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商品亟待摆脱创意「贫血症」
2015-01-30吴学安
吴学安
旅游商品亟待摆脱创意「贫血症」
吴学安
近年来,每当旅游旺季,各大景区都会迎来旅游商品购物潮。这些商品本应有极强的地方特色,然而不少游客发现,一样的竹雕、一样的小木刀、一样的木梳……千百个景区都在卖同样的“地方特产”。有网友吐槽,到景区买商品还不如去义乌,那里应有尽有。
有资料显示,近年来,旅游者的购物欲望明显下降,有五成的中外游客不能满足在中国购物的需要。业内人士称,尽管中国旅游业近年来已逐渐成为最具成长性的行业之一,但在这个具有庞大市场规模的产业中,旅游商品销售市场却并未形成。中国旅游商品已经成为制约国内风景名胜区旅游消费的软肋,产品粗糙雷同、缺乏创新和特色、产品配套不到位是这一困局的根源所在。
有了好的市场,并不等于就一定会大发展,还需要生产出适销对路的旅游商品。旅游是特殊消费,游客是特殊的消费群体。在游客眼里,旅游商品应是具有旅游场所特征、寓意的物质品。特色是旅游商品的生命,特色的内涵则在于旅游商品所体现的地域特征。1996年第三届亚冬会的吉祥物“豆豆”,兼具地方特色和卡通造型,受到人们欢迎。这个例子说明,只要生产针对性强、纪念性强、适用性强、地域性强的旅游商品,就会赢得市场。要想让游客掏钱购物,从产品设计就应顾及到他们特殊的消费需求。要准确地把握旅游活动新的时尚和潮流,依据现代旅游市场规律做出品牌,不再让游客空手而归。
作为旅游休憩体验过程的一种延续载体,旅游商品成为一种寓地方性、民族性、文化性、纪念性于一体的休闲产品。要加快旅游商品的发展,就必须认真研究和分析旅游商品消费的特点和旅游者的购物喜好,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现在许多地方开发的旅游纪念品既没有地方特色,又没有文化内涵,更谈不上精美、实用,其结果往往导致各地开发的旅游纪念品千人一面,相仿雷同。旅游纪念品市场要做大做活,关键是要跳出传统的“纪念品”框框,依据现代旅游市场规律做出特色和品牌效应来。作为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者、生产者要针对旅游者的购买动机和消费偏好,准确地把握旅游业新的时尚、新的流行,才能开发出既实用又有纪念意义和文化内涵,具有品牌价值的旅游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