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傩戏的现状及保护性对策研究
2015-01-30徐艺
徐 艺
(昭通学院艺术学院,云南 昭通 657000)
昭通傩戏的现状及保护性对策研究
徐 艺
(昭通学院艺术学院,云南 昭通 657000)
傩文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消失将无可挽回。本文在对昭通彝良、镇雄、威信、大关多地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就昭通傩戏的源流、剧目、表现形态、道具等做了分析介绍。如何传承和保护昭通傩戏是目前昭通傩戏面临的最大问题。
昭通傩戏;现状;保护;对策
“傩”是一个神秘而古老的文字,它同人类的生存、生命、生活息息相关。“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元宗教、多种民俗和多种艺术相融合的文化形态,被称为戏剧的活化石,目的是祈求神灵逐鬼除疫,保佑百姓过上安宁生活。
一、傩戏源流
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及认知的局限性,使远古先民们习惯于依靠“傩”这种神秘的祭祀仪式,来祈盼风调雨顺及家人平安。
从现有资料看,傩戏随汉族移民由江西、四川等省流入,最早于明朝初期,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并且保持着较为原始的形态,具有戏剧活化石意义。李昆声先生编著的《云南艺术史》对昭通傩戏的传入历史有详细考证:“明清两代,分别从江西、四川和湖广传入云南昭通。古时川人将巫师称为“端公”。[5]傩戏是一种特殊的汉族民间戏剧形态,由傩祭、傩舞发展而来,主要在祭祀活动中演出,并由端公(昭通各地对汉族巫师的别称)担任角色,故又称“端公戏”。
傩戏不仅具有祭祀功能,还具有供大众娱乐的功能。昭通位于滇、川、黔三省结合部,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一些县区乡镇交通不便,文化生活贫乏,如:昭通镇雄县位处云贵高原北部斜坡地带,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全县无坝区,只有半山区、山区和高寒山区。在这些地方,傩戏这种神人同乐的文化现象充分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这些偏僻山区也成为了丰富的傩文化遗存地。
二、昭通傩戏的传统剧目和表演形态
昭通傩戏艺术源远流长。镇雄县已故的端公赵高斗是唯一受过“茅山传法”的知名人物,儒、释、道皆通。赵家的端公戏发源于江西,演变于四川,至今已传承了八代。镇雄端公戏其戏剧形式主要有几种:
(一)庆菩萨
庆菩萨法事一般要做4天,是以酬神了愿为主要目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祭祀活动。
(二)还钱:又叫还愿
这种法事一般做一天一夜,如遇到家中小孩多病或家道不顺,在端公的主持下对神祗许下保命钱。认为如意时,请端公祭祀神灵并祈求偿还“钱文”了却心愿。
(三)打窖
这种法事一般做3天,主要在干旱的时候进行,通过念经祈福、打窖求雨、求神祗普降干霖,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四)做斋:即做道场
这种法事持续时间较长,要七七四十九天。是为死亡的人念经、超度灵魂。[1]
彝良县现在能完整演唱的剧目有《大战红山》《傅牒》《赐水》《贺圣》《修玉楼》《搬公明下山》《抽路》《修路》《收天狗》《排朝》《安五营》《打大鹏》等10多部。唱腔方面普遍使用的有高腔、花腔、过板、走板、二黄、西皮等,这些唱腔与京剧、昆曲、川剧中的唱腔不完全相同,它有浓厚的地方戏色彩和傩戏敬神驱鬼巫术成分,这跟剧本中以正神为主线,驱邪镇魔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威信端公戏除了文坛诵唱的经文外,所有武坛科仪的剧目主要有:《一献》《二献》《三献》《礼请》《搬桃山》《放兵》《造枪》《过关》《排兵》《扎兵》《祭兵》《收孽龙》《发牒招猖》《砍路》《亮路》《镇台》《打棍》《上表》《交枪》《辞神》《送神》《造棚》《亮五方》等,这些剧目基本上都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有关,如:《搬桃山》《收孽龙》《亮五方》等。清朝末期至解放前,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到三月二十七日,罗布、旧城等地都要请端公在城隍庙做道场,举办大型庙会并演出端公戏,每晚一场,共演七晚上。开坛时,端公首先要唱“礼请”“开坛”“跳灵官”等;到农历三月二十六日,白天要演出大型端公戏“收孽龙”;二十七日白天要演出大型端公戏“搬桃山”;二十七日晚上演出的最后一场端公戏称为“亮五方”,要出五名“仙女”(男扮女装),五名“仙童”(化妆为小花脸),按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每个方位出“仙女”,“仙童”各一名,进行表演。
盐津县端公戏又称“耍坛”,是在法事之间为调节、活跃气氛而演出的表现劳动生活和民间传说故事的剧目,其故事情节多为扬善除恶、成仁取义等内容。表演滑稽逗趣,语言通俗,表演者可以和观众调笑,打闹。已成为一种既酬神,又娱人的地方戏曲。盐津县现有剧本约10多个,诸如《紫荆山》《游玉石洞》《修造》《磨盘山》《降聂》等。
