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的设计制作与应用*

2015-01-30朱从贵

中小学电教 2015年3期
关键词:知识点微课信息技术

☆ 朱从贵

(厦门市康乐第二小学,福建厦门 361006)

刍议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的设计制作与应用*

☆ 朱从贵

(厦门市康乐第二小学,福建厦门 361006)

微课程是指由围绕某个(或几个)知识点而组织的一个(或一系列)简短的、有相对完整教学过程的微视频及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组成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微课程契合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特色,颇具价值。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在设计时应体现完整教学过程,结合主题活动应用知识点,遵循视频资源常规要求;在制作过程中要根据内容合理选择录制方法,充分挖掘软件功能弥补不足,优化视频的视听效果;在应用上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多渠道、多时机应用,以充分发挥微课程的优势。

微课程;小学信息技术;设计制作;应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网络通信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师生间的教与学方式上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社会转型进入“微”时代,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等方式的应用催生了“微课程”,使这一新的课程与学习方式逐渐走进中小学教学视野,也走进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如何设计制作出符合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需要的“微课程”呢?

一、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及其优点

(一)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的定义

微课程是将原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是指以微课程学习法为指导,以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的知识点为录制内容,根据知识体系结构细分知识点,围绕某些主题而设计制作的系列化的5-8分钟的教学微视频,并设计配套的自主学习任务单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或在线学习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它的设计制作是以课时教学为单位、以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为目标的,在一个课时的微课程内容中并不局限于一个单一的知识点,它可以是某一个知识点,也可以是解决某一个问题的几个知识点的融合。

(二)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的优点

1.“短时聚焦”效果好

微课程的设计根据小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特征,限定了每一节微课的时长:以5-6分钟为佳,最长不超过10分钟,课程聚焦于解决一个问题或某个主题的一个点。这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短时聚焦”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细分异步”利分层

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因受家庭学习环境影响极大,除了学生个体差异之外,家庭经济条件及父母的信息技术意识与能力也会叠加在学生的身上显现出来,导致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差异较大。微课程将学习内容细分为解决某一个问题,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选择学习内容的多少,打破了传统教学“同一节课学习同一内容”的限制,有利于学生的分层学习,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高起点,大步子,而信息素养较差的学生则可以小步子、重复学习,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实际需求。

3.“自主学习”成习惯

微课程具有传统文字教材无法比拟的优点,它图文声像兼具、声情并茂更易理解,这使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掌握知识成为可能。微课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自觉和主动的意识,能够自主选择学习任务,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选择相应的微课程,而教师则将教学重心放在课前的任务设计和过程性指导和评价上,这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4.“化重为简”转重心

从信息技术教师任教情况来看,通常在课程安排上都采用平行教学,即一人任教整个年级,这样同一节课的相同内容在一周内需要重复好几次。微课程通过教师的一次性精心的设计和制作,构建起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库,学生可以利用资源库的内容开展自主学习,从而将教师从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为教师的工作减轻压力,教师才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生个性发展的指导和评价上,形成良性循环。

二、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的设计制作

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既包括教学微视频,也包括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教学微视频的设计制作流程主要由“选题设计”——“撰写脚本”——“准备素材”——“制作课件”——“实施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组成。一个好的信息技术微课程离不开优秀的选题设计和高超的制作技巧。设计是制作的基础,制作是设计思想的最终体现。微视频还应有配套的自主学习任务单作指导,帮助学生在独立自主的情况下以任务驱动模式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

(一)微视频的设计

1.“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微课程虽然时间短,但它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在设计微课程的时候,也要遵循教学规律,从导入、讲解到练习等环节都应具备,在设计时也要有系统化思想作指导,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做到细致全面,过渡自然。例如:在设计小学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中的“曲线工具的使用”微课程时,首先让学生明确本节微课涉及的知识点,再从生活中常见的曲线图形导入,接着重点利用自编口诀帮助学生理解三种不同曲线的绘制方法,并辅以曲线图形练习,最后再用总结页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本节微课程的知识点及操作要点。虽然,只是一个6分钟左右的微课程,但在设计时以精练的语言和文字、图像对学习过程需做系统的设计,以避免单纯只是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录像的生硬,使学生在使用本节微课进行学习时犹如老师就在身边,既有技术操作的学习,也有信息素养的培养。

