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循环模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2015-01-30芮鸿岩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价值观核心

■ 芮鸿岩

(盐城师范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双循环模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 芮鸿岩

(盐城师范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双循环”模式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为目标,以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为手段,通过校内、校外教育要素的循环,实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操作模式。校内循环即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等部门紧密配合,通过课堂内外的互融互通,共同构建起明确目标—知识教育—专业实践—校园文化实践—修正目标的校内教育循环体系,全力拓展、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校外循环是基于同一目的,充分挖掘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构建起明确目标—信念教育—社会实践—行为转化—修正目标的校外教育循环体系,形成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合力。两个循环相互融通需要以顶层设计来促进循环合力最大化,以支撑条件来保障循环流程最佳化,以跟踪评估实现循环效果最优化。

双循环模式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践行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2014年5月习近平在上海调研考察时更强调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双循环”模式正是遵循这一指导思想,通过“多位一体”育人平台的打造来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所谓“双循环”模式,是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为目标,以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为手段,通过校内、校外教育要素的循环,使第一、第二课堂有机融通,校内、校外教育资源有机衔接,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互补,进而在实现两个循环内部和相互之间教育要素有机流动的基础上,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效果的最大化。这既需要高校内部各教育要素之间的合理流通和配置,形成校内教育的有机循环,又需要学校与社会各教育要素之间的合理流通和配置,形成校外教育的有机循环。

一、深化校内循环的闭合效应

校内循环是指从有效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一目的出发,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等部门紧密配合,通过课堂内外的互融互通,共同构建起明确目标—实施目标—修正目标的校内教育循环体系,全力拓展、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德育的目标体系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和衔接性特征。这一目标体系如果从校内循环的实施来说,就是借助学校整体教育合力的发挥、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各类专业实践和校园文化实践方法的实施来实现学生知、情、意、信、行的目标。这5个方面的目标是围绕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需要解决的不同问题。关于这一点,有学者作过充分的揭示:“思想道德认知,解决的是价值判断的问题,而思想道德情感则是解决心理倾向和动力问题。”[1]“思想道德意志是思想道德认识升华为思想道德信念的催化剂,是思想道德认识转化为正确行为的推动力。”[2]“道德行为是评价道德教育有效性和个体道德品质最直接的外显性指标,是促使道德认识转化的外在推动力,是促进知向行转化的重要手段。”[3]从这5个方面的目标来看,校内循环的构建就是为了保证这些目标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第一,加强第一课堂的引导教育作用。第一课堂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教师通过深度研究和系统解读,发挥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知识教育、情感培育和信念养成的作用,引导大学生提高价值观认知度、鉴别力。教师在这一活动中虽然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又不是唯一的作用。因为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主体间精神交往的一种活动,它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亲近、接触、交往,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置于同一教育现场,共同体验、互动,从而使学生在互动中获得精神性成长。第一课堂作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的重要场域,正是联结教育过程各要素的关键所在。作为第一课堂的设计者和主导者——教师本身首先在理论上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认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责任,自己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为第一课堂提供学理支撑。其次在方法上,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聆听教育现场的各种“声音”,既讲“是什么”又讲“为什么”,既讲“怎么看”又讲“怎么办”,从而使第一课堂的价值观传递效益最大化。关于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曾专门做出重要批示,强调要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关键要把教材编好,把教师队伍建设好,把课讲好。这为高校建好“第一课堂”、切实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指明了方向。

第二,发挥第二课堂的外化渗透作用。第二课堂是指围绕教学目标,以课外教学实践为载体,在尊重学生教育参与权利和教育选择权利的基础上,以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和重视养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以大学生意志的历练和行为的转化为目标的课外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践演练。”[4]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过程也是发挥隐性教育渠道渗透作用的过程,因为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接受机制和发展规律都决定了单靠传统的灌输难以解决学生德性的养成。“学生的道德人格完善,思想境界的提升,行为习惯养成,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道德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指的是学生个体的人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依其独立自主、积极主动的理性思考所选择的道德原则,自主、自觉和自愿地做出合乎道德选择的道德行为。”[5]为此,教育者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不断探索和创造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活动载体,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选择,从而让他们在自己选择的戏剧中扮演各种角色,通过体验、体认、体知,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转化,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落地生根。

