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艺术特点比较

2015-01-30牟贺贺辽宁省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辽宁阜新123000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11期
关键词:风景画山水画绘画

牟贺贺(辽宁省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阜新 123000)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艺术特点比较

牟贺贺
(辽宁省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阜新 123000)

中国古代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创作特点、表现手法、绘画价值观念各有不同,成就了二者各具特色的艺术特点,探究中西方两种绘画艺术的差异有助于推动两种艺术的交流,实现新时期绘画艺术的传承、进步与创新。本文主要从创作特点、表现手法、价值观念三个方面对中国古代山水画、西方风景画的艺术特点进行了比较,希望能为两种绘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帮助。

山水画;风景画;艺术特点

东西方在绘画创作上有着较大不同,中国山水画讲究平远、高远、深远,着重表达山水风景的神韵与意蕴,突出线条与水墨浓淡的变化,讲究画面整体布局的意境。西方风景画重点在风景描摹上,突出对景物的写实,重视画面明暗与色彩造型。中国古代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各有特点,二者在世界艺术上各占有一席之地,研究中西方山水画、风景画艺术创作特点对于更好地传承、发扬这两种绘画艺术有重要意义。下面对中国古代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艺术特点进行比较。

一、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创作特点比较

中国山水画创作的一个核心特点就是写意,这也是与西方风景画写景最大的不同。所谓山水画写意,注重整体山水画面构图的意境,无论是造型、构图还是笔墨都均服务于作者笔下的意境,追求不同的意境对于山水画创作中各类素材的应用也有差别,强调作者创作时寄情于笔尖,实现山水画创作中的情景交融,着重强调作者完成个人抒情的表达。虽然山水画创作中对于景物的描摹也强调客观,但是更多地通过赋予景物个性特征来完成意蕴表达,而非写实描摹。中国山水画创作中对意境的追求、对写意的追求与中国古代文人的哲学追求、思想境界、文化传统有密切关系,来源于道家思想的重心略物思想是山水画创作的重要美学基础,所以中国古代许多优秀山水画作在意境上都十分超脱,在下笔创作时有直抒胸臆、泼墨挥洒自如之感,较为优秀的经典画作有《沧州趣图》《庐山高图》《石湖草堂图》《横塘诗意图》《虎丘图》等。

西方绘画发展中由于受基督教信仰与精神影响较大,艺术家们在创作方面更多地追求外在之美与完美,以求达到靠近上帝、传达自然之美的目的,所以西方风景画艺术家们的作品更多地注重写实性,这与中国古代绘画创作追求写意性正好相反。写实绘画创作即绘画中追求对真实景物之美的再现,比如光线明暗变化、色彩浓淡变化等,通过细致地观察与描摹尽数展现风景真实之貌,强调对光影关系、色彩关系、位置关系的模仿,在艺术家主观感受与体验方面着墨较少。西方风景画对真实的追求使得他们更多地追求利用各种手法真实再现、描摹自然景色,在表达明暗关系与色彩变化上有一定优势,并且强调艺术家个人观察力与模仿能力的培养,因此西方出名的风景画作基本上均在以上几个方面表现较佳,优秀的西方风景画作品如《代尔夫特风景》《韦克的风车》《圣巴沃教堂》《托莱多风景》《雪中猎人》等。

二、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表现手法比较

中国山水画创作讲究笔法与笔触,创作中很多时候只应用到水墨,如何通过水墨的浓淡变化来营造富有意趣情境的画面则成为了创作关键,通过对水分、墨色、笔触的调整变化实现了创作中变化无穷。中国山水画中对毛笔“线”的应用较为突出,通过不同的笔触与皴擦来塑造各种山石及流水的特性,可以说,线的应用优劣直接决定了一幅作品的成功与否,所以中国山水画的学习与创作对功底要求极高,需要创作者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笔墨来掌握各种技法与技巧,在追求笔触纯熟的过程中融合个人体验与领悟完成一幅优秀的山水画,并在作品中融入个人极具特色的画风与性格。

比如中国古代著名山水画创作大家展子虔的《游春图》,作为目前迄今为止中国存留于世的最古老画卷之一,《游春图》在表现手法上极具特色。笔墨技法运用上,展子虔多运用细笔勾勒轮廓山峦树石轮廓,虽然线条粗细变化较少,但是却突出了整体山水景物的朴拙劲朗之风,在人物勾勒上则多以细劲的线条勾描,纤如毫发,整体山水画面自然流畅、清新柔美。《游春图》整体构图以山水为主体,人物为点景,恰当配以殿阁舟桥,通过对主客观事物远近、高低、大小关系以及深度、层次、比例等透视关系的变化处理营造了特殊的表达效果,真正如同后世评价这幅《游春图》的“远近山川,咫尺千里”,整体画面做到了相映成趣、互相辉映、浑然一体。

