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迈向美好社会新征程
——浙江省“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要点摘编)
2015-01-30浙江大学课题组
浙江大学课题组
开启迈向美好社会新征程
——浙江省“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要点摘编)
浙江大学课题组
浙江省的“十三五”时期正处于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向开启建设美好社会的关键跨越时期,浙江的新使命在于要在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率先探索与中国美好社会新阶段相适应的发展新理念、新常态、新动力、新结构和新经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东部沿海地区的新使命
“小康社会”因饱含亿万中国人民长久以来对摆脱温饱困扰过上朴素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一经邓小平1979年提出后便成为催人奋进、凝聚全社会建设力量的强大号角,堪称中国梦第一版。2000年我国宣布已基本达到总体小康水平,但当时的人均国民收入刚刚接近1000美元,仅仅跨过中等收入经济体的下限门槛,是一种不平衡的、低水平的小康社会,因此决定要再用二十年时间即到2020年全面建成惠及十多亿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根据量化的发展趋势判断,2020年前后我国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会达到1万美元左右,将如期完成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总体迈向新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我们称之为建设“美好社会”(The Good Society)为目标的阶段。
所谓“美好社会”,是高于全面小康社会并在其高级阶段进入现代化的一种社会发展形态,较之小康社会,其总体特征是经济更富强,供给丰裕、动力强劲;政治更先进,良法善治、清正民主;文化更繁荣,创新创意、教化育人;社会更和谐,民生保障、信义公平;生态更优美,绿色环保、发展持续。从时间范畴来看,以2020年前后为新起点,我国将总体迈入以建设美好社会为目标的新阶段,到2050年(建国100周年前后)实现现代化的动态目标,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当期的平均水平。
沪苏浙粤等东部沿海地区因30年来的高速发展,小康建设进程总体走在全国前列。浙江全面小康社会实现水平据测算2012年已居全国第三位,省区第一位,预计可以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浙江省的“十三五”时期正处于这样一个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向开启建设美好社会的关键跨越时期,浙江的新使命在于要在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率先探索与中国美好社会新阶段相适应的发展新理念、新常态、新动力、新结构和新经验。
“美好社会”的新要求与浙江面临的四重风险
美好社会相比于小康社会是一种质的跃升,对浙江省长期以来适应小康社会阶段的传统发展模式提出重大变革性挑战。具体来看,浙江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将主要面临“增速下滑、动力衰减、城市陷阱、产业空心”等四大阶段性潜在风险:
一是在全国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新常态转换的非稳态阶段,由于产业素质和回旋空间的制约,浙江可能面临更为严峻的速度下滑风险。二是处于要素驱动型增长动力快速衰减阶段,目前浙江省要素投入生产效率已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浙江面临原有动力提前衰竭新兴动力培育滞缓的动力断层风险。三是处于城市化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变阶段,浙江因多重制度约束面临陷入低水平城市化陷阱的风险。四是处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时期迈进的门槛阶段,浙江面临传统制造业升级缓慢而新兴产业及服务业发展滞后导致的产业空心化风险,迫切需要现代产业体系再造。
发展动力转型与再造是化解四大风险的核心,也是关乎是否能跨越“高收入之墙”、避免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这一时期通常将伴随要素投入效应快速衰竭、创新驱动效应缓慢上升、传统产业竞争优势弱化、城乡社会差距固化甚至扩大等多个因素的非同方向的动态变化,使“十三五”阶段将处于一个由增速换档期、动力转换期、结构转型期相互交叠、多重经济社会变量发生重大阶梯式变化的关键时期。
“十三五”时期核心任务:开启迈向美好社会新征程
从2015到2020年前后的一个时期将是浙江改革深化、结构升级、创新驱动、开放提升、城市聚核、民生丰裕、生态美化等多线程复合性重大变化的决定性时期,“十三五”时期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
以“改革创新、转型升级”为主线,以“美丽浙江、美好生活”为总目标,以更完备的市场化改革、更高级的城市化发展、更智慧的工业化升级和更高端的全球化开放为四大战略路径,积极打造四个示范区:全国创新创业示范区、全国信息经济示范区、全国法治文明示范区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率先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社会治理方式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方式的综合协同转变,力求以全国经济增长新常态区间的高位值速度发展,使浙江综合经济实力在“十三五”时期稳步跨入新兴高收入经济区行列,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开启迈向美好社会新征程。
