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顾和学习陈云同志党的干部工作的思想

2015-01-30

中共党史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文选陈云同志

朱 佳 木



回顾和学习陈云同志党的干部工作的思想

朱 佳 木

陈云同志在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中,从事过多方面工作,但持续时间最长、投入精力最多的,一是领导财经和经济建设,二是负责党的组织、干部和纪律检查工作,后者又主要集中在抗日战争年代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的7年和改革开放年代担任中纪委第一书记的9年。在这两个时期,他对党的干部工作都做出了卓越贡献,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干部工作思想。即使在其他时期,他作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也对党的干部工作给予过密切关注,提出过许多宝贵意见,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就要确保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关键在人,就要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第411页。在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回顾和学习他关于党的干部工作的思想,不仅是对他的纪念,同时也有助于总结党的干部工作的历史经验,更好地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有关干部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促进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建设。

在当前形势下,回顾和学习陈云同志的干部工作思想,我认为有五个方面的内容特别值得重视。

一、党的干部路线要注意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曾依据斯大林关于“干部决定一切”的思想,进一步提出“党的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26页。。对此,陈云同志具体解释说:这是因为,“党的干部不同于一般党员,是党的骨干。干部在党的组织中占有重要地位”。“党的一切决议和政策,都要通过干部去实现。”“没有坚强的干部队伍,我们党的事业就不能发展,就不能取得革命胜利。”*《陈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1页。为此,他提出:“组织工作要适合于政治路线的要求,保证政治路线的实行”。他要求党的干部工作部门对党的政治路线要有正确的了解,同时又要对具体情况有切实的了解。他说:“只谈路线,不了解具体情况,是空谈。只知道具体情况,不了解路线,是盲目。要克服‘上级只谈政治路线,下级只谈具体工作’的缺点。”*《陈云文选》第1卷,第220页。

党的干部路线是指党选拔任用干部所遵循的根本准则。党的政治路线有时会根据党面临的历史任务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因此,凡是遇到这种情况,党的干部路线就需要随之相应变化。例如,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早在1937年8月,毛泽东同志就为我们党草拟了《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的宣传提纲;接着,党中央又在1938年发出了《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要求打破组织上的关门主义倾向。打破关门主义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正确看待知识分子的问题,为此,陈云同志提出干部工作要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并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他说:有些地方对知识分子不敢放手使用,甚至排挤他们,是因为不了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知识分子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知识分子有很大不同。“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是要革命的,许多革命是靠知识分子来领导的。”他强调:“现在各方面都在抢知识分子,国民党在抢,我们也要抢,抢得慢就没有了。日本帝国主义也在收买中国的知识分子为它服务。如果把广大知识分子都争取到我们这里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那末,我们虽不能说天下完全是我们的,但至少也有三分之一是我们的了。”*《陈云文选》第1卷,第180—181页。

要贯彻这条干部路线,当时干部工作中有一个如何促进新老干部之间即知识分子干部与工农干部之间团结的问题。陈云同志指出,有些老干部看不起新干部,认为他们没有什么了不起;有些新干部也看不起老干部,认为他们是“土包子”。这些看法不改变,势必影响工作。因此,要做好彼此的团结工作,就要使他们多看对方优点。他举例分析了一些工农干部与知识分子干部的特点,说知识分子干部认为工农干部小气,可据他观察,工农干部往往在小事上小气,在大事上大方;而知识分子干部往往在小事上大方,在大事上小气。比如,你要借一支钢笔用用,工农干部就不太愿意借,而知识分子干部却会很爽快地借给你。但是到了战场,要冲锋陷阵了,工农干部一般不大在乎,而知识分子干部就有点犹豫。他讲这些道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新老干部互相理解和谅解,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其中的政治路线,简要说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那时,陈云同志虽然担任中纪委第一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职务,但对党的干部工作却十分关心。为了适应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这条政治路线,他提出干部队伍要“四化”的意见。他最初讲的干部队伍“四化”,是在1980年8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制度化。对此,邓小平同志表示“这些意见讲得好”*《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26页。。后来,整理会议讲话的同志感到这个提法里缺少政治标准,故在前面加上了一个“革命化”,使之变成了“五化”。再往后,为保持干部“四化”的提法不变,又把“制度化”去掉,成为现在说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其实,原来讲的那个“四化”,已经把政治标准作为大前提了,其中的“制度化”,是指干部新老交替要制度化,提拔年轻干部要制度化,老干部退休要制度化,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要制度化。不过,关于这个提法上的变化,事先征得了陈云同志本人的同意。

