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意义论纲——兼论曲艺的自觉与自信
2015-01-30周锡山
周锡山
曲艺是中国文学艺术的一个重要品种(曲艺剧本属于文学著作,音乐曲调和表演属于艺术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数以百计的曲艺至今流行于中国南北各地,依旧得到不少民众的欢迎。但因种种众所周知的原因,曲艺在当代遭遇到发展的瓶颈。曲艺从艺人员面临当今的困境,颇有困惑。曲艺演员建立专业的自觉与自信,是一个迫切的任务。
曲艺创作者、演出者和欣赏者,要建立曲艺的自觉和自信,首先要明白曲艺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环顾中外曲艺的历史,曲艺曾有辉煌的历程。西方很早就有曲艺名著列入经典,最著名的是古希腊盲诗人弹唱的《荷马史诗》。但现当代西方诸国没有口头文学艺术的杰作,也极少有流行于社会的曲艺作品,演出活动稀少。而中国自唐代至今的一千多年中,曲艺则遍及城乡,风靡四方,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曲艺历史悠久,流行广泛
中国自唐代起,曲艺开始流行。宋代有话本、说唱等多种曲艺形式,北宋时流行于汴京、中原和江南,南宋时流行于杭州和江南城乡,极受观众的欢迎。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诗云:“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正是曲艺受到全体民众欢迎的真实写照。此后,金元有诸宫调、元代有讲史等多种。宋代开始有陶真,明代开始有弹词作品,尤其是弹词,至清代产生多个名著,并流行于中国经济和文化最发达的江南地区。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〇)记载:“杭州男女瞽者,多学琵琶,唱古今小说、平话,以觅衣食,谓之陶真。大抵说宋时事,盖汴京遗俗也。”陶真的伴奏乐器主要是琵琶。故而清李调元《弄谱百咏》(《童山诗集》卷三八)之十三说:“曾向钱塘听琵琶,陶真一曲日初斜。白头瞽女临安住,犹解逢人唱赵家。”清末俞樾《茶香室续钞》卷十三“闾阎淘真”引《七修类稿》: “淘真不知何书,以七子为句,殆即今之弹词。明代尚有其书。”陈汝衡先生认为“陶真和弹词简直是一物异名”[1]。
二、曲艺优秀作品达到最高的艺术成就
宋代的话本和元代的讲史、金元的诸宫调等今尚有少量作品留存。有些作品如宋代话本《碾玉观音》和金代诸宫调《西厢记诸宫调》都取得了颇高的艺术成就。明代的曲艺剧本皆已失传,明末清初具有高超说书艺术的柳敬亭,尚有零星记载。根据这些记载可知其演出的剧本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但其演出的剧本也已失传。
清代的曲艺,今仅有宝卷、木鱼书等宗教宣传的说唱和弹词留下颇多作品。其中弹词作品的艺术性很高。赵景深《弹词选·导言》和谭正璧《弹词叙录·前言》指出,弹词文学作品至民国时期尚存400 部;《弹词叙录》收集了200 部,写出此书。
清代弹词名作多为江南女性作者、才女所著,最早有谭正璧《中国女性文学史》[2]颇予记载和论述,给以很高评价。
国学大师陈寅恪于1960年代初发表《论再生缘》,将清代女作家陈端生的《再生缘》弹词抬举为经典文学作品,认为《再生缘》“乃一叙事言情七言排律之长篇巨制也”,是与“希腊梵文诸史诗”的文体“不异”的“长篇史诗”。[3]70-71又说:《再生缘》“如弹词之体者,苟无灵活自由之思想,以运用贯通于期间”是不能成为杰作的,“故无自由之思想,则无优美之文学,举此一例(指《再生缘》),可概其余”。[3]73
陈寅恪的这篇名文,引起郭沫若的响应,他也于1961年撰文《〈再生缘〉前十七卷和它的作者陈端生》,指出“陈端生的确是一位天才作家”[4]876,可以和《红楼梦》并称为“南缘北梦”[4]869,是艺术成就极高的“长篇叙事诗”[4]876。
陈寅恪和郭沫若赞誉的弹词文学的态度和观点都是非常正确的,他们甚至认为《再生缘》可与《荷马史诗》、《红楼梦》相媲美。
他们赞誉的是清代的弹词文学名著,笔者曾撰文指出:根据弹词文学作品《再生缘》 (《孟丽君》)、《珍珠塔》、《玉蜻蜓》、《描金凤》、《双珠凤》改编的评弹经典长篇的脚本,也都是世界一流的文学作品;评弹大师的这些经典作品的表演艺术,达到了世界一流的艺术成就[5-7]。
评弹和戏曲的音乐,是由固定的成套曲调组成的。这些曲调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因此能令观众和听众百听不厌,越听越喜欢。众所周知,西方歌剧、芭蕾舞(剧)的配曲,每个作品都需重新作曲。旧曲配新剧,而且不断地配新剧,西方艺术家和欣赏者会感到无法想象。只有中国创造了这个奇迹,这个奇迹证明了曲艺和戏曲的音乐,是世界一流的艺术,取得了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的艺术成就,具有异样的无穷魅力。
