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活动,让地理课堂更有效
2015-01-30姚睿
姚睿
体验学习理论,来源于大卫·库伯的《体验学习》一书,它提出了由具体经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行动应用四个基本环节构成的“体验学习圈”,这奠定了体验学习的理论基础。
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下发展,同时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也要有影响。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使地理学科知识变得索然无味,不利于学生地理素养和地理技能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活动效率从长远方面来看则是较低的。
体验学习是体验的主体介入实践活动,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方法。在地理教学中,应开展源于体验学习的地理活动课,这样既促进了学生当下的发展,又关注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一、体验活动课,让学生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人类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必须要有积极的参与体验,知识是与个人参与密切相关的,因此学习者应该参与到知识的构建过程中,体验知识的构建过程。
活动案例:气象观测活动
目的:通过让学生制作简易天气观测仪器并观察、测量主要气象要素,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地理知识与生活的关联性。
步骤:
(1)制作简易气象观测仪器。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购买简易的气象观测仪器,或指导学生动手制作如制作风向标、风速仪、湿度表等仪器;
(2)在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利用简易气象观测仪器进行基本的气象周期观测,并指导学生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尝试预报天气,参与气象观测的过程。
二、体验活动课,让学生从参与者变为观察者
在体验活动过程中,具体体验是学习的基础,而反思观察则是学习过程的进一步提升。
活动案例:星空观测
目的: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和理解“宇宙与地球”部分知识做铺垫。
时间:新月时间,受月光干扰较小
工具:旋转星空图
步骤:指导学生学习观测北半球星空,熟悉常见的星空观测方法。
活动作业: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层次,布置不同作业。
作业类型1:将观测到的星空,绘制成星空图。
作业类型2:制作星座仪:让学生自主设计制作。
作业类型3:观测星空有规律的周日运动,绘制成图,并注明时间,尝试解释看到的位置变化。
真正有价值的学习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构建,学习者之间的差异使得学习结果和体验结果也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地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让学生体验反思观察的过程。
三、体验活动课,让学生从观察者变为思考者
在体验活动过程中,具体体验、反思观察会引发体验者的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此时的情景就会同化成一种概念或理论“这是什么”“这有什么特征”,使体验者经由演绎推理产生到新的认识中去,总结出自己的认识和观点,提升学习效率。
活动案例:岩石观测。
目的:通过岩石的收集和观测活动,让学生理解岩石的分类及岩石的形成过程。
步骤:
(1)收集岩石标本:每个学生收集一块岩石,注明收集地点,并用小盒子把收集到的岩石装好、固定好,编上号码,制成标本盒。
(2)观察岩石和矿物:根据岩石主要特性,观察自己所找到的岩石矿物:
种类 光泽度 硬度 颜色 条痕 解理 晶形 比重 磁性 盐酸试验
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特性,对比岩石标本表,推测自己寻找到岩石的种类。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总是很难理解岩石的分类及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缺乏岩石种类的识别技能,通过这一观测活动能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反思观察后抽象概括出各类岩石具有的特性,理解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
四、体验活动课,让学生从思考者变为实践者
在体验活动过程中,体验者经由思考演绎推理出来的新的认识,又要回归到体验中,通过行动应用,验证这一新认识是否有效和可靠,并产生新的体验,促使学习的升华。
活动案例:春游——地图寻“宝”。
目的:通过综合性地理实践活动,真实地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技能,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
步骤:
(1)活动前准备:教师提前查阅资料、亲自实地进行考察,设计出地理实践活动方案。
(2)活动前指导:对学生进行详细的方法指导,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数据的记录、提出活动要求。
(3)实践活动:活动中要涉及主要地理要素的实践运用,如地图的运用、地形及地质的观测、土壤的观测、岩石的观测、植被的观测、水质的观测等。
(4)活动后总结:指导学生整理分析观测资料,撰写实践报告。体验活动课,通过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行动应用四个环节去完善地理知识结构、体验地理学习过程、提升地理技能,四环节相辅相成,注重对学生地理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实践,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知识和技能,让地理教学更有效。
[1]D·A·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王灿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
[3]张而立,张丹宁.体验学习的哲学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3,3:20.
[4]赵泽霖,韩文民.体验学习论——知识构建的科学向度[J].理论月刊,2010,7:105.
[5]林培英,曾红鹰译.国外中学实验:地理[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