当时,大多数领导同志对选拔中青年干部都没有不同意见,然而,一是感觉这个事不那么紧迫,特别是有些老同志刚刚恢复工作,椅子还没“坐热”,总觉得自己不过70岁左右,身体还好,还可以干几年;二是总想在自己熟悉的干部里面选拔接班人,也就是只在少数人里面选。陈云同志认为,老同志现在看上去红光满面,身体好像很好,但里面的零件已经老化了,不要等到病倒的时候,再被迫地提拔一些不理想的人到领导工作岗位上来,这样对我们党是很不利的。他提出,选拔年轻干部不能一个一个来,那样会有很多争论,耽误时间,要使它成为一个大方针,成千上万地选,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层级都要选;为此可以多设一些助理、帮办、副秘书长一类的职位,把他们先放到领导岗位上考察、锻炼;这样选,即使一万个人里有百分之十被淘汰,还能留下九千人。他就此写了一篇题为《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是当务之急》的文稿,提出了十二条建议,其中包括建议中组部成立青年干部局和技术干部局。邓小平同志看后,批示印发1981年6月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十一届六中全会,并决定六中全会结束后,把各省市主要领导同志留下开座谈会,由他和陈云同志专门就这个问题讲话。事实说明,陈云同志的这一主张对新时期干部队伍的“四化”和新老干部正常交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力保证了党在历史新时期政治路线的贯彻。

陈云同志在呼吁成千上万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的同时,也提醒干部部门,对于“文化大革命”造反起家的、帮派骨干分子和打砸抢分子等“三种人”,一个都不能提。有的同志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文化大革命”的事情说不清楚,还是“俱往矣”吧,意思是一风吹吧。陈云同志听到后说不能“俱往矣”,对这些人要“俱在矣”。因为他们都是能量很大的人,而且年纪轻,不能光看他们现在表现“蛮好”,只要今后时机适宜,必会兴风作浪。为此,他在党的十二大发言中着重指出,在提拔中青年干部问题上要讲两句话:一是必须成千上万地提拔,而不能只提拔几十个、几百个;二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三种人”,一个也不能提拔,已经在领导班子中的,必须清除出去。事实证明,他的这一主张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颇有远见的。

改革开放后,有些干部出国考察,看见外国的摩天大楼、高速公路等等,就认为中国不如外国、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不灵了。陈云同志高度重视这种现象,认为让这样的干部做领导工作,难以全面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为此,他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的大会发言中特别指出:“对于这些人,我们要批评教育;对其中做意识形态工作的同志,经过教育不改的,要调动他们的工作。”*《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2页。可见,党的干部路线必须适应党的政治路线并为政治路线服务的主张,陈云同志从延安时代一直讲到改革开放时期,是一以贯之的,而且是斩钉截铁、从不含糊的。

二、党的干部选拔任用标准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主

“德才兼备”是中国古代对选人用人标准的一个概括,也是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准。陈云同志在主管干部工作期间,对这个标准作了进一步发展,认为德才相比,德更重要,要把德放在第一位,用他的话说,叫做:“德才并重,以德为主。”*《陈云文选》第1卷,第214页。

