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塑

2015-01-30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大学生

■ 刘 越 赵 然

(北京交通大学 学报编辑部(社会科学版),北京100044;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塑

■ 刘 越 赵 然

(北京交通大学 学报编辑部(社会科学版),北京100044;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在对大学生的培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高校人文精神淡薄、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人生理想、价值观迷失,功利主义严重;道德欠缺、心理冷漠,精神空虚;人文知识匮乏、人文底蕴肤浅等方面。应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教育,营造有利于重塑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社会环境,树立现代教育理念、调整学科体系,继承民族传统、弘扬优秀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重塑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大学生人文精神 核心价值观 教育缺失重塑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识之士纷纷撰文呼吁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此也很重视,于1998年成立了“教育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经教育部批准,1999年1月开始在五十多所高校设立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但时至今日,大学生人文素质差、人文精神缺失等问题仍然十分严重,近年来不断出现的校园惨案、学生自杀等极端事件都折射出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严重性。因此,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如何重塑大学生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什么是人文精神?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但从整体上讲,人文精神应该是以人为中心,以学习和传承人类历史发展所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为核心,以完善人的精神世界、塑造人的健康人格为己任的一种文化精神,它是对人类精神理想及其价值理念的一种终极关怀。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关系时,突出人的主体性;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强调以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为目的;在处理人与物的关系时,突出生命价值优先的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原则,强调人的价值重于物的价值;在人与人的关系时,突出人人平等原则,强调相互尊重和人格尊严。

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文化体系的核心与灵魂。它体现的是人们获取和运用知识过程的良知、责任感和价值观,因而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人文精神的培养一直是现代高等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1]。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强,可塑性大,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但缺乏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认知水平还处于成长和巩固阶段,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念,亟需正确引导和教育。因此,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至关重要,人文精神将对其一生走什么路、做什么样的人产生重大影响。就当下而言,大学生人文精神主要体现于:第一,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烈的爱国情怀,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有抱负、有远见、有广博的知识和责任心,有志于服务社会。第三,注重理想人格的塑造和个人修养的提升,珍视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成果。第四,追求真善美,珍爱生命、善待他人。第五,自强不息,敢于奋斗,不畏挫折。人文精神关注的是“人之为人”的价值、尊严和意义,是对“人应当如何生活”的价值标准等一系列命题的自我意识。人文精神要求大学生关注人类文化的传承和文明的创造,因而,道德精神和价值理想构成了大学人文精神最为重要的内核。

如今,我国高等教育正经历着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素质的高低与社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只有把大学生培养成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兼备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能使其成长为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受西方思想文化大量涌入和形形色色社会思潮的冲击,加上应试教育、高校学科专业及课程设置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高校人文精神淡薄、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问题日益严重,它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 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基本状况

当代大学生多出生于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期,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有着较强的竞争意识和开放意识,但由于社会转型期的复杂性及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等原因,使他们迷失了方向,人文精神缺失状况令人担忧。

(一)人生理想、价值观迷失,功利主义严重

随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我国的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多种观念并存,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社会转型期多种社会矛盾交织,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分配不公问题突出,社会保障不健全。严峻的社会现实使大学生对未来产生了焦虑,感到学习紧张、竞争激烈。同时,市场经济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广泛传播,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使其思想和价值观受到严重冲击,而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和巩固阶段的大学生,缺乏鉴别是非良莠的能力[2],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和侵袭,导致其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念迷失,功利主义严重。出人头地,获取财富成为衡量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盛行,于己有利之事争先恐后,于己无利之事漠不关心,个人利益得失成为一切活动的唯一考量。对大学生入党动机的一项调查显示,为谋求仕途发展而入党的占49.1%,认为有利于就业的占66.7%[3]。功利主义倾向天然地具有排斥那些使人视界开阔、目光远大、灵魂丰满的东西,天然地排斥批判性、创造性思维,排斥与此密切相联的无私的好奇心,知识上的冒险意识和反独断的探索精神*参见肖雪慧:《中国大学的希望在于回归大学精神》,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a9f0e90100dvlk.html。功利主义是大学生个性发展过程中应着力纠正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

