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政治参与价值和制度化达成

2015-01-30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制度性高校学生公民

■ 蒋 灏

(上海外国语大学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上海 200083)

高校学生政治参与价值和制度化达成

■ 蒋 灏

(上海外国语大学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上海 200083)

高校学生政治参与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制度性政治参与内在价值凸现,其有利于巩固执政党的青年知识分子群众基础。高校学生制度性政治参与体现在政治认知、政治参与程度、政治参与意识等方面,与此同时,非制度性政治参与行为也逐步显现。解决高校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应着力培育政治认同,提高公民意识,在实践中培养制度性政治参与行为能力以及正确引导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高校学生 政治参与价值 制度化 有序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高校学生政治参与是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序的政治参与对促进公民意识觉醒、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学生政治参与的价值

政治参与是指特定体制框架内普通公民或公民团体试图影响政府人事构成和政府政策制定的各种行为。它是公民沟通政治意愿、制约政府行为,从而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手段[1],也是现代民主的核心和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其实质是在政治系统输入与输出的过程中公民权利与公共权力的互动。从公民个人角度来看,政治参与不仅是公民通过政治活动表达自身意愿、实现自身利益的重要途径,而且还是公民自我教育的主要方式和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手段。

所谓高校学生政治参与是指作为参与主体的高校学生在基本了解和认识国家政治、社会状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程序参加社会政治生活,表达个人或集体意愿,从而影响政治体系构成、运作方式、规则和政策过程的政治行为。它包括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行为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高校学生制度化政治参与的目的是实现高校学生特定群体的利益表达,引导其向有序方向发展,与政治体系形成良性互动,避免与政治体系对立情绪的生成。

由于政治参与的主要动力是通过利益综合影响政治决策达到体现自身的利益输出,因此政治参与并非与制度规范同步。制度性政治参与主要体现为按法律规定的方式、渠道和程序参与政治。非制度性政治参与也称为“体制外政治参与”或“非程序化政治参与”是指不符合法律规范以及法律、制度规定的有关程序和步骤的政治参与。

1.制度化政治参与是高校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实现方式

政治社会化是指一个社会内政治取向和社会模式学习、融合、传承的过程。美国学者阿尔蒙德等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每个政治体系却有某些执行政治社会化功能的结构,它们影响政治态度、灌输政治价值观念,把政治技能传授给公民和精英人物。”[2]在政治体系执行结构的主导下,制度化政治参与以实践的方式让高校学生了解和认同政治体系,并在实际工作中掌握政治参与的技能和办法。没有政治参与,政治社会化将缺乏必要的渠道,不利于政治价值的扩散和传播。与此同时,在高校学生个体政治角色的发展过程中,政治社会化与政治参与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政治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政治知识、掌握政治技能、内化政治文化及塑造政治人的过程,它促进了新型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形成。

2.制度化政治参与能够培养高校学生的民主意识

民主政治是一种自由的、平等参与的政治,许多著名学者都认为,政治参与是民主的重要标志。罗伯特·A·达尔在其名著《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中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存在提出了一个最低程度的制度性条件:宪法赋予当选官员控制政府决策的权力,由定期的、自由的选举来产生政府官员,成年人均享有选举权,所有的成年人都有在政府机构任职的权利,公民有广泛发表意见而不受处罚的权利,公民有独立结社或组织包括政党和利益集团的权利。他认为,选举和政治参与是民主的两个独立维度[3]。亨廷顿认为,政治现代化涉及权威的合理化、结构的分离和政治参与的扩大。区分现代化国家和传统国家,最重要的标志乃是人民通过大规模的政治组合参与政治并参与政治影响[4]。政治参与可以促进民主,参与型民主能强化政治效率感,培养对集体问题的关注,有利于增加对民主价值的认同,增强民主体验,内化民主理念。

3.制度性政治参与有利于维护校园政治稳定

在社会结构调整进程中,各种利益关系常发生碰撞并传导给高校,高校维稳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制度性政治参与有利于利益相关方作为自由和平等的行为主体影响和参与决策,使每项政策能真实地反映各方的利益和意志。通过建立广泛、自由、公开、独立而全面的信息和参与渠道,高校可以迅速地集中“民意”,把握高校学生的呼声,这有利于校内外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协调解决,有利于校园秩序的稳定与和谐。

二、高校学生制度性政治参与的特征

政治参与制度化是扩大公民政治参与、使政治参与由无序走向有序、保持政治稳定的核心环节。制度性政治参与一方面要求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使政治体制水平与政治参与需求保持平衡,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努力与我国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不断提高相适应。另一方面制度性政治参与要求在确保国家政治稳定、维护执政党执政权威和执政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有秩序、理性、自主、适度的活动。

