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几大焦点

2015-01-30肖新发肖潇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生产力发展

肖新发肖潇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几大焦点

肖新发肖潇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从新的历史时期的实际出发,就影响当代中国发展的许多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尤其是对具体历史条件和当今时代主题、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现代生产力结构和科学技术的功能以及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等焦点问题作出了科学解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方法论指导,也为唯物史观赋予了新的理论内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焦点问题

历史观是人们关于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或根本看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奥秘,提供了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遵循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就中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焦点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在理论上作出了科学回答,不仅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方法,也丰富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内涵。

一、历史条件与时代主题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注重于中国社会主义历史条件的具体分析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历史定位,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从而正确引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航程。

注重于历史条件的具体分析,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基础和前提。1978年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研究和解决任何问题都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条件。“我们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同志历来重视具体的历史条件,重视从研究历史和现状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指导革命。那种否定新的历史条件的观点,就是割断历史,脱离实际,搞形而上学,就是违反辩证法。”[1](P121)历史条件不是静止不变的,它必然随着历史主体创造活动而发生变化,从而呈现出具体性特征。从总体上说,改革开放前夕,中国虽然面临着许多不利条件,但更多的是有利条件,其中有些是原来不曾具有的重要历史机遇。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只有正确认识历史条件才能作出科学决策。正是基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关乎中国发展的重要思想。他指出:我们现在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有好多条件,毛泽东同志在世的时候没有,现在有了。这就要求我们“从现在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实现毛泽东同志提出、周恩来同志宣布的四个现代化的目标。”[1](P127~128)重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正确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在经历曲折发展后迎来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条件,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政治智慧和历史视野。随着四个现代化的进展,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改变了社会整体结构,形成了新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从而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新时期,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历史延续,也是中国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新的历史起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对具体历史条件有一个准确把握,而且也要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有一个科学定位。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历史历程,其所以发生一些重大失误,原因固然很多,而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在理论上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缺乏正确判断,从而在实践上采取了许多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方针、政策和措施。通过对历史条件的具体分析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深刻反思,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正处于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并强调“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2](P25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因而也是确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和总布局的总依据。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制定和坚持了正确的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习近平在解读党的十八大精神时鲜明表达了如下观点:“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国情。不仅在经济建设中要始终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要始终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经济总量低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经济总量提高后仍然要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谋划长远发展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牢记初级阶段。”[3](P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对此,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从唯物史观的视角阐明了其客观依据,强调它“是从我国现在的社会存在出发的,即从我国现在的社会物质条件的总和出发的,也就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的。”[4](P6)显然,在中国,真正建设社会主义,那就只能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历史条件是一个超越地域的整体性范畴,当今时代,对于历史条件的分析必须具有全球视野。近代以来,世界越来越成为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自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面向世界”,从全球战略意识出发研究时代转换的新情况,适时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新判断。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2](P105)虽然世界上还有其他许多问题,但都不像这两个问题关系全局,带有全球性、战略性。正如社会发展阶段一样,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时代主题,也是正确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并据此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提出了“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的方针,不仅使中国社会主义在重要的世界历史机遇中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且提升了社会主义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历史地位。习近平在2013年6月25日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在当今世界深刻复杂变化、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和互动空前紧密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发展变化,把握世界大势,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只有更加注重利用仍然大有可为的重要历史机遇期,才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

二、根本任务与最终目的

人类社会发展史,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的发展史。从规律和趋势来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的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的生产力的历史进程。”[5](P274)对于像中国这样由贫穷落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生产力尤其重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强调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当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中国共产党人适时提出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1](P314)应该说,从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到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检验各项工作的标准,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升华。为了武装全党,指导实践,党的十三大严格区分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生产力标准问题,明确提出: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因而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或者是社会主义所允许的;一切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违反科学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所不允许的。离开了生产力标准,用抽象原则和空想模式来裁判生活,只能败坏马克思主义的声誉。自此,生产力标准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广泛共识,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但不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从本质上说,社会主义的目的在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对此,邓小平有过不同的表述,如: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使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如此理直气壮地谈“富”和“致富”,这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前所未有,从而为中国人民摆脱贫穷、过上幸福生活指明了努力方向。历史步入新世纪之际,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截止到2014年3月,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接近7000美元,进入了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时期。无疑,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对于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具有基础性意义。

