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科目设置改革对高中教育的影响
2015-01-30罗立祝
罗立祝
高考科目设置改革对高中教育的影响
罗立祝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招生计划分配方式、考试形式和内容、招生录取机制、监督管理机制等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其中高考科目与内容的改革力度最大,论文从高考文理不分科、外语一年两次考试以及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革三个方面,结合其演变历程,研究这些改革对高中教育教学将产生的深刻影响。
高考科目;一年两考;学业水平考试;影响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肯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所作的历史性贡献,针对这一制度导致唯分数论、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与城乡差距显著、中小学择校现象突出等问题,坚持育人为本,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意见》明确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提出招生计划分配方式、考试形式和内容、招生录取机制、监督管理机制以及高考综合试点改革等18项具体改革任务与措施。这是恢复高考以来,改革力度最大的高考改革方案,将对高中教育的学习理念、学习方式、教育评价等方面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由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高中教育发展发挥着强大的指挥棒作用,尤其是高考科目与内容改革对高中教育教学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显著,也是高考各项改革中最受关注和变革最频繁的项目。本文将从文理不分科、外语一年两次考试以及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革三个方面作深入研究。
1 高考不分文理科对高中教育的影响
从历史演变看,高考科目改革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高考具体科目的组合,包括是否实行分科考试;二是各科目所占的分值与权重。《意见》加大了高考科目的改革力度,提出新高考科目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门选考科目组成,语、数、外三门科目与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这次改革打破了我国从1954年以来高考一直实行文理分科考试的历史,力度之大,史无前例。
1.1 我国高考文理分科改革的历史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除了1952—1953年这2年外,国家一直实行高考文理分科的考试制度。高考科目组合经历了从不分科考试,到分三类科目考试,再到文理分科考试的改革过程;组合科目的分值权重也经历了明显变化。
1952年和1953年,高考实行全科考试,考试科目为八门:国文、外国语(俄语或英语,可申请免考)、政治常识、数学、中外历史、中外地理、物理、化学,每门100分,总分为800分。1954年分两大类考试,理工农林卫类的考试科目为语文、政治、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文法财体艺类的考试科目为语文、政治、历史、地理、外语。1955—1963年的9年间高考分理工、农医和文史三大类考试,共同必考科目为语文、政治,理工类加试数学、物理、化学,农医类加试生物、物理、化学,文史类加试历史、地理。1964年以后,开始分理工农医类和文史类两大类考试,原来的农医类并入理工类,共同必考科目为语文、政治、外语三科,理工类加试数学、物理、化学,取消了生物科目;文史类加试历史,取消了地理科目。每门科目均为100分。高考文理分科考试制度由此正式确立。
1977年教育部下文规定,高考分文、理两大类,共同考试科目为政治、语文、数学三门,文科加试史地(史地合为1科),理科加试理化(理化合为1科)。1978年,高考文理科共同考试科目为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四门,外语成绩不计入总分(报考外语专业除外),理工类加试物理、化学,文史类加试历史、地理。1979年,高考数学开始按文、理科分类命题。1981年,理工类考生要求加试生物,按满分30分计入总分,1982年上调至50分。1983年,语、数2门科目的满分值提高至120分,其余科目每门100分不变,理科总分690分,文科满分640分。1986年,生物科满分上调至70分。1985年上海市获准自行组织高考命题,实行“3+1”高考科目方案,每门科目150分,总分600分。1991—1992年,湖南、云南、海南三省试行高考科目设置改革,考试科目分四组,每组考试科目为4门,每门150分,总分600分。1993年,北京在全国率先试行“3+2”高考科目设置方案,即语、数、外三科为必考科目,文史类加考政、史,理工类加考理、化。文科类不考地理,理科类不考生物。每科满分原始分150分,满分值为750分。自此开始,政治由统考科目成为非统考科目。1994年,国家教委开始在部分省市试行“3+2”方案。1995年,除了上海继续试点实行“3+1”方案外,全国其他省市实行会考后的“3+2”高考科目设置方案。由于“3+2”方案文科不考地理、理科不考生物,引起了较大的社会争议。7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就联名呼吁务必十分重视生命科学,提出“必须立即恢复理科高考中生物学应有的地位,尤其是对报考生物系及有关医、农等科系,不得免考生物学,以保证学生来源和今后研究和教学的质量”。[1]许多地理教育工作者也提出“高考取消地理科目考试,势必影响了地理学人才的来源途径,造成不可佑量的人才损失”。[2]由此可见,强制性地规定哪些科目不考,都会消弱这些学科的学习普及和人才储备,容易引发社会纷争。
1999年,广东在全国率先试行“3+X”高考科目设置方案,2000年推广到五个省,2001年扩大至十三个省,2002年全国各省市实行“3+X”高考科目设置方案。最终形成了“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文/理综合+1”、“3+文理综合”三种科目组合模式,3为语、数、外,分值各为150分,综合科目大多为300分。2007年,山东、宁夏、广东、海南四省启动首批高中新课程改革高考方案,随后江苏、浙江、福建等省份陆续推出新课程高考方案。“3(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含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含物理、化学、生物)”成为多数分省命题省份高考科目设置的主流模式,语、数、外各为150分,综合科目300分,总分为750分。山东省自2007年高考开始,试行“3+X+1”的科目组合方案。“3”为语数外,分值各为150分;“X”为文综或理综,分值为200分;“1”为基本能力测试,分值为100分,内容涉及高中课程的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等,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山东的基本能力测试项目是一项较具有新意的改革。