因此,在20 世纪的中国,戏曲、曲艺和书画这三个艺术品种依旧保持世界一流的领先地位。笔者于此已有多文发表,自不赘述。
三、曲艺对戏曲和小说产生重大影响
尚未引起充分重视的是,曲艺的艺术魅力和表现手段,对中国戏曲和小说的影响极大。
一部中国戏曲史告诉我们,戏曲是由曲艺发展而来的。戏曲的表演和音乐,由唐宋参军戏(相当于相声)、院本(相当于说唱)和民间说唱、小调等发展而来。
至于文学剧本,曲艺名著改编为戏曲名著,是一个普遍性的文化现象。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改编为王实甫《西厢记》:戏曲第一经典《西厢记》的情节主体、人物形象、众多优美的唱词,都取自《西厢记诸宫调》。当代众多的戏曲名著,例如越剧和锡剧《珍珠塔》、《双珠凤》、《孟丽君》(《再生缘》)等都改编自曲艺同名作品。
白话小说至元末和明清趋向成熟。最早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都由曲艺发展而来。此后以经典作品《红楼梦》为代表的长篇小说,都采用章回体,都用“欲知下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作为每章的结尾,采用的也是长篇说书的形式。直到晚清小说,依然如此,既有模仿说书的,也有说书的记录如《三侠五义》(后改为《七侠五义》)这样的长篇小说名著。
明代的经典白话小说集《三言二拍》和失传多年、近年被发现的《型世言》等,采用“拟话本”的体裁,即用宋代话本的说书形式创作短篇小说。
因此,在一段时期内,曲艺以自身的曲目建设和演出、模仿说书的长短篇小说以及改编为戏曲的一批著名作品这三种形式风行天下。在元明清三代,直至民国,乃至文革前,辉煌的中国文化史中,曲艺是其中贡献很大的一个部分。
四、曲艺是中国最广大民众的优秀道德、文化、智慧和艺术教材
在元明清三代、民国,直至文革前,曲艺和戏曲一起,成为城乡民众学习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道德思想和爱国主义、艺术欣赏和人物评论以及各类知识与智慧的有效载体,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兴旺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例如《红楼梦》曾出色地描写了农村老妇刘姥姥,在面对贾府众多聪明女性束手无策的困境时,自豪地笑道:“你这样一个伶俐的姑娘,没听见过鼓儿词么?这上头的方法多着呢。这有什么难的?”她娴熟运用鼓书中学来的智慧,仗义救助落难的孤女(《红楼梦》第一百十九回)。《红楼梦》的这个精彩情节,令人难忘。
因此,拙著《曹雪芹:从忆念到永恒》第二章《天上人间,优秀女性的形象和启示》的第三节《刘姥姥和史太君,贾府内外的识途老马》,对此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刘姥姥三进大观园,展现了满腹智慧,应验了第五回秦可卿房中的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刘姥姥世事洞明,故而言行之间皆学问,能说会道显示了智慧的力量。
刘姥姥人情练达,因此出口成章——她会讲故事,故事中间富蕴智慧。会讲故事的人有气场,有凝聚力,有散发力。
刘姥姥的学问、文章从哪里来?刘姥姥毫不保守,她坦率地介绍:从鼓儿词中来,“这上头的方法多着呢,这有什么难的”?什么事都难不倒她。
古近代的底层百姓没有什么可以娱乐,有时可以看戏和听曲艺,只有此类享受。戏曲和曲艺中的故事、人物,使中国民众受到了审美教育,其中包含着道德、历史、文化、知识、智慧的教育。所以中国古近代的底层民众的道德、历史、文化、知识、智慧水平在世界上是最高的。刘姥姥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刘姥姥所处的北方农村,比江南穷得多,因此看戏的机会几乎没有,只能听曲艺。刘姥姥喜欢听曲艺,她天性聪明,本来因没有机会读书而只能荒废了,却因曲艺作为文化教材和人生课本而得到很大的开发。
于是刘姥姥能够精明处理日常碰到的难题,例如女婿无钱过年、心里烦恼,与她的女儿淘气时,她能及时、恰当地纾解矛盾,开导女婿。
于是刘姥姥能够成功出入荣国府,用恰当的言说,取得王熙凤、王夫人和贾母的同情和理解,得到帮助,拿了二十两银子和一吊钱欢喜而回。
于是刘姥姥懂得感恩,她知恩图报,再次携板儿二进荣国府,带着瓜蔬野意还礼 (第三十九回)。贾母给史湘云还席,刘姥姥凑趣大说笑话(第四十回)。贾母亲自做导游,陪着刘姥姥参观大观园众小姐的香闺,结果误入怡红院,在袭人的引领下全身而退(第四十一回)。最后满载而归,临行时凤姐诚恳地请她给女儿取名巧姐(第四十二回)。
