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学科建设发挥学会优势
——《中国肿瘤临床》内容质量建设实践

2015-01-30刘惠琴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中国肿瘤临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学

■刘惠琴 郑 莉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中国肿瘤临床》编辑部,天津市河西区环湖西路 300060

内容质量是学术期刊的生命,精品期刊的内涵首先在于刊发的每篇文章或大多数文章都为精品[1]。目前学术界把发表SCI论文作为衡量科研工作和评价人才的主要指标,使得国内大量先进成果投向国外期刊发表。在这种现状下,中文期刊面临优秀稿源不足的严峻挑战,如何创新发展思路,探索提升内容质量的有效途径成为学术期刊界关注的焦点与办刊人深入思考的课题。另一方面,学术期刊以“坐等来稿,闭门编稿”为惯有传统,这种被动的办刊模式无法使期刊发挥学术引导作用,难以适应学科的快速发展,必将导致期刊在竞争中被淘汰。国内一些中文科技期刊通过编委会组稿[2]、出版专刊专辑[3]、开展品牌活动拓展组稿渠道[4]等方式扩充优秀稿源,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有关长效机制建设、结合学科发展及利用学会资源方面的报道为数不多。《中国肿瘤临床》为提高学术水平,基于学科的建设进行定位,打造特色,借助主办单位的优势加强选题与组稿,扩大品牌宣传,收效显著。2013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学术质量提升项目)”资助,2015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TOP50项目”资助。本文就相关思路与举措做一总结,供广大同行参考与交流。

1 更新办刊理念

《中国肿瘤临床》由“中国肿瘤学之父”金显宅教授创刊于1963年,是我国第一本肿瘤学专业期刊,现任主编为我国著名肿瘤学专家郝希山院士。期刊秉持“引导创新、关注前沿、突出临床、讲求实用”的办刊宗旨,为推动肿瘤学科发展、促进学术交流而服务。目前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 CA、SCOPUS、EMBASE等重要国际检索系统收录。

即便作为国内的“双核心”期刊,《中国肿瘤临床》在稿源方面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近两年来,年平均投稿量由2500篇下降至2200篇;数量减少的同时,质量也在下降,录用率由18%降低至11%。造成上述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优秀稿件投至国外、肿瘤类27本核心期刊竞争激烈、期刊服务未能与时俱进等等。《中国肿瘤临床》针对尽快提高学术质量的目标,深入调研分析与肿瘤学领域领先期刊的差距,发现在CNKI数据库中,《中华肿瘤杂志》2006年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15)比例为25.2%,而《中国肿瘤临床》仅为8.9%,期刊学术内涵亟待提升。同时编辑部转变“稿源丰富就不用约稿”的陈旧观念,变被动为主动,达成“主动出击,找我所需”的共识。

2 立足学科建设

学术期刊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平台,应引领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及时反映学科建设的优秀成果,形成学术积淀,不断扶持和培养学术人才。而学科建设中的特色专业和高水平的学术团队为学术期刊的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5]。

据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GLOBOCAN),2012年全球约有1.41千万新发癌症病例,820万患者死于癌症,其中57%的癌症患者与65%的癌症死亡患者来自于发展中国家[6]。癌症发病率、死亡率持续增高,改善临床诊治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势在必行。我国对肿瘤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给予巨大投入,2013年与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肿瘤学类项目分别获批1531项与1637项,获批金额分别达79289.50万元与83960万元,是医学类获批项目最多、资助金额最大的学科。相应地,肿瘤学科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步入个体化、规范化、精准化时代。《中国肿瘤临床》发挥编辑主观能动性,充分研究学科建设与发展趋势,同时借助Web of Science、CNKI等数据平台分析发现,高被引论文的作者多来自国内较大的肿瘤研究机构/医院,多为肿瘤学科带头人,主题集中于肿瘤流行病学研究、临床试验、诊断技术与药物应用等内容,以此为基础制定有针对性的办刊思路与组稿计划。另一方面,编辑部充分调动编委积极性,请其结合肿瘤学科发展与需求就办刊方向、栏目建设、热点筛选、组稿对象等方面给予指导与建议。