社会主义目的是有层次的,包括终极性目的和阶段性目的。为了实现共同富裕这个最终目的,又需要确定不同时期发展的阶段性目的。由此,邓小平首先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当全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后,党的十六大适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党的十七大总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及其成就,进一步明确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描绘了一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绚丽图景;党的十八大基于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坚定信念郑重宣布: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国家。不难看出,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定的这些发展目的具有递进关系,但它们都只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目的,而不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的,正如习近平所说:“按照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3](P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合乎中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目的具有根本性,而它的实现过程则表现出不平衡性特征。我们知道,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始阶段首先提出了旨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大政策”,他指出:“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2](P172)这就是说,部分先富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其他人也富起来,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从而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前行。党的十五大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中明确规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全国人民过上小康生活,并逐步向更高水平前进。”[6](P27)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由于历史和现实等的原因,地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不同人群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可能“同步”发展,只能“逐步”推进,这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实际。问题在于,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该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及时解决贫富差距甚至于两极分化问题。邓小平早就警示人们:“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2](P111)。邓小平的这一重要思想高瞻远瞩,不仅正确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而且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确立维护社会公平的执政理念和方针政策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现代生产力与科学技术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但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由于生产力中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及其组合状况不同,因而它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就不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注重于现代生产力内在结构的系统分析,而且注重于现代生产力结构中人的因素的全面考察,揭示了现代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必然联系,突出强调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大意义。

首先,科学技术是优化生产力整体结构和劳动形态结构的强大动力。从实体性生产力来看,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历史上的时代区分,如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机器时代等,也都与科学技术的状况紧密相关。劳动对象的开拓、生产工具的革新依赖于科学技术,劳动者生产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其对科学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的因素,对于生产力整体结构的改变具有主导作用。无论生产工具和生产工艺的革新,还是劳动对象的广度拓展或深度开发,最终都取决于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当今时代,“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P88)由此,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突出强调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应该指出,科学技术在改变生产力结构尤其是劳动者素质结构的基础上也引起劳动形态结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比重)的深刻变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形态中脑力劳动比重和作用不断上升,不仅社会管理和科学创造主要依靠脑力劳动,即使是物质生产劳动也绝非简单的体力支出,而是越来越需要脑力的运用。邓小平指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四个现代化的进展,大量繁重的体力劳动将逐步被机器所代替,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体力劳动会不断减少,脑力劳动会不断增加”[1](P89)。邓小平还说,世界变化的结果,生产越发展,直接从事生产的人越少,从事服务业的人越多。邓小平的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知识经济时代脑力劳动在生产力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和特殊作用,其真理性已经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所证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所引起的生产力结构的整体变化,必然要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其次,科学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马克思曾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说明了科学技术在当时资本主义生产中的重要作用。邓小平继承马克思又发展马克思,他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正确反映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特点,精辟揭示了科学技术的巨大经济社会功能。其一,科学技术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先导引领作用。现代科学能够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经济社会发展方向。许多新兴工业,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上的。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1](P87)当今时代,生产、技术、科学呈现一体化趋势,并且往往科学革命引起技术革命进而引起产业革命。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都是与科研工作走在前面相联系的。其二,科学技术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强大推动作用。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都取决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经济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实践雄辩地证明:科技进步是加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证。其三,科学技术对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水平具有整体提升作用。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中,邓小平深刻分析了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并揭示了其中的奥秘。他说:“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1](P86)当今世界发展呈现出一种不可忽视新趋向,即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社会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因此,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

最后,推进科学技术发展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准确把握现代生产力整体结构和科学技术重要功能的基础上,确立了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社会生产力、国家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也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科技素质和创新精神迈上了新台阶。党的十八大基于“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7](P21)的认识,突出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既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政策创新的重要标志,也是充分发挥科技经济社会功能的重大举措,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为。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通过全面分析国际国内科技发展的新形势,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新判断,明确要求全党全社会“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无疑,这为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尤其是科技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四、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历史是在社会矛盾运动中前行的。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其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及社会主体方面的利益矛盾。当代中国,基本矛盾贯穿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局工作中具有主导地位和决定作用,人民内部矛盾归根到底是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正视和化解这些矛盾,并形成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

