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中如何把握最佳角度
2015-01-30王波
王波
许多事物都是普普通通的,普普通通的事物是没有新闻价值的,我们能从一般中找到特殊之处,就算找到了角度。所谓新闻的角度,是指作者认识新闻事实和表现新闻价值的着眼点,是揭示新闻本质和彰显新闻主题的突破口。一篇新闻报道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最佳角度的选取。角度选择好了,才能更准确地透视、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更充分地体现新闻价值。那么在新闻报道中,如何才能把握最佳角度呢?
善于从看似“平凡”的事物中发掘主题
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存在的问题,往往都是平凡的。重大事件、重大问题、重大典型,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碰到。社会生活中大量出现的,是人们周围的平凡人、平凡事。这就要求记者观微知著,由小见大,从平凡中发掘不平凡。特别是身处基层的记者,总觉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小事件写不出大文章。要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有意义有价值的主题,还必不可少地要从反映一定的生活特征和时代精神出发去思考、去构思,使平凡人、平凡事与时代的脉搏紧紧相扣。有这样一则报道,徐公真在拉送猪的时候,一头猪从车上掉落。李恒臣发现后,一面让朋友看住掉落的猪,一面驱车20多里追上徐公真;高速路上看到托盘车起火,几名司机不由分说马上停车帮忙灭火……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很小,但却充满了正能量。
只有走进基层,深入沟通,才能倾听到、触摸到、发现到最平凡、最真实的新闻事实;只有将镜头对准身边百姓身边事,讲述百姓当中的人,新闻才会充满活力;新闻人只有沉下心来走进基层,带着感情去触摸百姓的心灵深处,才能发现有感染力的新闻作品,写出最鲜活的新闻。多年的新闻实践告诉我们,小事件往往蕴含着大道理、大主题、大智慧,只要角度选的好,同样可以做出大文章。
准确把握新闻角度,传递正能量
面对社会,记者要勇于担当道义;面对人民,记者要彰显赤子情怀。这是新闻的力量与价值体现,也是新闻记者的责任与使命所在。如何做好见义勇为的报道呢?笔者认为,应该结合具体事例,报道见义勇为的英雄们在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生活上有保障、经济上不受损失、身体有伤病得到治疗、亲属子女有困难得到照顾的事实,报道广大群众如何同心协力、挺身而出勇斗歹徒。对负伤的见义勇为英雄,报道医疗机构和有关单位如何积极、及时组织抢救和治疗,对见义勇为者因牺牲、伤残造成的家庭及个人生活困难;应报道有关部门如何创造条件,给予他们特殊的关心照顾,并尽可能地为见义勇为者及其家庭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应报道公检法司部门如何积极地为见义勇为者提供法律援助和保护,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行凶报复见义勇为者的违法犯罪分子,切实保护见义勇为者及其家属的安全。
把握好新闻角度,还应不断提升记者的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要适应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就必须不断提高我们的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首先,知识在不断更新,出现了许多新学科、新理论、新知识。这些都需我们去学习。
其次,对新闻记者来说,新闻敏感是必须具备的素质,它是一种职业敏感,是记者发现、鉴别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善于从平凡的事实中迅速准确地识别、判断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和线索的能力。发现和挖掘新闻的能力,是记者的一种基本素养,是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集中表现。有了善于捕捉新闻的本领,记者才能在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事实中,通过观察与分析,及时地发现、敏感地抓住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在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事实之后,如何选取适当的角度对新闻事实进行挖掘,使得有价值的新闻报道更富有内涵,体现出应有的深度,则是记者更高层次的素养。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新闻业务知识,增强新闻意识,提升新闻实践能力。
作为一名地方台的记者,实践告诉我,没有基层的生动细节,缺乏群众的鲜活语言,我们的新闻作品就不可能有吸引力、感染力。走进基层,走到人民群众中,更离不开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现场,坚持群众路线和平民视角,选择最佳的角度报道新闻。
(作者单位:盘锦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