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级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评论

2015-01-30闫贵石

记者摇篮 2015年2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百姓质量

闫贵石

评论被称为媒体的旗帜和灵魂,是增强媒体公信力的重要载体。从2012年8月开始,本溪广播电视台《本溪新闻》节目中推出了《今日关注》专栏,运行两年多来,已经成为新闻节目的看点和观众喜爱的亮点。笔者认为,坚持“三贴近”原则,力求新颖精当,注重情理交融,彰显声画优势,这是市级台办好新闻评论的关键所在。

一、坚持“三贴近”,是办好新闻评论的源头活水

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让记者们把身心沉到了基层,捕捉到了鲜活的新闻,跟上时代前行的脚步,聆听到百姓的心声。对于社会普遍关心和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适时阐明观点,进行深度解析,不仅是新闻媒体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责任所在,也是观众的迫切需求。每年的10月底,各大供暖公司进入预热状态,陆续开栓供暖,供暖质量成为百姓关注的热点。记者适时到各供暖企业采访,撰写本台评论《以百姓是否满意检验供暖质量》,明确提出确保供暖质量,是供暖企业的责任和目标,而检验供暖质量的标准则是百姓是否满意。“天再冷屋里不能冷,身子暖心里更要暖。希望各供暖企业及相关部门也要转变工作作风,积极主动地征求百姓的意见,利利整整儿地解决问题,把确保供暖质量的承诺落在实心实意的行动上。”评论文风朴实,娓娓道来,反映百姓的心声,同时配发各供暖企业生产及签订承诺书等画面,提供给观众更多信息量。实践证明,只有深入火热的生产生活一线,才能采写出百姓欢迎的新闻,也只有坚持“三贴近”,新闻评论才能把握好正确的导向,赢得群众的认可。

二、评论要精当新颖,不落俗套

与报纸和网络上的评论相比,电视新闻节目中的评论受时间限制,不可能气势恢宏、深邃宽厚,同时在新媒体冲击和速读时代的背景下,让观众耐下心听一通长篇阔论也不太现实。在电视评论中,要在精当新颖上下功夫。精当就是言简意赅,时长控制在1分半钟以内,一般情况下不要超过一分钟。新颖就是论点要新颖,不落俗套,切忌无关痛痒。每年的“3·15”,各地都要搞一些活动,让消费者提高防假能力,普及维权常识。本台评论《确保消费安全还须出重拳》中指出,“在假冒伪劣变幻无常的情况下,让消费者火眼金睛是难为老百姓”,“对坑害消费者的行为,和风细雨的感化、隔靴搔痒的处罚起不到多大作用,关键是要严格落实法律法规,出重拳、下猛药、拔毒根。”这篇评论提出普法更要执法,执法的关键是动真格的,要明确责任主体。

三、情理交融,增强评论的感染力

评论强调科学的逻辑,要有理性之美和说服力,同时也应情理交融,增强对受众的感染力。记者在深入调查后采写出《迈出第一步是勇敢更是责任》。评论中指出,大学生就业难不能只抱怨经济下行的客观环境,部分高校办学质量马马虎虎、专业设置脱离实际,让学生们吃尽了苦头。同时,一些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在择业上眼高手低也是一道门槛。面对就业难,个别大学毕业生甚至是“拼爹”和“啃老”。 “不下水就永远学不会游泳,已经长大成人的大学生们,该离开父母的呵护了,要调整好心态,有责任有担当,勇敢地迈出第一步。”评论入情入理,引起观众的共鸣。打动人的感情是朴实无华的,在电视新闻评论中要注重语言的亲近性,多说百姓能听懂的话,避免华而不实的辞藻堆砌,不可追求所谓的神采飞扬。针对比较敏感的话题以及政策性很强的话题,也要注重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比如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评论《让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中,既阐明了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也客观分析了百姓的消费能力。“让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应继续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堵住漏洞、挤掉泡沫,让房价合理回归,改变几代人口攒肚挪去买房的状况;房地产企业要以诚信为本,优化产品结构,适应消费者的需求;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做好服务,对违法违规行为绝不手软,不能让百姓花不明不白的钱,真正保护好百姓利益。”评论在环环相扣的说理中融入了感情,反映了百姓的心愿。

在电视新闻评论中,也要注重发挥典型画面的作用,增强画面的信息量和冲击力,与短小精悍的文字相互辉映。同时,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作用至关重要,不仅要理解吃透评论的观点,把握好表情、声调、语速和形体语言等环节,也要对评论的文字适当进行口语化的二度创作,使整个评论节目更加贴近观众。

(作者单位:本溪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百姓质量
不让百姓撇嘴骂
百姓记着你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百姓看家“风”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质量投诉超六成
方言新闻节目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