第三,发挥校园文化的正向强化作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完成意和行的目标。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薪火相传的独有的精神财富,大学生既是校园文化的传承者,又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既是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又是校园文化的受益者。在当今高校中,校园文化建设是多样的,其中寝室、社团、学校报刊、网络建设、广播电视、校训、校歌、校徽等,都是校园文化中最重要也是对大学生价值观念影响最直接的载体。努力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强势,努力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好文化生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思想上启迪、身心上愉悦、审美上享受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参与文化的理解、体验、批判和创造,并在这一系列活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从第一课堂的知识体系灌输,到第二课堂的实践历练,再到校园文化环境的正向熏染,每一个环节都是由一系列具有有机联系的教育元素联结起来的闭合系统,这三个环节相互协调、相互照应,进行科学合理的连接和有机融合,进一步形成了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更大的闭合系统。

二、强化校外循环的互补效应

校外循环是指从有效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一目的出发,充分挖掘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构建起明确目标—实施目标—修正目标的校外教育循环体系,形成社会教育的正向效益和整体合力。马克思曾经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6]社会教育直接面向全社会,以广阔的社会生活为背景,它比学校教育更具有广阔的活动余地,影响面更为广泛,更能有效地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关于这一点,列宁当年针对苏联青年团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曾经深刻地指出:“训练、培养和教育要是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7]

第一,在明确目标上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在社会重要转型时期,与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变化相适应的就是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显得越来越重要,全社会都应该明白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单单是学校的责任,还需要家庭、社会共同努力,以促进良好社会大气候的形成。只有目标明确,达成思想共识,全社会才会有意识地支持和配合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大学生才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越来越相信。

第二,在实施目标上需要全社会行动一致。如果说校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多地使学生完成了知与情的过程,那么校外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则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从“知”与“情”的阶段向“信”和“行”的阶段转变。社会上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个机构是否鼎力配合和支持,或者能否协调一致地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信息,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如果公民们从各种不同的社会化机构那里得到的是同样的信息,那么,他们的态度极有可能按照某一特定方式形成。”[8]“如果社会或社会中某一特定的机构想要有意识地来塑造其年轻公民,建立各社会化机构之间的一致性是首要的促进因素。”[9]所以,不论是宣传教育领域的新闻媒体、网上宣传阵地、精神文化产品,还是实践活动领域的道德实践活动、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重要节日庆祝活动,抑或党员和干部的一言一行等,都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例如,设立国家公祭日,在国家层面举行公祭活动和相关纪念活动,对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激励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和方向引导作用。

第三,在修正目标上需要全社会立场坚定、态度鲜明。不同的校外教育主体和校外教育载体有不同的教育效果,校外既有有益于大学生成长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也有有害于大学生成长的消极资源;校外教育主体既可能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可能传播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要不断在全社会形成对价值的追问与讨论,弘扬正气,鞭笞邪气,形成价值共识,再以共识化的价值目标去刺激大学生不断作出重复反应,并将这些重复过的反应固定下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为教育的过程首要的是大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对人本性的追问才是人的深度价值所在,而核心价值观的知识性学习不能取代对终极价值的叩问。只有在对价值的不断追问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不断战胜各种非主流的、有害的价值观;也只有在社会环境的不断刺激下,大学生才能将理论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转化为社会心理形态,才能将正向的价值评价和价值规范不断转化为自身的价值行为。“最好的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恰恰是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而得来的。”[10]这一过程既是教育目标不断修正的过程,也是社会向大学生明确宣示正确态度和立场的过程。

总之,以整合和深化为手段,以实现融通和建构为目的,围绕明确目标—实施目标—修正目标3个环节将社会大课堂打造为一个综合性、社会化的教育平台,是对校内教育平台作用的互补。

