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心灵飞扬——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2015-01-30湖北
湖北 何 霄
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心灵飞扬——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湖北何霄
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书面语言反映客观事物、表达主观思想感情的一种教学活动。而作文一直是学生的一大难题,分析学生的作文心理,改善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想象来拯救作文,写出属于自己的作文,以提高初中生的作文水平。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一、当前作文教学现状的分析
(一)望而生畏,心存疑惧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和改革的重要课题,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中之难”。作文教学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涉及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结构等诸多因素,实施起来难度高,难以找到突破口;作文反馈工作量大、费时,许多教师对作文反馈望而生畏,心存疑惧,有“吃力不讨好”的思想作祟,导致教学上的无所作为,往往认为作文指导跟不指导一个样,讲评与不讲评没区别,于是,或作文反馈浮光掠影,或作文评讲蜻蜓点水,甚至放任自流。
(二)定位失误,本末倒置
许多教师也开展作文反馈,但在处理引导与习作、批改与评讲上——尤其处理批改与评讲关系时,定位产生偏差,甚至存在本末倒置现象:重视写前指导,轻视写后反馈;重视作文批改,轻视作文评讲。
作文是学生的创作,教师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进行作文批改,面对学生习作中流溢的思想和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轻描淡写,了了数语以蔽之,不啻是对作文教学“资源”的最大浪费。
(三)方法单一,“主体”缺位
不少教师也意识到作文评讲的重要性,但评讲往往停留于形式、表面,不能从学生习作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利用。缺乏对作文反馈系统性、完整性的认识;缺少作文讲评课明确的各阶段达成目标和方法:作文反馈粗放,“概而括之,笼而统之”;作文讲评缺乏序列性、专题性,“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往往几篇好作文当堂一念,万事大吉。
二、改进作文教学的基本策略与思路
(一)改善教学模式
做好积累,掌握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话不假,学生脑中如果没有好的素材,写作文就像挤牙膏一样,皱着眉头,想一句写一句,写出来的文章不是前言不搭后语,显得笨拙,就是思路不清晰。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大量积累素材,提高习作水平,我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在愉悦中积累,在潜移默化间形成一定的习作技能。例如:利用特色建设课把学生引进中华文字,感受文字魅力,激发爱文字,学文字的激情。围绕这一主题我们班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猜字谜”“古诗词诵读赛”“歇后语串串烧”“精彩语段展”等等。孩子们在快乐的活动中,不知不觉间获得了语言积累。在平时的语文课上,我常有意引导孩子用所积累的成语、歇后语、古诗词句练习说话,并及时给予他们表扬与鼓励,让他们明白积累的目的不是仅仅把它们存放在大脑仓库里,而是要灵活地恰如其分地运用到自己的言谈中,习作中。课本中的精彩句段,文章要求学生背诵。并把学生的阅读引向课外,向学生推荐读物,扩大孩子们的阅读面,鼓励他们做好读书笔记,尝试写读后感,优秀作品收录班级作文选,让学生不断品尝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然后再写下来。也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引导学生将“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说话还可以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起作文来,中心明确,条理清晰,得心应手,学生的作文兴趣倍增,作文水平也得以提高。
(二)认真做好作文批改工作
《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然,作文批改也要有针对性和侧重点,可尝试教师批改、学生批改(互相批改、轮流批改、小组批改等)。每次批改,教师必须善于发现、筛选、整理、归纳出学生习作中的常见病或带有共性的典型性问题,找准“毛病”才能“对症下药”——为作文评讲做材料上的充分准备。
1.精选典型。作文评讲建立在对学生作文进行认真批改的基础之上。例文必须具代表性,且通过比较的形式,可使学生加深记忆,生动、直观地加深对写作知识的理解,懂得什么是“偏题、离题”,什么是“首尾呼应”,什么是“详略得当”,什么是“画龙点睛”……引以为鉴,切实提高写作水平。
2.印发例文。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宋代学者朱熹曾经提出,读书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针对许多教师作文评讲课上,挑一、二篇所谓优秀作文当堂念完了事的低效或无效现象,我们必须从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尊重科学规律,讲评材料(例文)尽量印发,一桌一份或人手一份——优秀作品可署作者姓名,问题作文则避免出现作者名姓,以保护学生写作热情。有效的作文教学往往是教师不自觉中的教学行为却无意中遵循了教育科学规律。印发例文,直观感受的方法,被教学实践证明是提高作文反馈质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行之有效的重要步骤。
3.语文教师在做好“裁判”的同时,也应尝试“下水”,参与写作,和学生共同作文,共同提高,以唤起学生的“创作”激情,激发学生对写作的浓厚兴趣。
总之,作文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真情,来源于师生与文本的对话,来源于师生心灵的碰撞。更多去关注孩子们生活的体验,更多去引导孩子们对文本的解读,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稍加语文写作技巧的指导,让他们的生命在感悟中成长,让他们的心灵在写作中飞扬!
(作者单位:湖北省孝昌县陡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