于是她三进荣国府探望,此时凤姐病重,自知不起,要巧姐认她做干娘,托她照应巧姐(第一百十三回)。
于是刘姥姥在故友凤姐亡故后,毅然出手,救走身陷绝境的巧姐,藏在自己的乡里,还做媒许配给乡里周姓财主,为这个干女儿物色了一个合适的女婿,这才将巧姐送回荣国府(第一百十九回)。
刘姥姥的以上行事和言辞,都富有才能和智慧,她的才能、智慧来自大鼓书。她是用曲艺艺术武装头脑的一匹识途老马。
五、曲艺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巨大贡献和影响
20 世纪的中国曲艺,除了苏州评弹在上海和江南地区获得超过今日影视和流行歌曲的最大观众量,吸引学者、教授、作家、画家、电影艺术家和工农一致着迷之外,大江北岸的扬州评话《水浒》,北方刘兰芳说演的传统评书《岳飞传》,以及曾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的相声大师侯宝林的众多名作,为风靡全国的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配唱主题歌《重振河山待后生》的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骆玉笙的演唱,都显示了曲艺艺术取得的辉煌成果。
唐宋以来直至民国时期和文革前的曲艺,其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是优秀知识分子的深度介入:他们或修改,或改编,甚或亲自创作曲艺剧本,曲艺家和他们亲密交友受到文化的熏陶。例如大学者俞樾亲自将《三侠五义》整理成《七侠五义》,郭沫若整理出版《再生缘》,著名学者、电影和戏曲编剧陆澹安改编创作弹词《啼笑因缘》风靡大江南北。
在这些知识分子的影响下,不少曲艺家刻苦学习传统文化和文学,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和文学修养。而他们演唱的长篇书目,本身即有很高的文化含量,通过学习说书和演出,也有效提高了文化水平。
民众创造的曲艺,为杰出知识分子提供了驰骋才情的广阔园地。知识分子借以发挥自己的才华,创作或改编优秀和杰出的艺术作品。杰出的知识分子的介入,提高了曲艺的艺术水平,使得曲艺得到高度和辉煌的发展。
曲艺和戏曲成为广大目不识丁的民众的文化、艺术和道德、人生教科书。中国的知识分子由于四书五经和古代优秀文史哲文献的教育,成为世界上最庞大、文化水平最高的知识分子队伍;中国民众在曲艺和戏曲的教育下,成为道德和文化水平最高的民众。中国的文化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经济发展长期领先于世界(即使在晚清,经济总量还处于世界前列),就是由这样的知识分子队伍和广大民众创造的。
于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长达五千年,是世界唯一的;而世界唯一的长达五千年的中国文化未曾中断,至今依旧生气勃勃,并将进入新的辉煌时期。
可是这样的光辉事实,人们了解不多。尤其是当代文学艺术家在20 世纪反传统思潮的影响下,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未能认真学习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包括曲艺艺术的伟大成果。
笔者一贯认为当今中国文学艺术没有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首先是作家和艺术家没有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艺术的优秀传统造成的。以当代中国文学“垃圾”论的误传而震惊中国文坛的德国权威汉学家顾彬认为“中国文学未达世界一流的根本原因是作家不懂外文、不能阅读西方名著”。这个论点有重大偏颇。为此笔者于2008年9月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主持与顾彬的座谈,提出了我的上述观点[8]。顾彬教授接受了我的这个观点,此后他与中国学者对话交流时,介绍了这个观点的部分内容:“他们(指中国作家)的问题在哪儿呢?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学、哲学了解不够。这几天我有机会跟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老师探讨这个问题,他们认为中国当代作者看不懂中国古典文学,所以他们没有什么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9]并又撰文复述我的部分观点说:“不少人在中国的现代性中感觉无家可归。这种无家可归的感觉始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那时人们认为,可以抛弃所有的传统。当代中国精神缺少的是一种有活力的传统。也就是说,一种既不要盲目地接受,也不要盲目地否定,从批评角度来继承的传统。1919年在中国批判传统的人,他们本身还掌握传统,因此他们能留下伟大①笔者认为,“伟大”这个词,顾彬用得不适当。的作品。但是他们的后代不再掌握传统,只能在现代、在现存的事物中生活、思考、存在……”[10]
