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习惯
2015-01-30王宁江
王宁江
诚信习惯
王宁江
何为习惯,通俗地说就是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举动。在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法治国家的当下,众多专家学者提出,要让守法成为一种习惯。在微信朋友圈中看过一篇蛮有意思的中西方人际关系对比,中国人是错综复杂的网,西方社会是简单明了的“火柴棒”,中国人习惯于找关系托人情办事,而不是法律。守法要成为习惯,讲诚信也应成为习惯。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专家说,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人类商品交换的从以物易物到货币交易,再到信用交易阶段,可以说,如果没有信用,也就没有货币,也就不会有市场经济的发展。甚至有人讲信用与货币等同。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诚信二字,并且将其内涵理解为诚实守信即诚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
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正是各类思想学术的繁荣时期,孺子百家思想中有关诚信的语录很多,如孔子的“民无信不立”、墨子的“言不信者,行不果”、韩非子的“小信诚则大信立。”中国不缺诚信文化和传承。后人把民信、人信拓展为国家信用。国信,重九鼎,国无信则不威。国家公信是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础,是政通人和的基础。当前,我国社会治理改革的挑战之一便是政权公信力的挑战,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政务诚信。
具体到现实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某一主体、某一事件、某一行为,国人的实际举动却与履行诚信的意愿有强烈的反差。譬如在个人信用方面,肯定有人在埋怨,为何把我非主观故意的拖欠信用卡还款列入银行的不良信用记录。在经济合作过程中,我们还是习惯于找熟人、找朋友、找圈子来了解合作伙伴的资信状况,殊不知还有第三方征信机构存在,其提供的独立信用调查报告的参考借鉴作用更大。在社会生活方面,欠水费、欠电费、欠燃气费、欠通讯费、地铁逃票等行为,似乎每个人都能振振有词地找出理由来解释。行人的闯红灯、不走斑马线、非机动车带人等,没有一个城市管理者说,本地已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类问题。机动车的违反标志标线、违章停车等,就是N多个协警拿着相机、拿着本子去贴条罚款扣分也难以根治。极端“老人摔倒后扶与不扶”的争议,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不信任的严峻性。
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针对存在问题的提法是,“尚未形成、尚不健全、机制缺失”、“失信成本偏低、信用水平偏低、时有发生、屡禁不止”、“矛盾突出、有一定差距”等字面表述,可见社会信用建设的紧迫性。破解这些病症的方子也简单:完善信息传播机制和奖惩机制。
也许有人会说改革开放后,因为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私欲膨胀带来对诚信的冲击,这样的说法没有根据。本来信用就是舶来品,诚信倒是我们老祖宗的土生土长的,西方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契约经济,诚信是契约的基本精神。依法治国,法律也是公众的契约。记着在改革开放初期争论“白猫黑猫”的同时,还有一个“开窗和纱窗”的辩论。引入市场经济配置资源,我们却忽视了市场经济的精髓:规则与信用。
国人憧憬着“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愿,却在具体举动上一遍又一遍的诠释“人之初、性本恶”。总是寄希望于“人不负我”,自己躲进小楼。而不是把自己的一举一动约束在诚信的框里。没有真正地敬畏诚信,没有把诚信作为社会生命的一部分。恰恰这种非主观、无意识和没有习惯,说明国人信用观念的缺失。坐在母亲自行车后座的下一代,看着妈妈闯红灯,其示范举动对守法诚信的摧毁性,远不是课堂里说教所能弥补的。诚信习惯对于每个人来说,在于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诚信之路始于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