什么是德好?不同阶级、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衡量标准。从陈云同志的论述看,我们党讲的德好,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指政治方向正确,执行政治纪律严格,即政治要好;另一方面,是指做人的道德品质好,即人品要好。在延安时代,陈云同志对选拔使用干部的标准特别强调四条:一是要忠实于共产主义事业,忠实于党;二是要密切联系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三是要能够独立开展工作,能够担负责任;四是要遵守纪律。这四条最早是由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提出的,由于概括得好,被毛泽东同志拿来作为了我们党当时选拔干部的标准。只要看一下就知道,这四条中只有第三条讲的是能力,其他三条讲的都是政治。所以,陈云同志指出,这四条实际上是两条,即政治和能力。他说:“两者不能缺一,以政治为主。”*《陈云文选》第1卷,第213页。后来,他多次指出,看一个干部,既要看政治又要看能力,但要把政治放在第一位;德和才,要把德放在优先位置。他经常说:“干部如果能力不够,可以给他压压担子,锻炼提高;但品德要是不好,就很难办了。”他还说:“考察一个干部的才和德,主要应看其在完成任务中的表现。”*《陈云文选》第1卷,第214页。拿今天的话讲,就是要看他的实绩。这些主张,他从延安时代讲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也是一以贯之的。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如何掌握干部选拔任用标准的问题,又被尖锐地摆到干部工作面前。那时,一些同志提出,要选“开拓型干部”,选“明白人”,选“能人”;还提出,过去许多规章制度束缚干部的手脚,要给干部“松绑”。对此,陈云同志讲:“开拓型也要,但首先要强调有德,有党性。德才兼备,才干固然要有,但德还是第一。”*《陈云文选》第3卷,第359页。他希望政治局、书记处要注意这个问题,并且反复告诫大家:“德才相比,我们要更注重于德”*《陈云文选》第3卷,第317页。;“选干部,首先要看德,有才缺德的人不能用。德好,才差一些不要紧,放到领导岗位上锻炼几年,才干是可以练出来的”*《陈云年谱(1905—1995)》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306页。。他还针对只看重有的知识分子干部文笔好而忽视他们政治品质的现象指出,对拿笔杆子的人,能写文章的人,“选择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要特别谨慎”。他说:“必须培养既能写,又有德,德才兼备的人。”*《陈云文选》第3卷,第302页。针对要给干部“松绑”的口号,他讲:“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的问题。没有好的党风,改革是搞不好的。共产党不论在地下工作时期或执政时期,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党的纪律。”*《陈云文选》第3卷,第275页。他强调,越是在改革开放的情况下,我们越要严格党的纪律,越需要“金刚钻”的干部。

对于党的干部工作部门和纪律检查部门选用干部,陈云同志认为标准要更高更严格。在他担任中组部部长时,正值抗日战争中党和党的干部队伍大发展的时期,他强调:“干部部门要有相当数量和质量的干部,人选力求忠实,公正,有能力(包括有一定革命经验和社会经验,以及细心、耐烦等),上下信任,使之符合于党的发展的需要”*《陈云文选》第1卷,第219页。。在他担任中纪委第一书记时,正值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党的干部队伍不仅面临执政的考验,而且面临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考验。为此,他强调:“做纪律检查工作的干部,应当是有坚强的党性,有一股正气的人;应当是能够坚持原则,敢于同党内各种不正之风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坚决斗争的人;而不应当是在原则问题上‘和稀泥’,做和事佬、老好人的人。”*《陈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279页。

三、党的干部政策要重在使干部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陈云同志指出:“干部政策,拿俗话来讲,就是用人之道。”*《陈云文选》第1卷,第109页。他认为,执行党的干部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调动和保护干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干部的作用。他把使用干部的原则概括为“量才使用”、“放手使用”,并把党的干部政策概括成四句话、十二个字,即“了解人,气量大,用得好,爱护人”*《陈云文选》第1卷,第215、216页。。

所谓“了解人”,就是不要只看干部的一时一事,而要历史地、全面地看干部,既要看到干部的短处,更要看到干部的长处。陈云同志举例说:有的人自高自大,这当然不好,但是反过来看,这种人一般都有点本事、有点才能,我们要想办法利用他的本事,发挥他的才能。有的人谨小慎微,不敢放开手脚工作,这当然是缺点,但是这种人有一个好处,就是一般不敢胡来,用这种人搞机要工作、统计工作就比较合适。总之,人都有长处,要尽量用其所长,而且越是发挥他的长处,就越可以克服他的短处。当然,有人长处里有短处,短处里又有长处,这就更需要辩证地看,深入地了解,恰当地使用。

所谓“气量大”,就是要不拘一格,敢于用各种类型的干部。比如,认为某个人有问题,往往说他“背景复杂”。陈云同志讲,复杂有复杂的好处,这说明他各种事都经历过,比较有经验。他以自己为例说:“我的背景就非常复杂。我先是相信吴佩孚的,后来相信国家主义,后来又相信三民主义,最后才相信共产主义,因为经过比较,认识到共产主义是最好的主义。”*《陈云文选》第1卷,第111页。一般说,岁数大一点的人,在社会上走的地方多,社会关系就有可能复杂。不过,岁数大的人也可能很单纯。这里说的“单纯”,是指思想上纯洁的意思。他说:到底是复杂好呢,还是简单好呢?1932年在上海开办过一个工人干部的训练班,只有6个人,简单倒是很简单,但成不了大事业。而抗战以来,天下英雄豪杰云集延安,不管男女老少,都不远千里,络绎不绝地前来,挡也挡不住,其中大部分是青年学生,也有教授、工程师,各种各色。虽然复杂,但可以干大事业。孙中山是一个伟大人物,武昌起义,几天之内就有十几个省响应,原因之一就是他的气量大,什么红枪会、哥老会、三教九流他都要。因此,“我们也必须善于用人,只要这个人有一技之长,就要用,只有这样,才能成大事业……单枪匹马,革命到底是干不成功的”*《陈云文选》第1卷,第113页。。

