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党内民主的探索与启示
2015-01-30王利
〔摘要〕党内民主问题是执政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党内民主历经了一条曲折的发展之路,为新形势下的党内民主建设提供了诸多重要启示,如发展党内民主是手段也是目的,其基点是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关键在于完善制度,党内民主的发展要稳步推进。现阶段,要想使党内民主发展取得新成效,必须在紧密结合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积极探索发展党内民主的新方法、新举措,以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1203(2015)05- 0035- 03
〔收稿日期〕2015-08-2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XZZ004)。
〔作者简介〕王 利(1976-),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校编辑部副编审,主要从事民主政治理论研究。
党内民主问题,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我们党的自身建设,也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党所处的历史地位、社会环境及所肩负的使命和任务,都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之相伴随,党内民主建设也历经了一条曲折的发展之路。认真分析和研究党内民主的发展历程,可以从中得到诸多重要启示,对于新形势下深化对党内民主问题的研究大有裨益。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党内民主的艰难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党有了发展党内民主的强烈渴求,同时也具备了发展党内民主的充分条件,因而在党内民主方面出现了一段崭新的局面,其突出表现就是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如党的八大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它是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原则,实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但党的八大之后,由于没有着力于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党内仍然存在着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民主监督体制还不完善,加之1957年党在所谓反右派斗争中错误地判断形势,把阶级斗争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因而在发展党内民主上出现了明显的倒退。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内民主更是遭到彻底破坏,党员权利几乎完全丧失。
改革开放之后,党开始对如何坚持和发展党内民主进行了深刻反思,大力主张发展党内民主,并且确立了以党内民主促进人民民主的基本思路,推行了一系列发展党内民主的具体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党内民主的发展。1996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决定,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进行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使得党内民主在具体实践中得到应用。进入21世纪之后,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线,明确提出要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这些论断的提出,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党内民主提升到制度安排的高度,同时也指明了发展党内民主的基本方向和任务。此后,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大,中央和有关部门相继完善了各种制度和规则,如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更加规范化,党内选举制度也开始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把党内民主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加以部署和实施。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1〕。报告强调发展党内民主,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党内多主体优势,另一方面要利用好程序机制的作用,从而为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发展党内民主的经验与启示
历史一直在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历经了多年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经验,在党内民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人民民主的发展。但我们也要看到,推进党内民主发展,必须与党情国情相吻合,必须充分考虑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否则就会偏离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难免走一些弯路。我们党在今后发展党内民主过程中,必须牢牢吸取以往的教训,努力推动党内民主的科学化。
(一)发展党内民主是手段也是目的
所谓党内民主,一方面是要反映党的本质的规定性,另一方面也要体现党的建设的实际需要,所以它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党经过90多年的探索,对民主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党的建设中一直为不断发展党内民主而努力。发展党内民主,能有效预防专制现象发生,还能切实保护党员的利益,保障党员的权利,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促进党的团结统一,从而保持党的先进性。在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在把握民主和集中的关系上曾经出现过一些错误认识,不少人不能很好地把握党内民主作为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以致于在发展党内民主进程中走了不少弯路。如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内,我党总是过分强调集中性,而对民主的目的性重视不够,从而导致了个人的权力集中。这其实是“我们过去对民主宣传得不够,实行得不够,制度上有许多不完善” 〔2〕176。比如“文化大革命”期间,在不少人眼中,只看到民主集中制受到了破坏,而没有认识到党内民主受到了破坏,这实际上是人们没有搞清民主和民主集中制这两个概念的不同,民主是政治原则,而民主集中制是组织原则,我们在推进党内民主发展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从组织制度上保证党内民主。
(二)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点是调动党员的积极性
党员是构成政党的基石和细胞,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是党的事业最终获得胜利的有力保障。因此,要对党员的权利给予保障,让他们能够享受到民主选举、民主监督等权利,从而调动党员的工作积极性。目前,我们党的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运行机制还不是很健全,在党内民主发展过程中侵犯党员民主权利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积极性的发挥。民主集中制是保障党员权利的根本原则,在党内工作中只有严格遵守这一原则,才能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发展党内民主。
(三)党内民主的发展要稳步推进
