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美”的品牌出路
2015-01-30叶茂中
文/叶茂中
【质量沙龙 第13期】
“小而美”的品牌出路
文/叶茂中
中国是一个对于“大”有着特殊喜好的国度。
谈到互联网,总绕不开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说到制造业,就会想起联想、华为、海尔这些至今屹立不倒的传统豪门。财富500强的名单最吸引眼球,一个叫胡润的外国人甚至通过中国人对“大”的无穷好奇心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成名了。
在传统时代里,企业一味地要追求变大是受着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所致。按照可口可乐的研究,要做到覆盖全国,那么每300个人就需要一个售点,按照这一理论,在中国的售点将是个天文数字,将近400万个。每个终端,更是因其形态属性的不同有着自己的辐射半径,因此也才有了连锁企业这回事,家乐福全国开了20家,麦当劳超过1 500家,肯德基接近4 000家,而沙县小吃呢?兰州拉面呢?这就是终端的意义,这就是变大的意义,这就是规模成长的意义。
但互联网的内涵,却轻松地瞬间摧毁了终端的“最大”意义——用更多的终端把货卖给更多的人。互联网时代,只需一个页面,就能展示给全世界,展示产品也好,销售也好,规模化丧失了最核心的意义。
身处新常态下,小而美的品牌思想,正展示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如果选择一些新兴的渠道模式,即使是新兴的企业,理论上也可以获取与巨头相等的传播品牌形象,以及进行各类销售活动的机会。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变成一只大象呢?
雷军在与董明珠舌战时,曾经举过小米员工结构的例子:小米5 000人公司,有3 500人做服务,1 500人做研发。没有生产,没有渠道,因为小,所以专注,所以聚焦,所以可以扬长避短,这些都是真切的小米之美。小而美的企业,离不开社会其他各类部门的支持和协助,而这个平台化的社会,有着足够的可能完成以前看起来是天方夜谭式的“分包式模式”。
福特的T型车曾经让人们瞠目结舌过,从此汽车不再是少数大师级员工的工艺品杰作,而是几百名熟练的员工的简单而有序的配合。然而,今天的商业现实,则是“流水线”的一次升级换代,当我想生产一辆车时,可以去找甲定制模板,找乙生产发动机,找丙去搞定底盘,找丁去安上轮胎……甚至连那几百个熟练的员工都不需要,因为社会到处都是,而要做的一切,只是设计出最新、最好的车而已。
所有人都应该能接受这样的假设,当一个人只专心做一件事的时候,成功的概率是随之上升的,不管是设计,还是产品制造。企业可以选择寻求周边上下游的帮助,也可以成为这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要论起舞蹈,蚂蚁天生就比大象有优势。
第一个奇迹是Instagram,这个最流行的图片分享类APP在2012年4月被Facebook收购,作价10亿美元,而这个当时成立仅500多天的团队,只有13个人!可他们却吸引了9位投资人抢着投钱给他们。
第二个奇迹是Snapchat,该APP在2011年9月上线,主打的产品卖点是“阅后即焚”,这个照片只能保存10秒的噱头,让Snapchat 2013年就拿到6 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估值8亿美元。这家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Evan Spiegel 表示,用户使用该APP每天分享的图片已达 3.5亿张。
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了这家小而美的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而其产品体现出简单、易用,却又精准挖掘了年轻人特质的优势,一切都很完美。在拒绝Facebook 30亿美元收购邀约后,Snapchat正以爆炸的速度席卷全球市场。Facebook这头才10岁的年轻大象,不得不承认“年轻人已经开始对他们厌倦了”。
小而美的小,是简单的小,是单一的小,是舍得的小,是轻装上阵的小。因为卸下多余的,所以专注,所以才快。因为只做一件事,所以自然地以严苛的标准要求自己。雷军的七字真言:“专注、极致、口碑、快”,很巧合又理所应当地,成为小而美生存和发展的真谛。
(作者:广告经理人,清华大学特聘教授)
编者按:
质量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推动质量发展、建设质量强国的基础。2014年,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各行各业发布《企业质量信用报告》,引导和推动企业加强诚信自律,接受社会监督。
2015年伊始,本刊将陆续刊登优质企业发布的《企业质量信用报告》,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