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性研究
2015-01-30刘卓
刘 卓
(天津理工大学,天津 300384)
一、引言
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设计活动,它的本质是创新。在制造行业,工业设计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对产品的外观造型和内部功能,生产技术的发挥,以及品牌建设都产生最直接的影响。设计创新可以影响企业产品的各个方面,促进企业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符合我国的科学发展观。[1]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外观设计审查部部长林笑跃在 “世界创新工业设计主题论坛”上曾经说过:中国是制造大国,但是尚未形成制造强国,从中央到企业都意识到“中国制造”必须走向“中国创造”,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必须走自主创新、设计创新之路。国内像“海尔”、“美的”、“联想”等企业通过工业设计创新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价值和企业文化,成为各自领域的强者,但国内大部分企业还没有摆脱来件、来料加工,来样模仿的生产模式。许多企业依旧依靠增加销售量去提高企业利润,而没有考虑如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不考虑企业持久的创新发展。相比国外企业,大多是高附加值、高利润、高档次的产品,国内企业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弱,就算是短时期内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但由于不注重企业品牌和文化的建设,不注重设计创新,发展缺乏后续推动力,最终也可能导致产品的失败,甚至企业的失败。十八大报告中更进一步的明确了我国产业模式要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飞跃,强调要提高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而实现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最重要的就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工业设计的特性。习总书记在考察南方时也明确提出要重视工业设计,扶植工业设计的发展,以发挥工业设计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工业设计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如何拓展、如何实施都是当下要解决的问题。
二、工业设计滞后制造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我国的工业设计整体发展水平相比较某些发达国家来说还有很大差距,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量的OEM代工与抄袭模仿使企业不断丧失创新能力
在引进的外资企业中大多是在中国开设工厂作为代工生产企业,虽然这样能使我国产品出口总量大幅度上升,GDP也会迅速增加,但是这种模式对我国的设计能力并没有提升。如某些航天、大型设备、汽车等产品,其核心设计及技术我们无法接触,这种现象在产业中普遍存在。[2]很多企业在设计部分资金投入力度不够,或者将设计工作外包,不去建立自己的设计团队。这也是导致我国制造业一直没有走出 “引进——模仿——生产——再引进——再模仿”怪圈的原因之一。目前,很多地区为了拉高地区GDP,吸引大量外商投资建厂,制造业的外资比重依然占据很高的比重,但我们无论从制造工艺、技术、专利等方面都没有主动权,仅仅是提供普通员工和初级技术人员。因此,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缺乏自主研发设计和核心竞争力,只能在产业链低端徘徊[3]。
除了以上问题,不加设计、直接抄袭模仿也是制约设计水平发展的重要因素。例如,现在国内市场盛行的“山寨产品”,依靠模仿某一款热销产品的形态、外观、材质、色彩、甚至功能,以极低的价格进入市场取悦消费者,这样对虽然能使企业取得短期的利益,但对用户来说产品没有质量保证,也没有明确的售后服务,同时也有侵犯知识产权之嫌。这一类单纯模仿且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难以形成自己的品牌和规模,势必会逐渐退出市场竞争。
2.自主研发产业率低,人才效力低
工业产品的外观设计直接与经济收益挂钩,可是,在我国对于工业产品的设计无论是外观和内部的重视程度都是不够的。具体表现在,我国的大中小型各个层级的企业拥有为自身品牌产品研发与设计创作的专业团队并不多见,没有针对性就不会有特殊性,生产的产品因此很难体现企业品牌个性。而中小型的作坊式的设计公司在全国大中型城市遍地开花,企业将某一条产品线委托给设计公司,通过设计公司去完成设计,看似互惠互利的局面,却难以具有委托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内涵,且不难看出是设计公司通过模式化程序化的方式完成设计。另一方面,现有的工业设计师水平参差不齐,在经验与功底上还无法与欧美国家的工业设计师水平相当,而且设计的产品也基本在低端徘徊。树立起优良的企业产品品牌形象需要优质的产品设计与正确的品牌推广营销,但目前来看我国的产业界对工业设计的关注度和重视度远远不够。
事实上,我国设计市场的潜在需求量非常可观,不仅吸引了我国设计师积极创业,也吸引了大量国外设计同行,有市场就有竞争,有竞争就会优胜劣汰,才能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3.明确扶植产业向上发展的资金与政策较少
