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中国的一剂良药
——评《中国的土地与劳动》
2015-01-30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马 菁(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改革中国的一剂良药
——评《中国的土地与劳动》
马 菁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正处于激烈的变革时期,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在外来力量的冲击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理查德·H.托尼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通过《中国的土地与劳动》这本书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变革中的中国,也试图通过这本书找到医治中国社会问题的“良药”。本文从写作内容、结构特征和学人评价等方面对这本书进行梳理,力图给这本书以客观、合理的评价,丰富对中国近代社会问题研究的内容。
改革;中国;《中国的土地与劳动》
在一定程度上说,历史学者也是“医生”,因为他们会针对历史反映的社会问题加以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良方”,有了这个“良方”,“病”就有了“治愈”的可能。作者托尼也是循着这样一个思路,来展开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问题的探讨。托尼是英国经济史学家,著有《十六世纪的农业问题》等,本书的英文版是在其1931年来华调查报告的基础上于1932年出版的,中译本是根据Beacon Press 1966年英文版译出并由商务印书馆于2014年出版发行的,是他从研究欧洲农业社会变化问题转而研究中国农业社会的代表作,其中包括了大量的中西方对比,也包括了他基于西方经济问题所引发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思考判断,是一部中西结合研究的代表作。小巴林顿·摩尔曾评论这本书“鉴于托尼所使用的材料以及当时有关中国的知识的状况,本书的确是一本了不起的杰作”,这就肯定了作者对中国当时社会问题的理解和分析,也肯定了此书在当时西方研究中国社会问题著作中的重要地位。
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导论”,从19世纪末中国社会变动的国际背景出发,因为这是研究近代中国转型无法回避的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在发生变革前夕的国内外环境,强调中国无论是技术层面的改革还是文教层面的革新,都要以现实为基础。在新的力量的冲击和渗透下,中国的农业首先发生变化,第二章农业组织,分析中国农业生产的特点,精辟地概括了中国农业的两个特征——土地细分化和耕地破碎化,也就是“小微农业”。在这一生产模式的影响下,中国的农业“给人印象是在一个巨大的国度经营着侏儒的农业一般”。作者也分析得出这种现象是“资源和人口二者相互关系的自然结果”,“个人所保有的土地面积实在太小”。第三章主要介绍的是农民问题,是对第二章的深入分析,从耕作方法、农产品出售、借贷、土地租佃、贫困战乱饥馑五个角度具体阐述。最显而易见的,中国农民“太不重视利用科学资源来补充自己令人钦佩的农业技巧和倾心投入的劳动”。通俗地讲,就是耕作方法落伍。在农业金融方面,农民所受的盘剥也很大,往往因为无法应对放债人讨债而导致破产。贫穷、战乱与饥馑又给农民安上了一颗“定时炸弹”。就像作者评论的那样:“在中国的某些地方,农村人口的状况就像一个长期站在水中只有头还露在水面上的人一样,只要稍微过来一阵涟漪,就足以把他淹死。”第四章基于第三章对农民问题的论述,探讨农村发展的可能性,作者对解决农业问题总的指导思想就是:既要避免因为轻视自然加诸人类的负担而表现出肤浅的感伤主义,也要避免因为无视科学知识和社会技艺的可能性而呈现出宿命主义。他从农业政策等八个方面揭示问题背后折射出来的农村发展的潜在动力,将农业变迁称为“革命”,而且农业要想革新必须在三个方面实现:立法和制度、技术和科学、商业和金融。第五章以上述农业问题及应对举措为基础,阐释在旧工业向新工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发展的方向、应对的举措。“最终成就近代工业的并不是机械,而是利用这机械的头脑,以及能够使人利用这些机械的社会制度框架。”其次才是在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同时也要注意方法的使用。作者用很大篇幅对工业近代化问题进行阐述,目的是通过全面工业化解决农业问题,进而使中国经济进步。第六章政治与教育,由经济基础上升到上层建筑,从中国政治中存在的政权创建问题推及大学教育问题,并提出中国要从自身需要出发找寻进步的内在动力。作者将本书最后定位于教育,也是试图从根源上找到中国改革的一条出路。发展新式教育是长期才能奏效的途径,或许没有技术来得快,但是却能从根本上提高国力。最后,作者也明确指出,“喋喋不休地讨论中国的西化问题实在远离现实”,中国的出路不在于“摹仿”,而在于中国自身的努力,“一个国家虽然可以从国外借入某种工具,但掌握这种工具所需要的力量,一定深藏于自身”。这种力量必须要从自身“灵魂深处自然地流露”。将本书所有的方法论启示归结到一点,那就是从自身找到实现现代化的动力。