所谓“用得好”,简单说就是让干部心情愉快,敢于说话,敢于做事,能够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为了做到这一点,陈云同志提出三条:首先,领导者的态度要好,要使干部喜欢亲近你,爱和你说话。其次,不要抓住干部的缺点不放,动不动就把小错误提到原则的高度,扣各种“大帽子”。再次,批评干部的时候要和颜悦色,指出错误的根源和纠正错误的方法,使被批评的人心服意满。

所谓“爱护人”,是指对于干部要像父母爱护子女那样,有了问题要帮助解决,有了错误要严肃指出,发现涉及政治生命的问题要十分慎重地处理。在这方面,陈云同志提出四条:首先,一个干部既然被提拔起来,就要经常留意他的工作,不要使他轻易垮台,“不要今天拉起来,明天又放下去,好像打桩一样”。其次,对干部不安心的问题要想办法解决。“做干部工作,不论大事小事,都要不怕麻烦。”*《陈云文选》第1卷,第119页。比如,你正忙于工作,有人事先不打招呼跑进来找你,你就应当放下工作,聚精会神地听他说话,耐心郑重地解答各种问题。在这种事情上要设身处地为干部着想,要舍得花时间。再次,要很慎重、很细心地对待干部的政治生命。有的党员对自己肉体生命可能不太在乎,但非常在乎自己的政治生命。本来他没有什么问题,而由于种种原因给他扣上一个政治上有问题的结论,这个干部就会感到自己还不如在战场上牺牲算了。组织部门发现了这样的事情,宁可多花点工夫,多搞点调查,帮助干部把事情搞清楚。即使犯了错误,只要赶快觉悟,切实改正,还可以将功赎罪。他说,我们共产党是最讲公道的,应该允许人家革命,尽最大努力把有错误的人挽救回来。再次,对干部不要“抬轿子”、拍马屁,那样容易养成干部自高自大,只会害了干部。他说:只有“不客气批评别人的人,才是好人,才够得上是革命同志”*《陈云文选》第1卷,第121页。。

陈云同志还提出,对干部要在生活上帮助,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比如,那时处在战争环境,一些干部被派到很远的地方,有的做秘密工作,有的搞武装斗争。组织部门要关心他们的家属、孩子,使他们能够放心、安心地在外面工作。对待烈士子女,也要关心,使活着的同志心里得到安慰。正因为如此,那时延安的干部都很愿意到中组部去,中组部也因此得到了“干部之家”的美誉。

四、党的干部管理要注重加强教育、从严要求、纯洁队伍

我们党的干部工作早在建党初期就有了,但在延安时代之前,由于党基本上处于地下状态和流动状态,没有稳定地、从容地开展工作的条件。陈云同志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期间,党中央已把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陕甘宁边区,中央领导机关有了相对稳定的环境,工作条件比过去有了很大改善。于是,他抓住有利时机,对干部的教育培养、选拔分配、纪律检查、政治审查等一系列工作,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要求,有的还建立了相应制度。

陈云同志认为干部教育不仅包括文化教育、理论教育,也应包括实际工作的教育。他说:“实际工作是重要的教育武器。实际工作的过程,就是教育干部的过程。分配干部适当的工作,使其负责,在工作中受到教育。”*《陈云文选》第1卷,第217页。在干部教育中,他尤为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思想教育、党性教育。在1942年延安军事干部会议上,他强调干部要努力学习,加强自己。他说:“学习什么呢?学理论,学正确的思想方法。”他针对因为怕犯教条主义错误而不敢读书的现象指出:“我们反对教条主义,不是不读书。现在我们的毛病,是马列主义不够。要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都需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陈云文选》第1卷,第261页。

