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指导文选编辑工作二三事
2015-01-30王梦奎
王 梦 奎
·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
陈云指导文选编辑工作二三事
王 梦 奎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前期,我在中共中央办公厅研究室和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工作期间,参加了陈云文稿的整理和编辑工作。先是根据当时经济调整和改革的需要,编了一本《陈云同志文稿选编(一九五六—一九六二年)》,1980年在党内发行,1982年又编了一本内部发行的《陈云文稿选编(一九四九—一九五六年)》。根据中央书记处的决定,在此基础上编了陈云在1926—1985年间三本按写作时间先后为序而并没有标明为第几卷的文选,于1984—1986年先后出版,这后来称为《陈云文选》第一版。我1987年调到国家计委工作,后来又调到国务院研究室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1995年在这三本书基础上增补而成的《陈云文选》第二版,我只是看过部分修改和增补的稿子。2005年收集《陈云文选》未包括文章的三卷本《陈云文集》的编辑工作,我没有参与。
陈云担任过党和国家许多重要职务,很早就进入中央领导核心,新中国成立后在经济方面卓有建树,这是我以前就知道的。通过参加编辑陈云著作,更加深了对陈云的业绩、思想、品格和工作作风的了解,并且知道了中央关于经济问题一些重大决策的内情,受益匪浅。陈云对待自己文稿和文选编辑的态度,他对自己过往工作的评价,也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至今记忆犹新。
一
在编书过程中,有机会看到陈云不少手稿或者手稿复印件。最早的是1935年初写的《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提纲》,更多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各类文稿。我最强烈的感受,是陈云一贯亲自动手写作的工作精神。他的讲话和报告,绝大多数都是自己拟稿或者写出提纲,很少由别人代劳。只是到了晚年,有少数几篇文稿是口授要点,整理后再由他审定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担任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期间,他给中央的许多报告都是亲自动手写的,甚至亲自动手写《财经旬报》,写重点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议定书的报告。为落实中央关于购棉储棉工作的指示,他亲自为《人民日报》撰写社论。针对经济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弊端,1957年他亲自为国务院起草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商业管理体制和财政管理体制三个决定。当时百废待举,陈云主持全国财经工作,紧张繁忙可想而知,工作如此勤勉躬亲,今天读来仍然令人感动。
当时办公条件差,陈云有些手稿是写在材质不好甚至大小不一的纸张上的。他的秘书周太和很仔细地把这些手稿用订书机甚至用针线装订起来存档,使这些珍贵文献得以保存至今。不是经过那些艰苦岁月的人,这样的事今天恐怕很难想像了。为了征求对编辑《陈云文选》的意见,我们于1981年12月下旬邀集周太和以及其他几位新中国成立初期在陈云领导下工作过的薛暮桥、宋劭文、吴波、廖季立等老同志,开过几次座谈会,他们提供了一些关于陈云经济活动和文稿的重要线索,并讲了不少新中国成立前后在非常困难条件下稳定经济和进行建设的生动事实。刚进北京时中央财政经济部(董必武任部长)只有两间办公室,后来当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曹菊如只能挤在卫生间改装的房子里办公。1949年5月陈云从东北到北平负责组建中财委并主持工作,许多文稿是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写成的。即使后来条件改善了,他仍然保持着战争年代那种节俭的习惯,1979年初的重要文献《计划和市场问题》,就是写在废旧日历上的。
陈云的文章几十年来保持着一贯的特有风格。他的文字说不上优美,但平实晓畅,干净利落,要言不烦,能准确达意,间或引用民间语言往往生动有趣。很多文稿修改痕迹不多,像是一气呵成,说明动笔之前的深思熟虑。他之所说所写,都是对实际情况的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没有空话和套话。周太和说,有一次他拟电报稿引了一句马克思的话,陈云删掉了,说:打电报要说最要紧的话,引马克思干什么?陈云只上过小学,几十年从事实际工作而并不以写作为职业,靠着勤奋工作和学习的精神,成就了那么好的文字修养,自己动手写了那么多文章,仅三卷《陈云文选》和三卷《陈云文集》就收有578篇,共计200多万字。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二
三卷《陈云文选》的全部文稿,都经过陈云亲自审定。陈云选稿很严格,不是他自己写的东西不选。他删去的文稿,都在送审清样上写上“不用”两个字。