(二)道德感欠缺,心理冷漠,精神空虚

转型期的社会发展阶段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未来发展空间,但也使他们面临学习、生活、交往、就业等方面的困难和压力。特别是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相伴而来是就业压力的与日俱增,同时社会上“拼爹”等消极腐败现象的出现,使得一些大学生产生了较严重的挫折感,产生抱怨情绪和自卑心理,不再相信“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无用论”再度泛滥,致使部分学生精神萎靡、意志消沉。或是“宅”在宿舍、沉迷网络、酗酒熬夜;或是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据中国社会调查所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高校1 000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竟有超过四分之一的被调查者有过自杀念头[4],一些学生道德、心理上的冷漠感突出。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人的呵护照料中长大,自我意识较强,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往往只注重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很少为他人着想,甚至有个别学生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伤害他人,表现出对他人生命的极度漠视。“药家鑫事件”、“复旦投毒事件”就是这方面的极端案例。2010年10月,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驾驶小轿车从长安校区返回市区途中,将前方在非机动车道上骑电动车同方向行驶的被害人张妙撞倒。药家鑫恐张妙记住车牌号找其麻烦,即持尖刀在张妙胸、腹、背等处捅刺数刀,将张妙杀死。逃跑途中又撞伤二人。 2013年4月,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被舍友林森浩投毒致死,两人之间的恩怨主要是缘于个人之间的竞争,作为同居一室的“高材生”,林森浩不愿被黄洋盖住自己的“光辉”,于是采取犯罪手段除掉竞争者。虽然这两个事件只是个案,但其折射出的个别大学生心理和道德上的冷漠及麻木令人不寒而栗,这一定程度地反映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

(三)人文知识匮乏,人文底蕴肤浅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重视实用知识和技能传授、轻视人文素质培养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受苏联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高度专门化,文理分家,专业狭窄,重理轻文。改革开放后,由于全球范围内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对人类生活的重大改变,使得“唯科学主义”对高校办学理念产生较大影响,高等教育过分倚重科学教育,专注于科学技术的传授与习得,轻视人文精神的培育和人格的完善与塑造,甚至人文教育课程本身也出现了知识化倾向,注重人文知识的学习传授,忽视人性的完善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高等教育出现了市场取向、功利取向。正如教育家艾禾所言,今天的教育正朝着制造技术人员的特定目标前进,趋于功利,教育所产生的“智识分子”逐渐沦为技术团体唯命是从的工具[5]。

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大学生普遍轻视对文、史、哲等学科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仅一些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如此,即使在一些文科专业的学生当中,也普遍存在着只注重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其他人文知识学习的现象,许多学生人文知识匮乏、人文底蕴肤浅,对传统文化更是不感兴趣,人文、历史知识支离破碎,能够阅读传统文化典籍的学生人数寥寥。有调查显示,在某高校被调查的44人中,只有2人将四大名著认真读完,有38%的同学甚至连一本都不曾读过*参见《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典籍阅读情况调查报告》,http://wenku.baidu.com/view/92cf210852ea551810a687d2.html。人文知识的缺失不仅影响到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和理解,使学生无法做到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和取长补短,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思维方式固化,创新能力严重缺乏。

三、重塑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教育

造成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是道德信仰的动摇,因此加强道德教育是重塑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时代精神的凝聚,是当前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体现了“最大公约数”的价值共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讲话”中强调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体现于三个层面:国家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公民讲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塑树立了价值标尺,注入了时代特质。因此,应该通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教育,使大学生对自己的需求、目标、权利及人格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将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内心信念,并在实践中努力践行。通过德育教育,一要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塑造理想人格。引导学生找回一度迷失了的价值灵魂,坚守道德理想,自觉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和理想人格的塑造,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青年英才。二要培养积极的社会关怀意识和良好的公共道德意识。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使其在功利主义盛行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坚守道德准则。三要培养强烈的爱国意识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引导其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激发其社会责任感,为社会进步、国家富强敢于担当,奋发进取。