1.2 高考不分文理科的影响
《意见》终止了已经推行50多年的高考文理分科考试制度,规定高考科目不分文理科,继续保持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的分值不变,同时考生可以自主选择3门计入高考总分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高考不分文理科和选考制改革将对高中学生素质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学校教育都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但对高中班级管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1.2.1 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培养
从学生素质发展而言,文理分科考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考生的学业负担,但也产生了学生偏科严重、知识结构畸形发展等消极结果。在文理分科考试中,考生只有两种选择:要么选理科,要么选文科。这种分科设置对于那些文科倾向或理科倾向不明确的学生来说,则是两难选择。但实行文理不分科和选考制后,学生可以跳出以往那种非文即理的课程选择模式,根据自己兴趣和特长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信息技术7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考试科目,即可以是物理、化学、地理的组合,也可以是生物、历史、地理的组合,等等,有35种科目组合可供考生选择,比原来文理分科只有两种选择增加了33种选择。多样化的科目组合体现了以生为本的学习理念,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擅长和喜欢的科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将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相应地,又能有效抑制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因为大多数负担属于学生厌学而产生的心理负担。
同时,选考科目制度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假设一个学生选择了物理、地理与信息技术3门选考科目,那他在物理课程班上课学习的同学群体与他在地理课程班上课的同学群体是不同的,这样大大拓展了学生之间的交际面,而且每个课程班都是志趣与特长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群体,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群体认同感。
1.2.2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高考科目的可选择性不仅能发挥学生的学业特长,也将激发学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因为学科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具有学习特长和强烈学习兴趣的学子,势必促使教师采用更加丰富的学习内容、更加生动的教学方式来满足这些学子的学习需求,在客观上推动教师加强学科专业的学习与钻研。同时,又能促进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原有实行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的高考模式,文科或理科的3门学科试题内容拼合在一起,考试成绩是3门学科的综合得分,而不是每一门科目的具体得分,这样学校便无法获知学生对于某门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而无法对相应的学科教师作出教学成效评价。但在选考制中,每门科目实行单独考试,单独呈现高考成绩,不同课程的学习成效可以进行纵向比较,这有利于学校对不同学科教师进行评价比较与奖惩,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值得一提的是,选考制对不同学科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从浙江、上海的情况来看,选考物理学科的学生超过了90%,其次是化学,选考政治、地理学科的人数则相对较少。
1.2.3 推动高中实施素质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并没有发布过有关高中实行文理分科教学的政策,但由于高考对基础教育发挥着强大的指挥棒作用,即高考考什么,中学就教什么,高考不考什么,中学就不教什么,高考文理分科的做法直接导致中学实行文理分科教学。现有分科教学产生的最大弊端是文科高考学生不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理科高考学生不学历史、地理等文科课程,而且数学被人为分割为文科数学与理科数学,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严重畸形。基础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显然文理分科教学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素质结构要求。因此,这种分科教学的做法违背了国家高中课程的设置要求,强化了学生的偏科程度,缺乏政策合法性基础。[3]文理分科考试制度导致中学实行文科生与理科生分班教学制度,除了语、数、外,教师在文科班教学中只教授史、地、政三门科目的内容,物、化、生弃之不学或流于形式,相反,教师对理科生只关注物、化、生课程的学习,对史、地、政则置之不理。但在选考制中,除了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其余每一门科目都会有学生选考,这就要求中学的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信息技术7门课程的每一门都要保质保量开足开齐,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选择考试科目的学习需要。同时,数学也不再有文科与理科的区别。因此,高考不分文理将有力促使中学认真实施素质教育,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是一个直接利好。