保持中高速发展建设美好社会的四大战略路径
(一)以更完备的市场化改革推动浙江稳步跨入新兴高收入经济区
新阶段的市场化改革不再是单一层面的改革,而是涉及到政府、市场、社会等多个决策群体的系统化改革。“十三五”时期,浙江要重点在“政府职能改革、产业进入改革、要素配置改革”等互为掣肘又互为促进的市场体制改革三大主线上取得协同突破,率先构建可充分发挥浙江民营企业活力和对国际创新创业要素具有高度凝聚力的现代发达市场环境;加快在以“社会治理多元、公共服务均衡、阶层差异可控”为主体的社会体制改革三大任务上取得重大进展,探索契合阶段特征的新型社会治理与保障体系;着力在“省地分工协调、区划分割弱化、财权事权匹配”为三大方向的政府系统内部运行体制改革上取得显著成效,创建可有效融合高层导向与基层创新的省地高效协作与激励体系,最终为浙江在新时期保持快速发展、经济社会整体水平迈向新兴高收入经济区打下坚实的体制优势和制度基础。
(二)以更高级的城市化发展推动浙江全面展现现代城乡文明
浙江在新阶段的城市化不应再是工业化的结果,而是集聚高级要素、助推结构升级、打破城乡分割、化解社会差距的综合枢纽。当前要站在长三角甚至整个东部沿海的视野高度,打造“双核四区七地五级”的城镇化空间网络,重点以“双核四区”战略引领新时期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首先要明确支持以杭州、宁波为全省两大城市核心,优先推进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高端化和国际化发展,大力强化核心城市在凝聚全球高级要素、率先转向创新驱动、催生国际领先产业、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城市高级功能,成为世界级长三角城市群中的中心城市。其次要突破县域、市域行政区划思维羁绊,加快推进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四大都市经济区建设进程,探索以整个都市经济区为新的单位治理空间,推动全省由“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战略升级,统筹考虑户籍制度改革、县市财政制度改革、要素自由流动改革等改革事项,系统安排规划共绘、交通共连和服务共享等决策事项,一揽子通盘考虑高级要素载体、产业协调布局、土地供给优化、公共服务共享、就业机会均衡、收入差距缩小等在传统市域、县域区划内难以解决又相互交织的经济社会民生发展结构性难题,带动浙江加快进阶成熟城市社会,全面展现现代都市文明。第三是在全省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推动城乡规划一体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发展中的优化配置,进一步实现产业发展城乡联动、基础设施城乡配套、公共服务城乡均衡、社会保障城乡覆盖、行政管理城乡一体。
(三)以更智慧的工业化升级推动浙江有效增强未来核心竞争优势
“十三五”阶段及更长一段时期内,浙江工业化发展的总体路径是要抢先抓住以互(物)联网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引发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充分利用省内制造业及互联网产业的领先优势,加快推动浙江工业化沿着“服务化互动、信息化融合、绿色化转型”三大智能化方向升级转型,即着力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促发展,克服产业空心化或低附加值化的两端风险,形成制造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的新格局;加速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抢抓时机重点发展以智慧产业为代表的高延展性高成长性新兴产业,形成支撑浙江未来10到30年持续领先优势的世界级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低碳绿色节能技术对传统制造业的全面改造换代,从源头上扼制环境和生态破坏,形成经济社会生态良性互动发展新模式,最终以更智能化的工业化升级,全面增强浙江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能力与未来竞争优势。
(四)以更高端的全球化开放推动浙江主动深度融入世界经济获取新一轮开放红利
迄今为止的浙江对外开放,产品上仍然停滞在面向中低端市场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动力上仍然停滞在浙江本地的民营企业为主,载体上仍然停滞在较低层次的县域产业集群为主。“十三五”阶段及更长时期内,浙江的全球化需要一在开放战略上实现从内源动力型向内外源混合动力型调整优化。二在开放管理上从“边境开放”向“境内开放”转型升级,在省内率先改革营造出全国最优营商环境和接轨世界最新先进标准的国际投资便利化规则。三在开放平台上,首先立足舟山群岛新区和宁波保税港区既有政策和地理优势,积极整合申报宁波—舟山自由贸易港区,形成与上海自由贸易区错位互补发展的世界级的长三角自由贸易区新格局。其次加快推进以杭州为试点的跨境电子商务贸易自由化改革,联动义乌小商品贸易便利化改革,再造浙江新型市场和贸易优势,打造全球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综合试验区,促进浙江在汲取全国新一轮开放的高级红利中占得先机,真正迈向高级版的全球化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