1986年6月出版的《陈云文选(一九五六—一九八五年)》初稿送审清样,陈云从中删去两篇:一篇是1959年《红旗》杂志发表的署名文章《当前基本建设工作中的几个重大问题》,一篇是1961年《在煤炭工作座谈会上的谈话》。陈云说,《红旗》杂志那篇文章不是他写的,他在煤炭工作座谈会上没有讲话。正式出版时删去了这两篇文章,我还顺便对这两件事做了些调查研究。
关于《当前基本建设工作中的几个重大问题》,我分别问了邓力群和马洪。邓力群“文化大革命”前任《红旗》杂志常务副总编辑,常和马洪一起组织和撰写经济方面的文章。他们说,陈云当时担任新成立的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这篇文章确实不是陈云所写,而是他们根据中央精神和陈云的一些讲话写成的。对照后来出版的《陈云文集》所收陈云1958年10月21日在西北协作区基本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这篇文章大体符合陈云的思想,但文章风格和陈云大不相同。陈云不选这篇文章是明智的。
关于《在煤炭工作座谈会上的谈话》,我访问了苏星,他参加过1961年陈云主持的煤炭工作座谈会和钢铁工作座谈会,当时是《红旗》杂志经济组的组长。苏星说,陈云在这两个座谈会上都没有正式讲话,只是有些插话,那篇文章是他把陈云的插话概括整理而成的,可能是邓力群把这份材料送到陈云办公室,保存在档案里留下来了。苏星在他的晚年,把珍藏多年的这两个座谈会的原始记录,包括所有与会者的发言,整理成《调查研究的典范——1961年陈云召开的煤炭、钢铁座谈会记录》一书,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成为研究陈云和研究中国当代经济史的一份难得的资料。从苏星的原始记录看,这两个座谈会前后37天,共开了33次会议。陈云没有系统讲话,也没有做总结,只是在煤炭工作座谈会有一个简短的开场白,然后就是听取企业党委书记和厂长,以及有关经济部门负责人介绍情况;在钢铁工作座谈上连开场白也没有。陈云前后共有260多次提问和插话,都是当时急需解决的煤炭和钢铁生产中的现实问题。在煤炭部部长张霖之汇报后,陈云一口气出了18个题目,从煤炭增产而后又减产的原因、增产的潜力、安全生产、机器维修、粮食奖励办法和蔬菜供应问题,到实行党委领导下厂长负责制以及实行计件工资的好处和缺点之类的体制和政策问题,启发大家深入讨论。陈云说过:“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作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陈云文选(一九五六—一九八五年)》,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80页。陈云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这两个座谈会的记录,让人们看到了陈云进行调查研究的风范。
顺便说说,前面说到的1980年党内发行的那本《陈云同志文稿选编(一九五六—一九六二年)》,是收了上述两篇文章的。因为是现成稿件又是党内发行而未送陈云审阅,还是当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开过,陈云太过忙碌而未及仔细审阅,我现在已经全无印象,也无从揣测了。从文献编辑工作来说,这是一个遗憾。
三
人民币是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时发行的,1955年发行新人民币时回收了市面上流通的旧人民币。在审阅《陈云文稿选编(一九四九—一九五六年)》时,陈云提出,希望收集有关这个问题的文稿。可惜,当时我们没有找到。陈云让秘书转告我们,在编者的后记中,要加一段关于货币更换问题的说明。他说:1955年,新币换旧币是我们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的稳定。苏联当年用新币换旧币,采取的办法是:分阶级,即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国营企业和合作社、集体农庄实行两种兑换比例;限时间,即规定几天期限,超过期限旧币作废。这个办法损害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和边远地区居民的利益,而且两种比价实际上也很难真正实行。我们没有学他们,而是不分阶级,工农一个比价,都是一万比一;不限时间,允许新币、旧币在一定时间内同时流通,收旧发新,直到将旧币全部收回。实践证明,这个办法比苏联的办法好,既完成了货币更换的任务,又稳定了人民生活。所以能够采取这个办法,与我们在陕甘宁边区用贸易公司的流通券替换边币时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有很大关系。*《陈云年谱(1905—1995)》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93—294页。按照陈云的意见,我们在编者后记里说了这件事*《陈云文稿选编(一九四九—一九五六年)》,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21页。。