六、曲艺的自觉和自信
21 世纪新一代的曲艺艺术家应该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曲艺的历史,以增强自己的自觉和自信。
曲艺青年演员要有从事曲艺事业的自觉和自信,底气从哪里来?读书改变命运,从读书中来。
读书改变命运,大多数人理解为读大学、拿学位,以此提高自己的生活地位和寻找工作的砝码。现在有许多人,有了大学文凭,还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于是就怨恨“大学白读”了!大学怎么会白读?关键是,是否在大学本科阶段学到了真学问、真本事。
如果认真读书,读书的路子正,学到真学问、真本领,即使不读大学,自己自学,也会有出息。国学大师、20 世纪十大史学家之一的钱穆先生,只有私塾即小学学历,他照样应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办香港新亚书院(国际名校香港中文大学的前身之一),著作等身,桃李众多,培养出国际著名学者余英时这样的高足。他在晚年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除了熟读、背诵古典诗文,就是认真学习了金圣叹评批的《水浒传》,通过金圣叹评批的指导,学到了学习、领悟经典著作的真本领。他说:“自余细读圣叹批” 《水浒传》之前, “读得此书(《水浒传》)滚瓜烂熟,还如未尝读”。“读其批《水浒》,使我神情兴奋”,后来一再读金批《水浒》,“每为之踊跃鼓舞”。他进而认为是通过《金批水浒传》学到了读书、尤其是读一切经典著作的方法。①他对《金批水浒传》的评价和亲身体会,可见中国传统文学经典和美学经典对指导青年学习和欣赏经典著作有着重大意义。由于《水浒传》是受说唱文学的影响,古典长篇小说是从说唱文学发展而来的,因此,钱穆先生视为经典教材的《金批水浒传》,也是中国曲艺的一个重大成果。
文艺界过去办了众多进修班,学习创作、介绍创作经验等等,至今未见应有效果。中国曲协和各地曲协可以举办青年骨干读书班,组织他们学习、专研中国古典经典文学作品。
青年曲艺演员平时有背剧本的任务,记性好,要下决心,也有能力读、背精彩的古文(例如金圣叹评批《天下才子必读书》周锡山解读本,万卷出版公司2009年版,背50-100 篇)、古典诗词(背100 首,再精读200 首;可参考周锡山《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第三版增订本,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版),精读三四本经典作品,如史学兼文学经典《史记》(对照注释和白话翻译本学习,网上可以免费下载,更可买中华书局的注释、翻译本;可参考周锡山“历史新观察”书系3 种,尤其是《汉匈四千年之战》;周锡山即将出版的《史记纵览新谈》)、戏曲《西厢记》(金圣叹评批《第六才子书西厢记》周锡山解读,法式精装本,万卷出版公司2009年版;王实甫著、周锡山编著《西厢记注释汇评》,16 开3 册,上海人民出版社,平装本2013年版、精装本2014年版)、长篇小说经典《水浒传》(金圣叹评批《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的周锡山解读、法式精装本,万卷出版公司2009年版)和《红楼梦》 (冯其庸《重校八家评批红楼梦》,参阅周锡山著《红楼梦的人生智慧》《红楼梦的奴婢世界》《曹雪芹:从忆念到永恒》)。
与过去有众多优秀知识分子介入的情况不同,现在曲艺的剧本一般只能由演员自己编写,如果精读和背诵过以上经典作品,就会取得或增强创作和评论的能力。
中央和地方文化领导部门应该制定政策,对中青年文艺工作者给以有规划、有一定考核制度(如培训班结业和在评定职称时进行考核)的国学基本经典和古典诗词文的欣赏、学习的培训,并以此作为他们终身学习的目标,而不是仅仅举办效果甚微的传授创作经验的培训班。高校应该向他们免费开放旁听课程。
