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评改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

2015-01-30内蒙古崔旭虹

作文教学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评语习作作文

内蒙古 崔旭虹

作文评改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

内蒙古崔旭虹

作文评改是作文指导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但也是语文教师颇感心烦的一项工作。针对当前作文评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从当前习作评改存在的误区,习作评改策略,探索个性化的评改语言入手,逐步探索出有效的作文评改指导策略,引领学生积极参与,掌握评改方式和评改方法,把握一定的评改技能,形成一定的评改能力,促进自身习作能力的提高。

评改实践指导策略个性化语言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叶圣陶老先生把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界定为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小学习作教学改革受到极大的关注!各级各类的优秀习作指导课、示范课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然而,作为习作指导的重要环节──习作评改,好像并没有受到广大教育者们的青睐,大多依然是 “穿新鞋,走老路”,习作评改的现状仍就不容乐观!

习作评改不同于习作修改。修改是改正文中的错误、缺点;而评改则是既有“评”,又有“改”。“评”,是发现习作的闪光点,指出不妥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正确评价习作的成败得失。在“评”的整个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知识、思想、观点的碰撞。“改”,则是一个加工美、完善美、创造美的过程,是作文教学的最高境界。通过习作评改,就是让学生真正经历一次语言加工的过程,就是让学生经历发现与吸收,鉴赏与提高的过程。由此可见,习作评改意义重大。

一、当前习作评改存在的误区

(一)精批细改到位 习作面目全非

学生作文,老师批改,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因此许多地方依然亘古不变地延续着“生写师改”的老套模式.各级领导和家长都习惯地以为“精批细改”是语文老师负责的表现。很多老师也都习惯这样做,不管教学工作多么忙碌紧张,都要在作文本上大段大段地删改,或用上各种修改符号,或写上一大段评语,改得面目全非。认为让学生的作文“满篇见红”,改得越多,批得越多,就是“精批细改”,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得到教育行政管理者的认可或赞同,表明自己的工作态度,我们的语文教师也就心安理得了。

(二)评改主体错位 学生被动接受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当学生完成习作后,评改则成为了老师的“专利”,学生习作的好坏全由教师说了算,而一些教师往往以主宰者的身份出现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以成人的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去评价学生习作。而教师的评价在小学生心里又有一种特殊的权威,有一种至高无上的感觉,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天长日久,学生就习惯于,依赖于老师的评价,认为写成文后不必再去下功夫,评改是老师的事。评改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少自我反省、自我感悟、自我认识、自我提高,无形之中缺乏了自主评改的意识,使学生处于从属地位。

(三)评价方式笼统语言文字单一

习作批语的大众化、模式化、成人化,不符合儿童好奇心的心理特点,如:对不够好的习作,用“语句不通顺,中心不明确”、“错别字太多”、“层次不清楚”、“字迹欠清楚”等形式的批语充斥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本中,即使对好文章也只是“行文流畅,意到笔随”,“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用词准确生动”等等,学生对这种技术性批语只留下一个模糊的感觉。

(四)评改居高临下学生望尘兴叹

我们教师批改学生作文,往往用自己的眼光来评价学生的作品。希望学生的每一篇作文都是一篇佳作极品,要求中心明确、叙事清楚、语句通顺、文字优美、开篇新颖、引人注目、结尾点题、深化主题等等,做到十全十美,毫无缺限。正如叶圣陶所说:“在作文教学中,只顾到学生作好的文,却忘了作文的学生。”缺乏平等对话式的作文批语,这就等于师生之间隔了一条宽宽的河,不能敞开心扉来交流,教师是居高临下,隔靴掻痒,学生是谷底望天,隔岸观火,达不到批改效果。

(五)教师优美评语学生熟视无睹

传统的小学德育教育多侧重于理论教学,对于学生道德行为规范的培养重视不足,且采取的德育教育方式多为课堂说教,局限在校园中,与现实社会脱节,缺乏适应性和实效性,无法引起学生共鸣。再加上小学生生活经历少,在掌握道德知识后缺乏生活实践,导致其无法内化德育知识,使其成为道德修养。

发作文本了,学生翻开作文本“又是良/B”,“耶!又是优/A”,然后就塞进书包、抽屉了!无视老师那一个个的符号,一条条红线,一面面小红旗,无视老师精心写的批语,无视老师提出的修改建议,很少有同学针对老师的修改建议,进行自主修改习作。而有些老师修改得龙飞凤舞,学生无法辨认,老师的精心修改也付之东流。

(六)教师一味撒手学生放任自流

有的教师似乎也是在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但政策放宽,一味撒手让学生自己修改。既不教给他们一定的修改方法,也没有科学合理的训练步骤,更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久而久之,学生敷衍塞责,马虎行事,改与不改差不了多少!何来习作水平的提高!