(二)营造有利于重塑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社会环境

重塑大学生人文精神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应采取多种措施,营造强化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社会环境。其一,教育主管部门应确立高等教育人文学科和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目标,推动高校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发达国家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例如,20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部和美国人文科学促进会分别发布了《挽救我们的精神遗产──高等教育人文科学报告书》《必须恢复遗产应有的地位──关于高等学校人文学科的报告》[6],推动全美大学广泛开展了通识教育。以西方文化及文明作为课程的核心和灵魂,以研读西方历代经典著作为具体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观和生活观,实现大学教育综合化的目标。如今,美国的一流大学均以其独特的人文精神闻名于世。其二,增加投入,为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确保人力、物力和财力到位。其三,提供必要的舆论支持和引导,使所有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及其人文精神的培育在个人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不断为之努力。

(三)树立现代教育理念,调整学科体系

教育理念是育人的基本出发点,它对教育活动的实施和教育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现代高等教育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就业准备,使其掌握谋生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传递给学生一种文化和道德伦理观念,使学生形成完善的个性、健康的人格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校必须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培养和造就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和培养,要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科学精神追求真实,注重理性;人文精神追求美好,注重情感。大学生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精神,才能成为和谐的、全面发展的人。为此,必须调整学科体系,确立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大学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增加必要的选修课、必修课,建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注重课程和教学的综合性;建立相应的学分考核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根据专业和兴趣选择课程,激发其自身潜能,提供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和平台。同时,应有最低学分要求,形成一定程度的约束,为人文教育提供制度保证;构建文理交融、互相渗透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 继承民族传统,弘扬优秀文化

我国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度,数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从整体上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突出的人文精神特征,在民族传统文化中很早就把是否具有道德情操和伦理观念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随着历史发展,这一认识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要旨和精华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传统人文精神又具体化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品格;“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自省和创新精神;以及“亲人善邻”、“协和万邦”的和谐精神等。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并世代相传的文化传统和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应成为重塑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使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内化为学生的修养和人格,正所谓: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调整学科体系基础上,高校还应鼓励学生社团开展一系列以学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如举办传统文化系列讲座,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传统诗歌朗诵会等,还可以运用现代传播媒介,如微信平台等网络公共资源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建设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是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环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一要重视校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影响。校训集中体现着一所学校的教风、学风和校风,是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也是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高校应重视校训的宣传教育作用,将校训与相关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发挥校训的价值导向功能。二要注重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绿化、物质景观、人文景观都应精心设计,并赋予其人文内涵。整洁、优雅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有着直接影响。三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和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如举办校园文化节、体育节、艺术作品展览、影视作品赏析等,拓宽知识面,提高人文素养。

此外,还应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从实施人文教育到形成人文精神的转变。如果学生远离生活、远离社会,不参与社会实践,所谓弘扬人文精神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学校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生活,在实践中内化人文知识,提升人文素质。例如,高校可以与社区、街道、农村村委会等合作,让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组织、主持社区等基层文化活动;组织参与大型体育盛会、博览会的志愿者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抗震救灾、扶贫济困等活动,增强大学生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提升精神境界。

[1][5]龙卫兵 吴蜀湘:《从非专业素质缺失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方向》,载《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

[2]陈 敏:《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培育》,载《光明日报》,2014年10月24日。

[3]赵 振 王星明:《大学生关心冷漠及其矫治——诺丁斯教育理论“动机移置”的应用》,载《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年第2期。

[4]查晖芳:《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载《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第4期。

[6]沈会超:《工科类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载《辽宁高职学报》,2008年第5期。

(责任编辑:邢 哲)

2015-03-29

刘 越,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编辑部(社会科学版)执行主编,主要研究中共党史、校园文化建设; 赵 然,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文大学生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中国传统绘画的人文精神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