根据陈云的提示,后来我翻阅过一些经济文献,弄清楚了这次新币发行的情节,印证了陈云的说法。原来,1948年发行的旧币,面额很大而单位价值很低,保留着当时通货膨胀的痕迹,名义上以“元”为单位,实际上市场商品最低标价也在100元以上,1元在计价上已经没有意义;而且纸质不好,破损严重,对国人心理和国际观感也有不良影响。陈云深谋远虑,早在1950年就提出筹印新币的方案,由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而未能实行。1952年和1953年,在陈云主持下,中财委再次向中央提出发行新人民币的报告,并且设计了详细方案和实施步骤。二战后一些国家通过货币改革解决通货膨胀问题,以新币代替旧币,往往是按不同社会阶层以及现款和存款数量而规定不同的兑换比例,以求紧缩通货,这实质上是剥夺持币人、特别是剥夺钱比较多的人的一种手段。苏联1947年以新卢布取代旧卢布,西德1948年以新马克取代旧马克,都是这么做的。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上学习苏联的大背景下,也有人主张学习苏联货币改革的办法。陈云不同意这种主张,明确提出不宜采取苏联的货币改革方式,而是从群众普遍贫困和允许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实际情况出发,另辟蹊径,主持设计发行新币,只是改变价格标度,调整货币面额,新币1元一律兑换旧币1万元;一万比一这个比值,接近抗战前按金银价格计算的币值水准。陈云还提出,为了避免引起误解,中国可名副其实地叫做“发行新币”而不称为“货币改革”。陈云主持设计的这种办法公平合理且简便易行,所以施行非常平稳,没有引起任何社会震动和不安。这是根据中国实际情况进行决策而不照搬照抄苏联或者其他国家办法的成功实践。
后来,编辑《陈云文集》的同志几经发掘,终于从中央档案馆找到了陈云关于这次新币发行的三篇文稿,弥补了《陈云文选》的缺憾,实现了陈云的遗愿。这是值得庆幸的。
四
在三大改造完成和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之后,陈云比较早地注意到新经济体制中存在的弊端,提出过许多改进的主张。有些主张在一定时期实行过而后被弃置,也有许多未能实行。这有复杂的原因。陈云在审阅过去的文稿时,根据形势的变化重新审视自己的主张,注意其在当下所可能发生的影响。这不仅对读者理解文章的背景有很大帮助,也为撰写文章题解和注释提供了最权威的第一手材料。
1956年6月30日,陈云在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发言中,针对加工订货和统购包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商品购销中实行市场调节的设想:商业部门和公私合营工厂之间,特别是国营商业、供销社内部的上下之间、地区之间的业务往来,必须是自上而下的选购关系,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派货关系。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的内部刊物《调查与研究》刊载过这篇发言。1983年5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调查与研究》合订本时,请示陈云是否同意该文收入合订本。陈云除批示“同意刊登”外,还写了一个条子说明:“选购这个设想,当时实际上没有做到。因为那时可供商品少,不像目前市场上许多商品供应充裕,出现了‘买方市场’。只有出现了‘买方市场’,才说得上真正的‘选购’。”陈云还在“设想”两个字下面加了着重号,并要求在文章注释中“加这一段”。*陈云手稿,事见《陈云传》(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612—1613页。这反映出陈云对读者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严肃态度。1984年7月出版的《陈云文选(一九四九—一九五六年)》全文收入了这篇讲话,题目改为《克服统购包销中的弊病》,陈云说的这个意思作为编者的注释放在了书的后面*《陈云文选(一九四九—一九五六年)》,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68页。。
五
新中国成立初期那几年,社会改革和经济发展都比较顺利,陈云主持全国财经工作的业绩也为党内外公认。1982年内部发行的《陈云文稿选编(一九四九—一九五六年)》收集了陈云这个时期的文稿49篇。陈云在谈到这卷文稿时说:“在那一阶段里,我可以放开手脚干,所以许多观点讲得更充分一点。因为碰到了问题,才出了新的观点,不碰到问题出不了新观点。”*1981年1月25日同国家计委负责同志的谈话,见《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10页。在审阅这卷文稿以后,他还特别叮嘱我们,在后记中要说明:他在财政经济委员会主持工作期间,几乎所有的决策,特别是重大决策,除了他作了必要的调查研究以外,都是经过集体讨论作出的。在具体工作中,薄一波同志起了重要的作用。当然,许多重大决策都是根据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出的,或者是经过党中央批准的。他强调指出,同志们在阅读这卷文稿的时候,如果觉得那一段工作还有成功之处,决不要把功劳记在他一个人的账上。我们按照陈云的意见,把这些话写在了这本书的编者后记里。*《陈云文稿选编(一九四九—一九五六年)》,第328页。这篇编者后记,是梅行起草的。
