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5-01-30德清县国土资源局

浙江国土资源 2015年2期
关键词:国土资源巡查违法

德清县国土资源局 夏 叡

当前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几点思考

德清县国土资源局 夏 叡

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法定职责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土资源正常管理秩序、促进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前沿阵地”。新时期下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如何促进国土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需从以下四个方面转变日常管理方式和构建科学规范的国土资源管理长效机制。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是国

一、重拳出击,“拆”字上见成效

违法用地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最突出、最复杂、最集中的社会性矛盾之一,也是一项必须勇敢面对的全局性难题。在这个问题上时间拖得越久,风险就越大,付出的成本就越高。因此,我们一定要以斩钉截铁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坚决把这场攻坚战进行到底。

违法用地的拆除整改工作中,应紧扣三个“拆”字。一是鼓励违法主体自觉拆。结合“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一户多宅”整治、“无违建县”创建的契机,大力宣传“三改一拆”、卫片执法检查、农村宅基地确权、农房发证等政策,增强农民保护自身利益的自觉性,从内心抵制违法用地。同时,要让违法主体充分认识到违法建设带来的危害性和严重的法律后果,切实增强违法主体拆除违法建筑的自觉性和内在动力,实现自我拆除,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二是集中攻坚强势拆。积极参加由乡镇(开发区)、城管、国土、土地防控、民兵、派出所、供电、供水等组成的拆违攻坚组,按照统一部署和安排,明确时间节点,挂图作战,积极配合乡镇(开发区)对拆违攻坚组确定的拆除对象进行违法用地拆除,达到“拆除一户、教育一片”的效果。三是疏堵结合和谐拆。当好乡镇的“参谋长”,认真做好宣传引导、思想沟通、法律法规教育工作,善于换位思考。对群众的合理诉求,能解决的要想方设法予以解决,不能解决的,要积极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赢取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违法用地拆除前,要配合乡镇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建立相关应急预警机制,确保政府依法行政和无重大不稳定事件发生,保障拆除整改工作顺利实施。

二、预防为主,“控”字上做文章

违法用地拆除只是“亡羊补牢”之举,往往直面“鱼死网破”之争,日常管控才是“控新”之本。只有健全“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群众报”违法行为发现机制,以“零容忍”态度,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拆除一起”,使违法用地牢牢陷在监管防控的“天罗地网”中,才能彻底将其消灭在萌芽阶段。

1.彻底摸清违法用地底数

违法用地情况复杂,时间跨度长,形成原因多样。准确掌握违法用地底数,客观、科学、慎重的认定违法用地性质,是集中拆除违法用地最基础的依据。因此,基层国土资源所要积极配合乡镇对辖区范围内的违法用地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尤其对新发生的违法用地要登记造册,形成违法用地“一张图”,为日后执法监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充分发挥土地协管员作用

违法用地发生在基层,控制违法用地工作也要依靠基层。在“一乡一所”新的工作环境下,基层国土资源所要执行“进村入户”、分片包干的工作模式,要把“狠抓源头、重心下移”作为控违的一把利剑,充分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发挥各村土地协管员的“神经末梢”作用,第一时间掌握辖区内各种违法用地信息,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确保将违法用地消灭在源头。

3.实现两支队伍一个任务

土地防控队伍是乡镇国土资源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违法用地日常管控的“宣传队”。推进基层国土资源所和乡镇土地防控队伍合署办公,实现两支队伍的有效结合,打造一支“拉得出、靠得住、冲得上、打得赢”的专业队伍,实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样不但可以缓解当前基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不足的困境,还能彻底改变“看得到的人管不到,管得到的人看不到”的尴尬局面。

4.狠抓日常执法巡查

严格落实动态巡查制度,划分巡查责任网格区域,明确具体责任人,确保人员、车辆、经费“三到位”,做好巡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发生违法用地可能性较大的区域实行重点巡查,增加巡查力量和次数,重点放在城乡结合部、公路两侧、村庄周围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始终将这些区域纳入跟踪监督范围。对出现违法用地苗头的行为提前巡查,根据各村土地监察员和群众反馈的情况,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将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对强制拆除的和下达处罚决定的违法用地,一抓到底,加大事后巡查力度,检查其是否按照要求整改到位,防止违法用地的反弹。掌握违法用地的周期性规律,加大季节性巡查,实行“轮休制”,不怕辛苦,防患于未然。

