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解决招人难、就业难问题——惠普服务外包学院的实践经验
2015-01-30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编辑部与中国惠普大学联合课题组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编辑部与中国惠普大学联合课题组
从培训到教育,中国惠普大学不仅专注于帮助企业组织及个人提升能力,而且肩负社会责任感,一直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力求帮助学校和企业搭建一座校企合作之桥。
一、背景:企业招人难,学生就业难
10 多年来,“企业招人难,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政府、企业、高校、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心头之痛,教育已经不单纯是政府和学校的事,已经变成了民生问题。
1999 年大学扩招之后,铺天盖地的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新闻充斥着我们的视觉和听觉。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2005年普通高校毕业人数308 万,就业率76%,意味着70 多万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到了2011 年,毕业生人数飙升到660 万,就业率70%,也就说近200 万学生找不到工作。2014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员达到727 万,它背后带来的就业压力可想而知。
高校扩招以后,学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现实严重脱节。尤其是某些专业的课程,课程大纲十几年都基本不变。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落伍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现在很多大学在积极探索,与企业和专业的培训机构合作,开发或引入实战性课程,帮住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取得了很好的经验。中国惠普大学一直以“国际、全面、实战、创新”而著称,在大学生实训方面,通过“职场能力+技术能力实战”的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能胜任1-2 年工作要求的岗位,受到学校和用人单位的认可。
惠普园区合作项目的目标是:第一、“以终为始”—— 中国目前的高校教育人才输出与企业用人需求严重脱节,因此在园区未来的人才培养实施中,必须以产业/ 企业的用人需求、用人标准为我们人才教育的出发点。第二、“毕业即上岗”—— 紧贴园区入住企业的用人需求,在专业技能和职场技能进行有的放矢的课程设计和培训实施,输送合格的专业技能和软技能的大学生/ 大专生。第三、“到岗即合格上岗”—— 与用人企业配合进行实训类型的大学生培训,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持续跟进企业用人的满意度反馈,坚持持续改进,不断提升人才输出质量。第四、“从始至终”——在企业和园区培训机构之间,推动供需双方的良性循环互动,输送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人才, 为园区产业发展源源不断提供人才。
二、校企合作解决招人难和就业难
中国惠普大学作为校企合作的先行者,从2008 年到现在一直致力于校企合作的实践和探索。通过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中国惠普大学准确把握企业用人需求,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协作,为企业的竞争与发展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人才,形成企业用人,学校育才双赢的大好局面。
1、实现大学生就业闭环,解决园区实用型人才短缺燃眉之急
与园区共建IT 人才培养基地。惠普大学提供课程体系与师资,搭建培训所需软硬件平台,园区提供培训场所,共同培养园区急需IT 高端人才。 建立大学与园区人才培养桥梁,针对园区人才需求,建立定向大学生培养基地。惠普大学提供基于POL 实训服务,园区及学校提供培训环境及生源,共同打造园区基础人才。 通过园区的配套服务,建立与园区的企业合作,为企业提供可持续的人才培养体系解决方案。
2、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加速,促进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发展
包括新建的近700 所地方本科院校在内,我国高等院校的目标聚焦在学术型的研究。而我国一年所需要的学术型人才不过10 万人,与每年几百万毕业生的输出形成了强大的反差。对于企业来讲,他们需要更多的是能解决问题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西方发达国家均有较好的教育结构,尤其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如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非常值得借鉴。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经过多年的酝酿和实践,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2014 年3 月5 日,国务院会议通过《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而教育部2014 年的工作重点包括: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等。国务院和教育部也正在大力推进700 所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惠普大学具有独立的教育合作部,旨在和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合作,帮助高等院校进行顺利转型。
