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报副刊要成为地方文学的风向标

2015-01-30苏强华

中国地市报人 2015年7期
关键词:商丘副刊题材

□ 苏强华

(商丘日报社,河南 商丘 476000)

文学是文化的根基,是思想的源泉。地方党报要办出文化特色,必须凸显文学的色彩。作为生存于这个地域的文化艺术氛围之中的党报副刊,也必须成为当地文学艺术创作的风向标。商丘历史悠久,文学也源远流长。河南《商丘日报》副刊《梁苑》在繁荣商丘文学创作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但一段时期以来,文学创作“式微”是不争的事实,为了重塑文学靓点,彰显文化特色,商丘提出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学精品力作,作为地方文学重要载体的《商丘日报》副刊《梁苑》任重而道远。

《梁苑》要成为商丘浓厚文化氛围的营造者

先刊发他山之石,介绍一个成功的典例。南阳位于豫、鄂、陕交界处,伏牛、桐伯二山三面环绕,其间又有淮河源头与汉水的多条支流纵横交织,气候温暖,水源丰富,极适宜人类生存。据考证,早在四五十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很早就有“禹王锁蛟”等神话故事流传,同时南阳又是楚汉文化的交汇处。浪漫飘逸的楚文化和博大雄浑的汉文化、凝重务实的中原文化在此交汇融通,衍生成一部浪漫与现实并存飘逸古典凝重兼容的“宛文化”,这种兼容数种文化优势为文学“大家”的出现,创造了极好的文化氛围。南阳的作家们面对新时期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不为利缚,耐得寂寞,守得清贫,执著地固守着心灵的一片净土,一心一意辛勤笔耕,终于写出了成功,写出了辉煌。两者相比,商丘也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商祖文化、汉梁文化、中原文化融会贯通,形成独特的黄河故道文化。副刊《梁苑》要大量刊发商丘的作家在这块特异的土地上克服浮躁心态、挖掘黄河故道蕴含的大的精神、大的生命的作品。大胆刊发探索黄河故道的风土人情更鲜明更突出,表现出黄河故道的人的变迁尤其是他们在驾驭自己的命运中表现出来的悲壮的心灵世界的作品。同时,副刊《梁苑》可以开设专栏,认真探讨,呼吁市党委、政府领导与作家交朋友,在政治上为作家遮风挡雨,在生活上为他们排忧解难,并研究制定一些制度和措施,为作家们多出快出精品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和条件,努力营造一个温煦如春的社会小气候。

《梁苑》要成为商丘作家观念转变的引导者

众所周知,艺术是生活的反映,只有认识生活,才能反映生活,认识多少,反映多少;认识多深,反映多深;认识水平,就是思想观念问题。作品写得深不深,主要是指作品对生活中的矛盾和意义揭示深不深,而揭示得深不深,又是由作者对生活理解得深不深决定的。作家对生活理解的深不深,是和他的政治思想修养与世界观分不开。社会生活像万花筒,纷繁复杂,斑驳多彩。一个作家如何去认识和把握生活,如何有选择地反映生活,什么是生活的主流和支流,何为生活的美与丑,不同的世界观的人就会有不同结论。副刊《梁苑》要引导商丘的作家站在思想家的高度,对社会生活进行全方位的把握和概括。当今世界,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能不能发现,善不善于发现,发现了能不能表现深刻,这直接受作家思想观念的制约。现在,我们商丘的作家不是对生活缺少认识,而是认识不深,因而反映也不深,所以副刊《梁苑》要开设专栏,展开争鸣,引导作家首先在思想观念转变上取得突破。作家的思想观念能够转变、敢于突破,就能独具慧眼,沙里见金,小中见大,见微知著。作家写作品时,不能只有浅层次的是非善恶判断,需要有深层次的哲理思辨,不能只表现表面的现实现象,而要找到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这里有一个胆识的问题。所谓胆就是为了文学事业,敢于拼搏,奋不顾身的精神,写别人不敢写的题材,发别人不敢发的声响。所谓识,就是方向,就是知识。在文学创作上,商丘的作者胆还不够大,识还不够广。艺高才能胆大,胆大才艺高,有胆有识,能出力作。所以,副刊《梁苑》要通过有选择地刊发作品,把全市的那些思想高、观念新、胆量大、见解广的作者推向前台,这样,才能在文学艺术创作中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梁苑》要成为商丘文学题材突破的探路者

要想推出精品力作,题材很重要。题材选准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作家应该是发现家,应该用自己的眼睛选材,用自己的笔写文章。高明的作家在题材上总能见别人之未见,写别人之未写。大家都见了,能想别人之未想,或者选人人心中有而笔下无的题材,因而才能成功。现在商丘的作家在选材上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选择的题材较轻,光有小打小闹的小玩意,没有大起大落的大文章。二是选择题材的面窄,似乎商丘只有农村农民,只有几个历史人物。在题材上必须突破,要突破必须变轻为重,选择大题材。化窄为宽,高奏主旋律。开拓艺术视野,实现题材多样化。

实际上商丘的题材是很丰富的,芒砀山突兀在豫东平野上,打破了这片漠漠原野的平寂,围绕它的许多历史传说故事,更有助于文学创作思维空间的开拓。副刊《梁苑》可适时推出十问,供商丘作家耕耘。一问中国的火神普罗米修斯阏伯的火是否还在燃烧、发光、发热,这神话的创造包含了多少兴亡演变的史实?二问商祖的牛车是否还在运行,商祖文化怎样演化为滚滚现代商潮?三问孔丘家的弦歌是否中断,庄周天马行空的瑰丽思想是否还在游动?四问奴隶们的王陈胜的遗踪引起人们什么暇想,巾帼英雄花木兰的传说又有哪些演变?五问张巡的英雄气概如何为人们传承,桃花扇主人后裔在作如何的国事和爱情的沉思?六问黄河故道的风沙,历史长河的眼泪怎样为绿荫覆盖?七问人民胜利的基石淮海战役的遗址,给人们多少启发、激励?八问辽阔的豫东平原正在发生哪些变化,贫困苦难怎样为人们驱逐,智慧怎样在武装勤劳、朴素、坚韧的人民?九问这里的人们在作哪些美丽的憧憬,源远流长的伦理道德观如何在悄悄演变,传统观念再评价与更新又引起人们哪些思索?十问江淹的五彩笔是否再落入人间,时空纵横织造的绚丽的花朵是否正在绽放?还可以提出一些发问,这些都是地道的商丘特色,其中大有文章可作。

近年来,《商丘日报》进行了多次改扩版,文学副刊《梁苑》不仅没有受到冲击,反而被当作报纸的品牌来经营。从创刊到现在,始终保持了端庄大方、清新优美的格调。《梁苑》刊发了大量文学作品,推出了大批文艺人才,为商丘文学乃至商丘文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当下气象万千、繁花迷眼之际,副刊的丰富鲜活、精美雅致会给人们提供更多滋养身心、从容思考的机会,提供一方安放心灵的净土。期待《商丘日报》副刊《梁苑》在文化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大有作为。

猜你喜欢

商丘副刊题材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商丘之旅
让更多企业在商丘长得大、飞得高
报纸副刊,还有新空间吗
守正与出新——羊城晚报副刊的转型之路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如何正确认识党报副刊的作用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