通过对农业、工业、政治、教育的分析与探讨,作者在本书结尾总结:“中国要以自己的现实为基础,以现代技术为工具,搭建出把政治复兴转化成社会制度的实践舞台,中国一定会在自己的学校和大学里,找到搭建这个舞台的佼佼者。”这是对全书从农业到工业再到政治、教育洋洋洒洒阐释的总结和升华,也是全书的中心所在。作为一个外国学者,将这个结论置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然是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并为以后学者研究中国问题提供借鉴。由时代宏观背景具体到农民问题,由农民问题挖掘出农村发展的潜在动力,由农业推广到工业,由经济上升到政治、教育,全书各章的串联自然而紧密,整本书成为在结构方面逻辑性很强的一个整体。全书以问题为线索,贯穿了中西方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对比,揭示了中国崛起道路与西方迥异的原因,体现了一位西方学者对转型时期的中国的独特眼光。作者对问题的研究与出谋划策,更是体现了历史学家的人文关怀,对于这个本不属于他的国度,他能够像事件亲历者一样,把问题描绘得如此具体;又像旁观者一样,充满了理智,客观冷静地做出分析,得出结论。小巴林顿·摩尔在本书的“导言”中概括地指出了作者的研究视角与秉持的态度:“对托尼来说,历史从宏大趋势和各个阶段来加以探讨才具有意义”,“这种宽广而灵活的视角就是托尼的主要资产”。虽然作者未提及写作的方法论内容,但是从全书对宏观背景的把控,对具体问题的理解,尤其是涉及中西对比时所秉持的“从大局着眼,从细节把握,从差异中求真知”的态度和思路,体现出了历史宏观与微观的结合。
作者在叙述中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时,列举了许多因素,包括农业、工业、政治、教育,反映出作者希望通过改革农业中的不合理因素,发展交通运输,建立近代工业,推广新式教育来振兴中国的愿望,马若孟将其概括为“折衷理论”。对于这一理论,马认为作者把问题看得极其复杂,以致无法提供一个统一的理论来说明多种因素之间关系的意义,只是罗列出了重要因素。或许这是本书理论的缺失造成了内容逻辑联系的松散,马也试图在他的研究中澄清并解释这些因素之间的某些相互作用,但也肯定了托尼本书的创新,比如,托尼提出了很多仍然有待研究的有诱惑力的问题:什么样的特殊制度引起了土地的分割和零细化趋势?农村市场上如何进行垄断和竞争、经纪人有多大权力控制价格和生产,阻碍农业技术进步的制度是什么,为什么家畜饲养没能得到发展;托尼没有建议进行激烈的土地改革,而是希望能够开始一些冒险行动。所谓“冒险行动”,马若孟是这样解释的:用合法的改革来消除土地所有制中的弊病。国家必须建筑学校、道路、水坝等公共设施,提供农业延伸服务。农民通过组织起合作社来购买原料、出售产品,可以最好地帮助他们自己。而且只有在全面工业化的条件下,才能取得解决土地问题的成功,因为工业化使人口脱离农业。笔者认为,“冒险”只是在时代背景下的“冒险”,因为这些包括交通、教育、工业在内的因素在当时远不及土地革命为广大学者和改革者接受,而且实行起来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是否有效也有待检验,但是这种“冒险”也给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另一种思路,这在以后被证明是正确而有效的。
马在其《中国农民经济》一书中,开篇就指出“由于中国的辽阔国土和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在我们目前的认识水平上,要研究这整个国家显得过早”。而托尼这本书恰恰就是以中国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因为只有将中国作为一个整体,才能在与欧洲的比较中突出中国的特点。所以我们可以从马的评论中看到他对托尼所持有的整体观念有些不赞同,甚至认为托尼的观点不成熟,因为研究中国,首先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就是中国的地域差异很大,一个问题在一个地区很明显,但在另一个地区就可能不明显。忽视了这一点,研究中国问题就无从谈起。正因如此,马才将自己的研究确定在具体的区域内,也就是河北和山东,这就必须找到另一条道路,问题是要找到某种方法,使村庄调查资料能够用来说明区域性农业的发展状况。这也是对托尼阐述中国问题的一个发展。