高校学生制度性政治参与范畴很宽泛,主要包括高校学生的政治认知、政治参与程度、个人利益表达。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概括高校学生制度性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样本抽样为上海松江大学城高校中的各年级学生,实际发放有效调查问卷349份,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语言学6个专业门类,样本分布平均。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制度性政治参与的主要特征为:

第一,具有较为良性的政治认知。政治认知是政治参与行为的先导,决定着政治参与的行为取向,纳入到广义的政治参与概念是可行的。高校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具有较高的认同度。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调查显示递交入党申请书的达268人,占被调查人数的76.7%,但是部分学生的入党动机存在一定的功利主义倾向,仅有60.4%的学生选择“价值尺度和精神追求”,而23.9%选择了“政治砝码”、15.7%选择了“身份象征”。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员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而非信仰层面的诸多考虑占据了入党动机的突出位置,这势必造成信仰的进一步缺失,“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事”将成为难事。因此,学生党员要加强三观教育,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锻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政治进取心,明确政治方向,逐步提高党性修养。当前,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认可度偏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高校学生了解和拥护政治制度,促进意识形态认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政治意识的相关性研究中,有18.9%的人认为有促进作用,有48.4%的人认为有一定相关性,还有32.7%的人认为关联度不高。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高校学生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得高校学生与政治系统隔离,无法完成有效的输入和反馈。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入脑入心,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第二,政治参与程度高,但仍存在相当数量的消极政治参与现象,不喜欢谈论政治或较少谈论政治,高参与率与低参与质量并存。在高校学生制度性政治参与活动中,很大一部分是学生的选举活动和表决活动。高校学生比较热心参与选举及政治活动,但是在不同的选举及政治活动中,其政治活跃度有所不同。在关于是否愿意参加学生会选举的调查中,表示愿意参加的同学占44.1%左右,不愿意参加的同学占18.7%,需要动员参加的同学占37.2%。总体而言,学生对学生会组织的选举活动较为认真,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意识,但是对人大代表的选举活动却未给予充分的重视,其政治参与具有相当的局限性。

第三,在利益综合的基础上开展积极的利益表达。为促进高校领导层与高校学生的沟通,许多高校建立了多种学生表达机制,如通过成立学生自治组织——学生权益中心举办听证会,开通校长、院长信箱等。学生善于利用学校提供的利益表达渠道表述自身诉求,体现了高校学生政治参与行为取向的理性化。

三、高校学生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产生

1.高校学生的政治主体意识较为强烈,但政治表达往往情绪化

政治参与的主体有双层含义:一是公民在政治参与中能够起到主导作用;二是公民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其所采取行动的主要依据是自觉评判和选择,从而对政治进程产生影响。高校学生虽然能够自觉地通过政治参与维护国家利益,但是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容易受不正确思潮的影响,进而引发“无序”。如在2012年“钓鱼岛事件”中,高校学生表达了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对国家利益有着本能的捍卫心理,但在政治认识上却有片面化的倾向,觉得一旦披上“正义”的外衣后,似乎便获得了存在的合法性,出现了未经批准参加游行的现象,从而产生了一种非常规性、非制度性的利益表达,且对他人造成伤害。

2.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概率增加

高校群体性事件是指受政治形势、高校管理或其他意外事件影响, 以高校学生为主体的群体出于表达情感或维护利益的目的, 采取临时聚众的方式向高校、国家机关或其他机构施加压力、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或产生重大影响的行为。从媒体报道和现实情况看,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这极易引发其他社会问题。引发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原因错综复杂, 是各种因素在学校内的集中反映, 既有学生的心理因素,又有政治、社会环境、高校管理方面的因素,还有偶然因素的作用。高校群体性事件具有政治参与的典型特征,但却不是通过制度所提供的渠道和方式反映诉求,不利于和谐校园建设,影响了学校秩序的有序性。

3.网络参与失范

网络具有开放性、自由性、匿名性等特点,网络的应用在促进政治参与向纵深发展的同时,又使得政治参与容易偏离预设的制度性框架,从而造成网络参与的无序化。(1)价值观认同问题。互联网属于工具性的价值中立范畴,但是从某种意义上网络主体自身存在意识形态性,网络信息平台的构建者和网络信息的发布者总是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理论和政治倾向等固化或者物化在网络上[5]。西方国家利用其在网络中的霸权地位不断传输政治、价值观念和道德思想,意图挑战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信息管理和舆论控制难度在增加,网络的多元化政治观造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反向灌输,这干扰了高校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高校学生在政治认知层面正处于转型过程中,易受到不同价值观念的影响,这不利于他们正确政治价值观念的形成。这种反向灌输一定程度上契合了高校学生激情化、叛逆心理较强的特点。部分高校学生对西方价值观念逐步产生了亲近感和信任感,甚至走向认同和依赖。(2)网络政治参与的非理性倾向。在缺乏外在约束的前提下,非理性作为不自觉的意识倾向比较明显,群体极端化是网络机制与非理性因素的共振。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提出,在网络和新的传播技术的领域里,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6]。原先的价值观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和交流,反而形成了对立的派别,而由于非理性产生了眼球效应,从而在新媒介也获得了一定的呼应。(3)“网络暴力”问题。 网络主体按照自己的愿望设计自己的行动,往往会造成一种错觉,认为网络世界中的主体才是真正的“自我”。极端的网络政治参与不利于高校学生群体的成长和正确民主政治观念的形成。