(七)反馈周期较长评改适得其反

一般一篇作文要两个星期才能有一次反馈,学生对作文的内容已经淡忘,兴奋点已经转移。即使教师精批细改,也难以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使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相对缓慢。

二、习作评改的策略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作文评改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想改、乐改、会改。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引导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事实上作文过程的本身就是学生自觉与不自觉地使用着自改的手段,让学生参与作文的评析,能使他们体验到一种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唤起儿童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进而培养学生新颖独到,具有个性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一)学生自读自改。“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本人。”从学生个体的经验背景和情感认识水平出发,采用两种自改:既作后在教师指导下的自改和根据同学的评改意见推敲自己的习作。其操作策略为:首先是学会欣赏自己,用圈点、打星、写作后感等形式找出满意的语句。其次是结合教师指导和同学建议进行自改。

通过这样的评改训练,一方面通过教师的指导,发现和促进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寻找需要改善的地方;另一方面通过伙伴的帮助使自己得到提高,看着同学评改过的习作,清楚明白自己习作的得失,也有侧重点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家长协助评改。根据习作问题和内容,请家长参与,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孩子的习作,便于父母与子女间的交流、沟通,更有利于学生习作的提高。在操作策略上我们选择家长比较熟悉的题材请家长参与。如“一个熟悉的人”、“我喜爱的一种水果”等,从研究情况来看,多数家长更注重于对孩子习作情感和态度方面的评价。

(四)教师赏识评改。在学生互为评改、自我修改的过程中,教师以“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的身份出现,逐步引领学生学会评改,习作规范,提升水平。但同时教师还应该是整个评改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尤其是在学生互改、自改后,教师更是一位“资深”的参与者。习作经过学生的两次评改转到了教师手中,此时教师的评改起到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因材施教,侧重于对互评自改后仍有问题的习作进行个别指导,让学生对习作进行再修改。第二是针对学生的修改态度和修改后的习作进行再次评分,肯定学生的评改过程,激发评改的兴趣。第三是选拔推荐优秀作品。根据评改后的星级等第,个人纵向比较有特色的建议选入“个人文集”,全班横向比较特别优秀的建议投稿,并刊示在班级优秀习作园地中,以示激励。

三、探索个性化的评改语言

习作评改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碰撞所产生的对文章的新的定义。在评改的过程中,作为评改者的学生不仅享有评改习作的权利和职责,更是一个习作过程的参与者,要在评改过程中与习作和作者进行交流和对话。点评是传统习作评改的主要方法,它可以将评改者在交流与对话过程中的想法及时记录下来,在研究中尝试探索多种形式的评改语言,追求师生个性化的评价语言。

(一)激励式评语。古语曰:“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 学生每次完成习作之后,非常希望得到肯定和表扬。研究中利用这一心理,在师评、互评中注意及时给予学生习作的鼓励,让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写作积极性,提高写作的兴趣与作文能力。如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现在你的作文字数比以前多多了,这是你努力的结果,当你的作文也榜上有名时,你会觉得平时的努力是值得的!”

(二)对话式评语。教师和学生成为朋友,学生和学生成为好伙伴。师生、生生用平等的对话来阐释自己的评改建议,学生会更能领悟。如“老爷爷当时会对姐姐这么说吗?”

(三)指导式评语。“所谓批,无非向学生谈几句提示的话,引导他们去思考,该怎样想才对,该这样写才好。”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评改中明确哪些地方可以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如何改,然后学生再进行修改,让学生明白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如:虽然你写了“农贸市场”里的“货物”,也写到了人物,但总感觉不具体,再写一些内容,如,把“货物”的颜色也写一些,人物的动作、神态再写得形象些呢,我相信你能行的!

4.商量式评语。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有在受到充分的信任和尊重时,才能把自己的干劲和聪明才智充分地发挥出来。所以点评时我们提倡用商量的口吻,如“结尾处,是不是应该把你在这节课上所懂得的科学道理写出来呢!”

另外还有赏识式评语、一针见血式、综合式评语等。学生的评价语言详尽真诚又充满童趣,这样的评改既发挥了学生个性,也强化了习作要点,还成了学生的一个小练笔。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习作评改水平,同时也提高我们的习作指导能力,让我们的学生徜徉在书香中,用他们手中的笔来描绘我们这个美丽而多彩的世界!

[1]《新课程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教学月刊·小学版》有关期刊,浙江教育学院教学月刊社。

[3]《小学语文教学》有关期刊,山西教育报刊社。

[4]《小学教学研究》有关期刊,江西省出版总社。

[5]《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出版社。

[6]《中国教师新百科》小学教育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7]《小学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8]《小学生写作评改策略研究报告》南街小学

(作者单位: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评语习作作文
流沙河语录及诸家评语
周克芹语录及诸家评语
教师评语
怎样为作文写评语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