2.“微而不碎”

微课程虽然短小,但并不是“碎片化”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是基于学生掌握某些计算机操作技能而引发的,所以,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是需要基于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微课程虽然是为满足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要求而制作的教学视频,每个视频都围绕某个知识点或单元知识,看起来是相对独立的知识,而且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每个知识点是相对零散的,但在应用的过程中却是相互联系的,必须有系统性学习和应用的练习。因此,在设计信息技术微课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承载讲授某一技能的载体在前后必须有一个系列化的主题,每个知识点都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设计,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形成体系,并且学习的过程会形成一个良好的、不断丰富的过程,让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成长过程,更好地推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设计Word软件有关知识点的微课时,可以利用制作电子板报这一形式,围绕“传统节日”这一主题,将Word模块中关于文字、段落、图片、修饰、版面、自选图形、组织结构图等内容全部设计到《传统节日知多少》这一电子板报中,从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入手,逐渐引入文字、修饰、段落等Word中的相关技能学习,并提供拓展应用的思路练习,让学生在整个微课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渐看到自己的作品不断丰满起来,激发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

3.除了教学场景化及主题化设计要求之外,微课程设计还应遵循微课程设计的常规标准

例如:在微课选题、内容讲解、制作规范和使用效果等方面,要求合理、科学、完整、有趣,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参考各级单位在组织微课竞赛时的评审标准,如:中央电教馆第十八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关于微课的评审指标就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效果和创新应用四个方面形成的十条标准,它可以简要概括为聚焦、简要、清晰、技术和创新五个方面。

(二)微视频的制作

1.合理选择视频录制方式

信息技术学科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三大块:一是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它包括操作系统的认识和键盘鼠标等实践操作的内容;二是对于办公软件和动画软件等软件系统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三是关于计算思维类的内容如logo语言、scratch等编程初步知识。不同的内容可以选择不同的录制方法,讲授型微课适合使用录屏方式,演示型微课则适合使用摄像的方式。譬如:键盘和鼠标的操作,需要教师边讲解边示范,这就需要使用录像机录制教师操作过程的方法来制作。录像时,既可以边操作边配音,同步录制;也可以先录操作,后期配音。拍摄时要特别注意需要突出的地方镜头要有推拉,这样效果才更明显。而对于软件知识的讲解,则使用PPT课件结合软件应用——利用录屏软件,完整录制教师的示范操作,并配以课件来提示重难点内容,是比较合适的方法。而对于编程算法类的知识,既可以通过手机结合板书的方式录,也可以采用录屏的方式,在讲清算法的基础上,通过编程软件实际应用的过程来帮助学习建立直接的表象,化抽象的思维为具体可操作的过程,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充分挖掘应用软件功能

有屏幕录制功能的软件有很多,其中,Camtasia Stu⁃dio软件是最为常用的一种。该软件添加了PPT插件,可以很方便地通过Camtasia Studio 8.12版本录制PPT演示文稿和记录屏幕动作,包括影像、音效、鼠标移动轨迹、解说声音等。利用Camtasia Studio软件录制好的素材,可以继续在该软件中进行适当的编辑,最后生成mp4或flv等网络流行格式的教学视频。Camtasia Studio软件是一款录屏编辑的专业软件,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熟练掌握软件使用技巧,充分应用软件功能可以减少微课制作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并取得更好的效果。如Camtasia Studio 8.12版本中的缝合媒体、多轨道片断素材组合、打开组进行局部修改等功能,对于后期剪辑十分方便。又如音频调整结合录制旁白的功能可以有效弥补在录屏讲授过程中的口误,使录屏过程可以略过小错误而一次成形,免去同一段视频反复录制的麻烦。软件的标注功能也是后期编辑的一大利器,通过标注功能可以有针对性地标出操作过程中学生应该注意的地方,填补某些教师语言无法表述清楚的缺憾,也可以通过字幕的方式归纳对比前后的操作过程,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学习的内容。

