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体系

2015-01-30毛友军

中国机构编制 2015年12期
关键词:网格化公共服务街道

● 毛友军

(作者系宁波市镇海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编办主任)

近年来,宁波市镇海区积极转变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和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探索构建符合基层政府特点和实际的职能体系构架,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镇海对乡镇(街道)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重新定位、分解,乡镇(街道)只保留政策制定、目标考核、监督管理等职能,成为社会治理的“指挥者、引导者”和公共服务提供的“精明购买者”,除必须由政府承担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政策制定、考核、监督、指挥、协调等职能外,将其他具体的社会事务与公共服务交给社会组织或市场实施,变花钱养人为花钱办事,进一步缓解机构编制压力。同时,将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的数量、质量纳入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中来,加强对基层政府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的监测评估,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转变。

一、重新明确条块职责、关系定位

一是在乡镇街道范围内,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乡镇街道对部门的行政行为拥有反映权、监督权、指挥权、协调权,发现并反映辖区内存在、需要部门开展事中事后监管或行政执法的问题,移交部门处理落实。牵头实施区域内部门联合执法行动,并对部门行政行为的成效进行监督,对问题是否有效解决进行反馈。

二是在全区范围内,多部门联合行动由区政府统一协调;单一部门执法行动以部门为主,乡镇街道配合。

三是完善考核机制。改变部门单一考核街道乡镇的做法,实行双向考核,在部门考核乡镇街道属地管理工作(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主要考核发现、监督、配合等责任)完成情况的同时,由乡镇街道协助区委、区政府根据日常监督结果,考核部门在本辖区的事中事后监管和执法情况,防止部门出现推诿扯皮现象,使乡镇街道与部门相互监督,共同促进社会治理创新。

二、重新定位公共服务中市场、社会组织与基层政府的关系

一是角色定位:基层政府履行“购买者”的角色。公共服务过程是政府与社会组织、公民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过程。基层政府履行“购买者”的角色,承担规划决策、规则制定、秩序监管等职责,支持、引导、监管社会组织发展,为公众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

二是层次定位:基层政府提供普惠性、兜底性的公共服务。一部分普惠性、兜底性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由政府免费组织提供,保障基础性的民生需求;另一部分基本公共服务,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市场机制来培育社会组织、企业、公民参与,政府可作为“购买者”,提供购买项目,保障相关经费,并对公共服务的实施、质量、效果等进行监督。

三、重新构建运行机制

一是实现一体化指挥。建立统一的区、乡镇街道二级综合指挥监督中心,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区域内条块的管理和服务力量。其中,区级指挥监督中心主要负责监督、考核、开展专项整治,协调解决乡镇街道与条线部门之间的矛盾;乡镇街道分中心负责在平台上统一受理、统一移送、统一监督、统一调度辖区内日常的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工作。

二是实现痕迹化监管。建立电子监察系统,通过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网上运行,实现全过程实时监察监控和预警纠错、督察督办、投诉处理、满意度采集、效能督查等功能。各单位完成了多少公共服务、办理了多少件社会治理事务,有无逾期、完成质量如何、群众评价如何等均可在平台上一目了然地反映,这将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督促各类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提供者提供优质的管理与服务。

三是实现整体化联动。该平台集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于一体,实现职能部门、专业队伍、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整体联动。综合执法(城管)、市场监管、安监、信访、国土等执法监管队伍,水、电、气抢修维修等专业服务队伍,乡镇街道、各类社会组织以及企业和个人,都通过该平台为社会提供各类管理与服务。

四是实现网格化管理。整合现有各类网格化队伍,提高管理效率,以村、社区为基础,建立综合网格化管理队伍,充分发挥其优势:一方面发现基层需要执法、管理、服务的各类问题,并在平台上提出需求;另一方面监督反馈各类执法、管理、服务的效果。

五是加大社会化参与力度。利用互联网,将有条件、有能力承担社会治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企业、公众联系起来,实现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猜你喜欢

网格化公共服务街道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热闹的街道
排堵保畅良策:共享汽车+网格化智能立体停车库
街道生活
梧州市:环境监管“网格化”助力环境治理“长效化”
河北发力网格化监管信息化
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乌兰浩特市和平街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