在收集《陈云文选(一九二六—一九四九年)》文稿时,发现陈云1948年4月16日关于辽东土地改革工作写给中央的报告。报告只用简单两句话肯定土改工作的成绩,而用绝大部分篇幅检查工作中“犯了很多‘左’倾错误”,说:“土改工作中的错误,主要由我负责,因我是负责指导土改的。”“造成错误的原因,就在于对若干问题的认识含糊不清。”*《陈云文选(一九二六—一九四九年)》,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44—246页。并且从对若干重大问题的认识上,分析了七个方面的原因,都很中肯切实,绝不是浮泛应付之辞。有同志提出,这种错误在当时带有普遍性,建议不选这一篇。陈云不同意,说:我就是让大家知道,我也是有错误的,并不是一贯正确。世界上没有一贯正确的人。根据陈云的意见,把这一篇选入了,题目是:《辽东土地改革中的教训》。当年和陈云一起工作过的肖华对陈云说,当时中央在土改方针上有偏差,但你承担责任,还把自我批评的文章收入自己的文选,大家很受教育。陈云听后说:“应当做自我批评。”*《陈云年谱(1905—1995)》下卷,第362页。
我还想起一件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陈云担任新成立的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主持国民经济恢复和调整大计,全国上下对他寄予很高的期望。陈云却说,他“经验还很有限。解放初期的经济规模比现在小多了。现在这么大的规模,这么复杂的情况,应付不了。”“不要把我说的这么好,也有很多反面教训。一百五十六项中,三门峡工程是我经过手的,就不能说是成功的,是一次失败的教训。”“我要有自知之明。”*《陈云文选(一九五六—一九八五年)》,第231页。
陈云功勋卓著,身居高位而不自恃,不居功,不诿过,这种高尚情怀使我们参加文稿编辑工作的人都深受教育。
六
在编辑《陈云文选》的过程中,还编辑出版了一本专题文集:《陈云同志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讯》。人们都知道陈云爱听评弹,连周恩来和邓小平都关切地问起过:陈云同志听评弹了吗?可以说,听评弹是陈云终生的爱好,评弹这门艺术也借助陈云的爱好和提倡而得到发扬。
编辑出版这本专题文集,是曲艺界人士吴宗锡(上海评弹团团长、全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周良(江苏省曲艺家协会主席、苏州文联主席)和施振眉(浙江省曲艺家协会主席)动议的。他们在征得陈云同意后收集文稿,1983年春将初选稿送陈云审阅。陈云看了两遍,并做了一些增删,还要求出版时把标点符号搞正确*《陈云年谱(1905—1995)》下卷,第325页。。6月份书稿送到我们手上,由我和陈群负责编辑工作。我们做了文字方面的加工整理,为每一篇文章拟定了标题,并且在初选稿中删去几篇内容比较单薄和重复的。最终选定陈云1959年到1983年关于评弹的谈话、通讯和书面意见共40篇,6.1万字。
可能是受了先前出版的《陈云同志文稿选编(一九五六—一九六二年》的影响和启发,吴宗锡等人在整理这本专题文集时,最初拟定的书名是《陈云同志文稿(关于评弹的部分)》。陈云不赞成,改成了《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讯》。*正式出版时,我们把书名改为《陈云同志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讯》。他说:“我是搞穿衣吃饭的,评弹是我的业余爱好。这本东西同已经出的那两本文稿不同。”*《陈云传》(下),第1456—1458页。他这里所说的“那两本文稿”,就是《陈云同志文稿选编(一九五六—一九六二年)》和《陈云文稿选编(一九四九—一九五六年)》。陈云这个决定非常明智。他关于评弹的这些言论,尽管有不少精辟见解,但作为革命家和经济专家,评弹对他来说毕竟是余事,这些文章的分量和社会意义,是不能和他关于经济和政治方面的言论相提并论的。正是基于这种考虑,1986年出版的《陈云文选(一九五六—一九八五年)》,没有收录关于评弹的文章。陈云逝世后出版的三卷本《陈云文选》第二版,也只收录《出人、出书、走正路》这一篇对文艺工作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文章。2005年出版的三卷本《陈云文集》,共130万字,关于评弹的文章也只选3篇。
七
陈云对文选编辑工作的意见,都是关于重要历史事实和原则问题,而不是文字的修饰;在文字方面他是充分信任我们的。他的意见大多是通过秘书或者研究室的领导传达的,个别是写张条子,并不召集我们开会谈话。
1982年7月7日,陈云在中南海住所会见参加编辑文选的人员。到场的有组织领导文选编辑工作的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宣部部长和中央书记处研究室主任的邓力群,具体负责文选编辑工作的研究室副主任梅行,先后参加过编辑工作的有林、张云声、赵少平、陈群和我,还有陈云以前的秘书和当时的秘书王玉清、周太和、朱佳木和肖华光。人到齐后陈云微笑着走到会客室,和每个人握手,没有说什么话,只是在和梅行握手时说:“你也这么大岁数了。”梅行参加过“一五”计划的编制工作,这次会见时梅行年已花甲,陈云还认得他。我是编辑人员中最年轻的,陈云在和我握手时,端详片刻,欲言又止,留下了深情注目的照片,成为永久的纪念。合影后陈云即拱手告别。陈云晚年深居简出,不轻易见人,这是我唯一一次面对面接触到他。几年来在编辑文选过程中看到陈云的各类文稿,都很简明扼要,没有虚套言辞,可以说是惜墨如金。这次会见,我觉得他不仅仅是惜墨如金,而且是惜言如金。这是陈云的风格。
(本文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 北京 100010)
(责任编辑 汪文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