3.编辑优化视频的视听效果

录制好的视频,可以通过剪辑、整合、修饰、包装等手段形成完整的微课程。例如:可以给同一个模块系列的微课添加同一个片头和片尾,使视频更具整体性。在片头开始添加一段优美或者震憾的音乐,使学生打开微课视频后精神能为之一振,迅速集中注意力到学习上来。在后期编辑时,要遵循视觉与听觉的综合要求,声音清晰,重点突出,色彩对比强烈而不花哨,力求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

(三)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

自主学习任务单是与教学微视频内容配套使用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Word文档。自主学习任务单为了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架而设计,设计时应贯彻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自主学习任务单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及学生的困惑与建议三个部分。学习指南包括课题名称、达成目标、学习方法建议和课堂学习形式预告四个子项。通过学习指南设计,使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主题和达成目标的要求,知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达成学习目标。同时,通过了解教师关于课堂学习形式的设计,发现自主学习与课堂学习的关系,从而主动完成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的关键是把教学重点、难点及其他知识点转换化为问题。如:在设计闽教版四年级下册《荷塘美景》一课的学习任务单时,围绕曲线工具使用可以设计成如下几个问题:(1)曲线有几种类型?(2)绘制单弧、双弧和封闭曲线的口诀有什么不同?(3)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曲线?(4)你能用曲线绘制荷花与荷叶吗?以问题驱动学生自主完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的应用

系列的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在设计制作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集合区域内的教师组成团队进行信息技术微课资源库的建设,促进区域资源共建共享。选择合适的平台发布微课程,多渠道、多时机应用微课程,使之发挥更大的效益。

(一)微课程资源发布平台

微课程制作完成后,首先要找到合适的平台发布,让学生可以方便地下载观看。可以发布微课资源平台的地方有很多,有以下几种渠道可供选择:一是利用国内知名公众视频发布平台,如:优酷、酷6等网站发布微课视频系列,任何用户都可以自由观看、学习;二是借助微信公众平台,申请建立微信公众号,通过手机应用终端推送微课给学生,方便学生随时打开学习;三是携手微课程专业网站,如:“微课程共建共享联盟”、“微课程”网站等平台,加盟网站发布视频和课件、学习单等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网站后台管理数据;四是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平台等软件在区域内专门针对本区域学生自建微课程学习网站,管理微课和学生学习过程。

(二)微课程资源的使用

微课视频是一种数字化学习资源,视频时间短、体积小,易于传输和观看,教师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使用。

1.翻转课堂,课前、课外学习

可汗学院的微视频教学催生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自主学习任务单的指导下对微课视频中涉及的知识在课前、课外进行自学,先解决基本概念类的问题。回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释放出这部分时间用于个性化或更有深度的问题解决,进行教学创新活动。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在课堂之外观看线上的课程,在课堂上进行知识技能的回顾和课堂合作探究活动,教师可以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一对一的高效帮助。

2.教学助手,课上、课后使用

在当前学生学业负担普遍较重的现实情况下,信息技术学科让学生在课外抽时间进行翻转课堂学习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不翻转课堂,微课程也有用武之地,可以作为常规传统教学中某一环节的教学资源进行嵌入式应用,将它作为教师的教学助手来发挥作用。如: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用播放微视频的方式作群体性讲解,选择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探究规律;也可以使用微课程做学生个体基本技能操作的训练师,一遍遍观看;还可以将它作为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的课后辅导教师,再次学习使用。

3.专题探究,兴趣小组活动用

将信息技术专题微课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开设信息技术类别的兴趣小组时学习的对象,例如scratch教学系列微课程。兴趣小组的学生在校内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受时间限制,只能学习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用主题学习单元为框架,嵌入包含scratch高阶课程的微课资源,让学生在课外使用微课程资源自主或合作探究,完成综合性主题探究任务活动。

[1]金陵.建构中国特色的“微课程教学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2).

[2]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3]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的设计制作与应用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XB13-049)部分研究成果。

G434

A

1671-7503(2015)05-0066-03

昌曙平]

猜你喜欢

知识点微课信息技术
一张图知识点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