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集纳
2015-01-30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高钢教授在2014年8月8日召开的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研讨会上认为,互联网发展有三个重要技术基因支撑,一是移动互联网。中国今天六亿网民中,有五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移动电话的使用人数远远超过固定电话,改变了我国的通讯结构。二是智能便携终端。智能终端与移动互联网相互配合,我国智能手机的渗透率达到60%,位于世界前列。三是大数据云计算。这项技术正在推动整个社会的资源共享。这三大技术对互联网形成深刻的影响和改变,媒体已由单一型向多元媒体转型,年轻一代依赖的主要渠道不再是传统媒体,而是新媒体。而媒体也由仅提供信息转变为提供服务,但若想造成公众对媒体的依赖,必须提供深度资讯服务,精准的用户投放模式,才能终将赢得传播影响力。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程曼丽教授在2014年8月19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认为:利用新媒体优势帮助主流媒体更好地发声,是一种必然,其中既有技术原因,更有舆论环境的要求。传统媒体形成的官方舆论场与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民间舆论场,让传统媒体的声音曲高和寡;同时中国许多好的做法和政策常常遭到国际舆论的误读,中国媒体的声音却常常被忽视。这些迫切需要“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
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沈逸在刊发于2014年8月22日《人民日报》的《媒体融合要应对好三大挑战》一文中认为:中国当下的媒体融合发展有其内在的特殊性,不是单纯依靠媒体自身的转变就可以完成,必须依赖媒体、主管部门、受众以及市场四方之间的良性互动。在此过程中,从媒体角度而言,需要勇敢并智慧地应对好三方面挑战:首先,完成战略观念转型、适应全新传播生态环境的挑战。其次,学习互联网环境下生存模式的挑战。第三,平衡国家、社会、商业三方利益的挑战。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沈阳教授在刊发于2014年8月7日《人民日报》的《媒体融合的四种思维和路径》一文中认为:面对移动互联网,媒体人员如何调整?移动互联网配人应该最多,网站其次,纸质版配最少的人,这需要一个大的思维转换。新媒体的融合,就是要跨越空间、瓦解时间、重塑关系和创新服务。结合大数据思维、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版权思维和底线思维,传统媒体在媒体生态圈,从内容走向服务,从传统媒体本位走向新媒体本位。相信媒体的重塑将有极其宽广的空间。
@财经网:【国平:中央决意着手媒体战略布局 占领舆论制高点】在改革任务千头万绪的情势下,优先部署媒体融合发展,凸显中国深度融入世界背景下寄望讲好中国故事的愿景。传播工作本质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看不见的宣传,才是最高明的传播。在观念的碰撞中技术引领中,使讲故事能力抵达新境界。(2014年8月20日08:34)
@吴飞微议: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良荣认为,媒体融合的关键并非人为的多媒体协作,“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再花精力和时间去人工完成新的所谓‘融合媒体,而是要探索适合互联网的新的表达形式。”(2014年8月22日19:04)
@社科在线:#微评论# 国际广播电台台长王庚年: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战略命题、长期任务,应充分把握4G技术机遇,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4G条件下实现媒体融合发展,须经过观念融合、品牌融合、平台融合、用户融合、机构融合和资本融合六个途径。(2014年8月24日08:06)
@新媒沈阳:【媒体融合的背景】1.受众获取信息从报纸、网站转向社交获取。2.移动化迅猛,可穿戴设备正爆发。3.公众习惯犀利性、内涵性和情感性传播。富有国际视野、信息好奇心和历史纵深感的极客和网民中坚阶层正在形成。4.自媒体大发展,个体机会和传统媒体危机并存。5.网络监督和社会进步、国家形势密切相关。(2014年8月24日10:24)
@张志安:【媒介融合环境下的格局变迁】1、北京的央媒业务和规模在崛起,不过跟行政资源、政策支持密切相关;2、上海报业的改革值得期待,不过新媒体项目尚未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还算不上崛起;3、广东媒体从未停止转型,但囿于新闻影响力降低、环境和政策的限制,未能有令人振奋的成果。(2014年8月24日21:32)
摘编:付玉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