当然,面对21 世纪中国教育不断改革而文化水平大力提高的观众群体,曲艺演员和艺术家亟需提高文化水平,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应该推广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招收戏曲和评弹表演专业的大专生、本科生,中国戏曲学院招收青年京剧演员研究生班,上海师大历史系的“江南历史与文化”基地举办评弹系列讲座、指导多位学生撰写研究评弹的博士论文这样的成功经验,由中国曲协给以支持和表彰,甚至可以在北京或上海成立专门的“中国曲艺学院”。
七、曲艺观众的培养
曲艺观众的培养,在当前的形势下,必须由国家教育部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过去由家长带领孩子进剧场欣赏曲艺,社会上欣赏曲艺也蔚成风气。由于“文革”的摧残,现在已经丧失这个条件。而当今青年,在应试教育和数理化统治学校的情况下,文化素质低下,文艺欣赏的趣味低下。王蒙近日指出:当今已有中国文化断裂的危险[11]。不少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自觉和自信,被电脑游戏、流行歌曲所俘虏。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要从小培养和灌输的,人文经典的学习需要自幼必要的背诵和终身反复钻研,而正确的文艺欣赏趋向和习惯也需要灌输。笔者是最早提出中小学开设戏曲曲艺欣赏课的学者。钱学森说,中国科技人员因缺少人文艺术修养而缺乏想象力,故缺世界一流人才。我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自小学一年级起,作为首要的重点课程,学习和背诵国学名篇和古典诗文,进行民族艺术教育,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会欣赏各类高雅和通俗的民
①钱穆《中国文化与文艺天地》,此文通篇全评金批的好处。钱穆《中国文学论丛》第144 页,北京:三联书店,2002。族艺术,包括曲艺艺术,中学起兼学西方的高雅艺术欣赏。在初小阶段,免去英语课,减少数学课,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艺术基础;高小、初中应重文轻理,高中可以文理分科。
如此的培养措施,将决定中国文艺发展的新趋势:中国最广大的民众包括科技人员多将成为民族文艺作品的欣赏者和爱好者,并形成一个极大的观众群体,从而使中国文艺作品配备一个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古今优秀的文艺作品哺育了科技人员出众的想象力,辅助其中的佼佼者达到本专业的世界一流和领先水平;涌现大量的优秀的文化创造者、保护者和管理者;从最大量的青少年爱好者中选拔和培养文艺创作者和拔尖人才,并产生一批世界一流的艺术大师,产生一批世界领先的优秀成果和伟大作品
综合以上的努力,就可实现以下目标:“在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全球性规则面前,建构起我们国家和民族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展示中国无可替代的文化魅力,赢得世界文化话语主导权。”我们的曲艺艺术家,应该有能力创造中国新时代的伟大文化,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我们无愧于前人的应有的领先性的伟大贡献。
[1]陈汝衡. 说书史话[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117.
[2]谭正璧. 中国女性文学史[M]. 上海:光明书局,1934;周锡山参与前言修订本,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2000.
[3]陈寅恪. 论再生缘[M]//寒柳堂集. 北京:三联书店,2001.
[4]郭沫若古典文学论文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周锡山. 评弹理论研究三题[J]. 上海曲艺艺术,1992(1-2).
[6]周锡山. 论文化的高雅与通俗[J]. 上海文化,1994(3).
[7]周锡山. 余音绕梁红仙歌——余红仙·后记[M]. 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1.
[8]与德国汉学家顾彬座谈纪要[J]. 周锡山,主持. 王幼敏,记录. 对流,2009 (6).
[9]顾彬,刘江涛. 我的评论不是想让作家成为敌人[J]. 上海文化,2009 (6).
[10]顾彬. 中国学者平庸是志短[J]. 读书,2011 (2).
[11]王蒙谈《红楼》 “死活读不下去”:我们面临文化断裂[N]. 新京报,201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