工业设计虽然在我国发展时间不短,但是受重视的程度与推广度一直不高。目前仍以个体经济行业存在于市场中,需要规范和引导,部分综合类型的行业协会以理论探讨居多,实践项目并不多。但我国要想从制造大国向设计大国迈进需要的是国家对设计行业的统筹规范,投入大量资源资金,给予大力的政策扶植的[4]。
三、工业设计助推制造业优化升级的对策
1.加强政策扶持
工业设计集合了多学科知识,对人才的艺术素养与技术知识都有非常高的要求,是高新技术产业中相对学科比较交叉的行业。在政策扶植上,可以降低或减免工业设计企业与工业设计从业人员的税收,给予科技型企业与创意产业人才相应的待遇。此外,还需国家建立工业设计专业推动机构,以扶植工业设计的大力发展,支撑自主创新产业。
2.结合城市建设推广工业设计文化
我国的城市建设可作为推广工业设计文化产业的大平台,用文化创业项目来装点城市,具有各个城市地域文脉人文情怀特点的产品设计、地域产业品牌化都可为工业设计的发展项目与文化产业发展基地提供参考,从而建立现代城市风格化产业体系,稳中求进,积极发展。
3.科学构筑工业设计的产业化链条
秉承中央对可持续发展的倡导,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资源共享,工业设计的创意平台同样可以与相关行业共享资源。平台的共筑不仅是对资源的深度利用,还能加深各个相关行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迸发出新的灵感,海纳百川的形式将多个单股的行业力量凝聚在一起汇集成一片创意产业的海洋,促进相互发展。工业设计产业链在这中间不断发展完善,从而推动产业化的发展。制造业向创造业的转变不仅能够带来企业的利润收入,同时还能够激发企业品牌化的潜在力量。
4.财政投入支持工业设计发展
目前,我国的工业设计公司虽然在大中型城市遍地开花,但多数以作坊式的形式存在,规模不大,客户来源较单一,经济收入与人力投入往往不成正比。多数工业设计公司在起步阶段举步维艰,如果有对应的国家财政政策或者信贷机构的投入能够帮助这些公司企业度过困难时期,那么对促进就业和整个工业设计行业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5.工业设计要走出国门,加强对外交流
我国的工业设计处在全球设计行业急速发展的大时代下,应鼓励工业设计人员走出去对外交流与发展,从国际合作中学习与提升工业设计水平与实力,从国际竞争中激发工业设计的潜能与力量。同时,积极吸纳国外的优秀人才、先进的技术与企业发展方式,构筑国际化的工业创意文化产业平台,做优质的中国设计。
6.建造优质产业发展环境
工业设计产业是在人文自然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中成长的,与环境密不可分,因此,在完善工业设计创意文化产业链的同时应关注其对城市环境发展的影响。在某些已经具备工业设计产业基地发展的地区可利用现有的优质资源来组建平台,这些地区应该包括综合性的大学,创意产业基地,行业协会等。这样,该地区已经完全具备共筑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基础,而产业的发展同时能促进其辐射区域内组织的共同进步[5]。
7.积极举办设计展会
举办高水平多主题的设计展会可以体现对工业设计的行业发展情况与趋势,宣传推广工业设计,同时也为工业设计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学习提供了机会。展会上,各种实体产品能一一展示给公众,传达工业设计精髓,使其对工业设计有深入了解。此外,通过行业专家对设计领域研究的讲解,可以提高从业者的眼界,拓宽思路。通过主题设计大赛的同期举办,也能积极引导工业设计发展趋势。
四、结束语
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制造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而工业设计作为制造业发展的先导行业,其核心地位和关键作用不容忽视。我们可以从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制造业的成功经验中发现,他们都是通过加速发展工业设计从而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的。重视工业设计及其创新,对我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实现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6]而这需要各个方面给予大力扶持、资助和保护,才能实现工业设计产业的良性发展,从而推动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1]王文玲.工业设计-制造业的创新之路[J].经济丛刊,2006(5):4-5.
[2]熊伟.中小型民营企业对工业设计需求的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07.
[3]彭禹诚.以工业设计产业引领中国制造升级[J].中国统计,2010(7):24-25.
[4]罗京艳,朱荔丽.天津市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促进制造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4(2):27-30.
[5]徐明亮.工业设计产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4):114-116.
[6]孙志锋,郑亚红,陈萍.工业设计与制造业互动的掣肘因素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9):1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