2.1 基于学科特点,开辟特色栏目

著名出版家邹韬奋先生提出:“没有个性和特点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希望”。期刊的个性与特色是精品期刊形成的基础[7]。栏目是编辑质量与编辑思想的主要体现,特色栏目是学术期刊之间竞争的最有效途径,对塑造期刊品牌、提高刊物内容质量,形成持续的影响力至关重要[8]。肿瘤学科基金项目众多,针对这一先天优势,《中国肿瘤临床》特开辟“国家基金研究进展综述”栏目,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负责人约稿,报道基金项目研究的目的、创新性、意义、现状与展望,为读者提供前沿进展信息。该栏目得到肿瘤学专业人员的广泛关注,吸引到很多优秀投稿,同时提高了期刊基金论文比。随着我国肿瘤学科临床试验项目的日益增多及研究质量的不断提升,肿瘤学专业人员对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更加关注。为促进抗肿瘤药物临床评价规范化,推动肿瘤治疗新方案的临床应用,《中国肿瘤临床》新开设“新药临床试验”栏目,刊登肿瘤新药多中心、单中心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并开通绿色通道进行快速发布,该举措吸引了更多学术质量高、临床价值大的临床试验类论文的投稿。近年来,多学科综合诊疗成为肿瘤诊疗的新趋势,这一模式保证了最佳治疗方案的实施,改善了治疗效果,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为推动临床规范化诊疗与多学科综合诊疗,《中国肿瘤临床》新辟“多学科临床病例讨论”栏目,除了接收自由来稿,编辑部与期刊承办单位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医务处联合组织多学科诊疗临床病例讨论会,针对典型病例进行组稿。该栏目对促进临床医师掌握科学的临床思维方式,提高多学科综合分析判断能力,进而提高其诊疗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得到了广大临床医师的热烈响应。学术期刊必须基于学科特点,把握学科发展的新趋势,与时俱进,策划新栏目,办出特色,才能在同行期刊中脱颖而出,保持核心竞争力。

2.2 向肿瘤学重点实验室与学科带头人约稿

肿瘤学重点实验室与学科带头人是优秀成果与论文的产出源头,期刊应对其专业特色与专长进行深入研究并密切追踪,积极策划,以持续获得优秀稿源。《中国肿瘤临床》将这项措施纳入日常工作,如邀请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詹启敏院士撰稿《细胞周期与肿瘤转化医学》,邀请其学术委员会主任程书钧院士撰稿《肿瘤防治 路在何方》;邀请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所长、教育部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重点实验室主任季加孚教授撰稿《我国胃癌防治研究三十年回顾》;邀请山东省放射肿瘤学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于金明院士撰稿《放疗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的相关机制及研究进展》;与天津市免疫与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联合策划与出版“肿瘤生物治疗专栏”。关注承办单位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与进展,针对创新性项目及高发癌种开展组稿工作,如组织“胃癌治疗”、“癌痛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诊治进展”等一系列贴近临床需求、反映学科前沿的重点专栏,集中、全面、及时地报道肿瘤领域热点与难点。通过以上举措,与国内同类肿瘤学期刊相比,《中国肿瘤临床》由高端、权威作者(如院士)撰写的文章或组织的专栏数量处于前列,这些高质量的学术内容不仅为期刊凝聚了更多读者与优秀作者,而且大大增加了期刊的网站点击率、下载次数和被引频次,有效提升了期刊影响力。

2.3 注重报道我国肿瘤学先进技术与优秀经验

造血干细胞移植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在中国已有25年的历史。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肿瘤内科知名专家石远凯教授作为这一领域的学科带头人,经过多年探索,在造血干细胞移植适应证选择,诱导化疗时间,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冻存方法,移植预处理方案组成与剂量强度,移植后并发症防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建立起一整套适合我国实体瘤造血干细胞移植特点的临床操作规程。为全面介绍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肿瘤的国内外最新进展和我国自己的经验,编辑部邀请石远凯教授作为特约组稿专家策划“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肿瘤专栏”,通过其在该领域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成功邀请到国内多位权威专家撰稿,专栏一经出版得到读者热烈回应,文章在期刊网站与数据库中的下载表现非常突出,读者订购需求也明显增加。

2.4 针对肿瘤学新兴交叉学科组织专栏

纳米技术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为癌症的预防和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纳米科学与肿瘤学的融合发展,形成了一门崭新的交叉学科——纳米肿瘤学。2014年《中国肿瘤临床》联手中国抗癌协会纳米肿瘤专业委员会策划“纳米肿瘤研究进展专栏”,邀请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张宁教授担任特约组稿专家,邀请多位国家重大研究计划(973)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就学科发展前沿、新型纳米药物、微纳米诊断技术以及临床需求等主题进行撰稿。该专栏重点推介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为纳米科学家和肿瘤防治人员提供了交流平台,对推动形成高效的融合创新研究机制,促进纳米肿瘤学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3 发挥学会优势

3.1 主办单位优势

《中国肿瘤临床》主办单位中国抗癌协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肿瘤学科唯一的国家一级学会,现有个人会员3万余人,团体会员单位遍布全国,在31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地方抗癌协会,在全国范围内组建了43个专业委员会,为亚太抗癌联盟(APFOCC)常务理事、国际抗癌联盟(UICC)中国联络处,与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ACR)等学术团体建立了良好协作关系。中国抗癌协会办刊资源丰富,重视期刊发展,专门设立了期刊出版部,面向学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各种学术活动主动搭建刊物与作者沟通的桥梁。

