩。诗歌中没有从意象到意象之间的链锁,“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连通构成一种柔婉的朦胧美,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天地,也暗合了诗人一段珍贵的感情经历。这是何其芳爱情诗结出的一颗美丽果实。

再如《青春怨》,诗句节奏和情绪变化相协调,宛转自如,低徊而不哀伤,咀嚼不尽的是柔和、清圆的调子。有似“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杜甫)之妙。《花环》是一首悼亡诗,纪念一个纯洁女孩的夭亡。语言融古典于现代,音韵之美、意象之美,美的惊人:放在小坟上的花环让人不敢也不忍去触碰,那是让人心动的纯洁,“花”“朝露”“小溪”等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意象隐喻小玲玲未被凡俗玷污的脱俗之美,“最香”“最有光”“最清亮”强调了这“幸福的”死亡之独特感受。“你有更美丽的夭亡”这一结句更将这种美定格。满纸卧冷倒符合诗人以脱离尘寰的寂寞忧伤为美的诗歌理念。

《罗衫》写失恋者的痴情:“我是∥曾装饰过你一夏季的罗衫∥如今柔柔地折叠着∥和着幽怨。”在凄艳氛围里,主人公用自己的联想重新剪裁缝制成一件罗衫,用轻柔的文字将浓浓的爱恋一起融入今夏刚穿过的罗衫,上面有她的体香,还有他的泪痕。甜蜜的回忆更反衬出罗衫的“幽怨”。《赠人》一诗对爱恋心理,特别是理智的嫉妒和单相思的描写很到位。《圆月夜》中“你的声音柔美如天使雪白之手臂”,“柔美的声音”是听到的,“雪白的手臂”是看到的,听觉和视觉互相挪移,反衬出“我”对爱人的思恋。

当诗人以绮丽、精致又略带感伤的诗风闻名时,“从此始感到成人的寂寞,更喜欢梦中道路的迷难。”客观地说,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何其芳诗歌传达的感情是有些过分狭窄,诗中抒情主人公流露的是一种孤芳自赏和遗世独立的情怀。诗人在内容上往往表现出悲观的虚无思想,赞赏的是那种自开、自落、自赏、自感的隐逸者的遁世思想。晋代文论家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诗歌表达的第一要素是情感,不得不承认,在个人抒情世界的狭小天地里,何其芳的诗是有高度艺术技巧的。浸润了诗人强烈的主体意识,诗意、诗艺皆美。

2.唱了一组明媚的歌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诗人还将视野投向乡野,表现了一派明朗纯净的诗意。《秋天》就用了明丽的意象:“露珠”“幽谷”“镰刀”“瓜果”等。诗作采用直陈其事的写法,用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透出那么一种神韵,每一节都是一幅图画,三节诗组成三幅图画: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画面的组合造成了既流动又整合的特殊氛围,这也是最能勾住读者心魄的地方。这样的技巧非高手很难为之,以喜悦的心情来读这诗,满溢着诗人对生命和劳作的赞美。

1938年诗人从四川去了革命圣地延安。在旧中国艰难的年代,他的创作风格发生了根本变化,他歌唱光明、歌唱领袖、歌唱延安,变成了一个热情的新时代歌者。生活在延安的诗人发现《生活是多么广阔》“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他情不自禁地要歌唱,要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重新变得年轻了∥我的血流得很快∥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这两首诗曾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为广大读者熟知。它们都以明快的思想触动人,以炽烈的感情感动人,以优美的语言打动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构成了浑然一体的意境。

读诗人这一时期的诗歌,不自觉会有一点惊异的激动。纯真的心在诗句中萌动,作者运用轻柔、清新的文字,形象、生动的比拟,细致入微的描写,谱写出了真、善、美的赞歌,绘就出了一幅幅融满情爱的明媚图画。这是诗人走出个人小天地,扎根生活,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结出的硕果。

(二)后期诗歌

何其芳在《夜歌与白天的歌》的《后记》里说,1942年春天以后,就没有再写诗了。正值盛年的何其芳,就这样从高亢激越的诗歌创作巅峰走下来,从1942年到1949年,七年中他只创作过两首诗歌,而且都是思想大于形象的不很成功的作品。晚年写了不少格律诗。诗歌式微。“四人帮”被粉碎后,诗人迸发了火一般的创作热情,他不分昼夜地挥动彩笔,短时间内写了《毛泽东之歌》这样激情洋溢的长诗,回忆自己到延安后受到的毛泽东的教育和影响的过程,为他的诗人生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在这期间,懂诗的天才诗人没有再写出令自己满意的好诗让他感到痛苦并不断自责。审视自己的创作实绩,是很需要一点勇气的。他写的《关于诗歌形式问题的争论》的文章,充满真知灼见。“聪明的人不应该停止在痛苦里,美丽的人不应该只想到自己美丽。”(《夜歌》)他大踏步迈进了新天地:研究诗歌理论,从诗学形式上关心中国新诗前途,提倡现代格律诗,在文艺批评的园地,他身体力行的踏实耕耘着。