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动力。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进行深入而系统的阐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对于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邓小平在1979年3月30日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表示肯定,同时提出“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在此之后,“深入的具体的研究”中不仅提出了诸如社会主义条件下要不断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只讲发展生产力而不讲解放生产力不全面等重要思想观点,而且更重要的是创造性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解决当代中国的实际问题,在着眼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行机制的分析和化解方略的探讨中作出了社会主义改革的伟大抉择,从而展示了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依据。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选择,也是体制创新和政策创新的推动力量。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中提出:要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由此不难看出,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存在的体制问题,实质上都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那种“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社会主义改革所要解决的主要就是这些问题。30多年的改革历程足以说明,只有改革才能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在全面深化改革新的时代条件下,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改革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改革的信念越来越坚定,对改革的设计越来越科学,对改革的诠释越来越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习近平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我们提出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来推进社会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需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态度。”[4]改革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因而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继续推进。

如果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主要是肯定、坚持和运用的话,那么,对其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理论则主要是反思、修正和创新。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工作。”[1](P182)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重新步入正确轨道的思想先导。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之所以能够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从思想认识上看,在于对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有一个正确判断。

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居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就可以驱动全局工作。江泽民指出:“主要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6](P15~16)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发生过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始终在经济建设和发展生产力上“扭住不放”,在生产关系的改革上不断深化,由此引起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历史性飞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高歌猛进的同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要求人们保持清醒头脑,因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8](P14)所以,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仍然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仍然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人民内部矛盾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反映,具体地说,它是主要矛盾主要方面即“落后的社会生产”还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反映。由于现阶段主要矛盾具有不同于其形成时期的情形,因而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也具有新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多发多样、利益纠结以及群体事件频发,这是当前我国社会人民内部矛盾的突出特点。我国改革发展引起了社会关系、社会结构、阶级阶层结构等的深刻变化,“人民”的外延不再只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除此之外还包括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类别多元、层次多样的新的社会阶层。即使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现象。与此相联系的是,贫富之间、劳资之间以至官民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问题、经济领域问题与社会领域问题叠加,合理诉求与不合理诉求方式交织,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明显增多且十分复杂。一般来说,社会矛盾根源于利益矛盾,我国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也都直接或间接与利益尤其是物质利益纠结在一起。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利益格局、利益关系的深刻变化,使得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和个体的收入分配差距明显拉大甚至过于悬殊。利益关系的不协调、不公平,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如何及时妥善地处理因利益纠结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避免或减少新的矛盾发生、防止矛盾激化和矛盾性质转化,关乎社会主义发展的全局。现实表明,一些因利益关系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虽然总的来说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性质,但行为方式日趋激烈、暴力冲突程度加剧,严重冲击了社会稳定。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发生个别问题和局部问题转化为全局性问题、非对抗性问题转化为对抗性问题。

人民内部矛盾是整个社会主义时期政治生活的主题,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1957年创造性地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其中关于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以及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毛泽东这一重要思想,突出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性课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工作”[9](P200),明确主张从不同层面、用不同方法化解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首先,把以人为本作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价值目标。以人为本要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其关键问题是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其次,把因果规律作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依据。人民内部矛盾的形成总有其主客观原因,其中一个不可忽略的方面是政府职能和管理水平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形势不相适应以至公共服务严重缺位。这就要求深入研究因果关系,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服务,保证各项决策符合客观实际,反映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再次,把统筹兼顾作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方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不同主体的利益既具有差异性,又具有统一性。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全体人民共同利益和不同方面群众特殊利益的关系,坚持维护人民群众长远利益和实现人民群众现实利益的统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切实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最后,把健全利益调处机制作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保障。在培植物质基础、增强精神力量的同时,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制度保障,把解决实际问题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谋划中,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把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为根本价值目标,着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体制,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10],从而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供了有力保障。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创造性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结晶,正确回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理论问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实践问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和方法。认真学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对于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和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R],北京:人民日报,2013-12-5(1).

[5]《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07.

[9]胡锦涛:《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1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人民日报,2013-11-16(1).

责任编辑:梁一群

B03

A

1008-4479(2015)02-0018-07

2014-09-28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优秀教师团队(科研团队)建设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2K302)阶段性成果。

肖新发(1953-),湖北天门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肖潇(1981-),女,湖北荆州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生产力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措施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