四、促进高校学生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对策

1.培育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个体经过政治社会化过程与政治体系互动所形成的一系列情感、态度、信念等政治倾向,既是社会成员对自身所属政治共同体属性的认同, 也是对自身政治身份的认同。政治认同需要在共享理解和期待的政治角色中确定自身身份或定位,这有利于遏制在利益多元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政治不稳定因素。个体通过认同、辨别和区分利益,可以说政治利益依赖于政治认同。政治参与在政治认同的聚集下,有利于引导其政治行为在政治系统中发挥符号输入的积极作用,通过政治系统的回应实现自我的利益,促进和完善政治体制改革。如果偏离了正确的政治认同,则不能为有序的政治参与形成正确的指导思想,进而威胁目前政治系统存在的基础。高校学生政治认同的基础在于以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核心内容, 并且积极主动地学习、理解、认可和接受。 阿尔蒙德认为,任何政治系统在运作过程中都有其基本功能,研究政治除了要把握其功能和实际作为外,还要了解它的基本倾向、心理方面,即政治文化。政治文化划分为地域型、依附型、参与型三个基本类型。高校学生的政治参与处于依附型向参与型的转变过程中。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是依附型文化,被动参与是其显著特征,而参与型政治文化要求拓展政治知识,培养自己的民主意识。参与型政治文化从依附性政治文化摆脱出来的关键因素是公民意识的提高。公民意识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民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效果的发挥。发达国家一般都是通过“公民教育”这一形式来实现对本国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的培养。例如,美国通过公民教育培养青年成为“负责任的公民”,从生活点滴做起。高校学生公民教育的实施将提高高校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国家责任感,其最终目的是公民行为的形成。

2.在实践中培养政治参与行为能力

在民主化进程中,无论是建立和健全民主制度和法律制度,还是维护和实施这些制度,都需要公民积极地参与。公民的民主意识、民主习惯、民主素养和主体意识等只有在长期的民主实践中才能逐步培养、形成和提高。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政治实践活动,能使他们逐步树立和增强“服从多数”、“尊重少数”、“按法定程序办事”等民主意识,同时通过实践掌握政治生活的基本技能。首先,高校党团组织要把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成为高校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向导,使高校学生政治参与能力和水平不断得到锻炼与提升。其次,可以通过学生组织的管理和选举活动,形成高校学生遵守政治法律规范的正确导向和良好的政治参与习惯,避免政治参与的失范。再次,为学生政治参与开拓渠道,从食堂饭菜定价、教学质量监督到奖学金公开评定、学生违纪处理等各种事务,学校都要让学生“参政议政”,双方建立起理解、信任的关系。最后,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服务社会、增强学生政治参与的效能感,从而将学生的政治热情和愿望有效地吸纳到政治体制之中,转化为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政治活力。

3.正确引导网络政治参与

网络政治参与是政治参与借助于网络手段表达利益、 参与决策从而试图影响政治过程的行为。高校学生是网络和新媒体技术使用最广泛、最活跃的群体。网络政治参与作为主体参与政治的一种交往形态,会使传统政治参与发生结构性的改变,凸显了高校学生个体的主体性,使政治参与变成了自己的事情,而不是群体性的组织行为。网络政治参与使学生个体和政治社会化的控制机构之间实现了没有中间环节的直接沟通,推动了高校学生的政治社会化。网络和信息技术为公众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技术平台,也为政府提供了一个了解舆情、调控舆论的有效窗口。

需要注意的是,网络政治参与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必须正确引导。一是明确制度规定,划定行为的边界。二是相关部门应该重视通过网络传达出的民意,并积极做出回应。三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培养规范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方式。

[1]孙关宏 胡雨春:《政治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2页。

[2]加布里埃及·A·阿尔蒙德 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曹沛霖 郑世平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91页。

[3]罗伯特·A·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周军华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4]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 刘 为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5-28页。

[5]聂立清:《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83页。

[6]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

(责任编辑:邢 哲)

2015-03-25

蒋 灏,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思想教育。

猜你喜欢

制度性高校学生公民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村规民约法制审核需要制度性设计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应急救援社会组织联动协同关系研究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十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