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导向策略研究

2015-01-30陈凌燕

亚太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人生观理想信念导向

文/陈凌燕

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导向策略研究

文/陈凌燕

加强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等理想信念的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战略,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大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日显重要地位,特别是如今,中国的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若大学生的政治敏感度不强、社会责任感差,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能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那么会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主要介绍中国梦的意义,以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导向策略的研究。

中国梦;人生观;价值观;导向策略

所谓“少年强,则国强”,一个国家的发展在于对青年人的培养,而对青年的培养,首要就是对青年的理想信念的培养。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思想的变动而发生转变。“中国梦”是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战略思想,那么在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之时,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自然也就产生侧重点的转移。

一、什么是中国梦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梦”这一战略目标,后来又在会议上进一步的做出了解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和人民的幸福。”根据其解释,“中国梦”不仅仅是国家的梦想,也是民族的梦想,更是个人的梦想。实现中国梦,也不只是增强国家的实力,而是在社会、民族、个人等多方面进行发展,它代表的不是个人的利益,而是集体的利益,是大多数人民的美好心愿。

二、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持续受到关注,学者们认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政治思想总体来说是积极的、健康的,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过分的注重个人利益,不懂得抓大放小;在实现国家的理想和个人理想方面,更倾向个人理想;社会责任感缺失,缺乏奉献精神等等。根据调查和研究,很多大学生将考上大学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不以国家为己任,缺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造成大学生理想信念不正确的原因不仅是学生个人,教育也是起关键性作用的一方面。据调查显示,中国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至今仍然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依旧存在缺陷,例如:在实际的工作中,教育工作者不能做到将现行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实践跟不上理论的脚步;不注重学生的感觉感受,仍然以高姿态的传统教学理念教育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学生们已经不再单纯的从课堂上获取知识,教育工作者延续传统课堂模式,不利用微博微信等新的媒介形式,忽视了隐形教育的重要性等等。

三、“中国梦”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意义

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是青年大学生,那么在“中国梦”的战略思想下,实施以“中国梦”为核心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一项重要举措。在“中国梦”的思想提出之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主要由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组成,“中国梦”战略思想的提出,必然成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梦”具有及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承,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具有极重要的指导意义。让学生们意识到了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的差距,逐渐形成自己的意识形态,引导大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

人生观、价值观等理想信念不是一时形成的,它需要学生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汲取经验,开阔眼界。教育工作者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时,一定要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结合社会发展,不能是简单地纸上谈兵。做好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让大学生关注社会动态,以国家为己任,结识有志青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四、“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导向策略分析

“中国梦”在得不到传播实践之时,它只是空有理论,并不能起到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指导实践工作的作用,因此,要发挥其实质作用,必须将“中国梦”思想落到实处。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导向策略是实现正确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前提,提出相应的导向策略,确保将“中国梦”的战略思想贯彻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之中,也为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的依据。

(1)坚持原则:在教育过程中,要有一定的原则。坚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原则,防止大学生思想受到黑暗消极思想的侵蚀;坚持“以人为本”,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中国梦”是亿万中国同胞共同的梦,教育过程要有所针对,注重个人性格发展,其理想信念应建立在个人的实际情况之上;坚持全面发展原则,既要有独立性等个人发展,又要有民主性等社会化发展;坚持开放性原则,中国逐渐走入了国际化进程,各国文化相互激荡,互相渗透,大学生要能够包容开放,扩充自己,以树立更高的理想信念。

(2)更新教学内容:处在信息爆炸时代,各国科技飞速发展,社会形势不断变换,我们要根据时代特征,制定出适合于中国的特色教育模式,传授最新的思想观念,带领大学生走向正确道路。

(3)改变传统教育模式:转变教育模式,不再走传统的“我说你听”路线,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走入基层,切勿手高眼低、纸上谈兵。

(4)开发隐形教育:如今科技发达,交流媒介改朝换代,教育也要适应时代发展,开设教育平台,充分利用隐形教育机会。

五、结束语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核心,也是长期以来困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难点。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青年的发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理想信念对于个人的未来、国家的未来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实际作用。

[1]李志亮;王利利.理论创新视角下中国梦的多维解读[J];南方论刊;2013年

[2]段红伟.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通俗化研究[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1年

陈凌燕(1988-),女,贵州遵义人,硕士学历,助教,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G

A

2095-9214(2015)03-0194-01

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人生观理想信念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偏向”不是好导向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