三、昭通傩戏的道具特点
端公戏演出中,常用的道具有:牛角,男角用;丝刀,女角用;正鞭,王灵官用;长枪,马天军用;双剑,殷将军用;倒鞭,赵公明用;三尖刀,李二郎用;大刀,先锋用;宣花斧,袁洪用;降妖镜,二郎神用;长棍,猴王用;令牌,玹前用;还有鬼王牌,各种彩旗等。道具制作原料,以木材为主,其他制作材料还有布、各种彩纸、颜料、墨、牛皮胶等,端公戏的其他道具根据剧情安排。
为了让人们相信“神”是存在的,“神”既可以满足自己的愿望和要求,还能为人们降魔镇妖、驱邪避灾,端公在演出中,就要动用法具,如“老郎神”牌位、戒尺、拂尘、排铃、丝刀、印章、卦、海螺、牛角号、木鱼、响铃、面具等以及总真案子、行神榜、六类神榜等案子画。从而使端公戏蒙上神秘色彩,加深人们对“神”的印象,最终起到宣传神、歌颂神的效果。
面具是傩戏表演的一种特征,分为纸壳面具和木雕面具两种,面具的眼、耳、鼻、口等部位要镂空,方便端公演戏。面具上要用重彩涂上各种色彩,使其显得光彩夺目。木雕面具是用栗木刻制成的古代人物形象和传说形象和民间人物形象。如“王灵宫”“统兵之帅”“魁星”“茧尤”“八蛮将军”、筐筐老者、大姨妈、二姨妈、苗老三等,跟京剧脸谱有些相似。端公戏中的主要角色需戴面具,其余角色仿照川戏脸谱化妆。端公在表演端公戏时使用的主要面具有:二郎神、和尚、八蛮、土地老者、蚩尤、孙悟空、五猖神,苗老三、孽龙、画匠、王灵官、马天君、殷将军、赵公明、李二郎等,形态丰富、栩栩如生,表现出浓郁的民俗特色。
傩戏使用的乐器主要是打击乐器,其他乐器还有唢呐和牛角号。端公在表演时,其唱腔和曲调与民间道士的演唱极为相似,使用的打击乐器也一样,傩戏排场主要用鼓、锣、铙、镲、木鱼、牛角号、海螺等乐器,以吹奏乐奏出音乐气氛,以打击乐演奏出戏剧场面板眼。傩戏使用乐器有:牛角号、边鼓、小鼓、大锣、小锣、马锣子、铙、提手、钹、镲子、排铃、唢呐等。
傩戏服装以川戏服装为主,端公经济条件好的,就买现成戏服,条件较差的,就自己在家仿照制作。常用服装有青衣、老生、武生、小生、小旦、花脸等角色穿的服装,但不如川戏服装精美规范,在制作上比较简单粗糙。
四、昭通傩戏的传承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曾经在昭通市的大部分县(区)流传过的傩戏因与封建迷信联系在一起而被逐渐取缔,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端公活动几乎销声匿迹,直到80年代初期,一些端公才开始重操旧业,现仅保留在昭通部分县区的一些偏僻乡村。
端公的技艺传承方式是家传,家传无人的,才授徒外传。端公都有自己的传代法名,具有法名的端公才能教授徒弟,端公的传承过程,少的传了六七代,多的有十代左右。傩戏的传承很多没有书面的资料,都是上一代自己亲自示范,把自己会的剧目通过言传身教传给下一代。近年来,随着原本就不多的老一代传人的相继去世,傩戏的传承出现了危机。许多剧本没有得到记录和整理,许多剧目还没有得到文字、音像等形式的记载,即将失传。
五、面临的问题
端公们除了开展祭祀活动和端公戏演出有收入外,平时,还要依靠农事或经营小买卖等维持生计。
端公坛门部分掌坛师由于年龄已大,很多高难度的动作已经无法完成,年轻人也不愿意学习,传承技艺有很大的困难。
岩矿鉴定显示,自然金为金黄色,银金矿多为黄色—淡黄色。金矿物随银含量的增高而颜色变淡。其形态以尖角粒状为主,其次为枝叉状、麦粒状等。金矿物粒度,矿石以微粒金、细粒金为主,少量中粒金、粗粒金及巨粒金(表2)。
很多剧本没有排练,学的时候老师一个角色教一人,有的现在已经去世,这就意味着剧目表演已不完整。
现在能够演出端公戏的,仅有少数乡村的端公。而其在演出时由于人员不够,常常需要三四个坛门人员联合,才能表演。平时,已很难看到端公戏的演出活动。
很多剧目因无市场没有排演。所用戏装已经破旧不堪,但因经济拮据无力新置。
随着社会的发展,村中的年轻人经济压力增大,大多数外出务工,都不再学习端公戏的表演。这门传统的民间戏剧已面临失传的危险。
六、昭通傩戏的保护策略
傩戏在昭通已有三百年传承。它由最古老的民间传统祭祀活动发展成为一种戏剧形式,为中国戏剧的起源、发展提供了珍贵的研究素材,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和人文、民族、民俗等研究价值。
(一)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三十二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界定。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这两个文件的印发,对于唤起大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自信心和认同感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和效应。2006年,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518个项,2006年6月10日迎来了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至此以后,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正式认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3]目前,昭通市彝良县、镇雄县、大关县的傩戏已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要加快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步伐。面对其民俗祭祀仪式和参与群体的减少,昭通市傩戏正举步维艰地生存着,无论是昭通市政府部门还是民间群众,都应高度正视傩戏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长效工作机制
