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电视记者的现场采访报道

2015-01-30姜琦

记者摇篮 2015年2期
关键词:现场采访采访报道盘锦

姜琦

新闻采访,是新闻事业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记者认识客观事物、寻找与挖掘新闻事实或新闻线索的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是一系列新闻业务活动的“龙头”,是新闻记者最基本、最经常的职业性工作。

电视采访则是新闻采访中的后起之秀。我国电视界一般认为,电视新闻已经经历了三代发展过程:第一代是口播新闻,第二代是“图像+解说”,第三代是现场采访报道,也就是镜头前采访。电视记者的现场采访报道对于传统意义上的采访来说是现代新闻发展进程中又一次质的飞跃。

现场采访报道是记者奔赴新闻现场,手持话筒或身带无线话筒,面对摄像机,将新闻事件和采访过程直接展示给观众的现场采访活动,包括记者在现场的口头报道和口头访问。这种采访报道可以直接获得新闻事实,可以录像播出,也可以现场直播。

现场采访报道具有强烈的现场纪实性、信息传播的全方位性和观众心理的参与性三个特征。这种报道能够非常直观地将新闻事件的发生过程和现场场景,将记者在现场采访、报道的真实过程和富有动感的现场气氛,都采用客观实录的方法,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直接呈现在观众的面前,使观众看到、听到现场的场景,感受现场特有的气氛,全方位接受更多的信息,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亲临其境的真切感受。

电视屏幕是“寸金之地”,记者要想做好现场采访报道这篇“寸金文章”,就应当遵循新闻规律,掌握以下七个方面的现场采访报道艺术。

一、充分准备,熟悉情况

现场采访报道的目的性和时间性都很强,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充分的准备不仅是采访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采访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记者在接受采访任务之后,应当充分准备,熟悉情况,学习和掌握与采访内容、采访对象相关的政策和知识,尽量缩小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距离,拟定采访提纲,掌握采访进程,统筹安排,灵活调节,取得主动,先入为主。同时,要检查好话筒等采访设备。

2007年5月16日16时38分,盘锦船舶修造产业园诞生的第一艘巨轮——出口新加坡的1.68万吨成品油轮“加里曼丹号”,满载着盘锦人的蓝色梦想,成功下水。很荣幸我参与了这次下水仪式的现场报道工作。由于当天7点30分《盘锦新闻》要准时播发这条新闻,为了争取时间,我们必须在短时间内对于现场情况、背景介绍和现场采访一气呵成。因此,在采访报道之前,我做了详细的准备工作,阅读了这艘油轮的建造等自然情况,通过盘锦发改委的同志了解到了,这艘油轮成功下水后对于我市向海发展的重大意义。同时,当天中午我和同志们就赶到船厂,对于地形进行了解。由于准备充分,报道非常及时、成功。实践证明,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越周密,采访就会越主动越得心应手,越有成功的把握,采访报道的质量就越高。

二、注重氛围,选择时机

良好的氛围是整个采访活动的基础,也是记者采访能否顺利进行和取得成功的关键。记者进行现场采访报道时,既要注重和反映整个新闻事件现场的氛围,也要注重和营造与采访对象谈话的氛围,记者与采访对象大多数是初次见面,彼此之间不免有种陌生感。因此,记者进行现场采访报道时,要研究采访对象的心理,在采访开始前寻找合适的场所,营造轻松的采访氛围,消除采访对象的心理障碍。使采访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行。

2000年元旦,辽宁卫视《喜迎千禧——跨世纪》摄制组,在盘锦市美丽的世纪广场进行拍摄。当时,领导临时派我和我的同志采访省台来盘采访报道的同仁。由于当时辽宁电视台正在直播,我并没有贸然打扰,当直播一结束,辽宁电视台的主持人刘红兵正在和他的同事们为了顺利直播而庆祝的时候,我们便抓住了这一理想的时机,开始了对刘红兵的现场采访。整个采访报道进行得非常顺利,并且达到了比预期还要好的目的和效果。