紧随其后,费孝通在其《江村经济》中,更是将研究地域缩小到“江村”这一个乡村,研究对象更为具体,这种小范围的深入实地的调查,对当前中国经济问题宏观的研究是一种必要的补充。而且可以发现,托尼在研究中关注的更多是中国发生变化后的情况,为解决变化后存在的问题提出方案;而费老从动态的视角关注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这又是在视角上对托尼此书的一个发展,乡村经济正是在这种传统与变迁的互动中,实现了自身的转型和发展,这种变迁也是传统力量与新的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托尼关注的,也是费老在他的研究中明确指出的,“正确地了解当前存在的以实事为依据的情况”与托尼的“关注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状况的明显事实”是相通的,这是费老对托尼本书的一个延续。从关注经济事实上升到革新知识、变革社会,这种思路是两位学者都遵循的,而费老的突出之处在于将社会学与人类学结合应用到对研究对象的研究中,因为所研究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要落实到人的,这是对托尼本书,更是对问题研究方法的一个发展。可以看出,虽然托尼本书存在着一些缺陷,但仍为后来学者继续从事中国农业问题研究提供了内容和理论的基础,也正是在这种查漏补缺、不断丰富完善中,中国近代农村问题的研究才更加接近历史真相。
还有的学者对本书的研究方法存有异议,批评本书只是从技术角度讨论,没有触及中国农村经济的中心问题,是典型的技术派,但仔细看来,这只是改革中国农村的不同道路而已,没有对与错,两种不同的道路所针对的都是解决农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只是关注的角度不同而已,各有其道理。而且书中作者对农业问题的分析在后来学者看来过于绝对化,比如土地租佃关系中地租过重,佃农与地主关系尖锐,土地分配严重不均,人地矛盾激烈等,他们认为作者所说的过于严重,实际上都有缓和的趋势,没有达到如此严重的程度,甚至有的几乎颠覆了作者的判断,认为农民生活富裕,农民地主关系和谐等。在笔者看来,一定要结合研究的时代背景,作者是在中国农业的剧烈变动期观察分析得出的结论,自然会认为这种变动剧烈,又是与西方截然相反的情况进行分析后得出,其认为中国农业问题严重既符合事实,又在情理之中,对于否定作者观点的论断,我们研究历史首先要客观认识历史,避免先入为主的观念,所谓创新,也要在尊重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创新,切不可凭空捏造,乱用史料。无论如何,这本书有其理论和实践价值,尤其是放置在时代背景下,价值更突出,其所提出的方法启示在当时是一个突破,并为以后学者的研究提供借鉴,为不断丰富中国近代社会研究贡献突出。在当时的条件下,保持清醒客观的头脑,得出如此恰当的分析,提出如此中肯的意见,显然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体现了一位历史学者敏锐的观察力和缜密的分析力,所以本书不啻为改革中国的“一剂良药”。
[1]理查德·H.托尼.中国的土地与劳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2]乔志强.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 河北和山东的农民发展 1890-1949[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4]费孝通.江村经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李金铮.传统与变迁:近代华北乡村的经济与社会[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6] 郑起东.近代华北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1):55-72.
[7]刘克祥.对《近代华北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一文的质疑与辩误[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3):118-135.
[8]夏明方.发展的幻想[J].近代史研究,2002(2):211-250.
D651.1
A
马菁(1992-),女,河北省保定市人,河北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农村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