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招生:高校亟待自我超越

2015-01-30田学和

中国考试 2015年7期
关键词:考试改革学生

田学和

自主招生:高校亟待自我超越

田学和

我国高校探索自主招生制度改革12年以来,一直纠结于考试,被“唯分数论”绑架,自主招生“联考”成为考试的主流模式,自主招生因考试而不断被诟病,最终迎来一系列的限考令。就高校深化自主招生改革,建议从五个方面着力:其一,认真总结经验,尝试迈出新的步伐;其二,以人为本,摆脱“唯分数论”惯性的牵绊;其三,瞄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目标,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四,放宽视野,尝试学习借鉴世界著名高校的经验;其五,与时俱进,充分考虑我们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形势。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高考;自主招生

回顾我国高校探索招生制度改革的历史,自主招生改革不可或缺。从2003年至2014年的12年间,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一直纠结于考试,围绕着该不该考试、考什么、怎么考的讨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终迎来一系列的限考令。2012年12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确有必要进行相关学科笔试的高校,笔试科目原则上一门,不超过两门。”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要求“试点高校要合理确定考核内容,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并规定“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1 考试因制度惯性而延续,“联考”成为主流模式

2003年2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允许北京大学等22所高校拿出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5%以内的名额来尝试改革。多数高校未能摆脱制度惯性的影响,换汤不换药,把招收保送生改为自主招生,继续实行文化课考试,如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笔试,清华大学通过举办不同类型冬令营活动对考生进行的测试等。

自主招生试点校每年推出的新政,几乎都与考试有关。2006年,自主招生考试在科目设置和组考方式上显现新招,复旦大学推出一个涵盖10个科目的综合试卷、总分1 000、考试时长3小时的“千分考”,成为自主招生考试的奇葩;北京科技大学等5所高校率先实行五校联考模式。2011年联考在重组中增加、兴盛到极点,出现由34所高校组成的4个考试“联盟”,成为自主招生考试的主流模式。

《通知》要求:“要根据创新人才选拔和专业培养需要,积极探索以统一考试录取为主、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学校自主选拔录取、自我约束,政府宏观指导、服务,社会有效监督的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机制。”显然,改革目标是“探索新机制”。然而,多数试点高校主要在考试上做文章,把改变考试形式视为创新,有悖改革初衷。随着自主招生学校数量的逐步增加(2014年增至90所),考生数量越来越多,考试规模越来越大,社会对自主招生考试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质疑和批评的声音也就越来越多。

2 被“唯分数论”绑架,因考试而不断被诟病

高校自主招生,始终难以摆脱“唯分数论”的绑架,致力于分数的堆积和叠加,对申请者可能有的考试分数均要关注,既要求考生高中阶段的学校考试成绩,又要看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数,还要依据考生的统一高考分数,再加上考生自主招生考试的分数。最终,自主招生考试在改革中不断被诟病。

2.1 与统一高考的关系含糊不清

自主招生考试的定位不准,基本处于在统一高考的基础上提前“掐尖”的状态。十余年的自主招生考试始终在模仿统一高考,在科目设置、试卷结构、考试组织、计分办法、录取方式等方面均没有突破统一高考。与统一高考相比,多数高校自主考试的科目数量少,试卷长度短、考试时长短;在命题方面存在形式随意、内容杂乱、信度效度不高、区分度不高等问题,被指责命题有“复古”、“偏”、“难”、“怪”倾向。[1]如,2011年北京大学等校的考试文科不考地理,理科不考生物,考试总时长270分钟,仅为高考的一半。在组考方面明显准备不足,有的学校在考前一小时才布置考场。[2]

社会公众指责自主招生考试科目设置过于僵化,与高考雷同、不同大学间雷同,变成了“小高考”,增加了考生负担。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提出:“就笔试而言,最关键的是无法说清楚一个道理:凭什么认为自主招生的考试题比高考题更科学、更可靠、更能测验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3]对于复旦大学的“千分考”,时任上海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所所长杨德广认为,采用“综合考试+面试+统考”的招生方式,仍然是引导学生整天去应对考试和争取高分,这种增加学生负担的“自主招生”还是不搞为好。[4]

2.2 加重高校和考生负担

面对反对实行自主考试的声音,时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的秦绍德表示:“以测试进行初选,是不得已而为之”,[5]道出了高校的苦衷。自主招生增加高校的负担,其实就在高校的记忆中:早在民国时期,先后经历过高校单独招考、免试保送入学(1932年开始)和全国统一招考(1938年),[6]1912—1932年实行的高校单独招考政策,虽然有利于高校招收适应高校学科特色的新生、突出各自的办学特色,但问题也比较突出:一是高校举办考试的负担重;二是各个高校招生情况差异很大;三是考生承受旅途之苦,经济和考试负担重。

上述三个问题在今天实行自主招生考试的高校中再次出现,考试给考生带来的经济负担依然很重,每一位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至少需要付出高于普通高考3倍以上的考试费,每年的自主招生考试季,数十万考生和考生家长奔波于设置考点的大城市,交通吃住等费用自然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且越是居住偏远的考生越需要更多的付出。从市场上高校自主招生培训的火爆程度以及学校为参与自主招生的考生开小灶等情况来看,高校自主招生反而增加了学生负担。[7]此外,自主招生考试对中学教学的干扰也加重了中学的管理负担。