改革开放初期,一些地方的少数党政军机关和党政干部同不法分子、不法外商相互勾结,钻改革的空子,行贿受贿、走私贩私、贩卖假药假酒,形成一股歪风。对此,陈云同志在1985年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这些问题的发生,同我们放松思想政治工作、削弱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作用和权威有关,应引为教训。”他强调:“应当把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四项基本原则的宣传,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内容。这种宣传教育不能有丝毫减弱,还要大大加强。”针对“共产主义遥遥无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必要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的错误认识,他说:“民主革命时期,我们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党员和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才使党始终有战斗力,使革命取得了胜利。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更加要有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精神。”*《陈云文选》第3卷,第352—353页。

那次党代会闭幕后,陈云同志在紧接着召开的中纪委全会上通过书面讲话指出:“如果我们各级党委,我们的党员特别是老干部,对此(指钻改革开放空子的不法行为和不正之风——笔者注)有清醒的认识,高度的警惕,有针对性地进行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教育,那么资本主义思想的侵入并不可怕。”*《陈云文选》第3卷,第355页。过了一年,他又对中纪委领导同志强调:“我们党是处于全国执政的地位,再加上目前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客观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纪律检查部门和全党各级党的组织,必须重视执政党条件下党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党性教育。”*《陈云文集》第3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547—548页。“各级党组织和党的纪律检查部门只是查处违法乱纪的案子不行,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教育和自觉遵守党的纪律的教育。提高共产党员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党的建设上的一个根本问题。对这一点要有清楚的认识,要认真地抓紧抓好。”*《陈云文集》第3卷,第541页。

在干部的教育培养工作中,陈云同志十分重视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他说:“党内斗争主要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我们应该反对干部里面怕斗争的倾向。我们不主张乱斗,而是主张在原则问题上进行必要的斗争。因为各个干部的思想意识不同,还有剥削阶级的影响,所以对一切不好的倾向必须斗争。斗争是为了教育全党,并帮助一些同志克服他们的毛病,挽救一些人,以免他们的错误继续发展。”*《陈云文选》第1卷,第182页。他还特别提醒干部部门的同志,指出:“组织部长的责任是,看到一种错误的现象,就要问,就要批评,说这是错误的,值得注意。这项工作应该是主动地去做。如果是被动的,人家不找来就不讲,闹得天翻地覆的时候才讲,那就来不及了。”*《陈云文选》第1卷,第271—272页。

改革开放后,一些人错误地总结“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教训,由过分强调斗争哲学、不该斗的也斗,变为怕矛盾、怕斗争、怕得罪人。针对这种现象,陈云同志在审阅党的十二大报告时指出:“目前在我们的党风中,以至在整个社会风气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是非不分。有些同志在是非面前不敢坚持原则,和稀泥,做老好人,而坚持原则的人受孤立。这种情况,在‘文化大革命’以前也有,但现在比那时要严重得多。”他说:对于这个问题,“应该把它提到全党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的高度。要提倡坚持原则,提倡是就是是、非就是非的精神。只有我们党内首先形成是非分明的风气,党的团结才有基础,党才有战斗力,整个社会风气才会跟着好转,才会使正气上升,邪气下降”*《陈云文选》第3卷,第274页。。

对于党的干部除了要加强思想理论的教育之外,陈云同志认为还必须有严格的纪律加以约束。他说:“维护党的统一,不靠刀枪,要靠纪律。”*《陈云文选》第1卷,第196页。“党内有争论是正常状态。必须用纪律来约束党组织和党员的行动。”*《陈云文选》第1卷,第196页。“党的纪律是统一的,必须无条件遵守。”“无特殊人物,无特殊组织。”*《陈云文选》第1卷,第196页。那么,党的干部都有哪些纪律需要遵守呢?从陈云同志的论述看,他比较多地是强调以下几条:

第一,要言行一致。在一般人看来,言行是否一致只是人的品行、作风问题,而在陈云同志看来,这却是是否遵守党的纪律的问题。他说:“共产党员必须言行一致,这是党规定的。违反了这一条,就是违反党的纪律。”*《陈云文选》第1卷,第201页。因为,“我们共产党是言行一致的政党”,共产党内“不允许有对党言行不一致的党员,不允许任何党员对党讲一句假话。我们绝不能像剥削阶级政党那样,党员可以说假话,鬼话连篇,欺骗人民”。他指出,说假话而经教育仍不改正,并且越说越多、越说越大的人,不管口里讲得如何革命,不管过去有多大功劳,“应该立即开除出党,没有价钱可还”*《陈云文选》第1卷,第201页。。