西方风景画创作会应用到许多不同颜色的有形颜料、不同画布与油画笔,绘画工具与技巧的不同致使中西方两种绘画艺术出现较大差别。西方风景画对于写实、描摹的重视意味着其更多的在绘画过程中注重在二维空间画布上表现出三维空间的景物特点,注重通过对空间、层次、明暗与色彩的对比运用来突出画面实感,比如应用油画笔和颜料时多通过明暗色彩叠加来塑造画面体积感,突出明暗色彩与光影变化。比如霍贝玛的作品《密德哈尼斯的村道》,作为17世纪最为出名的风景画,整体画面主要描摹了一条极为普通的乡间小道,道路上错落有致的印着深浅不同的车辙,一个人正牵着牲畜向前走,道路两旁参差错落的对称树木,道路尽头是村落与教堂、红茅舍。为表现画面上诸多景物的远近关系与光影变化,创作者应用了焦点透视的绘画技法,利用均衡、对称的构图与点、线的光影变化突出了画面的远近感,画面虽然平凡无奇,但是平凡中蕴含着质朴之美,使画面产生与众不同的美感。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不同的审美趣味和表现方式,为绘画创作提出一个值得开掘和探索的创作空间,也形成了诸多值得研究和思考的学术问题。

三、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价值观念比较

除去创作特点与表现手法不同之外,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绘画的价值观念上也有较大差别。中国山水画以“山水画”为名,画面主体无论有无自然风光都可以称之为山水画,比如不含山水风光的界画也在其列,西方风景画以“Landscape Painting”为名,主要指油画,这种词汇命名上的差异昭示着二者绘画观念的差别。

中国山水画的创作看似描山摹水,但实则是建立在中国的文化哲思上,强调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前者是载体,后者是核心,通过山水画将山水作为天地化身来表达创作者对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自我本我他我的感受,因此才有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说法。希腊哲学家希庇阿斯曾言“美就是视觉、听觉产生的快感”。这句话道出了西方风景画的创作追求,即追求美,但中国山水画除了美的追求外,强调更高层次的天人合一、得意忘象。西方风景画中的透视手法在中国山水画中体现为远山无皴、远水无波、远人无目,可以说二者在绘画技巧上有一定共通性。

西方风景画强调画面三维空间的层次塑造,更重视视觉感染力,中国画则强调格调上的层次如神品、妙品、逸品等,而非画面上的空间层次,创作者寄托在画中的出了文化的深度之外,还有心灵的深度。比如黄宾虹的作品《富春江图轴》《峨眉龙门峡》《松雪诗意图》《花卉四屏条》《设色山水图》等,这些山水画中几乎看不出具体地点,创作者笔下的黄山并不过度强调地理面貌,而更多的以作者对于山、炎黄等文化精神理解为主,著名画家张大千的《庐山图》是在创作者没去过庐山的情况下创作的,同样以特殊的笔法切实展现了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境。西方风景画更多重视画面空间的和谐与自然情趣之美,比如法国画家柯罗的《孟特芳丹的回忆》描绘巴黎以北桑利斯附近孟特芳丹清晨之美,画面风格新颖、明朗、清俊、柔美,散发着诗一样的情趣,对画面之美的把握需要创作者善于观察且热爱大自然,由此才能够将自然之美很好的提炼到自己笔下,展现出西方风景画的真正魅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绘画艺术,各自的创作特点、表现手法、绘画观念不一,探寻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异同点对于传承、创新两种绘画艺术有重要价值,有利于新时期绘画艺术的进步与创新。

[1]龚余辉.浅析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中空间形态的差异[J].艺术教育,2015(30).

[2]徐畅.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初探[J].大众文艺,2012(2).

[3]焦秀坤.环境与艺术——浅谈西方风景画艺术风格的演变[J].艺术时尚旬刊, 2014(4).

[4]王淼.“借景与造景”——对比西方风景画看中国山水画[J].大众文艺, 2012(1).

J205

A

猜你喜欢

风景画山水画绘画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风景画便签夹
木质风景画
春天的风景画
制作布贴风景画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