三、优化两个循环的融通效应

虽然校内循环和校外循环是相对独立运行的两个循环系统,但在双循环模式中,这两者并不是孤立运行的。将校内循环和校外循环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它实际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接受—转化—践行的一个完整过程。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不断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又有效地外化为大学生自觉实践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从“进头脑”到“出实效”的不断循环、不断升华的过程,是一个“知、情、意、信、行”统一的过程。这就必然要求理论与实际、校内课堂与校外课堂之间的融合,围绕两个循环重叠的公共领域,进行整体性的设计。

第一,以顶层设计促进循环合力最大化。校内循环是校外循环的前提和基础,校外循环是校内循环的本质要求。虽然两个循环都要达到知、情、意、信、行的目标,但各自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一个是注重知识体系的教育与理想信念的养成,一个是注重意志的锤炼和行为的转化。第一个循环需要在第二个循环中不断推进,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属性和本质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管部门要在“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战略目标指导下,围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任务,整体性地设计教育内容、教育路径、教育思路,统筹各方教育力量,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在两个循环有序的交互作用中,实现全员教育、全过程教育、全方位教育,进而达到循环合力的最大化。“顶层”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所有高校来说,各级主管部门是顶层;对于某个具体高校来说,领导机构是顶层;对于具体教育环节来说,具体的教育者又是顶层。只有在顶层设计的理念下,把两个循环有机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才能避免校内教育效果与校外现实间的冲突。

第二,以支撑条件保障循环流程最佳化。要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双循环流程的畅通,我们还需要建立一个完备的支撑体系。首先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体制、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其他各门专业课教学、教师教书育人与管理者管理育人、学校育人与社会育人、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等各种教育力量的交互作用。如果不能有机地整合好这诸多力量,或者这些教育力量着力方向不一致,都将直接影响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其次要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政策支持和物质支撑。政策支持包括师资人员的保障、师资队伍的建设。物质支撑包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教学场所和设备的提供、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同时还要提供足够强大的社会舆论支撑。“舆论是社会上值得注意的相当数量的人对一个特定问题表示的个人意见、态度和信念的汇集。”[11]当社会舆论形成公众意向时,这实际上就内在规定了社会的发展方向和价值追求。以此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双循环路径,可以得出结论:不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还是在社会氛围营造中都需要积极的社会舆论。

第三,以跟踪评估实现循环效果最优化。跟踪评估,是为了借用各种反馈系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形成一种持续性的评价。“如果没有反馈,学习会变得相当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12]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双循环中,我们既要对校内循环和校外循环内部的各个环节的教育成效进行评估,又要对两个循环间的协调性、整合性进行评估。首先要注重评估出发点和立足点的一致性。在双循环模式中,无论是对领导部门、职能部门、教育者教育成效的评估,还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途径、形式、方法的评估,都必须以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为标准。其次要注重评估方法、主体和内容的多元化。在评估的方式上,既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测试测评的方式,又可以采用个别交流、观察言行举止的方式;在评估的主体上,既要发挥校内教师、学生、管理者的作用,又要发挥校外社会各界的作用;在评估的内容上,既要评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层面,又要评估其行为层面。最后要注重评估结果反馈和分析的及时化。评估结果在一般情况下都会与建设目标有一定的偏差,这就需要进行相应的反馈和及时的调整,以保证评估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总之,不论是校内循环还是校外循环,两者最终在同一指向、同一目标下实行有效结合,最终统一于整个育人的实践。只有把两个循环有机统一起来,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

[1][2][3][4]卢黎歌 杨 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8期。

[5]孙鹤娟:《现代视野下的主体性道德教育》,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2页。

[7]《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92页。

[8][9]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93、93页。

[10]赵祥麟 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8页。

[11]《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第9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228页。

[12]美国温特贝尔特大学认知与技术小组:《美国课程与教学案例透视——贾斯珀系列》,王文静 乔连全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5页。

(责任编辑:王俊华)

2015-03-01

芮鸿岩,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系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实践路径创新研究”(课题编号:11YJA71004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大学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编号:11BKS07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安徽省巢湖市老年大学校园文化 硕果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