1.2.4 选考制对高中班级管理提出巨大挑战
原有文理分科教学,实行按照文理科固定编班教学,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群体是固定的,上课教室也基本是固定的,班级管理相对简便。而实行文理不分科后,不同选考科目的学生群体与授课教室是不同的,这就极大增加高中班级管理的难度。
2 外语一年两考对高中教育的影响
《意见》不仅将外语列为三门高考必考科目,而且要求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一年两考将提高外语在高中的影响与地位,社会各界对此产生了较大分歧。
2.1 外语在高考科目体系中的地位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考外语科目经历了从非计分科目到三巨霸的演变过程。1952年和1953年,外语(可申请免考)列为高考八门科目之一,分值为100分。1954年外语作为分理工农林类与文法财体类的共同考试科目,但考生可以申请免试外语。1955年至1957年,由于基础教育的外语教学极为薄弱,外语考试流于形式,高考取消了外语考试。1958年,外语又成为高考科目,但没有学习过外语的考生可以申请免考。1959年,报考外语专业的考生不得申请免试外语,开始把外语成绩作为高招录取的参考。1962年,报考全国重点高校和外语专业的考生,不得申请免试外语,外语开始作为高考的正式分数,分值为100分。
1977年恢复高考,当年外语没列入高考科目。1978年把外语作为考试科目,但成绩不计入高考总分,仅作为录取参考。1979年报考重点院校的考生,外语成绩按10%计入总分,1980年至1982年,报考本科院校的考生,外语成绩分别按30%、50%、70%计入高考总分。这3年报考专科学校的考生外语成绩是否计入总分由各省市自行决定,但实际情况是,几乎所有省份都将外语成绩计入了高考总分。1983年外语科目成绩以100%计入高考总分。1985年上海市获准自行组织高考命题,实行“3+1”高考科目方案,外语与语文和数学成为三门必考科目之一,每科满分150分。1993年,北京在全国率先试行“3+2”高考科目设置方案,即语、数、外三科为必考科目,每科满分原始分150分,满分750分。1994年之后,国家教委逐步在全国推行“3+2”方案。
1993年之后,高考外语科目一直保持150分的分值,与语文、数学并列在高考科目中处于三巨头的优势地位,对于中国对外开放与国际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于高考外语科目的高分值权重,近年来社会各界产生了较大争议,一部分人主张降低外语权重,认为高考过度重视外语,导致占用学生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加速学生中性别比的不平衡、出现重外语轻母语的现象、不利于城乡教育公平等问题。[4]正因如此,江苏省2008年高考采用“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统考科目(语文、数学每科160分,外语120分,总分440分,包括语文、数学各设附加题40分)。江苏方案打破了原有语、数、外三门学科分值均等的做法,从分值构成上提高语文、数学的学科地位,降低外语学科的分值比例,应该说是一项很有创意和实践意义的改革,得到多数社会人士的认同。2013年10月,北京市公布了高考改革征求意见稿,提出将外语分值从150分降为120分,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另一部分人则主张保持外语与语数并重的现状,认为这样可以提高国人的外语水平,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促进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
2.2 外语一年两考对高中教育的影响
《意见》将外语的分值仍设置为150分,并实行一年两考。毋庸置疑的是,外语这门高权重高考科目实行一年两考的做法,将极大提高外语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对高中其他科目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外语学习与备考将占用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一是外语所占权重这么大,与语文、数学同为150分,即便是每年一次高考,所有考生都会尽己所能投入到高考外语的备考中。二是高考外语实行一年两考。高考是一种高利害的选拔考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考生的前途与命运。实行一年两考,高考计分以两次考试成绩较高的那次为准,绝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参加两次考试,在考前一段时间(一两个月),学生会将主要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外语备考中,而无心学习其他科目。整体而言,一年两考比一年一考将占据学生更多的学习精力与备考时间。相应地,包括语文、数学在内其他高考科目的学习时间与精力减少,尤其是非高考科目学习所受到的冲击最大。实际上,在现有高考体系中,外语已经占据了学生过多的时间与精力,社会对此有争议。2013年11月,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与搜狐网教育频道联合发布了有15万民网友参与的“学生英语学习状况的家长调查”和“英语教育的成人民意调查”,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家长的孩子本学期英语学习时间所占比重约为37%,而中文学习的时间比英语学习低五个百分点,仅为32%;86%的家长认为对孩子现阶段而言,传统文化教育、国学、经典学习比较重要;接近九成的家长认为当前英语学习的热潮给学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超半数的家长希望“取消升学环节的英语考试科目或降低英语考试成绩的比重。”[5]
其次,扩大城乡之间、性别之间的教育公平差异。从产生结果推断,外语一年两考有悖于《意见》要求缩小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差距的本意。外语是城乡之间学习成效差异极为显著的科目,农村子女无论在家庭教育与经济条件,还是在学校外语师资教学水平等方面,都远远不如城市子女,一直在外语考试竞争中处于劣势,外语往往成为诸多农村考生的“伤心科目”,实行一年两考将对农村学生更为不利。同时,外语一年两考扩大了男女学生之间的考试成绩差异。外语和国语都是语言类学科,所占权重都很大,女生在语言学习中往往比男生更能发挥学习优势,取得更好成绩,这对男生明显不利。一个显著的现象就是,女生占高考高分考生的比例越来越大,甚至多数高考状元为女生。外语的高权重分值和一年两考将男生处于更为不利的竞争中
