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
2015-01-30赵兴华
赵兴华
摘 要:加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既能够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又能促进经济法自身的发展完善,因此二者是相互统一的。本文基于此分析了加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的必要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对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良好转变和经济法的不断完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经济法;转变;互动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切可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途径,它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有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经济发展质量、经济收入的分配以及环境保护等,因此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决定我国的经济发展质量,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是特别完善,因此在此阶段经济法的完善以及其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又可以进一步促进经济法的完善,二者是相互统一的互动关系。
一、加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党和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弊端,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日益重要的课题。自从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党的历届重要会议和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划都不断强调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上不断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为此需要我们不断深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突破,综合前进,其中加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就是必要的措施之一。
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因此有很大的弊端,主要表现在投入过高、资源浪费严重、高能耗和高污染,同时这种粗放型的经发展方式造还表现出了不平衡的缺点,主要是投资与消费的不协调、产业结构的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国家收支失衡等,因此造成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加深了各种社会矛盾。因此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不再是数量的问题,而是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必须依赖法律和政策的指导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弊端和问题,在这一点上,经济法作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法律,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作用是独一无二的,经济法直接反映了经济发展规律,因此它对于经济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经济法可以约束我国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引导经济发展由关注数量到注重质量,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的结合与互动是势在必行的大事。加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既能够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又能促进经济法自身的发展完善,因此是一举两得的正确决策。
二、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良好转变
1.经济法的完善促进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的,也是促進民生改善的重要方面,人人都能够消费才能给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消费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才能扩大需求,从而促进生产,带动经济的发展。为了保障正常的消费,我国的经济法如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和社会保障法以及财税法等,从各个角度全方面保障正常消费并促进消费的扩大。例如社会保障法使人们解除后顾之忧,从而敢于消费;财税法直接保障人们的收入分配,使人们有钱有能力消费;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给人们创造了一个安全的消费环境,因此经济法的完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以投资、出口为主转变为消费、投资和出口协同发展。
2.经济法的完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投入高、能耗高、污染高,因此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是不科学的,必须向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要求依赖科技的进步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为此我们要调整产业结构、节约利用能源并保护生态环境。经济法的完善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例如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法》第34条规定:“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这样就激励了企业发展低碳生产和绿色生产,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3.经济法的完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不协调的弊端,这种不协调主要表现在区域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协调、经济结构不协调、社会经济不协调。这种现象的出现的原因之一是市场经济的放任自由,此时需要政府加强宏观的调控措施,促进我国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可以采用经济法的手段,促进我国经济走向协调的发展方向,比如《企业所得税法》实行了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兼顾科技进步和社会事业,积极配合我国的经济发展重点向中西部进行战略转移的决策,实现了优惠政策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促进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经济法的完善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发展方式向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有重大意义。
三、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实现经济法的不断完善
经济法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因此经济法总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经济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中发现问题和不足,然后在对问题的解决中不断促进自身的丰富和完善。具体说来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法
2008年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以后,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损害,美国为了对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行矫正,颁布了《金融改革法案》,成立了专门的金融监管委员会,负责全国金融系统的安全与稳定,同时该法案还对金融衍生品的交易进行了限制,规定其必须在交易所内通过第三方清算进行交易。由此可以得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弊端及其解决的过程促进了经济法的完善和丰富。
2.产业法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在2008年以后先后出台了十大产业的振兴计划来应对金融危机的恶劣影响,但基于政策的执行力较弱,国家以十大产业政策为基础制定了产业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因此,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我国产业法的发展和完善,给我国经济法的进一步丰富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3.企业法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因此国有企业有责任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者,虽然企业的本质目的是为了盈利,但是我国的国有企业因为其特殊性,还肩负着保证国家经济安全、提供公共产品、服务民生的重大责任。近年来我国的部分国有企业与民争利,占据垄断地位实施垄断行为,给市场的公平竞争带来了恶劣影响。为此我国为了遏制国有企业的不良行为,对企业法进行了完善,明确规定了国有企业的经济性质,矫正了国有企业的经营宗旨,因此,促进了经济法的完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既能够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又能促进经济法自身的发展完善,因此加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完善是相互统一的,为此我们要深入把握二者的关系,不断促进二者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玉.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J]. 广东社会科学,2012,05:251-256.
[2]江晓波. 浅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互动的关系[J]. 东方企业文化,2014,01:28-29.
[3]赵金英.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完善的战略思考[J]. 战略决策研究,2013,03:6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