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实际 引导自主学习
2015-01-30林素丽
文/林素丽
联系生活实际 引导自主学习
文/林素丽
创设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爱学、乐学,提高教学实效性,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培养学习能力。
联系实际;自主学习
“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在课堂和社会生活中体验与感悟思想品德知识,掌握思想品德的深刻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积极探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创设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爱学、乐学
皮亚杰说:“教师的工作不是‘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努力构造学生的知识结构,并用种种方法来刺激学生的欲望。这样,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了。”思想品德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又是一个让学生进行实践的巨大的思想品德课堂,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社会生活,充分挖掘教材中生活资源,创设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全身心地参与讨论、合作与探究,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无拘无束,敢想、敢说、敢问,激发起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探究活动中。教学《消费者权益》时,教师播放创作的课件:播出了工商人员在查处假化肥、假药、假烟、劣质食品等行动,并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同时又播放一些不良商家使出虚假广告、贩卖劣质产品、任意抬高商品价格引诱消费者上当受骗……看完了课件,教师提出:“工商品部门为提高消费者的权益意识和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做了哪些工作?针对不法商家损害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本身又该如何去做?”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情境中,兴趣盎然地在小组中发表各自独特的观点。这种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把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蕴含于浅显的生活实际之中,激发了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探究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爱学、乐学的欲望,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掌握了思想品德知识。
二、创设与生活相联系的实践活动,提高教学实效性
思想品德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教师要善于把文本中倡导的正确价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活动之中,注重课堂活动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进行积极的探究与体验,让学生的认知矛盾与行动要求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践行首先行为,使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得到有效的生成,促进知行统一。因而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行动中注重结合实践活动,如举办演讲比赛、组织参观访问、进行社会调查等课外实践活动,在课堂活动中对所学的思想品德内容,通过谈体会、写小论文、举办辩论会等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有益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活动过程,感悟了蕴含的思想品德内涵,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性。如教学《情趣与兴趣》后,教师可以在班级组织学生进行歌咏比赛,先让学生自由挑选自己喜爱的歌曲进行训练,然后进行小组赛或个人赛;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体育活动项目,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小组体育活动。学生在参与歌咏比赛或体育活动中,过于紧张的学习得到了缓解,充分地感受了生活中的美,培养了学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情趣是以兴趣为基础而产生的,也是通过兴趣表现出来。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仅感知了知识的丰富内涵,而且培养了学生高雅的情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热情和兴趣。又如教学《网络交往——把锋利的双刃剑》后,教师布置学生进行以班级为单位调查利用网络学习知识的人数比例,调查利用网络游戏、聊天消磨时间的人数比例,然后让学生写一写调查报告,最后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谈谈各自的体会。学生在调查实践活动中,感悟了网络是健康生活的补充,有效地帮助人们的学习、工作,开阔了眼界,促进了交流:也体验了网络也会让人沉迷、荒废学业、诱惑欺诈;懂得了怎样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避免“网毒”的伤害。创设与生活相关联系的实践活动,不仅促进学生积极与体验活动的过程,感悟活动中所蕴含的思想品德知识,理解了在课堂教学中无法理解的实践知识,提高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
三、联系生活实例,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培养学习能力
在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当作知识的生长点,努力引导学生从原有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从而自主地建构知识。因此,教师要联系生活中的各种实例,结合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和掌握思想品德的知识内涵,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实例中感受知识,提升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了学生的思想感情,让学生确立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了学生课堂互动中合作探究精神得到培养以及人格健康发展,使学生在浅显、生动的生活实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锻炼,能力得到发展。如教学《严也是一种爱》时,教师出示一则生活实例:小红上八年级之后,感到自己的父母越来越不理解自己,自己和几个同学相约到公园游玩,妈妈问三问四的,小红觉得妈妈太婆婆妈妈,对自己要求是不是太严格了?假日里,小红想看韩剧,妈妈却想看京剧,大家意见很难取得一致,小红心理一直嘀咕着,自己和妈妈是不是存在代沟呢?小红在客人面前冲动点、顽皮点,父母很不高兴,觉得自己的女儿应该端庄一点,因为这一点,小红和父母一直闹矛盾……学生看了这则生活实例后,大家在学习小组中相互讨论,有的提出:“小红是和我们一样的年纪,已经处于青春期,她为什么会与父母产生矛盾呢?”有的提出:“小红与父母是不是真的存在代沟呢?”还有的提出:“小红的父母对小红严格要求是不是爱呢?”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引导:“大家可以联系自己的实际,小组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自己与父母相处时类似小红的经历进行一番探讨,学生在各抒己见的过程中,领悟小红与父母在生理上、心理上、阅历上、知识上、思想行为上、社会角色上等方面不同而造成两代人隔阂的原因,体会了父母对我们年轻人高期待、严要求,反映了父母对我们的爱,懂得了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
这种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探究的活动中自主地建构知识,思维能力也不断地被拓宽,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地生成。
G
A
2095-9214(2015)03-0245-01
福建省平和广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