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德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015-01-30吴吟秋

亚太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师德高校教师建设

文/吴吟秋

师德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文/吴吟秋

师德建设在当今社会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话题。师德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校建设的未来与前景。在当今高校建设的过程中,师德建设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予以纠正。师德建设可谓是利在千秋的大事。

师德建设;意义;问题;对策

自新中国建国以来,没有任何一个时期比当下更强调高校师德建设的刻不容缓。在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发展愈发迅速的如今。教师作为社会关注中越来越关注的阶层,社会地位得到不断提升。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社会责任与使命。如何在时代大背景发生迅速转折的基础上,跟上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在师德建设中走在时代的前列。是需要高校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加强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践行教育强国理想的核心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为了培养全方位人才、发展社会文化知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而服务的。并且已经进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时期。提高教学质量关系到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师德建设是学校成长的根本要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首。有好的教师队伍,才能有好的教育。因此教师素质超群,师德稳固、业务熟练、可以帮助高等院校立足现在,放眼未来。

提高教师师德要做到提高思想素质,做到拥护党纪国法,维护国家团结;其次,在个人规范上,强化职业道德、提升职业操守、规范职业作风;最后,在培养大学生人才上、自主科研上、社会服务领域等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高标准、要求。可见,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漫长的、艰巨的工作,而长效机制是推动师德建设长远发展的基础保证。

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德育工作的一部分,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师德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教育仍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师德建设重在提升教师的政治素质,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注重教师的职业规范培育。只有在师德建设上把住关,才能将社会主义教育战线中高等学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这一任务,真正的落实到实处。高校教师应该严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社会主义建设光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师德方面,爱岗敬业与教书育人相结合,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依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严守纪律,尽职尽忠。明确教师各项工作的规范和任务。多角度、宽领域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社会。师德规范的内容制度化,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业标准,并按照规范的要求践行教师的神圣职责。

师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健康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形成。并对教学质量的好坏也产生重要影响。教师是学生的行为方向标,处事原则表,只有教师在德行方面做出应有的表率,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更多地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多的是传授如何做人,如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只有教师意识到,师德的建设是一项自主的活动,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教会学生处事,培养学生做人。才能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由此可见,师德建设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素质的高低,也影响着教学和科研水平的互动与提升①。对于学生而言,高校教师是为人师表的表率,同时也是他们在形成社会性人格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参照对象。因此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②。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如何加强师德建,是高教管理必须积极探索的课题③。在社会各阶层广泛讨论道德重要性的今天,师德建设必然是无法回避的一环。

在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关注已经达到如此高的程度上,师德建设更应该能够为社会各层面和广大群众预见到显著效果。师德建设的具体行动,不应该是束缚在象牙塔的高阁中,应该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用。将师德建设的影响,为大多数人所用。师德建设,更多地要从教师本身出发,提高个人素质相结合。作为教师师德建设中的个人,我自觉在未来的道路上,会遇见诸多困难。在面对这些难关时,我希望有更多地机会,更多地可能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同时对自身的素养和能力不断锤炼,做到真正的适应时代的要求。在高校教育的平台中,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无愧于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在海南的岁月中,及之后无数的岁月,等待着身为高校教师的我,在岗位中不断践行自己的誓言。海南的高等教育还会有很多的上升空间,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应该作为最中坚的力量,发挥最大的光和热。而在师德建设方面,教师的主体性是不容忽略的。个人素质的提高,也关系到全社会各个方面的进步。因而师德建设需要全体高校教师共同的努力。还有很多的现实问题需要克服。在培养人才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及时的总结经验,能够在现实工作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对道德教育的重视和师德建设的培养,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业,我们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同时也是自身高尚灵魂的缔造者,要在自己精神素养得到提升的同时,能有更多的机会,将先进的理念传授给学生们,帮助他们更好地塑造健康的人格,能够更好地走向社会,是高校教师一生要为之奋斗的目标。

路漫漫,求索难。在高校改革的进程中,师德建设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可喜的变化使得我们能够对未来的道路充满信心。也正是因为各个高校教师的不断努力,即使仍存在着重重困难,我也对未来的道路充满信心。教师这一职业,是我梦想的选择,我仍会为我的梦想坚持奋斗,这也正是教师这个职业的魅力所在。

[1]陈志鸿:对高校师德构建的若干思考,武汉大学学报,1999

[2]胡全仑:论高校师德建设的艰巨性和可能性,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2003

[3]胡全仑:浅论高等学校师德与师德建设,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

G

A

2095-9214(2015)03-0226-01

三亚学院)

注解:

①陈志鸿.对高校师德构建的若干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1999,242(3):128-131.

②胡全仑.论高校师德建设的艰巨性和可能性[J].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2003,7(4):27-28.

③胡全仑.浅论高等学校师德与师德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108(4),28-30.

猜你喜欢

师德高校教师建设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