最后,助推外语培训市场更加火爆。在现有的高考科目体系中,语数外三科是高权重科目,其校外培训市场已经相当热闹,而外语因学习成效弹性大而成为培训市场最热门的科目,不仅有新东方、李阳、韦博等专业的外语培训机构,还有更多不计其数的小型培训机构和家教公司,外语成为校外培训机构的“捞金宝地”。可以预见的是,一年两考将促使校外的外语补习市场更加火爆,校园内外语教师的“地位”将得到极大提高,甚至吸引更多外语教师参与到外语补习队伍中。
3 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革对高中教育的影响
如何妥善处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难点。若不与高考挂钩或是软挂钩(即仅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参考),学业水平考试则将不被中学和学生重视而名存实亡;若将其与高考进行硬挂钩(即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一定比例计入高考总分),则学业水平考试将演变成另一场高考,加重学生的负担。正因如此,新中国成立以来,两者关系一直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其曲折的演变历史已经充分展示两者关系的复杂性和难以调和性。
3.1 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关系的曲折演变史
学业水平考试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其使命是替代高考成为评价学生学业水平和中学教育质量的标准。新中国成立统一高考后,高考成绩一直是高校录取新生的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高考分数与升学率逐渐成为社会评价学校质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业的唯一依据,导致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问题愈演愈烈。为了克服这种不正常现象,原国家教委决定在1988年由上海、浙江两地进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的试点工作,并1989年7月在全国试行高中会考制度。这项制度设计的初衷是,高中毕业会考是一种水平考试,主要检测学生各学科的学业水平是否达到高中毕业的要求,作为评价学生学业水平和高中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让会考与高考各司其职,会考承担评价高中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职能,而高考承担为高校选拔新生的职能,目的是弱化高考对中学教学的“指挥棒”作用。但在实践中,因高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职业选择、经济收入以及社会地位,而备受考生、中学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最终还是取代会考承担了中学和学生的教育评价职能,高中会考制度名存实亡。
2004年,国家启动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试点,2010年后,共16个省实行高考分省命题改革,许多省市采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取代了了原有的高中会考,试图分散高考对中学教育的“指挥棒”作用。但是,由于国家始终没有制定学业水平考试的统一规范与标准,导致各省市对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实施主体、考试科目以及成绩使用的政策规定各不相同。在考试科目方面,新疆、青海等省的考试科目为11门,北京、吉林等省市的统考科目为9门,山东、黑龙江等省的统考科目为6门,广东、海南、福建等省则实行反向考试模式,浙江、江苏实行选考模式,在语、数、外3个必考科目外,从其他7科选考3科和5科目。在成绩使用方面,上海、湖南等地仅把学业水平考试作为高中生能否毕业的依据和标准,广东、江苏则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考生能否进入重点大学的依据和条件,安徽省2009年高考还明确要求应届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C等级或补测合格,方能被二本及以上院校录取,而海南省则基础会考成绩按照满分40分计入高考总分中。[6]总的来看,各省市的改革方案各有利弊,但还是没能从根本上理顺好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之间的复杂关系。
为了试图从根本上理顺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的关系,《意见》要求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将学业水平考试定性为检验学生学习程度的考试,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考试范围覆盖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考生可以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个计入高考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家层面上首次赋予学业水平考试具有升学依据的功能,也是首次对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如何与高考挂钩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将学业水平考试提高至史无前例的最高地位。随后,上海和浙江在9月底公布了各自的高考改革方案做法。国家虽然要求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中,但对于以什么方式计入高考总分并未作出明确规定。由于学业水平考试具体改革方案由各省制定,使得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如何在高考中使用以及所占权重问题存在诸多变数。
3.2 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方案对高中教育的影响