三、善于提问,沟通情感

提问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也是一门精深的艺术。可以说,记者的提问是语言的“开掘机”,是打开采访对象“话匣子”的“钥匙”。全国人大代表赵喜忠是我市粮食企业的负责人,当他参加完2007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回到盘锦的时候,我和我台记者在车站采访到了他,当时,我问他的第一句话就是:“赵主任,您这次去北京吃的盘锦大米正宗吗?”因为当时在省内外盘锦大米名气很大,但是假冒盘锦大米的现象非常严重。这次在人代会上,赵喜忠也把关于保护地域农产品品牌的建议带到了会上。采访中,他侃侃而谈,报道非常顺利。

记者在现场采访报道时,就是要通过提问调节现场气氛,架起与采访对象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提问要恰到好处,针对性强,风趣幽默,寓问于谈,深化主题,相得益彰。

四、敏锐观察,捕捉细节

观察是记者在新闻现场的视觉活动和思维活动的有机结合与辩证统一,用记者的行话来说就是用眼睛采访。细节材料在采访报道中有特殊作用,典型的细节材料往往会成为新闻事实的“眼睛”,它既是记者正确认识事物的向导,也是使新闻报道能够生动感人的重要条件。

由此可以看出,记者在新闻现场的敏锐观察、捕捉细节对于做好现场采访报道的重要性,也反映出记者的观察捕捉与思维判断是互为因果的,两者并重,相得益彰,可以让记者出色地完成现场采访报道。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记者只要长期坚持敏锐观察,捕捉细节,就能练出一双不同于常人的“火眼金睛”,记者手中的笔、话筒和摄像机就会“神”起来,也就是著名记者彭子冈高度概括的“慧眼神笔”。

五、准确定位,平等交流

记者是采访活动的主体。记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平等待人,采访时要与采访对象平等交流。记者在采访时要准确定位,摆正与采访对象的位置,不卑不亢。面对平民百姓,不俯而视之,居高临下;面对领导、名人、专家不仰而望之,盲目崇拜。记者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与采访对象以诚相待,敞开心扉,交换意见,探讨问题。这样才能使记者与采访对象心灵沟通,双向互动,确保采访报道成功。

六、驾驭现场,随机应变

记者是采访的主体,在进行现场采访报道时要始终掌握主动权,全盘在胸,随机应变。要紧紧围绕采访报道的主题进行提高,展开采访,控制好现场气氛,调节好自我心态。不要被采访对象牵着走,不要受采访对象过于激动或过于消沉的情绪影响。记者要把握交谈节奏,采访对象谈得投入时不要随意打断,谈得走题时要巧妙地引回话题,以保证在规定时间内达到预期的采访报道目的。

七、自然大方,协调配合

现场采访报道将记者的采访过程和记者的形象完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记者在镜头前的形象,不仅直接关系到采访任务的完成,而且关系到观众的接受心理甚至关系到电视台的形象和声誉。因此,记者在进行现场采访报道时,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仪表整洁,仪态端庄,自然大方;要注重口头语言与得体适度的形体语言结合运用,构筑全方位的信息结构。记者采访报道时要使用标准普通话,吐字发音准确无误,语流音调控制得当。记者自己讲话时,一手持话筒,自然放在胸前,另一只手自然下垂或辅助以相应得体的手势动作,但不宜过多。话筒伸向采访对象时,远近、高低要适中。采访对象谈话时,记者要聚精会神地听。这既是访问所必须的,也是对采访对象的尊重。记者只有听得清楚,听得明白,才能正确而得体地引导谈话。同时,记者要对采访对象的谈话做出合乎情理的反馈、思考。另外,记者在采访前要把采访的意图、重点和要求向摄像师表达清楚,互相沟通。采访时密切配合,协调一致,以确保采访效果。

以上七个方面的现场采访报道艺术,是我作为一名记者、主持人在十余年的新闻工作中,对现场采访报道的一点粗浅的体会和积累。实践证明,记者只有学习理解和掌握现场采访报道的定义、内涵、特征和采访艺术、采访技巧,才能使现场采访报道获得成功。

(作者单位:盘锦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现场采访采访报道盘锦
2016年南京生活用纸年会现场采访系列报道之一
浅谈现场采访
论突发性事件中记者的采访报道技巧
盘锦人工岛建设条件分析
盘锦地下流体观测在地震预报中的作用
信息意识在新闻采访报道中的运用
辽宁盘锦大米升级推出“玉粳香”生态大米
浅析新闻记者现场采访的技巧
广播现场采访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