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钻得进去跳得出来
——浅析如何抓住新闻精髓制作精彩标题

2015-01-30陈彦

中国地市报人 2015年9期
关键词:煎饼丰产惯性

□陈彦

(江城日报社,吉林吉林132011)

钻得进去跳得出来
——浅析如何抓住新闻精髓制作精彩标题

□陈彦

(江城日报社,吉林吉林132011)

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和自媒体时代的来临,面对传统纸媒,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了“速读”方式——快速地浏览一下各版主要稿件的标题,以求对当天国内国际和当地的新闻有个大致的了解。遇到感兴趣的,才会通读内容。基于此,制作出体现新闻精髓的、能够吸引读者眼球的标题就显得越来越至关重要了。

标题是文眼,标题精彩,“眼睛”就有神,自然会吸引读者;标题不精彩,“眼睛”就无神,也无法引起人的阅读兴趣。笔者以为,制作标题的道理就像练习书法讲究的“入帖又出帖,方能成大家”一样,首先要“钻得进去”,即真正吃透文章,对新闻及其背景有了总体的把握,然后再“跳得出来”,对新闻事实进行评判、总结、点睛,才能制作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标题。

毋庸置疑,标题应鲜明地阐明立场、观点,让读者看了标题就理解新闻报道的核心和本质所在。传统纸媒有些标题不吸引人,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太笼统、太空泛,有相当一部分标题使用了“万金油”词汇,用到哪里都可以,缺乏鲜明的个性。试比较下面两个标题:“我市就业工作取得新突破”、“我市城镇新增就业4958人”。显然,前者包含的范围要比后者大,读者在接受前者所传达的信息时,无法把握其所表达的程度。而后者,用数字将具体的新增就业人数阐述出来,给予读者的是一个明晰、准确的概念。

空泛的新闻标题,读者不喜欢看,编辑也不愿意让它出现在版面上,可此类标题在报纸版面上仍然比比皆是,是什么原因呢?

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编辑没能认真阅读新闻,没有真正做到“钻进去”。许多作者写消息时把精力都放在了文章上,没有对标题进行打磨推敲,随便起个标题交差。有的编辑在接过文章后,只要感觉题文一致,对标题一般也就懒得做大的改动。由此看出,这一采编过程中的标题制作环节,作者过于依赖编辑,而编辑由于时间紧张、责任心不强等原因,没能仔细研读新闻,不能将其精华展现给读者,从而导致标题的空洞。体现在报纸上,就是“懒标题横行”。二是编辑没能做到“跳出来”,即跳出新闻交代的内容,对新闻所涉及内容的全局缺乏把握,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编辑如果对新闻所写内容的全局有所把握,在制作标题时就能举重若轻,抓住新闻的与众不同之处;就能知道一篇新闻所反映的内容在该领域中所处的地位及其作用;就能言之有物,避免空话、套话。站在全局角度,考虑到大的背景,为消息制作标题,就能四两拨千斤了。

看来,只有钻得进去,跳得出来,编辑才能抓住消息的精髓,把握消息的独特之处,从而使标题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空泛的标题往往容易出现在一些常规报道中,所谓年年都唱的“四季歌”中。属于这些范围内的新闻粗略一看确实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稍加琢磨就会发现,反映同类内容的稿件也还是有不同之处的。比如,近些年我国粮食生产获得了大丰收,产粮大省吉林省的许多报纸都开设了粮食丰产专栏,导致粮食丰产内容的稿件扎堆。怎样才能使标题体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呢?《江城日报》的编辑们采用的就是钻进文中抓特点,跳出文来找不同的方法。仔细阅读这些粮食丰产报道,有的谈的是挖掘潜力保丰产,有的突出的是科技增收,有的报道的是抗灾自救取得粮食产量“逆市上扬”。可以说,只要勤于挖掘、善于挖掘,每篇稿件都有其独有的特点。抓住各稿的特点,由此切入做标题,就可以避免千题一词,避免一般化、空泛的标题。

同时,在制作标题时,力求寻找引起读者兴趣的“闪光点”,要善于使用形象思维、语言艺术、修辞手法等各种方法,使标题形象、生动,富有灵气和诗意,耐人寻味。在上文提到的粮食丰产报道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篇总结性文章,编辑部给出的标题是“米袋子里浸满喜悦和汗水”,可以说既准确形象

地道出了粮食大丰收后人们的喜悦和广大农民以及所有涉农工作者付出的辛劳,又极富情感色彩,让人入眼又入心。

《江城日报》的一篇报道桦甸市红石砬子镇发展煎饼产业的文章也是“钻进去、跳出来”的成功范例,编辑部在通读全文后,在对红石砬子镇的煎饼产业有了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又站在对国家产业富民的大政方针总体把握的全局高度,制作出了赢得满堂彩的标题“红石砬子的煎饼摊大了”。一个巧妙的“摊大了”一语双关,让人既知晓了该镇煎饼产业的兴盛,又能让人自然联想到几百个鏊子齐摊煎饼的盛大场面,进而达到了让人过目不忘的目的。其传播初衷自然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太阳光摇曳出致富好前景》《当春种下黄金豆》《稻草搓成幌金绳》《鱼儿鱼儿稻田里游》也都属于此类标题。

不认真研读新闻,没有钻进去;不能把握全局,无法跳出来,从而导致标题的空洞。事实上,空洞标题出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缘于编辑的思维习惯上,即编辑不能克服思维惯性的影响。人的思维也有惯性。思维惯性体现在编辑制作标题上,就是对同类消息爱使用同样的词语,做同样的评价,有同样的认识。思维惯性的出现是编辑知识贫乏的外在表现。编辑如果拥有了深厚的知识积淀,就可以减少或避免思维惯性。当面对一篇消息时,能够运用多种思维方式,从事物的正面、反面、侧面多方位进行思考,制作出多个标题,然后从中进行选择和淘汰,就可以避免用一个模式为同类消息制作标题现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只要编辑具备较强的责任心,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克服惯性思维,面对新闻稿件时,真正做到“钻得进去,跳得出来”,就可以制作出言之有物、富有鲜明个性的标题,从而吸引读者的目光,抓住读者的心。■

猜你喜欢

煎饼丰产惯性
冲破『惯性』 看惯性
想要早产丰产 果树应该这么管
吃好采后“月子餐”葡萄来年得丰产
抢收抢种藜麦 确保丰收也丰产
苹果园能否丰产 秋季管理很重要
认清生活中的“惯性”
煎饼
清涧煎饼,好吃又好听
小熊当当爱吃煎饼
煎饼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