中国惠普大学在中国已经有近30 年的专业培训积累,完善的课程体系、专业的课程设计能力、国际化的视角、实战型课程定位和老师资源以及对企业用人需求的理解,在校企合作中得到了地方政府和学校的高度认可。中国惠普大学有能力,也有社会责任感,在构建校企深度融合的桥梁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3、助力企业超大规模培训,简历畅销持续的学习机制
面临超大规模的培训组织,大型企业常常感到焦头烂额,中国惠普借助业界领先的ADDIE 教学方法论以及ISD课程设计体系理论,为企业组织大规模培训规范了整体流程,建立了长效持续的学习机制,促进企业学习型组织的发展。
企业在新系统上线前、关键业务系统变更以及其他需要集中培训的时候往往面临着如下问题:第一、培训内容复杂,培训学习难度大,由于是关键业务变更或新系统上线,因此培训内容都需要进行首次编写,没有现成课件可复用。第二、培训分散、管理半径长,培训组织难度大,对大型组织机构来说,其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受训人数往往是几十万级别,因此采用传统的现场培训方式往往难以覆盖全面要求。第三、培训时间紧迫,任务重,学员学习压力大,系统上线前留给集中培训的时间往往很短,学员工学矛盾很突出,只能利用业务时间进行学习,压力大。第四、缺乏培训演练环境,对学员实际操作要求高,关键业务的变更和新系统的上线,往往不具备完善的演练环境,需要寻找一种可替代的低成本方式供学员进行练习。第五、没有足够的、有经验的培训师资,受训人数众多,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足够多的合格老师进行授课。
中国惠普大学结合多年的培训经验和最佳实践,以及ADDIE 和ISD 等教学理论,对客户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培训设计、咨询、实施和管理办法。首先,建立统筹管理机构,规划培训体系,制定培训标准;其次、规范培训流程,制定有效的培训方法和工具;第三、设计培训方案和制定培训计划;第四、实施培训、管理培训过程和监控培训质量;最后、设计开发培训课件。帮助客户在业务系统变革过程中,实现人才技能培训平稳实施,支持系统顺利上线。为企业积累大量的培训资源,建立完整、规范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从而促进企业建立发展学习型组织。
4、超大规模业务操作培训项目的领导者
2009 年,ERP 系统上线培训项目为保证某大型企业ERP 系统的按时上线运行,中国惠普大学为企业建立了一套标准的企业内部培训机制和培训流程,帮助企业后续开展跨区、跨部门的大规模培训;协助企业建立高素质的内训师资队伍,同时积累了丰富的培训课件资源;培训了近2000名技术和业务骨干,涉及多个关键岗位,为企业后续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0 年,“加油站管理系统”上线培训项目。中国惠普大学帮助某大型国企构建了一套规范的企业内部培训体系,有效组织企业内部大规模、分散式的系统应用培训,保证了其“加油站管理系统”上线后的平稳过渡。同时为企业培养了一批内训师资队伍,利用标准的培训流程和有效的培训管理工具,实施企业人才培养战略。为其多个省级销售公司、480 个二级单位、16000 个加油站以及5200 个发卡网点的员工提供培训服务,参训人数达到47000 人。
2013 年-2015 年,银行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业务操作培训项目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工作是国内某四大行之一为实现IT 与业务协调发展,力争“十二五”末IT 整体水平达到“国内最佳、际一流”而打造的系统工程。中国惠普与该行共同组织了超大规模的培训,借助网络学习系统在线学习、现场培训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混成式培训方式,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完成了430 万人课次的学习,覆盖其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一级分行、二级支行以及所有网点人员,涉及27万人,为核心系统的上线打下了夯实的基础。中国惠普大学帮助该行建立了规范的培训组织方法和相应的管理工具,形成了“企业大规模培训咨询服务项目”的学习推广体系;整合企业内部培训资源,培养了大批企业内部业务骨干人员,帮助客户建立培训师资队伍;完成了上百门课程的开发,积累了大量培训资源。
5、建立长效持续的学习机制促进学习型组织的发展
“学习型组织”的概念进入中国已有多年,很多企业都正在学习研究,并把它作为企业建设的发展目标。创建“学习型企业”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国内大型企业由于地域性、专业分工、企业沿革、管理体制的不尽相同,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也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同时由于对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企业内部培训资源短缺。