《意见》要求学业水平考试覆盖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每个科目为学生提供一年两次考试的机会,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三个科目计入高考总分中,这些改革将对高中教育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3.2.1 促使各省建立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由于原有高中会考制度缺乏国家层面的统一设计与规范,许多省市在新一轮高中新课程改革之前就已中止了高中会考制度,即便是有,也是流于形式,发挥不了应有的功能与作用。《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上对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功能以及如何与高考挂钩问题作出统一规定,不仅要求全国所有省市都必须建立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而且要求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中,实现了有史以来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成绩的最紧密挂钩,这是《意见》有关学业水平考试改革的最大亮点与历史贡献。对于高中教育产生的直接影响就是,高中阶段国家规定的所有课程都要开足开齐,不能再厚此薄彼,实际上将学业水平考试置于国家教育考试的高度。在《意见》颁布之前,北京、天津等18个省份仅将学业水平考试定位于省级考试,而辽宁、河北等11个省份定位于国家考试。《意见》虽然规定学业水平考试由省级教育考试机构组织实施,但由于选考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中,这就使得学业水平考试具有国家教育考试的重要性与地位。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学业水平考试将受到中学、考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有利于中学实实在在地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中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3.2.2 学业水平考试双重功能的影响
《意见》试图从根本上解决学业考试与高考的关系问题,这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愿景,但在具体实践中要实现这一愿景,并非易事。《意见》将学业水平考试定性为检验学生学习程度的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那么,这种具有检测学生毕业和升学双重功能的考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考试呢?按照功能划分,考试可以分为标准参照性考试(或水平考试)和常模参照性考试(或选拔考试)。前者主要测试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教育或训练后是否达到规定的教学与学习目标(如高中会考、英语四六级考试、自学考试等),后者主要通过考试对特定群体中不同水平的学生科学准确地进行区分(如高考、成人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等)。若作为学生毕业重要依据,则学业水平考试具有水平考试的功能,若作为学生升学重要依据,则具备了选拔考试的功能。可见,《意见》赋予学业水平考试具有水平考试和选拔考试的双重功能,这就给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实践出了一个巨大的难题,实际操作中难以有效兼顾实现这两种功能。
上海、浙江的试点方案勉强兼顾了学业水平考试的这两种功能。上海把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种类型,并实行分卷考试:合格性考试就是水平考试,作为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等级性考试就是选拔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作为高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为了实现等级性考试的选拔区分功能和淡化“分分必争”的恶性应试导向,于是将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照固定比例细分为11个等级,每个等级之间分差为3分。由于这两种考试是通过两种不同的试卷而不是通过一张试卷来进行的,其运作的结果就是,合格性考试就成为原来的高中会考或学业水平考试,只不过命题难度比原来更大一些而已;而等级性考试变相成为类似于高考的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考试,只不过3门选考科目可以灵活组合罢了。浙江的试点方案与上海明显不同,是通过一张试卷实现水平考试与选拔考试两种功能,7门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起点赋分40分,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选考科目总分由“必考题70分+加试题30分”构成,这样设置是为了实现水平考试的功能。同时每个科目均设30分的加试题,选择计入高考总分科目的考生必须做加试题,加试题设置的目的是更好地区分不同水平的考生,实现选拔升学的功能。将这两种功能撮合在一张试卷中,起点赋分和等级分差的做法将明显降低试卷的区分度,弱化其选拔功能,必将增加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操作难度,进而影响招生录取的公平性。
3.2.3 选考科目分值权重的影响
《意见》提出,考生可以自主选择3门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计入高考总成绩,但对于按照多少权重计入、用什么方式计入并未作出具体规定。在上海方案中,计入高考总分的选考科目每门为70分,三门合计210分,占高考总分660分的32%,而语数外3门统考科目所占权重为68%,考生势必把大多数精力投放在语数外三门统考科目的学习上。浙江方案则将选考科目按每门100分计入高考总分,三门合计300分,占高考总分750分的40%,所占权重比上海方案高,这意味着浙江省的考生将比上海市的考生愿意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选考科目的学习与备考。
在计分方式上,上海可供选考的科目为6门,采用起点赋分加按11级比例等级分差的方式。按照浙江公布的《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和《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实施办法》,选考科目设为7门,增加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以各科“必考题70分+加试题30分”卷面得分为依据,考生各科成绩按等级赋分,以当次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成绩为赋分前提,不合格不赋分,起点赋分40分,满分100分,共分21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按最接近的累计比例划定等级,其中第21等级比例不超过1%。