三、以人为本,“住”字上想办法

违法用地之所以遍地开花,原因很多。一是规划空间严重不足。企业项目和农民建房没法审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是用地指标逐年减少。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逐年减少,用地需求逐年增加,“僧多粥少”,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三是乡镇管控力度不够。今天一个停工通知,明天一个整改通知,几轮通知下来,房子都造好了,加上农户阿Q式的跟风心理,对社会公平、政府的不信任,以及“法不责众”的错误想法,“你能造,为什么我不能造?”等到造好之后再去拆,尤其是农民建房,老百姓肯定拼命。

与其一味地“堵”,做“救火队长”,不如关口前移,在“疏”上想办法,切实解决“住”的问题。

1.加快推进“多规合一”

加强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功能规划、产业规划等相衔接,统筹城乡空间资源配置,优化城乡空间功能布局,形成“一张空间蓝图”。对于企业用地,要积极引导企业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确保项目及时落地;对于农民建房,要积极引导农民有序建房、集中建房,优先利用村庄建设用地和老的宅基地,尽量少占耕地,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2.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目前,在计划指标日趋减少的形势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坚守耕地红线、破解用地难题的重要抓手,也是集聚发展、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客观要求。优先安排使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将企业用地和农民建房指标纳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解决指标不足的危机。同时,大力推进村庄复垦与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严格控制企业项目用地面积、中心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农村宅基地面积和农村住房建筑面积,坚持“一户一宅、拆旧建新”的原则,引导农民合理用地、依法建房,确保项目平稳推进。

3.加快项目审批速度

基层国土资源所要配合乡镇把好关,做好项目的预审工作,不能只做“二传手”,确保项目在前期符合用地要求。同时,抓住权限下放的契机,简化办理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实行“一站式”办理,缩减办理时间,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的现象,解决好企业和农民最关心的问题。

四、建章立制,“管”字上求突破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国土资源管理并非“一家管,大家用”,它需要乡镇和相关部门方方面面的参与和配合。只有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加强管控,才能确保违法防控工作取得实效,真正实现国土资源“大家管,大家用”。

1.切实转变“摊大饼”的发展思路

实施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根据企业亩均税收、亩均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单位排污工业增加值、单位电耗税收等标准,对企业进行综合排名,实行差别化优惠政策。实施产业用地差别化弹性管理,根据产业类别和产业导向,建立差别化供地方式、差别化年限管理、差别化地价供应等产业用地差别化管理机制。全面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对建设用地利用及产出强度明显低于节约集约用地控制标准的土地,通过加层、扩建、增资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

2.严格落实违法防控共同责任机制

建立违法用地乡镇、平台承包制,对重点违法行为,由各乡镇(开发区)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共同做好违法用地查处工作。建立健全违法用地按月通报制度,每月对各乡镇(开发区)违法违规用地的数量、类型、主体、区域分布等情况进行综合汇总和定量分析,定期向县领导、各乡镇(开发区)和公检法等有关部门通报,选取典型违法用地案例在媒体上曝光。坚持查事与查人相结合原则,切实加大对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该追究的追究,该移送的移送。

3.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

坚持统筹规划、先建备补、占优补优,强化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从严控制建设占用耕地,避让优质耕地,做到占水田补水田。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工作,健全耕地后期管护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严格执行建设占用耕地表土剥离和再利用工作,对建设占用耕地一律执行表土剥离再利用,并将表土运到指定堆放点进行堆放,做到现剥现利用、剥离临时堆放、堆放再利用。

猜你喜欢

国土资源巡查违法
一起多个违法主体和多种违法行为案件引发的思考
这份土地承包合同是否违法?
欢迎订阅2020年《国土资源信息化》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巡查模型探讨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2016年国土资源科技成果统计分析
如何有效查处“瞬间交通违法”
遥感监测在违法建设中的应用
安徽中小型水库巡查值守实现GPS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