第二,要服从组织。“组织、多数、上级、中央的决策正确时,自然要服从;如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怎么办?在行动上必须服从,同时应该按党章规定的权利,提出建议,或保留自己的意见。”*《陈云文选》第1卷,第197页。“即使上级的人比你弱,你也一定要服从。做不到这一步,我们的党就要垮台,因为假如谁都是觉得自己的本领强,自己的意见对,没有一个约束,结果就谁都服从自己,不服从别人,而党的统一就完全没有可能了。”*《陈云文选》第1卷,第277页。“纪律有强制性。不自觉遵守,必须强制执行。明知故犯者,要给以处分;情节严重而不愿改正者,应开除出党。”*《陈云文选》第1卷,第197页。“不愿意遵守纪律的党员,害怕铁的纪律的新党员,尽可出党。”*《陈云文选》第1卷,第196页。在延安时期,有一个叫刘力功的新干部,由于坚决不服从党组织对他的工作分配,最终被开除出党。为此,陈云同志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上,题目就叫《为什么要开除刘力功的党籍》。他写道:“今天在党内尤其是新党员中加强纪律的教育,使他们了解为什么要遵守纪律,怎样做才是遵守纪律,什么事是违反纪律的等等一类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陈云文选》第1卷,第128页。

第三,要严惩以权谋私。早在延安时代,陈云同志就提出要警惕和防止执政党党员以权谋私的问题。他说:执政党的党员损害群众利益,“特别容易引起群众的不满。你有枪,又当权,群众看到了也不敢讲。所以,一定要严格要求我们的党员和干部,并且经常倾听群众的意见,有人做了违背群众利益的事,就要给以严肃的批评,以至纪律处分。对于违法的人,例如贪污分子,还要发动群众去斗争,并绳之以法”*《陈云文选》第1卷,第183页。。改革开放后,面对党员干部以权谋私的问题,陈云同志进一步指出:“对于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人,如果不给以严厉的打击,对这股歪风如果不加制止,或制止不力,就会败坏党的风气,使党丧失民心。”*《陈云文选》第3卷,第332页。

怎样才算做到了陈云同志所说的“严厉”呢?不妨试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一件事是,他从文件中看到有些农村党员集训,除伙食补贴之外还要发误工费。对此,他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发言中指出:“我看一切集训、开会要钱的人,不能成为共产党员。”“凡属要求误工补贴的党员应开除党籍。”*《陈云文选》第3卷,第332页。再一件事是,他从中纪委信访简报上看到广东一些地区走私活动猖獗,涉及不少党员干部。对此,他立即批送中央政治局常委传阅,并在批示中写道:“对严重的经济犯罪分子,我主张要严办几个,判刑几个,以至杀几个罪大恶极的,并且登报,否则党风无法整顿。”邓小平同志看到后,又在上面加了八个字:“雷厉风行,抓住不放。”*《陈云文选》第3卷,第273页。还有一件事发生在1986年,他看到内部简报上反映,有的高级干部自己有公家配备的汽车,还向下属单位要新的高级轿车。他批示:“凡是别人(或单位)送的和个人调换的汽车(行政机关配备的不算),不论是谁,一律退回,坐原来配备的车。在这件事上,得罪点人,比不管而让群众在下面骂我们要好。”*《陈云文集》第3卷,第543页。他还多次指出:“对于危害社会主义建设,败坏党风、社会风气的歪风邪气,熟视无睹,听之任之,除了追究那些为非作歹的个人外,还要追究那个单位、那个地区的党委的责任,包括纪委的责任。”*《陈云文选》第3卷,第356页。看了以上事例,什么是陈云同志心目中的“严厉”,大概可以略知一二了。

干部管理中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即纯洁队伍。陈云同志在延安时期讲到干部队伍建设时,曾专门讲了这个问题。他说,我们的党员和干部,绝大多数是好的,但也有少数坏人,其中一种是从外面混入的,另一种是在和平环境中产生的。因此,对干部必须审查。他指出:“有人以为共产党内没有坏人,这是完全不对的。在革命运动中,特别在大发展时期,革命队伍里会混进坏人,少数本来革命的人会变质,这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我们的任务是不断纯洁干部队伍,纯洁党的组织,与各种坏人作斗争。”*《陈云文选》第1卷,第185页。新中国成立后,他还针对党内防止出野心家的问题指出:“我们不能保证不出野心人物,但是我们可以想方法使乱子不闹大。”*《陈云文选》第3卷,第233页。他说:“可靠的、永久的办法,可传到我们子孙后代的,就是提高高级领导人的革命觉悟和革命嗅觉。”*《陈云文选》第3卷,第232—233页。

