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2015-01-30李东芳
李东芳
优质护理在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李东芳
【摘要】目的 探讨对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长春市双阳区医院收治的骨折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风险发生情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基础护理、健康教育、重危护理、护理文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意外坠床、意外摔伤、擅自外出、计划外拔管、褥疮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健康教育、治疗护理以及护理管理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骨折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
【关键词】骨折;优质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5846(2015)10-0159-02
长春市双阳区医院,吉林长春 130600
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临床主要采用手术进行治疗,但在实施手术过程中,诸多因素会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1]。为了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高要求,临床护理模式需发生改变。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在传统的模式基础上进行改进,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力求为患者提供一种高水平的优质服务[2]。本研究对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40例,女30例,年龄20~74岁,平均(47.5± 0.5)岁,手骨骨折8例,肱骨骨折12例,胫腓骨骨折13例,肋骨骨折12例,股骨颈骨折15例,其他骨折1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22~70岁,平均(46.3±0.3)岁,手骨骨折9例,肱骨骨折11例,胫腓骨骨折13例,肋骨骨折14例,股骨颈骨折14例,其他骨折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以患者为中心,贯彻优质服务理念,具体如下。
1.2.1 整体评估 实施护理服务前,应分析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依据疾病资料制订合适的护理方案,对护理人员责任应进行详细划分,实施责任到人,并要求严格贯彻执行。制订方案时,应考虑患者治疗中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做好准备工作。患者住院后,医护人员应向其简单解说骨折情况,若患者耐受性较差,需进行心理疏导,使其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
1.2.2 治疗护理 患者应依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取合适体位,保持骨折稳定。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消毒处理,遵医嘱实施操作,明确骨折发生部位,发现异常及时告知主管医师进行对症处理。保持病房清洁,床褥要整理干净,防止出现伤口感染,一旦有脓肿感染发生,应与医师进行沟通,遵医嘱操作。病房应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畅。治疗结束后,加强与患者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担忧,并疏导其不良情绪。
1.2.3 出院护理 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并告知康复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尤其是饮食方面,叮嘱患者勿过度补钙,饮食宜清淡,保证充足睡眠,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 护理质量考核小组评估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护理质量,包括健康教育、基础护理、危重症护理以及护理文书,每项内容满分100分;统计护理风险发生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包括服务满意、健康教育、治疗护理以及护理管理满意情况,每项100分,评分大于90分则为满意[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基础护理、健康教育、重危护理、护理文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住院期间护理风险的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意外坠床、意外摔伤、擅自外出、计划外拔管、褥疮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健康教育、治疗护理以及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