二、“何其芳现象”

“何其芳现象”是中国当代文学“四大现象”之一。我们分析“何其芳现象”要结合当时的政治环境。他能改变自己,成功转型,在另一片天地里笔耕不辍,这种无奈的明哲保身,不能简单归结为“思想进步,创作退步”的问题。

(一)独特性

1.政治背景

为什么会出现“何其芳现象”?重要原因是政治环境发生了变化。“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士子情结”,让他在时代的激流中,像蝉一样蜕变着。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不久,何其芳的诗作就遭到了严厉批评。1943年4月,《解放日报》就刊出了何其芳的“检讨”。全国解放后,经历了一连串的政治运动,谁还敢“写真话”?在1956年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何其芳屡遭批斗,充满诗意的名字被改成“何其臭”挂上了他的脖颈。以他的名气,没受多大罪且活到1977年,算是个奇迹。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何其芳艺术上有进步、有突破,显然不可能。

2.独特的文化品格

诗人在《梦中道路》说:“我是一个没有是非之见的人,判断一切事物我说我喜欢或者我不喜欢。”现象学有一个观点:我们每一个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面临着一个“他人(他者)”的问题。用这个现象可以对诗人的性格特征和道路选择做出某种解释。一个人的身份不是一成不变的,徘徊在昨天与明天之间的现代派诗人的诗歌创作出现了“退步”和“荒芜”。重读历史造成的何其芳一类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会发现他的人格没有萎缩,没有被“他者”完全异化。他还是个勇于自责的人,在对政治和尊重艺术规律的矛盾中艰难抉择过,受制于特定时代,“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偏颇见解使他抛弃了“个人话语”。

他的双重身份(即党的文艺理论家与“主体性”的诗人)难以调和。1942年以后,他全身心地投入了建设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工作,在特定时代条件下,改行对他来说也许是最佳选择,否则有可能失去写的权力。诗人以主流批评的身份阐释毛泽东文艺思想时,并非简单在充当传声筒。在剖析自己时,诗人尽管说自己在理论上“缺乏创造”,可他是懂得尊重艺术和艺术规律的。当他的思想发生了大变化的时候,由于全盘否定了过去“为个人而艺术”的风格,新的风格又还没有形成,只是强调为当前的需要服务,创作上出现了“退步”。这是“何其芳现象”的根源。

他始终勤奋努力,“我们活着是为了使人类∥和我们自己都得到幸福∥假若人间还没有它∥让我们自己来制造。”(《夜歌》)在艺术上,他不断进行着新的追求和探索,不断总结反思:抗衡把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的斗争贯串中国文学史的偏见;在中国现代文学、古代文学和民间文学、外国文学、诗歌理论等方面,都发表过重要见解,正确评价了《林海雪原》《红日》《苦菜花》等长篇小说;翻译出版了数十种外国文学名著;强调文艺批评中的独到见解和真知灼见,提出“典型共名说”的新观点;在参与文艺论争中也写了不少有理论见地的文章,这些观点,后来大多收入《关于写诗和读诗》《诗歌欣赏》等论文集中;对待学术问题,强调“百家争鸣”,发扬学术民主,在评论鲁迅、评论《红楼梦》的理论活动中,他敢于冒犯禁忌,表现了一个学者应有的见识和勇气。

何其芳除了主要做科研工作,还做了一些领导工作。

1953年2月,何其芳出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副所长,1958年10月以后担任文学研究所所长,直至逝世。在领导岗位上,何其芳十分珍惜人才,注重团结,调动专家积极性。他还担任了全国文联委员,全国作协理事和书记处书记、《文学评论》主编。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何其芳做了许多实际工作。