据笔者了解,部分省市拟将所有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按一定分值计入高考总分中,即只要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就按照每科2分至20分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中。这种做法可以加强学生对非选考科目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增强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的关联度,避免学业水平考试非选考科目被忽视的尴尬局面,但也会产生因所有学业水平考试科目都变成高考科目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问题。
3.2.4 选考科目考试时间安排的影响
《意见》规定,语数外三科的高考时间不变,外语实行一年两考,计入高考总分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也实行一年两考。高考是一种高利害的高考,无论是按照70分还是100分计入高考总分,考生都会全力以赴倾注所有时间和精力参加每一次和每一科的考试。现有的高考制度,考生每年只要参加一次6月的高考。但根据《意见》的要求,考生每年至少参加两次高考,一次6月语、数、外高考以及选考科目的第一次考试,另一次是外语和选考科目的第二次考试。从浙江方案来看,两次选考科目分别安排在4月和10月进行,加上6月的语数外高考,则考生每年需参加三次高考。考试次数的增加,必然增加考生的学业和心理负担,这就需要考生和学校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意见》对提高考试命题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这对高中教育也将产生深远影响。分省命题改革直接源于2003年四川南部县高考试卷被盗事件,主要是为了分散全国统一高考的泄密风险。2010年后,全国已有16个省实行分省命题。从运行结果来看,分省命题虽然分散的全国性的泄题风险,但也产生了分省命题质量下降、命题成本高涨以及命题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7],受到部分社会人士的诟病。因此,高考实行全国统一命题、提高命题质量是大势所趋。据笔者所知,多数分省命题省市要求实行统一命题的愿望较强烈。实行统一命题不仅能有效避免分省命题出现的命题难度大起大落的问题,较好保证高考命题的难度、区分度和效度,还有利于对各省、市区的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比较与评价,也有利于高中教师进行跨省学习交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7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联名呼吁:务必十分重视生命科学 恢复理科高考生物[N].光明日报,1996-8-5.
[2]汪新庄,许汉光,解良田.高考取消地理科目的负效应之一——阻塞了地理学人才输送培养渠道[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5(11):47-48.
[3]罗立祝.取消文理分科是否加重学生负担[N].中国教育报,2009-3-18.
[4]刘海峰.高考科目改革:为什么首选是英语[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5]21世纪教育研究院.2013年英语教育网络调查报告[EB/OL]. http://learning.sohu.com/20131107/n389731810.shtml.
[6]王志武.学业水平考试亟待统一规范[N].中国教育报,2014-9-25.
[7]高考分省自主命题的利弊分析[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report/2005-07/25/content_3263432.htm.
The Influence of the Reform of Subject Set-up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on High School Education
LUO Lizhu
Implementation Opinions on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Examination and Enrollment System issued by The State Council of China puts forward some specific reform measures in terms of enrollment plan and its distribution,the form and content of examination,admissions mechanism,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etc.,among which subject set-up and content of examination are reformed greatly.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these reforms on the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from the aspects of integrating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organizing foreign language examinations twice a year and reforming the system of academic proficiency test.
Subject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Holding an Examination Twice a Year;Academic Proficiency Test;Influence
G405
A
1005-8427(2015)09-0013-9
罗立祝,男,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副研究员,博士(福州 3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