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文化支点*
——读《平天下:中国古典治理智慧》

2015-01-30刘孝菊

中国出版 2015年23期
关键词:名句古典现代化

□文|刘孝菊

传统文化: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文化支点*
——读《平天下:中国古典治理智慧》

□文|刘孝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重大的理念创新。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撑和涵养。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治理智慧理应在新常态下得到汲取和提升。由《人民日报》编委、《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张德修作序,《人民日报海外版》学习小组编著的《平天下:中国古典治理智慧》(人民出版社2015年4月出版,以下简称《平天下》),深度阐发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智慧,是丰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传统营养和推进善治的重要学习参考。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吸取蕴含在中国传统经典中深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智慧,《平天下》精心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等经典著作中精选了140余条引用率较高的古典名句,按照古典的政治理路,分《修身篇》《为学篇》《民本篇》《官德篇》《治理篇》《天下篇》6个篇章对中国古典智慧进行梳理,逐条解读,详细介绍了名句的典出、原文和释义,并以议论说理的方式,阐述其对于当下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参考价值。

以史为鉴,学以致用,对经典名句进行创造性转化。《平天下》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深入发掘和阐发古典治理智慧中富有时代意义的思想精髓,并结合中国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社会实际进行创造性转化,使得古典智慧迸发出当代价值的光辉。该书沿袭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源流,透过时空的视野对经典智慧进行阐释,理论史实充分,说理透彻令人信服。如在解读 《左传·隐公六年》 中的经典名句“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时,编者解释“自古以来友善的中国人民就希望天下太平,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亲仁善邻,是春秋时代儒家处世原则在诸侯国关系方面的运用。当下,中国周边外交‘亲、诚、惠、容’的四字理念,可谓一脉相承”。[1]然后编者转化解释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追求幸福的梦、奉献世界的梦。

追根溯源,释义解惑,对经典名句进行时代性解读。该书对经典名句的解读不仅是释义,而且对于经典名句的原文、典出以及典出的介绍也非常详细,使读者对于经典名句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例如在对“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的解读中,就对该句的典出《战国策》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然后结合《易经》中讲到从潜龙勿用到飞龙在天的演进过程,引申到现在社会浮躁,只追求飞黄腾达的结果幸福,忽视沉潜反复与积蓄能量的过程幸福。最后透过千年经典名句告诫读者,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终究是梦幻泡影。全书对经典名句的解读紧密联系当前中国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社会实际,谈古论今,让古典智慧穿越历史时空散发发人深省的经典魅力。

《平天下》解读中国古典智慧,大力弘扬作为我们民族根和魂的中国文化,将中国古代经典中蕴含的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予以更典雅更生动的表达。同时该书不忘关怀中国当代国情和社会使命,将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赋予中华传统经典以新的时代内涵,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自信和中国话语自信。

(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

*本文系2015年浙江省社科联一般课题“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对浙江青年价值观自信的影响及应对研究”(2015N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1]《人民日报海外版》学习小组.平天下:中国古典治理智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66

猜你喜欢

名句古典现代化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名句默写专项训练(一)
名句默写专项训练(二)
重点:名句名篇默写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那些你“只知其一”的千古名句
怎样读古典诗词?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