中国惠普大学凭借其多年的培训经验和最佳实践分享,采用业界领先的ADDIE 教学方法以及ISD 教学系统设计,结合其众多大型培训项目成功案例,行之有效的培训设计、咨询、实施和管理办法,为超大规模的培训组织以及企业人才培训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众多大型企业成功完成了重大业务系统切换以及长效学习机制的建立。
案例1:2008 年,IT5000 公益培训项。2008 年,中国惠普大学与西南部四所高校合作,针对大四学生进行职业化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软技能、IT 技术和IT 服务管理,全部教材由中国惠普大学提供。完成培训后,大学生们被授予“IT外包人才职业素质培训课程认证”证书,并在外包人才招聘选拔中优先录用。
案例2:2009 年,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培养项目。2009 年9 月12 日,中国惠普大学和中科院研究生院合作联手创造出国内首个最高科研及教学机构与国际著名企业教育机构共同合作培养企业首席信息官(CIO)的项目,诞生国内首个为IT 战略与IT 服务管理领域培养中高级人才的计算机技术硕士。
案例3:2009 年,大学生公益项目。2009 年10 月16 日,在某市政府的支持下,依托当地软件园对学生的组织力量及教室资源,以中国惠普大学基于多年外包服务运营经验提供的教学内容及教师资源,启动大学生公益培训计划。培训主要针对即将毕业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以及其他有志于成为IT 软件外包服务的人才。针对大学生在企业中工作所需的职业素质不足的现状,培训内容分为品德教育、职业素质、专业管理和技术培训等。全部教材由惠普大学提供,对大学生进行短期、集中、有针对性的强化培训,以提高外包企业岗前培训的合格率和大学生在外包企业的就业率。
案例4:2011-2012 年,人才20000 培养项目。中国惠普大学和某省政府合作,启动“人才20000 培养项目”,面向当地八所高等院校,采用中国惠普大学专门设计开发的POL 实训平台,对学生进行包括Java 开发、测试、IT 基础和网络管理等领域的实训。在参加培训的学生中,中国惠普公司选拔了247 名学生进入惠普实习工作,并从毕业生中录用了158 人正式入职惠普公司。
三、构筑面向园区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生态链
惠普公司发挥在信息产业领域的全球综合服务能力,依托惠普品牌及先进解决方案,在人才培养方向进行战略合作的同时实现人才培养产业来支撑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以大学生实训为起点,打造以技术、服务为主导人才发展通道的培训模式,将大学生实训、企业专业技术实训、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实训,深入有机地融入到园区人才发展战略中,实现可持续的人才培养体系,并通过多种服务合作共赢模式,打造国际一流园区人才培养基地。构筑面向园区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生态链,结合园区发展规划,设计产业相关的技术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实训进阶培训,为未来对更广区域的人才输送做指导及储备。
2012-2014 年,园区合作项。2012 年,惠普大学与某省市信息产业园区合作人才项目,开展对园区的人才规划咨询,为园区人才培养奠定基础。针对即将进入园区工作的IT 相关专业大学生开展Java/.net 及测试方向的实训,为信息产业园区培养外包服务人才。
2014 年,为支撑中国某省产业发展人才战略,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链,惠普大学为某省市“大数据”以及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战略培养和储备高端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中国惠普大学与当地政府、及当地大学三方合作,共同打造“西部新一代IT 教育培训基地”,承接本地的人才发展政策。三方基于优势资源,发挥重点大学的办学能力,利用优势教学资源,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分层培训,共同打造全方位、高层次、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引入了中国惠普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品牌优势和影响力、丰富完善的课程和国际认证体系、强大的师资队伍、一体化市场运营管理经验;依托政府投资建设的先进软硬件配套设施和实训数据中心,推动建立国际先进的产学研一体化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商务运营模式,合作共赢,实现立足地方、面向全省、辐射西南,建立西部人才培养产业群,为西部输出专业产业人才的中长期战略目标。
实现大学生就业闭环,解决园区实用型人才短缺燃眉之急。与园区共建IT 人才培养基地。惠普大学提供课程体系与师资,搭建培训所需软硬件平台,园区提供培训场所,共同培养园区急需IT 高端人才。建立大学与园区人才培养桥梁,针对园区人才需求,建立定向大学生培养基地。惠普大学提供基于POL 实训服务,园区及学校提供培训环境及生源,共同打造园区基础人才。通过园区的配套服务,建立与园区的企业合作,为企业提供可持续的人才培养体系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