(三)提高对昭通傩戏的文化价值认识
傩文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消失将无可挽回。傩戏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基因。不但具有宗教文化的深厚内涵,而且具有特立独行的表现形式,可谓是昭通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加强对昭通傩戏的研究和保护,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它在文化、民俗、戏剧等多方面的价值,从而使其起到“活化石”的作用,我们应竭力做好其研究与保护工作。
(四)建立传承人保护机制
大胆突破原来的祖传和师传体系,不要囿固于封闭的传承模式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办要对昭通市各县的傩戏艺人进行调查,建立传承人实名登记制,有效地保护和管理傩戏艺人。由于傩戏演出空间不断狭小,傩戏坛门人员变动频繁,甚至连掌坛师都外出务工,傩戏艺人连基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那么端公对傩戏的热情必定会受到影响。[4]所以我们要建立有效的传承人保护机制,关心傩戏艺人的生活,加大傩戏的宣传力度。现在从事傩戏演出的端公大部分已年过花甲,面对一些高难度的傩技表演已显得力不从心,面对这种情况,培养和发展年轻人已成为一个必要的选择,争取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傩戏的传承和保护中来,这样才能让傩戏艺人们安下心来,把傩戏整理流传并不断发扬光大。
(五)“非遗进校园”传承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傩戏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线,我们应当让学生关心并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来,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温家宝总理在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时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结晶”。非遗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它的主角和核心是传承人,促进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弘扬。
保护昭通傩戏,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因此,在其生存的土壤及环境正在发生变化之际,我们必须对此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抢救,形成理论性和应用性研究成果,这对于昭通傩戏的保护与传承以及弘扬与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1]王龙生,徐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民间传统艺术价值功能探析[J].红河学院学报,2013(6):113-117.
[2]曾婷.辰州傩戏的传承研究[J].北京:中国民族大学硕士论文,32-34.
[3]王龙生.赣南宁都中村傩舞文化研究[J].云南:云南艺术学院硕士论文,50.
[4]周兴茂,张牛.重庆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现状与保护[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757-758.
[5]李昆声.云南艺术史[M].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8.
D923
A
徐艺(1975-),男,云南绥江人,昭通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理论研究。
本文系2012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编号:2012Z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