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审计准则动态
2015-01-30
国际审计准则动态
2014年,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主要完成了对国际审计报告相关准则的改革。国际审计报告准则改革的目的是着力于提高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和审计透明度,加强审计报告对投资者和其他报告使用者的效用,为其决策提供更多有用信息。
本次改革制定(修订)了以下国际审计准则:① 修订《国际审计准则第700号—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②《制定国际审计准则第701号—关键审计事项》;③修订《国际审计准则第705号—在独立审计师报告中发表非无保留意见》;④《修订国际审计准则第706号—在独立审计师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和其他事项段》;⑤修订《国际审计准则第260号—与治理层的沟通》;⑥修订《国际审计准则第570号—持续经营》;⑦修订《国际审计准则第720号—审计师与其他信息相关的责任》;⑧因上述修订而对其他数项审计准则作出的符合性修订。
一、制定《国际审计准则第701号—关键审计事项》,要求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关键审计事项部分,弥合信息差距
关键审计事项是指审计师根据职业判断,认为在当期财务报表审计中最重要的事项。关键审计事项从与治理层沟通的事项中产生。对每个关键审计事项,描述的详略程度以及各关键审计事项的排列顺序,属于职业判断,取决于审计业务的具体环境,需要审计师运用国际审计准则第701号中的判断框架作出判断。
针对关键审计事项,在审计报告不应仅重复财务报表中已作的披露,还应当索引至所涉及的财务报表相关附注,并说明以下内容:
(一)审计师认为该事项构成关键审计事项的原因。在描述时,审计师需要考虑信息是否对使用者相关以及描述是否能使信息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审计和审计师的判断。
(二)在审计中该事项是如何处理的,包括审计师的应对措施、审计程序概览、审计程序的结果及审计师对该事项的看法等。
国际审计准则第701号要求在审计报告的关键事项部分中增加引言段,对关键事项的性质和背景进行界定:这些事项是在对财务报表整体进行审计并形成意见的背景下进行处理的,审计师不对这些事项提供单独的意见。通过这种标准化的描述,告知审计报告的使用者,在审计报告中沟通的关键审计事项:①不暗示事项在形成审计意见时尚未得到满意解决;②不包含或暗示对单独财务报表项目表示独立的意见。关键审计事项强制适用于上市实体整套通用目的财务报表的审计。
二、修订《国际审计准则第570号—持续经营》,回应各利益相关方对持续经营的日益关注
(一)强化审计师对持续经营的审计投入。修订后的ISA 570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时审计师如何评估披露的充分性提供新的指导。修订后的ISA 570要求审计师基于适用的财务报告框架,评估勉强通过情形下(即当识别的事项或情况可能导致对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产生重大疑虑,但在考虑管理层的应对计划后,管理层和审计师得出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结论时)的披露是否充分。
(二)在审计报告中对管理层和审计师与持续经营相关的责任重新表述,以增加对持续经营的关注。在审计报告中,对管理层与治理层的相关责任重新表述如下:在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管理层有责任评估实体的持续经营能力,并披露与持续经营相关的事项。在审计报告中,对审计师的相关责任重新表述如下:审计师对管理层使用持续经营假设的恰当性作出结论。基于所获得的审计证据,对是否存在与事项和情况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从而导致对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作出结论。如果存在,准则要求在审计报告中提请信息使用者注意财务报表中的相关披露。如果披露不充分,需要发表非无保留意见。
三、其他围绕增加信息含量的改革措施
一是修订《国际审计准则第720号—审计师与其他信息相关的责任》要求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其他信息”部分,明确说明审计师对包含在年报中“其他信息”的责任。“其他信息”是指除已审计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之外,包含在企业年报的其他财务或非财务信息,包括管理层分析与讨论、主席致辞、公司治理报告、内部控制与风险报告等。如果审计师确定其他信息存在未更正的重大错报,应当在审计报告中予以说明。其他信息虽然对投资者决策十分有用,但审计师不提供任何形式的鉴证结论,只是在财务报表审计的基础上,实施有限的程序,并对发现的重大错报予以报告。这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提高这些信息的质量。
二是在审计报告中披露项目合伙人的姓名和适用的职业道德守则。
其他改革包括:①将审计意见部分置前;②改进对审计师责任和审计关键特征的描述,并允许将其部分内容移至审计报告附录或链接至适当的网站。这些改革主要是为了突出审计报告的核心内容。
IAASB认为,本次审计报告改革所作的改进措施应当能够重振对审计的信心,帮助审计师对其审计行为和沟通工作作出实质改进。待这些改革措施实施一段时间,审计师、监管部门、各国准则制定机构和报告使用者积累一定经验后,IAASB有意开展后续评估,以了解本次改革措施是否达到初衷。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