3.2 依托学会专家资源,扩充编委队伍

学会的专家资源优势,学术交流优势与技术指导优势为期刊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9]。《中国肿瘤临床》大力发展中国抗癌协会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中青年学术骨干加入编委会。目前编委会由158名优秀专家组成,海外编委34名(21%),国内院士9名,同时包括了中国抗癌协会各专业委员会学科带头人30余名。借助编委较强的学术号召力与组织能力,期刊大力开展学术推广,扩大影响力,组织优秀稿件。例如,国内肿瘤学术会议的大会主席或主办方负责人通常均为《中国肿瘤临床》编委,通过积极沟通,2013年与2014年,《中国肿瘤临床》连续协办第一届与第二届“中日韩胃癌高峰论坛”,通过大会主席、本刊编委梁寒教授针对会议重点内容组织专栏;2015年6月,《中国肿瘤临床》作为第十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的学术支持单位,开展宣传,同时邀请大会主席、本刊编委季加孚教授组织重点专栏。编委的积极贡献使优秀投稿数量增加,审稿力量得以加强,提高了期刊内容质量。

3.3 依托学会学术资源,出版临床指南

临床指南作为指导医务工作者医疗决策的重要文件和主要依据,对于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性、减少不恰当的临床决策行为以及促进新成果在临床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10]。为推动临床规范化治疗,《中国肿瘤临床》积极与中国抗癌协会各专业委员会联络与沟通,邀约临床指南与专家共识,近年来刊发了《脂质体阿霉素治疗恶性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的中国专家共识》、《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腹腔镜肝切除术专家共识》等一系列对肿瘤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文章。期刊还与专业委员会合作发起制定与研讨指南或共识,如针对我国目前尚无治疗腹膜癌的统一规范与标准的现状,2014年与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腹膜转移癌专家共识会议”,制定了《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腹膜表面肿瘤的专家共识》,并通过出版将之推向临床。临床指南类的内容大大提升了期刊的临床特色、内容质量与学术权威性,使期刊品牌效应进一步强化,获得了更多肿瘤临床专业医师的关注与青睐,形成了持续的影响力。

3.4 依托学会影响力,开展品牌宣传

目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收录肿瘤类期刊共27本,各期刊在专家资源、稿源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期刊必须在着力提高质量的同时扩大品牌宣传,提高知名度,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以及品牌标志,而在行业重要学术会议、论坛、学会活动、专业展示活动方面的组织和参与程度是衡量品牌辐射能力的重要因素[11]。《中国肿瘤临床》依托中国抗癌协会的影响力,组织开展学术期刊办刊研讨,举办论文写作培训。如2014年参与组织由中国抗癌协会承办的“中国科协第四期科技期刊主编(社长)沙龙”,与业界同仁积极交流;协助中国抗癌协会期刊出版部在山东济南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设立“医学论文撰写与投稿培训班”;在承办单位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举办自主品牌的“肿瘤学论文写作与投稿”继续教育培训班,授课的同时宣讲期刊宗旨、特色、投稿要求,与800余名肿瘤学专业人员面对面交流,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有利于发展优秀作者,吸引高质量稿件。

4 结语

高质量的稿件是期刊生存之本,提升内容质量是建设精品期刊的核心。《中国肿瘤临床》的实践表明,研究与立足学科建设与发展动态、主动策划、打造特色,充分利用学会资源拓展优秀稿源、加强品牌宣传,是应对优秀论文外流、凝聚优秀专家与作者、提升期刊内容质量的有效途径。

[1]邓坤烘.创建精品科技期刊的基本路径探索[J].科技创业月刊,2014(3):89-91.

[2]李军纪,张策,段志光.《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充分发挥编委会作用的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6):916-918.

[3]安珍,赵霞,苏泽云.《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稿源多元化实践与思考[J].山西地震,2014(4):22-24.

[4]吴晓丽,陈广仁,苏青,等.科技期刊全方位多层次组稿探析——《科技导报》组稿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9):1189-1195.

[5]赵伟,马云鹏.论学术期刊编辑与学科建设的有效互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6):59-61.

[6]Rebecca L.Siegel, Kimberly D.Miller, Ahmedin Jemal.Cancer Statistics, 2015[J].CACANCER JCLIN,2015,65(1):5-29.

[7]高伟云.树立精品意识争创一流期刊[C].高伟云.学报编辑论丛.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1.

[8]肖宏.谈期刊出版创新理念—栏目、定价和广告[J].科技与出版,2012(10):27-29.

[9]骆华伟.依托学会优势办好地方医学期刊—以《浙江医学》为例[J].编辑学报,2011,23(4):350-351

[10]李楠,姚亮,吴琼芳,等.2012~2013年中国大陆期刊发表临床实践指南质量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5,15(3):259-263.

[11]肖宏.品牌——科技期刊学术经营的第一要务[J].科技与出版,2008(1):4-6.

猜你喜欢

中国肿瘤临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学
医学期刊维护出版伦理规范实践
——以《中国肿瘤临床》为例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不同年龄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预后分析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整合诊治指南(精简版)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肝癌(2022 精简版)
中国抗癌协会APP上线
低温常压等离子技术在肿瘤学中的应用
Cancer Biology&Medicine征稿启事
肿瘤学
2013年度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评委会评审会议在津召开
2012年肿瘤学类期刊影响因子前十位期刊(按核心影响因子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