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好晚报社会新闻的四个要素

2015-01-30刘伊莉

中国地市报人 2015年8期
关键词:故事性可读性伊犁

□ 刘伊莉

(伊犁晚报,新疆 伊宁 835000)

时下,报业竞争异常激烈,为了适应读者的阅读需要,许多晚报把大量社会新闻作为版面的重头戏,并以此来争取读者的眼球。《伊犁晚报》作为新疆伊犁的一张纯粹的生活服务类市民化报纸,在社会新闻方面做了大篇幅报道,为百姓解决了许多实事和难事,得到了伊犁州党委、政府和百姓的一致好评。

如何才能写好晚报的社会新闻呢?笔者结合多年编辑社会新闻版的工作经验,认为晚报社会新闻应具备“四性”,即:煽情性、故事性、可读性和问题性。

煽情性是最大吸引点

在紧张、多元的现代生活中,人类更需要情感的滋润,采写社会新闻时要以人为本,在“情”在上做足文章。一方面要注重思想教育作用,一方面要抓住多样的人伦之情,做好文章,调动受众积极、健康的情愫。要善于在凡人琐事中挖掘感人至深的事迹和激动人心的故事。通过这些小人物,引起受众的共鸣。

2015年1月,笔者在《伊犁晚报》社会新闻版编辑刊发了《白血病女孩王心怡:我想用画笔换明天》一文,讲述了在伊宁市23小学上学的11岁女孩王心怡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让王心怡的家负债累累的事。“我能用我的画跟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大姐姐大哥哥们讨个红包吗?我想活着,我想和其他同学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想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我唯一能动能做的就是画画,虽然一文不值,但我还是想通过劳动换一点怜悯和同情的小红包,帮帮我吧!好心人……”当读者通过晚报看到王心怡想用画笔换明天的事后,纷纷献出爱心,短短一个月时间,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为王心怡捐款约30万元。

2015年6月10日,笔者编辑的《高考前夕突发脑出血 谁来帮帮高三学生黄伟》的报道,讲述了高三学生黄伟因为突发性脑干出血未能参加今年的高考,而他家又非常贫穷。这篇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仅仅4天时间,黄伟就收到好心人捐献的1.7万余元。

《伊犁晚报》刊发此类社会民生类稿件不计其数,由于稿件立足于一个“情字”,煽动了不少读者的情感,均不同程度帮助了求助者,这表明读者对社会新闻非常关注。

故事性是最佳兴趣点

无论是在叙事性的文学作品中,还是写晚报的社会新闻,没有故事性是不行的。我们平时对人们描述某件事情,一定要有情节有细节,大家才爱听,作为平面媒体,报纸也同样如此。在向读者讲述某个故事中,一定要让读者从中感受到新闻中的“情”结,从而打动读者,引发读者的共鸣。如笔者2015年6月8日编辑的稿件《点滴小事折射民族团结情》,讲述的是尼勒克县木斯乡农业村汪家老二汪新民凭着朴实、善良、勤劳和一口流利的哈萨克语,融进了这个以哈萨克族为主的村子,帮助哈萨克族村民的事。通过此篇报道,弘扬了民族团结主旋律,唱响了乡村邻里和谐之歌。

如2015年6月4日,笔者编辑的《农民诗人迪力夏提:用诗歌传递正能量》一文,讲述家住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坎乡坎村的迪力夏提写了近一千首诗歌,他用诗歌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民族团结,传递正能量,并把抵制宗教极端思想和维护民族团结的故事写进诗歌里,让各族群众明白宗教极端思想的危害。《乐于助人的党员热汗·卡德尔》讲述的是在伊宁市喀赞其街办阿依墩社区的马丽和维吾尔族邻居热汗·卡德尔40年的邻里情谊。热汗·卡德尔用实际行动帮助身边的人,不求回报,她的行为赢得了邻居的尊重,也感染了身边的人。

这些报道都是通过故事性的叙述和讲解,引发读者的阅读欲望,从而提高晚报的可读性。

可读性是最稳立足点

一篇社会新闻,如果没有一点可读性,那就是一篇失败的新闻。虽然说,晚报的社会新闻写作没有定法,但读者的需求告诉我们,一篇好看的晚报社会新闻一定要有可读性。其中,我们在采写稿件时,心中必须要装着读者,字里行间一定要流淌出“情”的泉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报道有人愿意看,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记得有一次,笔者采写一位社区的老主任,并尝试用文学剧本的写法写成此稿。因镜头语言丰富,读者在看报时,头脑里能时时感受到文中的环境场面、人物的活动,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增强了读者阅读报纸的兴趣。

如笔者2015年5月5日编辑的《“人声低音炮”震响伊犁夜空 中国顶级男低音歌手赵鹏来伊巡演》一文,讲的是国内Hi-Fi领军人物赵鹏来伊犁演唱的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安居工程”圆河谷百姓“安居梦”》一文讲的是2015年伊犁州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建设目标任务为32205套,新增租赁补贴8550户的事。截至4月22日,由住房保障部门牵头实施的新建住房保障工程已开工5868套,占全年开工计划的23%。此篇报道让广大读者对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建设目标任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问题性是最强报道点

对普通大众命运的关怀已经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因而,作为百姓茶余饭后消遣娱乐的晚报来说,社会新闻的报道面更是十分宽广。无论是世间百态、都市新风、珍闻趣闻,还是社会风俗、百姓风貌、问题报道,都可以作为晚报的社会新闻来采写。尤其是关注社会问题的报道,由于与社会大众利益息息相关,因而更能引起多数读者的共鸣。如笔者编辑刊发的《美容院竟开餐饮发票?》《交通指示路牌有错字,市民希望及时改正》《公共绿地变身菜园很受伤》等稿件,均反映了市民心声,针对性强。

笔者编辑的稿件《首个“文化钟点工”亮相》获得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报纸好新闻一等奖,《“调解大使”美誉乡村》获得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报纸好新闻三等奖,《马路洗车点,路边“洗刷刷”》获得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报纸好新闻三等奖。由此可见,社会新闻在晚报中举足轻重,报道好问题性社会新闻,对纾解社会矛盾,具有积极意义。

正是由于有了上述“四性”,晚报的社会新闻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引发读者的关切度,让读者看下去,并产生共鸣。在这里,还需强调的是,在晚报的社会新闻采写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新闻本身的煽情性、故事性、可读性和问题性这四个特点,还要极尽所能,挖掘出社会新闻中的“人情味”,因为,只有人情味的晚报社会新闻才更加符合当下广大受众的心理需求。事实证明,哪家报纸在这方面做得好,哪家报纸就受读者欢迎,报纸自身的影响力也就大大提升。

猜你喜欢

故事性可读性伊犁
可读性
本期缩略语表
小说叙事如何充满故事性
散文的“故事性”
伊犁书
伊犁将军长庚
创作谈:场景
丝绸之路与伊犁
报纸专副刊可读性探究——以湖北日报《档案解密》为例
在增强地方时政新闻可读性上用足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