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实践教育模式研究

2015-01-30

中国轻工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资助困难育人

王 蕾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 300222)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是高等教育不容忽视的群体,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工作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也关系到其背后家庭的幸福指数、高等教育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现有的资助政策有效保证了经济困难生在校的正常生活,但是如何提高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成长成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表现和原因,探索科学合理的实践教育模式,对当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实践能力现状

我国现代化建设亟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很多高校已经认识到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学校层面,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格外重视对经济困难学生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充分了解当前经济困难学生实践能力现状是开展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贫寒学子深知生活艰辛,大多具有艰苦朴素、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但由于受匮乏的经济条件和封闭的生活状态等因素影响,其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具体表现为:由于生活环境单一,有些学生不了解社会的复杂性、多面性,在遇到具体问题时,缺乏随机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有些困难学生在大学适应能力偏低,面对大量新知识,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能很好的定位、安排好自己的学习生活;一些老少边区的基础教育较差,造成学生英语、计算机等基本应用能力不能与社会要求相适应,虽然掌握书本理论知识,但实践应用能力较欠缺;有些学生希望以参加兼职和勤工助学工作缓解经济压力,但是学校、社会提供的机会不多,选拔标准严格,经济困难学生常因综合素质较低错失岗位,无法得到锻炼机会。在一项针对经济困难学生实践能力的调查中发现,超过八成学生在进入高校以后,随着学习生活的深入,能够很明确地意识到实践能力的高低对于其将来就业和生活意义重大;在对自身实践能力进行评价时,有超过七成的学生认为自身能力 “一般”或“较弱”,有超过10%的学生认为“很弱”;对于学校现有的实践能力培养方式,多数学生表示并不满意。调查显示学生已经能够客观认识自身实践能力的现状,并对能力不足表现出一定的危机感,具有提高自身能力的迫切愿望,说明高校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践能力教育和培养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增强。

二、造成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造成经济困难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原因较多,从主观因素分析,经济资源匮乏、教育观念落后使有些学生存在“知识本位”的价值观念,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因而一心关注成绩却不能充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有些学生虽能意识到实践教育的重要性,但因自卑、抑郁等心理而不愿与外界交流、接触,造成自身能力素质与社会要求脱节。而从客观因素分析,国家、社会、学校的实践教育模式亦需反思。

第一,政策层面。国家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实践教育缺少政策鼓励和专项资金支持。随着资助体系的逐步完善,国家已有将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困难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的趋势,但由于难以考核和监督,致使实践教育工作成为软肋。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援助更多的集中在经济帮扶,各类专项资金基本为解决学生在校的正常学习和生活而设置,鲜有专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政策文件和活动拨款,使高校组织的实践教育活动由于缺少政策鼓励和经费支持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

第二,社会层面。实践能力培养需要整合多方资源,其中,社会用人单位是推动素质教育,培养经济困难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但目前用人单位参与合作教育的动力不足,更倾向于短期经济资助而非长期合作培养,究其原因主要有:缺乏政策鼓励和有关法规支持,与高校合作育人管理模式粗放,担心学生无法胜任岗位要求影响企业发展,或频繁的岗位流动增加了企业人才培养成本等。

第三,学校层面。首先,实践教育机制不健全,教学与思政教育中的实践活动关联性较少,校内实践教育与校外人才标准脱节,甚至相冲突,不能形成系统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培养体系,影响了实践教育效果。其次,教育者认识不到位,存在以下误区:一是认为困难生工作就是解决学生的经济困难,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和能力提高,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践活动不多;二是认为是否参加实践活动是学生自己的选择,不需要老师指导。[1]最后,学校实践教育效果不明显,实践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有些教育者缺乏信念和坚持,制约了实践教育的开展。

三、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实践教育模式探索

加强经济困难学生实践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调动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社会力量,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即建立与资助政策相结合的育人活动、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环节、针对性强的社会实践途径,将有利于创新实践育人工作,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1.将实践育人内容融入国家资助政策,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首先,将经济资助和实践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继续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资助力度,以解决其经济困难为基础开展实践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任何经济资助都只能解决学生的暂时困难,只有同时开展实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的品质,建立健康心理状态,培养各项实用技能,才有助于其摆脱贫困状况、实现其未来的发展;再有,完善相关资助政策,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为实践育人工作提供政策保障和经费支持,保证实践育人效果;最后,在争取校内外资源的同时,积极拓展实践育人渠道,宣传实践育人理念,拓宽资助思路,将给予物质的传统资助观念转换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和实践指导,在实践中关心帮助学生成长。

2.将实践育人体系融入高校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育人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更是教学工作中工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将实践育人体系延伸至教学环节,覆盖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途径。首先,更新课堂教学内容,将真实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具实践性和应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其次,推进研究型实践教学,组织实习基地调研和开展工程认知训练,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经历“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培养过程,有利于将获取的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再有,打造双赢型实践基地,注重实践教学与企业实际专业岗位技能对接,素质培养与企业用人对接,学生角色与一线工作角色对接,实现实践教学与企业效益双赢。最后,将实践教学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使学生的实践课题服务于企业,鼓励企业在校内建立实训基地,通过设置专项奖学金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么做既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又能满足企业长远发展,制定科学的、长期的用工计划,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

3.将科学育人机制引入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实践育人中引入科学机制,有利于促进活动的顺利开展,保证活动效果。建立健全实践育人机制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第一,坚持基本原则,提高学生参与度。一是活动联系实际原则,根据学生特点对症下药,如为有自卑、抑郁情绪的困难生提供助残、慰问的爱心志愿服务,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实现提升自我价值感;为学习上进,但动手能力较差的困难生,提供技能培训平台,帮助他们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增强社会竞争力。二是提高实践能力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的原则,尽可能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有偿性的实践锻炼机会,做好后勤保障及法律咨询工作,使学生利用有限的时间与精力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三是交流原则,变单相说教为双向交流,通过平等、真诚的交流,建立师生互信合作关系,使学生既是活动的受益者又是活动的管理者,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成长。[2]

第二,加强人文关怀,保持活动延续性。将人文关怀贯彻实践育人始终,人文关怀分为两类,一是教师、社会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活动中经常深入学生,细致入微地关注困难生的成长,及时提供帮助与指导;二是学生间的朋辈关怀,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贴近学生的思想和实际,一对一地传、帮、带辅导,有效地保证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和活动的延续性。

第三,以就业为突破口,增强活动实效性。一是以就业为突破口,开展不同内容的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给予困难生帮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如鼓励性格孤僻的学生多参与集体活动,学会沟通和处理人际关系,赋予“独善其身”的学生一定职务,培养其责任意识,锻炼其组织协调能力等。二是拓展途径,包括协调学校内部各职能部门,为学生提供职业指导与服务,有针对性地解决个体困难。三是搭建校外实践平台,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兼顾企业利益与学生发展,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其创造有利条件。

总之,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同样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其特殊的群体特点需要学校和社会给予更多关怀。探索建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位一体教育模式,调动多方力量,相互配合、共同作用,从根本上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其全面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1]于博瀛.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7).

[2]王伯涛.高校贫困生的思想状况及教育引导机制探讨[J].教育研究,2011(18).

猜你喜欢

资助困难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困难中遇见团队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选择困难症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有困难,找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