党内民主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机制来推动。发展党内民主不能脱离党情和国情,必须与我国的现实经济水平、政治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因而要走稳步推进的道路。人民民主的实现与整个党内政治生活直接相关联,20世纪50年代,党内政治生活较为正常,使得人民民主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空前的践踏,社会秩序极端混乱,党内民主生活也形同虚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社会秩序的恢复和民主集中制的真正实行,党内民主建设又走上了健康的发展轨道。实践证明,发展党内民主要稳步推进,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实现对党内权力的监督、对党内政治生态的改善以及对整个民主政治发展的推动。
(四)发展党内民主的关键是完善制度
只有建立完善的民主制度体系,并在实践中加以落实,才能保证党内民主真正得以实现。纵观党内民主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党内民主是在制度建设不断加强的历史进程中得到发展的,发展党内民主的关键因素是制度建设,党内民主的实现离不开制度建设作保障。邓小平曾经强调,制度“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 〔2〕333。我们党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在党内民主方面已经有了许多经验且已形成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这些制度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党内民主沿着科学健康的轨道稳步推进、不断发展。
三、新形势下推动党内民主发展的几点思考
推动党内民主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进中总会出现一些新问题、新矛盾,需要我党紧密结合世情、国情和党情,在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推动党内民主建设的新方法、新措施,进而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一)民主执政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基本要求
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党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民主执政的理念,积极推进党内民主的发展进程。党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政治权利,让人民当家作主。执政党的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因此发展党内民主不是我们党的终极目的,而是要以党内民主促进人民民主。民主执政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在民主执政的进程中,推动党内民主是必然要求也是必然结果。发展党内民主,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自觉政治行为。党内民主有助于完善我们的制度建设,调动广大党员工作积极性,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也大有益处。在党内民主发展进程中,认识层面上民主意识的缺失、制度层面上体系建设的不完善以及实践层面上民主进程遇到的挫折等,都会给民主执政的实现带来阻碍。可以说,发展党内民主,就是要在党内推动人民民主建设,建立和完善党内事务公开制度、民主选举制度、民主决策制度以及民主监督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党内民主,从而循序渐进地落实民主执政的要求,奠定民主执政的基础,推进民主执政的进程。
(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发展党内民主的核心内容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执政能力主要体现为政治动员力、行政执行力、资源整合力和社会控制力等。发展党内民主,旨在增强党的执政意识,完善党内各种机制,促进党的执政权威的树立、执政效率的提高以及执政要求的实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大力发展党内民主。只有党内民主发展了,才能健全党内的领导机制和党内民主的运行机制,促进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党的执政环境是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随着党内民主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党不是一个虚有的概念,它是一个实体,是有结构、层次和秩序的,从中央到地方甚至到基层组织,其执政水平和执政效率的高低,最终都会体现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同时也决定着我们党的发展水平。这就要求在党内要牢固树立科学理念,促进民主执政;改进党的执政方式,推进依法执政;理顺党内权力关系,推动科学执政,最终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尤其是党的各级基层组织,要切实保障和维护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激发广大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干事创业的热情,从而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及执政水平的提高。
(三)党性纯洁程度决定着党内民主发展的走向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力。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可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决定着党内民主未来的发展走向。从党的历史发展来看,如果没有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那么党内民主发展便会失去方向。一方面,党内民主的发展走向,与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息息相关,也体现着党的生命力,从而决定着党的性质。党的纯洁性是当前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要保持党的纯洁性,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另一方面,只有维护党性纯洁,才能保证党具有感召力和战斗力,在此基础之上,党内民主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得以保障。
(四)党的民主制度体系决定了党内民主的实现程度
回顾党内民主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党内民主的实现程度以党内民主制度的发展为前提,并随着党内民主制度体系的日益完善而不断提高,反过来党内民主制度的建设水平又直接而深入地决定着党内民主的实现程度。改革开放以来,党在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的同时,重点致力于党内民主制度创新,围绕建设和创新什么样的党内民主制度、怎样建设和创新党内民主制度这个关键课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成就。比如,完善了党内法规及其应遵循的原则,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条例、规定、办法和细则,使得党内民主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党内权力的产生、权力的赋予以及权力的运行逐步规范,党内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为发展党内民主奠定了制度基础。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提高党内民主制度创新的科学化水平,即在进一步建立完善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努力使各项具体制度在内容上相互衔接、运行上协调联动,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制度网络。这一制度网络的构建与完善,不仅标志着党内民主的实现程度,也标志着民主政治的文明程度。