2.3 “联考”重蹈历史,让弊端更加凸显

高校为了减轻自行组织考试的负担,采取了“联考”的办法。从2006年北京科技大学等5校联考开始,高校联考经过不断重组变换,到2014年,4个考试“联盟”集结了32所高校,“京都联盟”有北京科技大学等5校,“北约联盟”有北大等11校,“华约联盟”有清华等7校,“卓越联盟”有北理工等9校,因联盟学校的名气和招生数量都比较大,联考模式便成为自主招生考试的主流,其弊端也随之凸显出来。

联考模式是早已被尝试过的。民国时期,由于实行高校单独招考给高校和考生都带来较大的考试负担,为此就实行过联合招生。在近60多年,台湾地区高校也经历了由“单独招考”到“联招”再到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的“多元入学新方案”。对于渐成趋势的自主招生“联考”局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雷庆质疑:“同属一个集团的大学并不是同一类型,共性并不明显,这样一些学校为什么可以联合招生,它们招生的标准是什么,值得很好地研究。”[8]

2.4 不符合世界名校招生的常规

世界名校招生都是要看考试成绩的,如,在美国,世界名校招生既要看学生的SAT或ACT分数,又要看学生所在高中的水平、高中阶段所学的课程和在高中的排名等,还要看学生的社会活动、工作实习经历等,甚至还要学校工作人员或校友面试学生,校方希望用这些过来人的眼光衡量学生的潜质。而我们的高校招生,向来是只见分数不见学生,即便是自主招生,多数高校也还是把分数置于首位,这不符合世界名校招生的常规。

我国高校的自主招生也是有考试成绩可以依据的,如《通知》要求取得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必须参加统一高考,一般来说,自主招生高校要求考生的统一高考成绩要达到同批次最低录取线。此外,考生在高中阶段所学的课程及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也是可以作为录取考生的依据。部分高校坚持通过自主招生考试选拔人才,既要承担命题、组考之苦,又要承担违规操作的风险,实在得不偿失。

3 高校自主招生亟待自我超越

《实施意见》发布以来,复旦大学率先表示,在自主招生过程中将不再举行大规模的笔试,也就是说,已经运行了9年的复旦水平测试即“千分考”正式完成历史使命。卓越大学联盟9所高校分别在官方网站发布同一份宣言,表示将继续推进校际资源共享,合力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学联盟;“北约”、“华约”成员高校并未就联盟的去留问题正式表态。[9]

2014年12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14]18号)发布,进一步明确了对自主招生试点高校的要求,约束条件十分严格。控制考试科目数量或终止考试,不再实行联考等并不难,难的是在自主招生改革中还能做什么?怎么做?因此,自主招生高校迫切需要致力于探索更高层次的、富有智慧的招生办法,尽快实现自我超越。

笔者认为,深化自主招生改革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其一,要认真总结经验,尝试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迈出新的步伐,把十余年自主招生过程中好的观念转变为行动,好的方法固化为制度,积极创新自主招生机制。其二,要切实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摆脱“唯分数论”惯性的牵绊,正如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所言:“重塑招考关系,要从看分数招生转到看故事招生。”[10]其三,瞄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目标,着重在综合评价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实现多元录取,倒逼基础教育夯实基础,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密切关注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发现和选拔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其四,要放宽视野,尝试学习借鉴世界著名高校的经验。其五,要与时俱进,充分考虑我们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形势,要密切关注高中课程改革进展,帮助中学开发建设大学先修课程、选修课程,前移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发现和选拔具有“学科特长”的学生。

面对挑战,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校亟须重新纵观历史横看世界,广泛吸收古今中外高校招生的经验,深刻领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实施意见》精神,继续积极努力探索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机制。

参考文献

[1]李雄鹰.自主招生改革的社会期待与大学应对[J].考试研究,2012(2).

[2]薛冰,梁健敏,林梦建,梁嘉慧.北约自主招生考试1天考7科,部分尖子生考昏头[EB/OL].(2011-02-23)[2015-04-05].http:// learning.sohu.com/20110221/n279441934.shtml.

[3]柯炳生.关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几点认识[EB/OL].(2010-12-02)[2015-04-05].http://news.cau.edu.cn/show.php?id=0000041414.

[4]周凯,孙晓丹.复旦上海交大面试招生争议中破冰[N].中国青年报,2006-04-03(5).

[5]刘丹,俞菀.复旦大学“自主选拔录取”改革三大问题解析[EB/ OL].(2006-03-02)[2015-04-05].http://news.xinhuanet.com/edu/ 2006-03/02/content_4249853.htm.

[6]罗立柱.高校招生考试政策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

[7]姜朝晖.取消自主招生联考顺应改革方向[N].中国教育报,2014-10-15(2).

[8]杨晨光.自主招生联考如何有序推进[N].中国教育报,2010-12-10(2).

[9]张国,刘晓艳.“北约”“华约”未表态,卓越联盟不散伙[N].中国青年报,2014-11-29(2).

[10]陈吉宁.“清华牌”英才必须超越“千人一面”[N].中国教育报,2014-11-24(9).

Autonomous Enrolment: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Urgent Self-transcendence

TIAN Xuehe

During the 12 years of autonomous enrolment reform in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China,joint examination is always the main method.This method is criticized by the public and eventually restricted by the government.To solve this problem,this paper offers five suggestions:first,seriously analyze the experiences and try new methods;second,adhere to people-oriented instead of score-oriented;third,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comprehensive quality;forth,learn from top colleges in the world;and fifth,give full consideration to new problems and new trends.

Examination and Enrolment System Reform;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Independent Recruitment

G405

A

1005-8427(2015)07-0060-4

田学和,男,北京教育考试院,中学高级教师(北京 100083)

猜你喜欢

考试改革学生
改革之路
赶不走的学生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改革备忘
学生写话
改革创新(二)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瞧,那些改革推手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