(二)普遍性

“何其芳现象”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并非个别现象,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因此,研究这种现象便有普遍意义。海德格尔把人分成两类:一类是常人,一类是本真、本己的人。诗人一定是后者。在解放以后的近30年间,一些著名诗人、作家不约而同放下了手中的笔,有的转行,有的退隐。这是那个时代给他们造成的共同缺陷,因为每个人必须用共同的调子写属于“一个人”的诗。除老舍写出了《茶馆》这部经典之作外,在新的时代里郭沫若、茅盾、巴金、曹禺这些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均没有写出超过过去水准的文学作品。沙汀、艾芜的创作成绩也难与以前相比。没有了个体的“自我”而变成“大我”写就的诗歌是没有生命力的。同时,诗歌创作实质上是一种特殊审美创造,经典作品不可重复是艺术创作的规律,诗歌佳作更是可遇而不可求。“成名作即是代表作”的例子有很多。诗歌创作过程复杂,由“灵感”突发的一瞬间创作而成的作品,会超越整个艺术。美学家朱光潜认为,灵感有两个重要特征:第一,它是突如其来的;第二,它是不由自主的。唐朝大诗人杜甫的代表诗歌多是出于颠沛流离之中,在定居成都,生活安逸后,反而很少有佳作问世。

(三)启示

1.不同时期,总有不同追求

何其芳的一生是勤勉的,经常夜以继日地伏案工作,工作到午夜和凌晨是常有的事。“我是如此喜欢做着一点一滴的工作”,在困顿情势下,“而又如此痛苦地想突破我自己,提高我自己!”(《夜歌》)。1971年,他从干校回北京养病,期间一边学德语,一边翻译德国海涅等人的诗歌。“世间完全人很少是事实,不过因为完全人很少而认为一切人都一样好,一样坏,或者知道有好坏不同,而且好坏的程度各不同,而仍然没有爱憎,没有各种程度不同的爱憎,我认为是不对的。”[1](P164)历史跟何其芳这个认真的人,开了个玩笑。当写诗成为摧毁人格的凶器时,果断放弃,避免了以死成全在诗坛的地位。面对不同形势,做出在相对正确的抉择是他的幸运。

2.文学艺术创作始终要以人民为中心

恩格斯在《致斐·拉萨尔》一文中提出: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的辩证统一是评判文学艺术作品价值的最高准绳。好的文学艺术作品首先要经得住美学标准的检验,同时“有品”的佳作始终要以人民为中心,不能只顾一己之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文学家终究是有政治观点的,教条主义式的政治色彩是可怕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学永远是有生命力的。“有很长一个时期我的生活里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出现在文学书籍和我的幻想里的世界。那个世界闪着光亮的,是充满着纯真的欢乐、高尚的行为和善良可爱的心灵的。另外一个是环绕在我周围的现实的世界。这个世界却是灰色的,却是缺乏同情、理想、而且到处伸张着堕落的道路的。我总是依恋和留连于前一个世界而忽视和逃避后一个世界。”[2](P137)要成为一个真正伟大的诗人、作家或艺术家,除了个人的天才和创造之外,一个很重要条件,就是要把自己融入到时代激流和人民中去,使“个人话语”与“时代语境”紧密结合起来,呼喊出时代和人民的声音。最近在党中央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样才有可能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结语

纵观何其芳的人生经历和创作道路,本身就是充满传奇色彩的宏大诗篇。“出生在苦难的年代,成长于动荡的岁月,历史造就了他,历史也埋没了他。”[3](P421)可惜的是他去世的太早了,没有亲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当代文学出现的繁荣景象,否则,他是否还会转型,变成另外一个人?他曲折、精彩的人生和引发人们争议的文学道路,也就是著名的“何其芳现象”和他那些光彩夺目的诗文、坚实有力的学术论著,都已成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今天审视他的这种“走失”,仍然能给我们以启迪,引发我们的深思。

[1]何其芳.何其芳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何其芳.何其芳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3]卓如.何其芳传[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李志红)

He Qifang’s poetry has a childlike feeling at the beginning of his creation, which is of important aesthetic value. Since he went to Yan'an in 1938, his creation has changed in the identity of the poet, and in the poem style. After 1942, he experienced great transformations, but still did not stop his pursuit of literature, his ongoing exploration of art, and his constant sum and reflection. The analysis of "He Qifang Phenomenon", which has certain universality,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t that time, or be simply narrowed down as "progress in thought, but regress in art".

He Qifang; poetry; transformation; “He Qifang Phenomenon”

2014-09-11

王剑萍(1970-),女,山东淄博人,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科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I206.6

A

(2015)01-0041-04

猜你喜欢

何其芳诗人诗歌
何其芳 《预言》(节选)
诗歌不除外
何其芳与吴组缃《红楼梦》专题课“擂台赛”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我理解的好诗人
何其芳诗歌研究概述
诗人猫
诗歌岛·八面来风
干校里养猪的何其芳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