在延安时期,陈云同志曾经强调干部要稳定,不要频繁调动,以便于他们了解情况、积累经验。而在改革开放时期,考虑到我们党面临的新形势,以及干部队伍的新特点,他的观点发生了一定变化,把着重点放到了干部交流上,提出县级以上干部都应该轮换。他在中组部一份简报上批示:“交流制度很好。一个干部长期在一个地方工作并不好,容易形成帮派。”*《陈云文选》第3卷,第312页。事实说明这一主张完全符合新时期的实际情况,已经和正在成为我们党干部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制度。

在改革开放时期,为加强干部管理工作,陈云同志还提出中组部、中纪委、中央党校三个部门要相互配合,把好用人关。他说:“中央组织部、中央党校、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这三家是管干部的。”*《陈云年谱(1905—1995)》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306页。只要这三个地方把好关,坏人就上不来,就可以为改革开放打造出政治上可靠、能力上适应需要的干部队伍。

五、做党的干部工作要重视学习尤其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陈云同志一向强调读书学习是党的干部的责任,尤其提倡干部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他常说,在到延安后,他曾对毛主席讲,他过去有很多错误,其他一些领导同志也犯有一些错误,主要原因是由于缺少经验。毛主席说,不是这样的,你们的经验并不少,主要是思想方法有问题,建议他要学一点哲学,并就这个问题跟他说了三次,还把自己一位叫何培元的秘书派去帮助他学习。于是,他在中组部里组织了一个学习小组。那时,中组部也就是几十个人,他把其中的高级干部如李富春、王鹤寿等人,作为学习小组的正式成员,把其他一些年纪较轻、资历较浅的干部如袁宝华等人作为列席成员。学习小组按照计划,一本一本地精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平日自学,逐页质疑,由浅入深,由少到多,注意独立思考,并在每个星期讨论一次。每次讨论,气氛总是十分生动活泼,而且有时还有辩论。这个学习小组前后坚持了五年,在延安第一届“五五学习节”(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日——笔者注)上被评选为模范学习小组。陈云同志由于重视学习,工作抓得有声有色,受到毛泽东同志多次赞扬,如称赞他善于团结大多数,说“这一点,陈云同志值得我们学习的”*《陈云传》(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82页。;还说:“陈云同志有‘挤’的经验,他有法子‘挤’出时间来看书、来开会。”*《陈云传》(上),第310页。

对于如何才能做到实事求是的问题,陈云同志通过认真研读毛泽东同志的著作、电文,以及深入思考、反复琢磨,总结出了15个字的心得,即“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这15个字对他一生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和处理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对包括党的干部工作在内的各项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常对人讲,“学习哲学,可以使人开窍。学好哲学,终身受用”*《陈云文选》第3卷,第362页。。大量事实也说明,能不能做好党的干部工作,与学不学哲学、学没学好哲学,关系十分密切。比如,有些地方、有些部门为什么一说干部要年轻化,就对领导班子年龄层层递减,以致一些干部过了40岁就感到提拔无望了呢?为什么一说选人用人要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就完全依赖票数、以票取人,以至拉票成风、当“好人”吃香呢?为什么一说干部要竞争性选拔,明明有合适人选也要动辄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呢?为什么一说末位淘汰,明明干部表现都合格,也硬要说人家不合格呢?这些“一刀切”、“一窝蜂”、走极端的现象,讲到底,都与没有学好哲学,因而不懂辩证法,不能从实际出发,做不到实事求有很大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纠正四风、反腐倡廉为切入点,从严治党,强调对干部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并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五条标准,使党在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以及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局面。在新形势面前,我们更有必要加强对陈云同志关于党的干部工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从中挖掘宝贵的遗产,为深入理解和切实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战略布局提供历史经验,从而使我们党的各级组织和干部队伍能够更加胜任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本文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原所长 北京 100009)

(责任编辑 薛 承)

猜你喜欢

文选陈云同志
同志
画与理
『大元帅』与『小同志』
画与理
OVER THE RAINBOW
画与理
My plan for new term
画与理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严良堃同志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